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七八月,天氣正熱的時候。今年全台灣大家都一樣,因為防疫,大家能做的和能去的地方都有限,反而形成一種假性的平等。
我的老家在國境之南,以前只要介紹到家鄉,大家都會很羨慕,覺得我一定常去墾丁。但我印象中的童年夏天,沒有陽光、沙灘、比基尼,反而是充滿著悶熱、令人不快的記憶。
國境之南的夏季,溫度是可以飆到很誇張的。小時候因為環境貧困,三代同堂擠在小小的泥作平房,因為建築材質不太透氣,一到夏天,便像全家都在火爐裡面燒烤一樣,彷彿為了什麼罪責受著苦刑。
當時家裡是有冷氣的。不過冷氣只有一台,是在爸媽的主臥室裡,而且為了省電並不常開。唯一能夠吹冷氣的時候,是在我跟弟弟要念書的時候,而且通常是考前的關鍵時刻,並不是其他隨便的時間。
印象中,段考前的那幾個晚上,我和弟弟可以輪流進到有開冷氣的房間讀書,背著其他在冷氣房外迎著熱氣的家人,偷偷享受幾個小時的舒適時刻。
冷氣吹出來的涼風,彷彿也像是全家人的期待。在貧困的環境裡,任何有限的資源,都不該被浪費,只能被精準地、一絲不苟地投注在看起來還有希望的下一代身上。
長大後的自己好像也繼承了冷氣的設定。只有在自己念書、工作時,才能打開冷氣,如果不是做「正事」,開著冷氣時也會有罪惡感。原來小時候的冷氣印象,也制約著長大的自己,習慣用冷氣去定義什麼是有價值的行為或活動,而什麼又是沒有價值的。
西方學者Spensor當初在定義「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時,大概沒想到也可以用冷氣來定義「什麼活動最有價值」。
不過,明明沒做「正事」的時候也很熱啊!休息的時候、追劇的時候、打掃的時候、修剪花材的時候…天氣可沒有隨著事情的轉移而降溫,那麼打開冷氣,讓自己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有何不可呢?
雖然小時候被冷氣制約到現在,不過也可以透過反制約,讓自己重新定義重要的事情,就算是乍看起來沒有生產力的工作,也是應該被重視的事。
希望以後開關冷氣時,能不是以這件事重不重要來判斷,而是以自己能否好好生活的舒適感覺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