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近7成領導者認為「生態系」是成功途徑!它為何成企業競爭最熱關鍵詞?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生態系一詞越來越常出現在許多商業文章裏頭
  • 生活周遭有許多生態系,只是平時沒有意識到

作者想表達甚麼?

  • 何謂生態系(ecosystem)
  • 為何近年來企業積極擁抱生態系
  • 生態系經營守則:創造或加入

重點內容

互補、共生,讓生態系成員更茁壯
  • 熱到不行的風潮,使得生態系成為一時的「顯學」
  • 延伸自生物學的商業概念,已成形超過20多年
  • 一座森林是由哪些要件組成的?
  1. 老虎、兔子、鳥類、昆蟲……,加上各式植物與微生物
  2. 少不了陽光、空氣、水與土壤。
  3. 由物種與物種、物種與環境互相影響,維持森林運作。
  • 一個理想生態系包括
「多物種、互補、共生 、共享價值與利益、彼此協作、開放性與動態演化、擁有保護機制、多平台」等特徵。
  • 美國學者詹姆斯.摩爾(James F. Moore)
  1. 1993年,提出企業生態系(business ecosystem)定義
  2. 不要把企業視為單一產業的一員,要視為橫跨多種產業的生態系成員之一;
  3. 企業圍繞著一個創新(想法、產品或服務),在一個商業生態系統內,共同演化出各項能力。
  • 生態系是一種動態組成:應用在產業面
基於共同理念或信仰的各路人馬,藉由交換價值而演化共生,但其中並沒有固定的組成與規範
依據企業在現有環境裡的實務做法,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
  • 隨著時間、環境不同,企業生態系經常會變化、調整
平台型(Transaction Ecosystem)
  • 像是電商業者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
最初是媒合買、賣兩方,逐步擴大生態圈,演進至金融、實體超市等領域。
  • Uber、Airbnb等共享經濟也是相同道理。
解決方案型( Solution Ecosystem )
  • 結合多個廠商的資源、商品,提供給顧客模組化、客製化服務。
  • 多數會有一家關鍵業者擔任協調者角色
  • 如台積電出面整合矽智財(IP)、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等業者資源
結合自家製程的參數,減少半導體設計過程中的阻礙。
價值核心型( Value-Based Ecosystem )
  • 基於特定目標、族群,尋找能強化影響力的業者,但業者與業者之間可獨立運作。
  • 如電商平台momo購物網
近年來開始與同集團的電信公司台灣大哥大合作,透過點數(momo幣)、門市互相串連資源。
近7成經理人:生態系將帶來1成營收
  • 根據波士頓顧問(BCG)統計
嘗試生態系的眾多企業裡,只有15%能永續經營。
  • 諮詢機構安永(EY)在疫情期間調查全球570間企業
  1. 多達2/3(68%)的企業領導者認為「生態系統與夥伴關係」是在當前市場成功的唯一途徑。
  2. 同時,他們考慮在12個月內打造創新的合作夥伴關係。
  • 諮詢機構安永(EY)調查
  1. 針對400多位董事級別以上的經理人
  2. 約67%的受訪者認為:「未來5年內,生態系帶來的收入將占整體營收10%。」
頂尖企業最愛!生態系概念帶動20年變革
  • MIH電動車開放平台(鴻海)
打造電動車領域的安卓(Android)系統→快速進軍電動車的絕佳武器
  • 數據共享平台(非營利組織Accumulus Synergy)
  1. 2021年初,由輝瑞、羅氏、嬌生、武田、賽諾菲等10家全球製藥巨頭聯合出資
  2. 透過即時更新、交換製藥數據等方式
  3. 提高各地健康衛生主管機關的審核效率,促成患者更便宜、快速取得新藥。
  • 「OpenBuild」平台
  1. IBM偕同開源軟體公司紅帽(Red Hat)與IT業者Cobuilder,在2021年4月宣布共同開發
  2. IBM同樣想用生態系策略,敲開建築業大門
  3. 找來建材商CEMEX、裝修業者Sol Services、房地產開發商Backe等5間建築圈指標公司,組成生態系。
  • Salesforce
1999年憑藉單純的雲端CRM(顧客關係管理)業務起家
從2006年推出企業解決方案平台AppExchange
  1. 軟體開發商、顧問公司、垂直產業客戶回饋不斷壯大規模
  2. 發展行銷、電商、會員等全方位解決方案
  3. 目前已成為B2B領域最賺錢的生態系。
自建生態系風險高又燒錢,小企業怎麼做?
  • 生態系商業模式的組建費用高昂
上百個失敗案例平均繳出新台幣52億元(約1.85億美元)的學費。
  • 分析100多個失敗的生態系「存活時間」,平均只持續了6.8年
  • 美國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
2010年以來在美上市的100多家平台型企業裡,有64%公司在上市時都還在虧損。
  • 科技生態圈更多時候是技術跑太快,環境還沒跟上。
  • 在自建生態系之外,可以『加入』生態系
加入主流生態系,最大化你的企業價值,會更容易一些。

個人心得

  • 思考現存企業與集團是否為生態系,是的話又是屬於哪種生態系?
  1. 產業垂直一條龍是否能算是生態系的一種?
  2. 汽機車產業?
  3. 台塑集團?遠東集團?
  4. 誠品是否為生態系的一種?
  5. 104人力銀行是否為生態系的一種(平台型)?
  6. 安卓、iOS屬於哪種生態系統?
  7. 經理人、天下、遠見、數位時代等,是否為生態系的一種?
  8. 自行車A-TEAM是否為早期發展出來的生態系(價值核心型)?
  9. Gogoro 主導的PBGN 智慧電動機車聯盟,是否為生態系的一種?
  • 三種生態系類型(平台型、解決方案型、價值核心型),看完舉例後覺得定義方式很怪
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歸類在平台型,momo購物網卻是價值核心型?!
  • 可以發現許多自建生態系v.s加入生態系的案例發生
  1. 小餐館加入外送平台,大企業自建平台
  2. 小商家加入購物平台,大企業自建網站
  3. 小作家加入部落格平台、寫作品台,有點知名度則自建網站
  • 脫離生態系的理由
  1. 不被主導生態系的核心企業把持
  2. 為了建立品牌知名度、掌握數據、經營會員等原因
228會員
44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讀後感「如果地球真的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地方,在那裡我們只能了解到人生不幸的話, 為什麼離開的朝聖者沒有回來呢?」 「留在地球上的理由,僅因一個人便足夠了。」 生活中充斥著不幸與挫折,因為愛,讓我們不再獨自抗爭,而是一同對抗這充滿痛苦與磨難的世界。
Thumbnail
avatar
YU_LIFE
2024-06-10
《吳軍《見識》讀後感,用雙語腦培養自己成為「有後勁」專業人士》在吳軍《見識》書中第六章職場的盲點與破法,「職業中的帝道、王道與霸道」專文中,作者引用《史記》描述商鞅三次遊說秦孝公過程來闡述「帝道、王道與霸道」不同概念,及執行「信念」後的職場結果。
avatar
Jenny Hsu
2024-04-11
「讀後感」推薦幾本容易閱讀小說|恆川光太郎「 夜市」、「神隱的雷季」、「草祭」|由少年主角進入日本民間傳說世界,刻畫人性 最近開始閱讀之前收集到的書,其中讀到一位日本作者恆川光太郎的小說。被他的故事和描述手法吸引,以致於我不斷地去找出他寫的作品。我在幾天內已經讀完了他寫「神隱的雷季」和「夜市」的兩本小說,現在正在讀「草祭」。希望先跟大家分享過後再繼續閱讀。 一般而言,我比較偏向閱讀理論性,教人一種心態和想法的書籍
Thumbnail
avatar
心寶
2024-02-09
《慣習》讀後感之1:名為階級的隱形牢籠,禁錮我們對成長的想像慣習》讀的是一種格局、不同的視野,屬於人生戰略層級的議題,而如何賺錢、養成何種習慣等議題,則是屬於戰術層級,雖都非常重要,卻有高下之分,戰術運用得當,可以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戰略錯誤的後果,卻往往會拿大半個人生作為代價,這也是多數中產階級在一兩代後返貧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avatar
ANDY不當上班族
2023-12-24
先進駐,然後慢慢榨乾對方:《寄居蟹之女》讀後感驚悚的黑暗殘酷人性,散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極致惡意。
Thumbnail
avatar
藍夜喵子
2023-11-29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讀後感存在於宇宙的同時,感受愛就在身邊。
Thumbnail
avatar
色谷
2022-11-07
書評|入土,然後呢?──《我把自己埋進土裡》讀後感就像許多國家一樣,土耳其政府想要國際人才,所以每年提供全額獎學金包含機票生活費,沒聽過的各位可以搜尋一下『土耳其政府獎學金』。 我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認識本書作者玖芎。 (只是我拒絕了政府的獎學金,選擇文化上與自己相近的私校獎學金。因為錢比較多)
Thumbnail
avatar
說土語的臺灣菸酒生
2022-07-20
54. 《站上十三億人的頂端:習近平掌權之路》讀後感第一次看這種記者寫的書,本以為形式會盡可能像新聞一樣,盡可能中立,用第三人稱的寫法;要不就是評論的形式進行批判或讚揚。 卻沒想到真的閱讀時,卻發現是第一人稱,並用類似寫故事的方式撰寫,而且--意外的「好看」。
Thumbnail
avatar
大類
2020-03-08
35. 《習近平大棋局:後極權轉型的極限》讀後感隨著時間過去,對岸越來越強大已經是不可迴避的事情。基於各種歷史原因,我們和對岸在現在、在未來依然會有很多很多的機會彼此「交流」。我認為多了解對岸的情況是我們這輩人的一項的基本功課,尤其是這屆的大陸領導人似乎明顯與以往不同。碰巧看到這本書,覺得還不錯,便決定買來讀。
Thumbnail
avatar
大類
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