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口罩」價格要「解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7/8我在Ettoday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 是不是該「解錨」了?」,顯然有讀者不同意我的觀點,在文章處留言,大意是「不知世界原料價格趨勢,費文一篇」。

顯然,我不會同意我會寫「廢文」,明理之人也知讀者的回應是篇「廢文」!

文章千、萬人看,不同意觀點的人大有人在,只是視野更窄的人愈來愈多,我就不去探究為何視野愈來愈窄的原因何在了?

先看一下蘋果日報在去年9月21日的報導,「......政府提供徵收熔噴布的價格視每公斤420元,市價行情約600~800元。據了解,許多口罩大廠自己採購更多熔噴布機器......」,這裡我們得到一個資訊,熔噴布去年第四季的價格最高約在每公斤800元。

介紹一下熔噴布的英文是Melt Blown Non Wovenc, FFP2。

從去年的供需觀點,如我是口罩生產業者,基本上原料屬於賣方市場,我知疫情會上升,原料價格一定會上漲,我會能買多少就買多少,降低直接原料成本,而且我還會擴張產能,在不買新機台的前提下只要生產班次增加,產出才會增加,再盤算機台的購入成本與回收期限,適度擴張機台。

反正我怎麼想,效率市場就會怎麼走,熔噴布的價格走高,機台價格有會走高,醫用口罩的價格也會走高,然後就一路無止盡的上去了嗎?所以我說經濟學很重要,只是大家不讀。

市場供需最後一定會均衡!前陣子有廠商問我願不願意收購口罩生產機台,想必現在一定是產能過剩,看一下大陸的市場說法,大陸去年中就已經生產過剩,而熔噴布最大的供應國就是大陸,原料價格已經回落。

以下是臺灣口罩業者大砍產能的新聞

打聽原料價格不容易,但是呢?我們可以從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得到FOB的進口價格,我以5603-139-0的CCC Code查詢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去年一月的進口單價是每公斤NTD98.5,因疫情擴散後最高的單價是NTD119.5,比年初的價格漲價21%,到今年六月的價格已經回落到NTD82.2。另外一個稅則(差異只是重量)情況上差不多,價格都是回落到比去年一月還低的的價格,每公斤NTD66.6。

既然原料價格已經下降,產能已經過剩,疫情已經獲得控制,口罩已經開放自由購買,為何「錨定」的4元官方價格,不解錨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3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要點摘要 (1) 新任香港特首李家超週三發表第一次施政報告, 主要受矚目的 covid 政策因同時受到北京清零政策與開放同時影響而不上不下, 他還得面對經濟困境與人口對於政治壓迫不滿而流失的問題; (2) 歐洲通貨膨脹不只發生在受烏俄戰爭影響的能源上, 食品、商品與服務均在相對大幅度增加, 更讓歐洲
Thumbnail
要點摘要 (1) 新任香港特首李家超週三發表第一次施政報告, 主要受矚目的 covid 政策因同時受到北京清零政策與開放同時影響而不上不下, 他還得面對經濟困境與人口對於政治壓迫不滿而流失的問題; (2) 歐洲通貨膨脹不只發生在受烏俄戰爭影響的能源上, 食品、商品與服務均在相對大幅度增加, 更讓歐洲
Thumbnail
在我還是中小學時期,當時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DOS、倚天中文系統的時代。 爾後BBS論壇興起,接下來出現了windows 3.1作業系統,從那時候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流向Internet。 標題 第一段 主文 透過以下兩篇範例來說明: 未特意編排的文章 確認需求:工廠會需要彎管機。
Thumbnail
在我還是中小學時期,當時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DOS、倚天中文系統的時代。 爾後BBS論壇興起,接下來出現了windows 3.1作業系統,從那時候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流向Internet。 標題 第一段 主文 透過以下兩篇範例來說明: 未特意編排的文章 確認需求:工廠會需要彎管機。
Thumbnail
2019年的突如其來的全球大疫情的擴散,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無限QE』快速又有效的維持了全球的經濟與股市,但相對造成的後遺症也是很龐大的。 2022年迎接到的2大挑戰-通膨及升息,一旦水庫一般的資金要回收的時候,是否還能持盈保泰,相信是每一位投資人今年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2019年的突如其來的全球大疫情的擴散,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無限QE』快速又有效的維持了全球的經濟與股市,但相對造成的後遺症也是很龐大的。 2022年迎接到的2大挑戰-通膨及升息,一旦水庫一般的資金要回收的時候,是否還能持盈保泰,相信是每一位投資人今年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在了解原物料商品物價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通貨膨脹」對生活的影響,簡單來說,通貨膨脹指的就是物價持續上漲,意思就是你的「錢」逐年縮水,例如今年的 1000 元能買到的東西,相同的東西,在明年就會變成 1200 元或者更高。通貨膨脹是許多種商品價格的綜合指數,就是平均值的概念,長期來說大多數的...
Thumbnail
在了解原物料商品物價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通貨膨脹」對生活的影響,簡單來說,通貨膨脹指的就是物價持續上漲,意思就是你的「錢」逐年縮水,例如今年的 1000 元能買到的東西,相同的東西,在明年就會變成 1200 元或者更高。通貨膨脹是許多種商品價格的綜合指數,就是平均值的概念,長期來說大多數的...
Thumbnail
還記得這個月有寫到中國是否會輸出停滯性通膨,其中有一個結論是:中國有能力阻擋,但要快。 果不其然,前陣子中國才伸手把動力煤的價格往下「人工調整」,若再加計其它原物料,例如:焦炭、燃油、低硫燃油、紙漿等,都已經開始見到價格鬆動了。這無疑是個好開始,特別是國內企業遇到的廠商物價PPI已經爆表到10.5
Thumbnail
還記得這個月有寫到中國是否會輸出停滯性通膨,其中有一個結論是:中國有能力阻擋,但要快。 果不其然,前陣子中國才伸手把動力煤的價格往下「人工調整」,若再加計其它原物料,例如:焦炭、燃油、低硫燃油、紙漿等,都已經開始見到價格鬆動了。這無疑是個好開始,特別是國內企業遇到的廠商物價PPI已經爆表到10.5
Thumbnail
7/8我在Ettoday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 是不是該「解錨」了?」,顯然有讀者不同意我的觀點,在文章處留言,大意是「不知世界原料價格趨勢,費文一篇」。 顯然,我不會同意我會寫「廢文」,明理之人也知讀者的回應是篇「廢文」!
Thumbnail
7/8我在Ettoday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 是不是該「解錨」了?」,顯然有讀者不同意我的觀點,在文章處留言,大意是「不知世界原料價格趨勢,費文一篇」。 顯然,我不會同意我會寫「廢文」,明理之人也知讀者的回應是篇「廢文」!
Thumbnail
昨天5/15台灣爆發新冠確診180,今天200+,是疫情爆發以來台灣最嚴重的時期,引起各界擔憂。家長們擔憂後續上學學校的狀況及國高中會考,股民們擔憂下週的開盤狀況(我也驚驚),而有殼或無殼一族的你,是否會擔憂這次疫情爆發後對房市/房價的影響? 價格會跌吧?太棒了我終於買得起了! 不會跌啦,人家每個
Thumbnail
昨天5/15台灣爆發新冠確診180,今天200+,是疫情爆發以來台灣最嚴重的時期,引起各界擔憂。家長們擔憂後續上學學校的狀況及國高中會考,股民們擔憂下週的開盤狀況(我也驚驚),而有殼或無殼一族的你,是否會擔憂這次疫情爆發後對房市/房價的影響? 價格會跌吧?太棒了我終於買得起了! 不會跌啦,人家每個
Thumbnail
台灣人口結構已經開始惡化,這幾年總人口就會開始反轉,然而老人開始增加,年輕人減少,許多內需經濟開始動能減緩,可是消費價格似乎不斷地在增加?涮涮鍋從以前的150元,到現在300元是常態。 這又是為什麼呢?加油好便宜,可以繼續嗎?......
Thumbnail
台灣人口結構已經開始惡化,這幾年總人口就會開始反轉,然而老人開始增加,年輕人減少,許多內需經濟開始動能減緩,可是消費價格似乎不斷地在增加?涮涮鍋從以前的150元,到現在300元是常態。 這又是為什麼呢?加油好便宜,可以繼續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