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人必看的疫情日記➤《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是台灣每一個民眾的日常。
每個月份,都是一個主題,以疫情為背景,延伸至生活。

以下我整理出我最喜歡的三個月份主題與心得,分享給大家。

三月,居家工作同意書。

開始居家工作後,作者的公司開始要求他們簽署不符合勞基法的同意書,甚至要員工強制打開電腦的視訊鏡頭,以便監視工作狀態。

讀到這裡讓人相當無奈,在職場上有許多不公平的制度,或許是剝削了福利、無加班費的捐肝加班、很多款項公司不補貼、生病了卻無法在家休息⋯⋯太多太多了。
但通常我們只能吞下去,畢竟離開了這裡,到別家公司也不一定會有所不同。我們無力改變,為了生活只能跟現實妥協。
要找到一家「合法的公司」,比找到真愛還難。

五月,月老的勝負欲。

紀錄作者的感情歷程,面對恐怖情人的騷擾與糾纏,是多麼讓人害怕。

我有不少遇過怪人騷擾的經驗(苦笑)
一旦遇到,那些驚恐與害怕,就會深植在我們的內心。事後無論做任何事,都會在內心築起一道防火牆,害怕平白無故釋出善意的人。
然而這樣的困擾,向別人傾吐,偶會得到:「妳是不是在炫耀自己行情很好?」的調侃。又或是「妳長這樣也會被騷擾?」
很可惜,社會風氣總是彌漫著「你被騷擾你一定有問題」的定論。
被追求跟被騷擾,絕對是不一樣的感受,中間沒有模糊地帶。
不管男女性,都應該要好好保護自己。

八月,不要在疫情期間死掉就好了。

作者的奶奶在疫情期間離世了,因為疫情,不能有親友的陪伴,只有冷冰冰的醫療器材。也記錄了奶奶生平與喪禮的過程,哀傷之餘,也帶著一點詼諧。
這一整個章節,我是哭著看完的。
在防疫隔離之下,連死亡都是孤獨的,沒有溫暖的雙手握住奶奶,奶奶只能獨自害怕地步向生命的句點。
在生前,奶奶就很寂寞;疫情這層濾鏡,讓她的寂寞放到無限大了。
那些生前不在乎奶奶的兒女,卻在喪禮哭天搶地,為了假裝孝順,做了一系列荒唐的舉動。笑中帶淚,覺得很荒謬,可這些卻是真實上演在台灣的日常。


心得總結

我很喜歡作者的筆觸,很平易近人,卻又讓人有足夠的想像畫面。
少女老王有一股獨特的魅力,可以把現實的無奈寫得幽默,而在幽默的事件中,埋下一句句的吐槽,讓人忍不住一鼓作氣看完整本書。
這樣子寫閱讀筆記,很難呈現這本書的完整樣貌,裡面有作者的家庭生活、戀愛經驗、職場環境,那一些都是身為台灣人很熟悉的日常。

希望大家去看這本書,很像每個人的日記。
其實很多問題在疫情之前,早就存在,只是我們選擇當一隻鴕鳥;而疫情襲來,我們沒地方躲了,於是只能正面迎擊。

但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平靜與平安:)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或是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lounalee1997@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個樹洞|Louna的沙龍
95會員
64內容數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2023/11/13
「如果工作是為了獲得用錢就能買到的幸福,那麼自己的專屬時間帶來的是用錢也買不到的幸福。」p.28 作者是一名擁有美國律師身分的韓國人,同時也是Youtuber、暢銷作家、app開發工程師。 以結果來看作者的確是人生勝利組,但其實她中間經歷了兒時與父母分隔兩地、多次落榜、懷疑自己能力的孤獨時刻
Thumbnail
2023/11/13
「如果工作是為了獲得用錢就能買到的幸福,那麼自己的專屬時間帶來的是用錢也買不到的幸福。」p.28 作者是一名擁有美國律師身分的韓國人,同時也是Youtuber、暢銷作家、app開發工程師。 以結果來看作者的確是人生勝利組,但其實她中間經歷了兒時與父母分隔兩地、多次落榜、懷疑自己能力的孤獨時刻
Thumbnail
2023/09/03
:「生活應該不只工作、游泳、下圍棋。」 :「你說的這種無聊,我們大部分人會稱為幸福。」 我認為優秀的小說,必須具有吸引人的劇情、貼近人心的角色特質、引人思考的開放價值觀,最後如果能再賺走我的眼淚當然更好。 這本書聚合了以上所有特質,盲買也不會踩雷,即使不是遊戲玩家,也能沈浸其中。
Thumbnail
2023/09/03
:「生活應該不只工作、游泳、下圍棋。」 :「你說的這種無聊,我們大部分人會稱為幸福。」 我認為優秀的小說,必須具有吸引人的劇情、貼近人心的角色特質、引人思考的開放價值觀,最後如果能再賺走我的眼淚當然更好。 這本書聚合了以上所有特質,盲買也不會踩雷,即使不是遊戲玩家,也能沈浸其中。
Thumbnail
2023/07/06
「美麗並讓我們只能盯著一面鏡子,而不是面對整個世界。」p.17   🔖什麼是美麗病?為什麼會有美麗病? 美麗病說穿了即是「容貌焦慮」。 在意外表是生物天性,然而太過執著於需要完美的外在,則會影響我們的社交、自尊心,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的產生。 「因為被物化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女孩或女
Thumbnail
2023/07/06
「美麗並讓我們只能盯著一面鏡子,而不是面對整個世界。」p.17   🔖什麼是美麗病?為什麼會有美麗病? 美麗病說穿了即是「容貌焦慮」。 在意外表是生物天性,然而太過執著於需要完美的外在,則會影響我們的社交、自尊心,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的產生。 「因為被物化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女孩或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
Thumbnail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
Thumbnail
過去的我們對於鬼故事總是感到懼怕,但隨著類似的故事及電影逐漸普及化,對於鬼魅之事也有了大概的輪廓,反而是日常周遭所發生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真實故事還更令人感到荒謬與莫名。 作者少女老王的文字有一股魔力,她用犀利又深刻的筆鋒寫下女性從小所背負的原罪(例如穿著要得體),也探討「愛」與「肢體碰觸」是否能畫上等
Thumbnail
過去的我們對於鬼故事總是感到懼怕,但隨著類似的故事及電影逐漸普及化,對於鬼魅之事也有了大概的輪廓,反而是日常周遭所發生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真實故事還更令人感到荒謬與莫名。 作者少女老王的文字有一股魔力,她用犀利又深刻的筆鋒寫下女性從小所背負的原罪(例如穿著要得體),也探討「愛」與「肢體碰觸」是否能畫上等
Thumbnail
當我和老爺去埤塘散步時,總有人沒有戴口罩,坐在埤塘旁的椅子上聊天。(那時的規定是無論在哪裡都需要戴口罩)當時的我就如同這位作者一樣,有著我們認真防疫,即便熱得要命,依舊謹守著戴好口罩。卻有人絲毫不在乎,以為絕對不會是自己中獎,拿下來一下下有什麼關係的可惡念頭,讓許多人陷入染疫風險。
Thumbnail
當我和老爺去埤塘散步時,總有人沒有戴口罩,坐在埤塘旁的椅子上聊天。(那時的規定是無論在哪裡都需要戴口罩)當時的我就如同這位作者一樣,有著我們認真防疫,即便熱得要命,依舊謹守著戴好口罩。卻有人絲毫不在乎,以為絕對不會是自己中獎,拿下來一下下有什麼關係的可惡念頭,讓許多人陷入染疫風險。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找一個明顯不是TA的讀者,邀請他看選擇之外的書籍,可以是順利搭建起認識橋樑,也可以是更加確立風格上的殊途,終將無法給對方一次機會。
Thumbnail
找一個明顯不是TA的讀者,邀請他看選擇之外的書籍,可以是順利搭建起認識橋樑,也可以是更加確立風格上的殊途,終將無法給對方一次機會。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
Thumbnail
    方格子寄了電郵來,我看到徵文活動,是關於臺灣郎的疫情日記。從國小就有寫日記習慣的我,不知道何時已經停止了為了抒發而寫作的寫作,每天只剩下教科書和考試工具書的閱讀與無窮盡的考古題。在疫情升溫的現在,連圖書館都不能待的苦楚,每天看著臉書上這個標語在洗版「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
Thumbnail
    方格子寄了電郵來,我看到徵文活動,是關於臺灣郎的疫情日記。從國小就有寫日記習慣的我,不知道何時已經停止了為了抒發而寫作的寫作,每天只剩下教科書和考試工具書的閱讀與無窮盡的考古題。在疫情升溫的現在,連圖書館都不能待的苦楚,每天看著臉書上這個標語在洗版「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
Thumbnail
從我學會認字那一天起,就養成寫日記和週記的習慣,一直維持到現在。前幾日心血來潮翻閱日記簿,回顧自疫情以來400多個日子累積的記事。歷歷在目,畫面鮮明。日記簿記錄了那些艱辛時光,也給我留下了禮物。回頭看,這段時期經歷的一切都是人生重要課題。歸納出3個我認為很值得分享的個人體驗,供參考。
Thumbnail
從我學會認字那一天起,就養成寫日記和週記的習慣,一直維持到現在。前幾日心血來潮翻閱日記簿,回顧自疫情以來400多個日子累積的記事。歷歷在目,畫面鮮明。日記簿記錄了那些艱辛時光,也給我留下了禮物。回頭看,這段時期經歷的一切都是人生重要課題。歸納出3個我認為很值得分享的個人體驗,供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