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少女老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找一個明顯不是TA的讀者,邀請他看選擇之外的書籍,可以是順利搭建起認識橋樑,也可以是更加確立風格上的殊途,終將無法給對方一次機會。我知道少女老王,也明白像她這樣,將發表在網路上,專以記錄職場怪狀與荒謬經歷為主題的出版品並非我首要閱讀考量。但因為我們與身俱來的身份標籤產生交集,讓我產生好奇,那些她聲稱「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到底會是什麼樣子?隨尚未燒退的疫情時事而推出的新作《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成為我正式認識,可視為現今社會二三十歲女性縮影的一種方式。


  配合新書我連同上一本《鬼故事》及一些少女老王為了宣傳上一本新書的受訪影片一起看,希望可以對這位作者有更全面了解,在統整之下,喜歡《那一年》大於《鬼故事》。無關乎題材,大抵來說,《鬼故事》從她小時開始談起,裡面有不少挖掘內心傷口,或許至今尚未痊癒的問題隱身在文字中,使得整個文章讀起來情緒性的控訴意圖是明顯的,這就讓我想起去年底以新移民二代視角書寫的《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類型的文體受之吸引,多半是有類似經驗的過來人或是正深陷其中,總之,能否追求共鳴將成為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為《那一年》的時間軸處於時下最貼近你我的時態,加上我認為語句組織在《那一年》表現地又比《鬼故事》更為完整,看見甩掉「日記文體」標籤的跡象,就我個人感受來說,讀起來是更像值得出版,完成度更高的作品了。


  《那一年》按照月份編排的文章勢必都與肺炎有所牽連,受到波及之廣,幸運的話至少還可以WFH,論慘可能有人因此失業必須期待確認自身是否符合申請紓困資格,更別提最慘莫過染疫必須受到隔離治療。經少女老王故事使我想起,曾有次我媽跟我提及因疫情影響,她身邊一些幼稚園或補習班老師們頻頻在群組上抱怨生活型態被迫改變,有些人被輪到施打疫苗引發的種種生理不適,搞得心情極糟,一昧地將不滿拋諸聊天室。我媽明明只是將原話說給我聽,卻遭我一句「有誰希望生病?要比苦大家都很苦,放大自己不會讓生活更好過」給堵住了嘴。她沒有必要承擔我的負面情緒,那個當下我一股腦地對於這些以教育為己任,卻不懂「共體時艱」道理的教職人員感到無奈與無法諒解。而這也在這本書許多角落可看見少女老王類似的感慨。


  將其定位為「輕鬆讀物」,少女老王的故事無疑算是引人入勝,至少在讀了兩三行後便能很快進入狀況,行文間圍繞著輕鬆語調,些許感動,些許苦澀,氣氛情緒都抓得相較於上一本內斂許多,整體來說,我把它形容成「紙本版的FB文」我想應該算在合理使用範圍內。


  不管是舊作新作,少女老王一直在挑戰作為女性可能要背負的生理層面歧視及騷擾。比重或大或小,情節或重或輕,她似乎過度倒霉地天生就與性騷擾脫離不了牽連。也因為慘痛回憶徒留在她心上的傷口,使少女老王的字裡行間多了更多抵抗,或者該說意圖在性別弱勢上一較高下的宣戰意味。部分過於戲劇性的對白我反而有點出戲,畢竟一開始便不把這本書當作短篇小說來看,而是根據真人真事付梓的辛酸史,但那些近似正義之士的宣言卻是反效果發酵的養分所在,我難以想像真實世界中真有人會這樣對話。然而,探究真偽與否按下不談以避免失焦,加上讀了她與劉芷妤被BIOS聯訪文章後,我便認定,少女老王這樣子寫,是希望經由她打出的每一個字除了要讓讀者認識她、認識這社會的微歧視事件殘忍地依然層出不窮外,她其實也在對自己喊話。多觸及傷口幾次,也就痛慣了。 疫情讓人感到苦悶,再怎麼宅多少還是嚮往不需要戴口罩便能走向戶外的日子。我們也在每日CDC例行記者會召開中度過了冬春夏三季。暴增的染疫數字總是絕望,借鏡歷史,登革熱、SARS甚至是更古老的霍亂,人類其實早在病毒的威脅下奮鬥了數個世紀。渺小的我們,組成龐大故事,因此手上才有這本《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你也有你比鬼故事還可怕的故事可寫,只是正好少女老王先為我們做了示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6會員
184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過去的我們對於鬼故事總是感到懼怕,但隨著類似的故事及電影逐漸普及化,對於鬼魅之事也有了大概的輪廓,反而是日常周遭所發生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真實故事還更令人感到荒謬與莫名。 作者少女老王的文字有一股魔力,她用犀利又深刻的筆鋒寫下女性從小所背負的原罪(例如穿著要得體),也探討「愛」與「肢體碰觸」是否能畫上等
Thumbnail
過去的我們對於鬼故事總是感到懼怕,但隨著類似的故事及電影逐漸普及化,對於鬼魅之事也有了大概的輪廓,反而是日常周遭所發生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真實故事還更令人感到荒謬與莫名。 作者少女老王的文字有一股魔力,她用犀利又深刻的筆鋒寫下女性從小所背負的原罪(例如穿著要得體),也探討「愛」與「肢體碰觸」是否能畫上等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跟老李聊到休閒活動就是看閒書,這不就是放了一天假的成果,翻完一本閒書了嗎?看一本不夠還可以看兩本。老實說像這樣的書還不特別是自己的菜,就當作小品翻翻,雞湯味重的地方跳過這樣。作者都說是鬼故事了還有雞湯味?有的,不那麼濃而已。 鬼故事主要是來自對女性的歧視,一個從小到大發生在身邊的歧視。這些歧視有時基
Thumbnail
跟老李聊到休閒活動就是看閒書,這不就是放了一天假的成果,翻完一本閒書了嗎?看一本不夠還可以看兩本。老實說像這樣的書還不特別是自己的菜,就當作小品翻翻,雞湯味重的地方跳過這樣。作者都說是鬼故事了還有雞湯味?有的,不那麼濃而已。 鬼故事主要是來自對女性的歧視,一個從小到大發生在身邊的歧視。這些歧視有時基
Thumbnail
找一個明顯不是TA的讀者,邀請他看選擇之外的書籍,可以是順利搭建起認識橋樑,也可以是更加確立風格上的殊途,終將無法給對方一次機會。
Thumbnail
找一個明顯不是TA的讀者,邀請他看選擇之外的書籍,可以是順利搭建起認識橋樑,也可以是更加確立風格上的殊途,終將無法給對方一次機會。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
Thumbnail
女孩,那些強加解釋的標籤都不屬於妳,甚至風吹就會掉,千萬,不要撿起來再往身上貼,因為妳是那麼的耀眼。
Thumbnail
女孩,那些強加解釋的標籤都不屬於妳,甚至風吹就會掉,千萬,不要撿起來再往身上貼,因為妳是那麼的耀眼。
Thumbnail
少女老王 人之所以比鬼可怕,是因為你會去想像鬼多可怕,卻總相信人會善良
Thumbnail
少女老王 人之所以比鬼可怕,是因為你會去想像鬼多可怕,卻總相信人會善良
Thumbnail
為什麼不能把制服作的不透光,反而要學生穿上遮蓋慾念的小背心?
Thumbnail
為什麼不能把制服作的不透光,反而要學生穿上遮蓋慾念的小背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