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警消疫情期間帶物及返家流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篇是五月疫情嚴重的時候做的懶人包就留下來做參考吧

雖然南部目前還沒有像雙北一樣
但是聽了北部朋友說的現況真的很心疼他們
想了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幫他們做的
直到看到這份文稿的原文檔
還在想說要不要把這部分做成懶人包

剛好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的朋友說
他們問了譯者能不能將這份文件圖像化
譯者說可以
所以他們想問我能不能幫忙
於是我們就著手開始做起了這份懶人包

詳細原文發表在《社團法人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的粉專,大家可以參照:https://www.facebook.com/twdmtda/posts/1183046918878266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傷重症說書人的沙龍
65會員
30內容數
2022/02/08
雖然醫學系上課的時候都有教,要相信病人說的話,不要先入為主的覺得病人在騙人,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抓著病人的肩膀,用力搖晃他然後大喊「我雖然不是專業法醫,沒辦法百分之百準確判定傷勢,但姐天天上班就是在看外傷的病人,你這個受傷的樣子跟原因也差太多了吧?是當我們醫護人員上班都來混的嗎?」​
Thumbnail
2022/02/08
雖然醫學系上課的時候都有教,要相信病人說的話,不要先入為主的覺得病人在騙人,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抓著病人的肩膀,用力搖晃他然後大喊「我雖然不是專業法醫,沒辦法百分之百準確判定傷勢,但姐天天上班就是在看外傷的病人,你這個受傷的樣子跟原因也差太多了吧?是當我們醫護人員上班都來混的嗎?」​
Thumbnail
2022/02/08
凌晨兩點,天色還很幽暗,我站在外傷區的重症床旁對著李太太說:「等一下,孩子們如果來了,記得,讓他們握住手就好,千萬,千萬,不要讓他們把被子掀開。」​ 李太太握著李先生的手,淚流不止地看著頭臉早已腫脹變形的他,頭也不抬,不看我的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Thumbnail
2022/02/08
凌晨兩點,天色還很幽暗,我站在外傷區的重症床旁對著李太太說:「等一下,孩子們如果來了,記得,讓他們握住手就好,千萬,千萬,不要讓他們把被子掀開。」​ 李太太握著李先生的手,淚流不止地看著頭臉早已腫脹變形的他,頭也不抬,不看我的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Thumbnail
2021/11/06
要記得曾經有一個人很愛很愛你和你的爸爸,愛到願意用她自己的生命來換你的生命,雖然你可能不會記得你真的曾經見過她,雖然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聽見她說愛你,但你要記得她真的很愛很愛你,你是在她的期盼下來到這世界的,請你一定要好好長大。
Thumbnail
2021/11/06
要記得曾經有一個人很愛很愛你和你的爸爸,愛到願意用她自己的生命來換你的生命,雖然你可能不會記得你真的曾經見過她,雖然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聽見她說愛你,但你要記得她真的很愛很愛你,你是在她的期盼下來到這世界的,請你一定要好好長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今天來說說隔離中及解隔後垃圾要如何處理?
Thumbnail
今天來說說隔離中及解隔後垃圾要如何處理?
Thumbnail
2022年疫情大爆發,在職婦女如何度過政策下的居家隔離 看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心想家中小孩大的疫苗打了3劑,小的也打了2劑,至於我個人因職場要求也打了3劑,有打有保佑平常也有注意衛生,確診這2個字找上門機率不大。 就在5月3號大的PCR檢驗為陽性,報告主管後要我【馬上】回家隔離。
Thumbnail
2022年疫情大爆發,在職婦女如何度過政策下的居家隔離 看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心想家中小孩大的疫苗打了3劑,小的也打了2劑,至於我個人因職場要求也打了3劑,有打有保佑平常也有注意衛生,確診這2個字找上門機率不大。 就在5月3號大的PCR檢驗為陽性,報告主管後要我【馬上】回家隔離。
Thumbnail
近來本土疫情升溫,無形中和確診者接觸因而需要居隔的機率大增。和海外歸國的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無法事先預知、計劃自己隔離期間需要的東西,因此更令人感到不安、無所適從。雖然有點麻煩,除了平日因應地震的防災背包,隔離行李會是短時間內可能派上用場的用品。
Thumbnail
近來本土疫情升溫,無形中和確診者接觸因而需要居隔的機率大增。和海外歸國的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無法事先預知、計劃自己隔離期間需要的東西,因此更令人感到不安、無所適從。雖然有點麻煩,除了平日因應地震的防災背包,隔離行李會是短時間內可能派上用場的用品。
Thumbnail
這篇是五月疫情嚴重的時候做的懶人包就留下來做參考吧 雖然南部目前還沒有像雙北一樣 但是聽了北部朋友說的現況真的很心疼他們 想了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幫他們做的 直到看到這份文稿的原文檔 還在想說要不要把這部分做成懶人包 剛好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的朋友說 他們問了譯者能不能將這份文件圖像化 譯者說可以
Thumbnail
這篇是五月疫情嚴重的時候做的懶人包就留下來做參考吧 雖然南部目前還沒有像雙北一樣 但是聽了北部朋友說的現況真的很心疼他們 想了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幫他們做的 直到看到這份文稿的原文檔 還在想說要不要把這部分做成懶人包 剛好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的朋友說 他們問了譯者能不能將這份文件圖像化 譯者說可以
Thumbnail
這個時間在公開場合說自己從北部回家,其實需要些勇氣(瞧瞧那爆炸性的返鄉道德勸說)。 但這趟回家並非端午節的短暫停留,由於可以遠距工作,在6月4號我就已經回到屏東的家,預計至少長住一個月以上。
Thumbnail
這個時間在公開場合說自己從北部回家,其實需要些勇氣(瞧瞧那爆炸性的返鄉道德勸說)。 但這趟回家並非端午節的短暫停留,由於可以遠距工作,在6月4號我就已經回到屏東的家,預計至少長住一個月以上。
Thumbnail
疫情當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和警消人員,臉書上一張張拿下防護時,勒痕滿布的臉,汗濕的醫院制服,不用動用任何文字和言語,就可以明瞭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那些時不時就傳來的救護車或警車的鳴笛聲,又要出動一批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出勤了;那些工作地點不在冷氣房,而是一個又一個臨時快篩站,他們努力檢測,和時間賽
Thumbnail
疫情當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和警消人員,臉書上一張張拿下防護時,勒痕滿布的臉,汗濕的醫院制服,不用動用任何文字和言語,就可以明瞭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那些時不時就傳來的救護車或警車的鳴笛聲,又要出動一批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出勤了;那些工作地點不在冷氣房,而是一個又一個臨時快篩站,他們努力檢測,和時間賽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的疫情爆發,新聞裡每日破百例的確診數、醫療量能的不足、醫病關係的緊張、防疫物資的搶購…...等,實實在在顯示壓抑不住內心的焦慮。 突然增加的確診數,衝擊了醫療體系量能。 這些是一年前的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畫面,正赤裸裸地在醫院上演著。 醫療防疫人員 帶著密不通風的N95口罩、著全身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的疫情爆發,新聞裡每日破百例的確診數、醫療量能的不足、醫病關係的緊張、防疫物資的搶購…...等,實實在在顯示壓抑不住內心的焦慮。 突然增加的確診數,衝擊了醫療體系量能。 這些是一年前的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畫面,正赤裸裸地在醫院上演著。 醫療防疫人員 帶著密不通風的N95口罩、著全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