方格精選

什麼不讀讀社會學|《觀光客的凝視3.0》心得:未來的VR旅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因為疫情,大家原本喜歡的外出旅遊都暫時停止,甚至有很多人在家久了感到憂鬱和悲傷。但是,身為障礙者、青貧族和宅宅的我卻無法理解,如同大前研一的《低慾望社會》所述,更多時候,為了工作、家庭忙碌,放假只想休息睡覺、沒足夠的金錢去一趟夢想的旅遊,可能才是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為什麼這麼人一定要旅行?旅行究竟是甚麼呢?有人說,可能是為了暫時逃避生活中的瑣事;為了去探索這個未知的奇妙世界;為抒壓、重新了解自我,甚至找尋人生的方向。
無論如何,「旅行」目的和功能一直以正面符號流傳下來,但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團體旅遊時間不自由、無法深度了解各地風景特色,走到哪裡只能看見安排好的路線和人山人海的風景區、各國文化飲食並非所有人能在短時間能習慣,必須忍受實際景觀和照片美景大不同和被強迫購物等等;更別說自助旅行需要事前準備與了解經費、機票、交通、住宿、景點、語言、體力與治安等等情形,我光是想想,還來不及紓壓,反而壓力早已萬重山。
我認為旅行並非都是正面的經驗,一直想找到「旅遊」很時尚這種「謊話」到底是甚麼時候出現的?也想找尋出另一種旅遊,如「虛擬旅遊」,來反思旅行更多層意義與選擇性,並且探討未來旅行的可能性。

觀光客的凝視3.0 (The Tourist Gaze 3.0)

於是,當我讀到《觀光客的凝視3.0》,既開心又感動,終於找到解答般的感覺!怎麼會有人把「旅遊和觀光」作為主題?寫得如此精闢又特別,幾乎橫跨了歐洲美洲史及地理,再加上社會學視角的大作,原來是約翰‧厄里 (John Urry)及約拿斯‧拉森(Jonas Larsen)兩位合作的世紀專書。本書的核心都圍繞在「凝視」(gaze),述說我們視覺的感受和觀看的方式早已被社會文化安上了框架,人類透過自己原有不同的期待、觀念、知識與技術等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到的事物始終是和自己的關係。而這層濾鏡其實是由原生社會階級、性別、國籍、年齡和教育構成。簡單來說,凝視是一場秀,為自己的視覺風景安排了美麗與醜陋、先後順序及分類,而非客觀的呈現。簡言之「觀光客」眼中的風景根本和個人心理狀態無關,而是由後天習得的「觀看方式」和「審美標準」。
我在此書不僅找了旅行的意義,也找了未來新的旅遊可能性。書中的脈絡隨著不同社會、社群和歷史時代有所改變,特別是在過去各個時期的不同團體之間究竟如何發展和轉變。先追溯觀光凝視過去幾百年來的演變:也就是說,大眾觀光(mass tourism)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興起於歐洲、北美兩地,之後逐漸蔓延到世界上其他地區。作一位觀光客是「現代」經驗的一大特徵,已經變成現代社會身分地位的表徵。
該書闡述視覺凝視(visual gaze)在現代觀光所取得的權力,是一種被建構與強化的過程,思考究竟是誰?或什麼事物?賦予它權力,剖析凝視行為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並且探究凝視跟其他社會行為如何相互影響與關連。另一方面,它是多重權力刻意建構而成的技術,不論是從資訊或是影音公司,其實是結合了各式各樣的設備技術,諸如攝影機、電影、電視、相機和數位影像,促成了動態影像和再現技術建構而成的視野(vision)。

視覺旅行的重要性

回到我一開始問的,旅行有許多麻煩,為何從古至今還是這麼多人需要旅行?
《觀光客的凝視》說明觀光旅遊何以如此重要與必備特性:
一、是因為它會帶來一種不同於日常生活中所能感受的愉快經驗。...好讓我們的感官投入一連串與生活上的「平凡無奇」形成強烈對比的刺激。
二、人們有所白日夢或幻想的期盼,這類期待是建立在種種與觀光無關的事物上,如電影、電視、文學、雜誌等,它們挑起並強化人們的觀光凝視。
三、觀光凝視通常會被導向日常生活所經驗不到的自然風光或城市景觀的特色,人們在瀏覽這些觀光景色時,視覺要素往往比日常生活還更加敏感。人們在此景點逗留,藉助照片、明信片、影片等方式來捕捉。如此觀光客便可無限複製或重新取得他們所凝視的對象。
我觀察到人們需要旅行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滿足視覺,各種以視覺為主的技術隨後也相繼問世與流傳,如明信片、照片、廣告短片、電影及周邊展覽等等,先滿足了五官的享受,進而豐富心靈,旅行經驗進入「視覺化」(visualization),在各種「看」的宣傳推波助瀾下,「凝視」的旅行模式業已發展成形。

旅行的另外一種選擇

其中和「凝視」最有關聯性及未來性的,便是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縮寫VR),這項技術迅速地發展,早已廣泛的被運用在各領域裡,不論是科技界、影視媒體、遊戲業者、政府等等各種角色都積極參與此技術,而旅遊業向來不僅提供身體旅行的視覺享受,視覺媒材也日益更新,近年不論是是傳統2D旅遊節目,或是進化成Google與Discovery(探索頻道)共同推出虛擬實境(VR)旅遊系列節目Discovery TRVLR,還有太多例子都在在印證視覺化旅行的來臨。

優點:

究竟VR旅遊帶來哪些變革?首先克服了部分旅遊經濟的問題,過去實體旅遊的品質與享受可能隨著消費高低而有所不同,甚至是某些景觀、路線僅為少數人才能完成,但VR可以無時空限制的展現旅遊場景及其細節,使更多的族群(如青貧族、障礙者、長者等)及年齡層體驗了身臨其境般的旅遊樂趣,當然,還有隨時瀏覽、無需辦理繁瑣手續、無需擔心節日假期到處人擠人、氣候、治安、住宿、交通和體力等優點。
或許有人會認為購買設備目前仍是不小的數目,其實VR本身僅是一個媒介,在購物網站只消新台幣數百元就有一副虛擬眼鏡,更重要的是,畫面中所介紹的內容,才是真正的產品,甚至若是促銷,都有可能是免費。
再者,解決了旅遊業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旅遊新聞報導經常出現的黑心導遊、強迫購物消費、虛假宣傳與住宿交通意外等現象,瓦解旅遊業者的獨佔性;其次,對於諸如博物館、古建築群等人文旅遊資源來說,遊客更在乎其中的歷史和文化特色,或是建築或工藝上的專業知識,VR可搭配圖像化與客製導覽,而不是到了當地只能人擠人,買的高價紀念品,比欣賞的藝術品還要多。
另外。近年不少國家的旅遊區均需要面對「過度旅遊」(overtourism)的問題,令當地居民生活素質,以至旅遊體驗,都因為過於頻繁的旅客活動而大為減弱。例如水都威尼斯便因為遊客過多令當地人的生活受到滋擾,需由市政府透過立下多項罰則,打擊不受歡迎的旅客行為。過度旅遊亦嚴重影響生態。而在疫情下各國陸續實施出入境限制,遊客減少亦令生態回復正常。例如威尼斯封城後旅客絕跡,有生物學家在水質變得清澈的運河中發現許多海洋生物,例如水母和螃蟹。可見遊客減少或有助緩解生態問題,若虛擬旅遊能將部分旅客轉移到網上,或可達到同樣效果,同時可以減少因乘搭飛機、入住酒店等消費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減低旅遊碳足跡。

缺點:

但事實也存在着諸多局限性,舉例來說:第一,VR視頻真實度目前並不高,在視覺、聽覺等感官體驗上只是完成了初級效果,而觸覺的感官體驗由於開發難度大,實際應用率還很低,另一方面產生的「VR眩暈」,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VR技術公司能夠真正的解決,這種不良反應和體驗嚴重影響了VR的發展。
第二,對於追求景色以外的遊客來說,去一個地方旅遊或許是因為當地美食、溫泉等旅遊內容享有盛名聞名而去,同時,旅遊也是一項社交活動,相比景色好看與否,不少人更期待旅途中發生預料之外的邂逅,以及與友人或家人在旅途中的情感增進,則是VR旅遊所不能提供的情感體驗。
第三,對於投入項目的公司或廠商而言,不管是古代、未來、高山、極地、太空恐龍等動畫場景等虛擬旅遊項目,若要構架完整的場景需要比較長的開發時間,建設體驗館和影片拍攝費用昂貴,一來由於VR設備發展剛起步價格十分昂貴,若通過建立線下體驗館的方式招攬顧客,VR設備的置備和場地租賃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二來,VR影片的拍攝和製作不同於普通攝影,對設備和技術要求都非常高,拍攝製作一部VR影片往往需要更多的費用。
技術問題可能隨著科技進步都能逐漸解決,家人朋友未來也可能一同共享,但是原本業者們就擁有的旅遊資訊權力,真的會消失嗎?亦或僅是轉移不同的業者,例如VR廠商?

誰能決定旅行

儘管廠商宣稱消費者通過VR設備觀看旅遊宣傳片時,可以自由選擇觀看角度,但路線卻是影片製作者制定好的,使用者並不能隨心所欲的進行遊覽。此外VR旅遊視頻也可能有虛假成分,旅遊宣傳片往往只展示旅遊目的地優美的一面,用於旅遊營銷的全景視頻也不例外,航拍等特殊角度,也沒有還原真實的旅遊情景和社交場景,因此,宣傳片美化景點、虛假宣傳的行為依然存在。
但沒有任何人是永遠的商業霸主,Sony、Google、HTC、Facebook等廠商和全世界許多新興科技企業互相角逐、互相制衡與淘汰。在市場銷售方面,市調單位HIS指出,由於使用暈眩問題與影像與遊戲內容不足,在幾年曾造成智慧手機的虛擬實境裝置熱潮衰退。
隨著這2年疫情興起,各國限制出國和旅行,VR旅遊又從谷底翻起,《經濟日報》在2020年就曾報導這個宅科技,觀光旅遊業擴大和不同業者合作,例如澳洲旅遊局曾製作VR短片,帶領觀眾進入滑浪、浮潛、釣魚、海灘漫步、品嚐海鮮等場景,以介紹當地的海岸風光。例如《VR在家深度遊》,行程包括「遊走」北韓重溫韓劇《愛的迫降》的真實場景、深入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災現場、參觀不丹虎穴寺、以色列考古。另外,Google Arts & Culture亦和全球500多家博物館和美術館合作,讓用戶利用Google街景功能,觀看館內的展覽。

未來的旅行

希望疫情過後,未來的旅行如同《觀光客的凝視3.0》所預測,將會掀起經由網路的「虛擬旅行」,與透過電話、影片或電視的「想像旅行」,以及沿著全球化旅的觀光基礎設施所做的「身體旅行」,這幾種旅行會並同發展,互補卻也互競,而我相信不論哪一個族群階級,也愈來愈多人能享受到旅遊;不論何種旅行,人們會有更多種旅行的選擇,更多不同的方式展現旅行的樣貌。

**【抽獎結果】**

「每個人,都是少數人」的藍綠書籤 : Joanna Hsu、曾慧茵
「我也有夢想與生活的權利」的粉色書籤 :最喜歡漫畫、yu eric
「獨立的思考、批判能力的精神及保有年輕的心」的黃色書籤 : yixuanqiu11、Marcos Harper
感謝大家本次踴躍?參與本次的抽獎活動,以上6位中獎捧友,請於7月9日前將真實姓名、可收件地址、連絡電話,主動mail至leftgirlvocus@gmail.com,左邊女孩將於7月中旬以平信寄出書籤。(個資將依相關法規僅限本次寄件後刪除)
希望所有朋友都能珍惜本次活動及獎品,若7月9日前未收到相關資訊,將不補寄亦不補抽出其他名額。另寄出後,獎品到達時間或郵務人員遺失等特殊情,一律無法負責或補寄。
其他捧友也別失望,左邊女孩將繼續帶給大家用心的作品與不定期辦理抽獎活動,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哦 !

「身障心無礙」也有聲音了 ! 頻道可以直接點以下連結 :


左邊女孩更多的"什麼不讀讀社會學"~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次遇見他的時候,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炎炎的夏天,他在影片說:「全台灣大約每20個人,就有1個人是身障者,而這20個人裡面,又有一個是帥哥,我剛好都是…」我想,這麼臭屁的男生,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好好揭穿他的真面目! 是的,他就是號稱台灣最懶的YouTuber,Leo、椅人(Chairman)!
最近因為疫情,爸媽使用手機的習慣,從只發早安圖到頻繁的上網看新聞、學上網購物等,頻頻遇上各種麻煩,兩人透過視訊向我求救,經過耐心教一陣子,發現根本還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我相信所有的女校都會發生的一些趣事,例如在下課時不顧老師和同學就直接脫衣換體育服、換教室整老師、上課睡覺、在校門口裝情侶吵架整教官與一天趕七到八張的考卷
我看著畫面中,不論是文字跳動、句子前進或是段落增刪,有著時快時慢,時出現時消逝的韻律,還不時出現小叮嚀的提示語,像是美麗而無聲的電影。我不禁感嘆,當文章不只是一個人的靜態技術,而是一門集合眾人的動態藝術,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浪潮?如何保有自我?又該如何決定文章真正結束的時刻?
我才明白,他們也是疫情中的第一線,沒有疫苗也沒有加給,而且通常都會被忘記。所以我決定,如果下次再踏入商店裡,一定要說:「辛苦你了,謝謝你!」
世界上,有一群人,根本不知道新冠肺炎(COVID-19)的存在,平常不知道要戴口罩和洗手,對疫情不感到恐懼也不會恐慌,不知道是被他們被世界遺忘了,還是他們遺忘了世界,是的,他們是一群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也包括我的阿嬤。
初次遇見他的時候,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炎炎的夏天,他在影片說:「全台灣大約每20個人,就有1個人是身障者,而這20個人裡面,又有一個是帥哥,我剛好都是…」我想,這麼臭屁的男生,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好好揭穿他的真面目! 是的,他就是號稱台灣最懶的YouTuber,Leo、椅人(Chairman)!
最近因為疫情,爸媽使用手機的習慣,從只發早安圖到頻繁的上網看新聞、學上網購物等,頻頻遇上各種麻煩,兩人透過視訊向我求救,經過耐心教一陣子,發現根本還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我相信所有的女校都會發生的一些趣事,例如在下課時不顧老師和同學就直接脫衣換體育服、換教室整老師、上課睡覺、在校門口裝情侶吵架整教官與一天趕七到八張的考卷
我看著畫面中,不論是文字跳動、句子前進或是段落增刪,有著時快時慢,時出現時消逝的韻律,還不時出現小叮嚀的提示語,像是美麗而無聲的電影。我不禁感嘆,當文章不只是一個人的靜態技術,而是一門集合眾人的動態藝術,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浪潮?如何保有自我?又該如何決定文章真正結束的時刻?
我才明白,他們也是疫情中的第一線,沒有疫苗也沒有加給,而且通常都會被忘記。所以我決定,如果下次再踏入商店裡,一定要說:「辛苦你了,謝謝你!」
世界上,有一群人,根本不知道新冠肺炎(COVID-19)的存在,平常不知道要戴口罩和洗手,對疫情不感到恐懼也不會恐慌,不知道是被他們被世界遺忘了,還是他們遺忘了世界,是的,他們是一群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也包括我的阿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家金英夏的散文集《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深入解析人類旅行的原因和意義。透過個人經驗和反思,他呈現出旅行與內心世界的交融,讓讀者思考自己旅行的理由與生活的課題。文章不僅展示了旅行的啟發,還探討了故事與人生的關聯,深入人心。希望能激發讀者的靈感與思考。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旅遊已成為許多人渴望的逃避現實和探索未知的方式。然而,時間、金錢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經常讓這個夢想難以實現。介紹「夢遊仙境」:一款全感官虛擬旅行體驗機,它將科技和探險融合在一起,打破傳統旅遊的界限,帶領您踏上一場前所未有的虛擬之旅。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段義孚的《浪漫主義地理學》一書,探討代表科學理性的地理學與代表浪漫情懷的浪漫主義之間的關係;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也可以套用在當代旅行的現象,甚至從中反思:透過不舒服的壯遊,透過探索,人們可以找到自我、挖掘未知,實現內心深處的渴望。
Thumbnail
年節將近,最多人談論的話題,絕不是年貨置辦得如何?而是過年要去哪裡玩?但對於一個以看客角色,僅重視個人的體驗,無法真正地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的旅行者來說,對於這樣的自己不禁有些沮喪,去年七月,於巴黎出差 40 天左右,說長不長,卻讓我有機會放慢腳步,感受當地人生活的節奏,造就了他們的冷冰冰的社會氛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家金英夏的散文集《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深入解析人類旅行的原因和意義。透過個人經驗和反思,他呈現出旅行與內心世界的交融,讓讀者思考自己旅行的理由與生活的課題。文章不僅展示了旅行的啟發,還探討了故事與人生的關聯,深入人心。希望能激發讀者的靈感與思考。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旅遊已成為許多人渴望的逃避現實和探索未知的方式。然而,時間、金錢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經常讓這個夢想難以實現。介紹「夢遊仙境」:一款全感官虛擬旅行體驗機,它將科技和探險融合在一起,打破傳統旅遊的界限,帶領您踏上一場前所未有的虛擬之旅。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段義孚的《浪漫主義地理學》一書,探討代表科學理性的地理學與代表浪漫情懷的浪漫主義之間的關係;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也可以套用在當代旅行的現象,甚至從中反思:透過不舒服的壯遊,透過探索,人們可以找到自我、挖掘未知,實現內心深處的渴望。
Thumbnail
年節將近,最多人談論的話題,絕不是年貨置辦得如何?而是過年要去哪裡玩?但對於一個以看客角色,僅重視個人的體驗,無法真正地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的旅行者來說,對於這樣的自己不禁有些沮喪,去年七月,於巴黎出差 40 天左右,說長不長,卻讓我有機會放慢腳步,感受當地人生活的節奏,造就了他們的冷冰冰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