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一個成熟穩重的大人?PODCAST 個人感想 & 反思自我

2021/07/1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0 podcast開始爆紅於台灣後,幾乎人人皆有固定收聽的頻道,以16-40收聽的人為居多,但很諷刺地,以前的電台節目這麼多,因為電視電腦的發展而隨之沒落,幾十年後居然也再次興起,可說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有許多收聽平台Apple Podcast, Spotify, SoundOn, KKbox,讓大家有好的資源可以吸收,我想最重要的是這些聲音可以確確實實的儲存下來。開始想要記錄下每一篇我認為好的聲音以及理念,我們聽到這麼多東西,如果不把它內化成自己的文字那多麼可惜,變成內化過的價值觀。

【劉軒的 How to 人生學 】
EP21 | 成為成熟大人的必備條件 ft. 【大人的Small Talk】Bryan 姚詩豪
同時二個好節目的podcaster互相傳遞一些好知識,讓我得到溫暖。

劉軒和Bryan一開頭破題今天的主題—到底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大人?
我們小時候對大人的定義是什麼? 有台車? 有棟房? 有穩定的收人? 存款多寡? 或許從成長階段開始我們對於定義就不同,但隨著年紀成長、社會化的洗禮,你我的定義也開始改變了吧?

Bryan說到其實生活每件事情都是專案管理,從人生議題、結交男女朋友、尋找一份好工作、職場上與上司和同事的相處,他創業前期就寫很多關於專案管理的文章,種類非常多。這些職場、人生、兩性議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但很可惜學校教育體制沒教,家裡長輩也沒教,但專案管理看似大學術,但就是請你看大局 ,這些跟生活息息相關。

而大人&非大人的差別在哪裡?
最大的差別就是換位思考,但道理大家都會講,實際上實踐到可能少之又少。
這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是說你哭鬧,就可以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去想你要這個東西,而是想別人也想要得到什麼東西。或許你覺得這是小孩在跟媽媽吵著要買玩具,買餅乾的場景,但以例子來解釋會更加明確。(Bryan提起的例子,稍為簡化)

一位員工跟老闆說 「電腦速度太慢了,因為處理檔案過久,我都很晚才下班,我需要換電腦」 而老闆表示會盡快換電腦
(過了一段時間都沒有換電腦)
員工: 「老闆,我想要讓處理公司帳務的速度快一點,讓我們在營運上更加順利,也方便您更快過目帳務狀況。」
老闆過幾天就購買了新電腦。

而這就是Bryan提到的概念,你要的東西(早點下班),你會下意識想著我應該得到這個東西,而老闆要的東西(公司營運成績) 與你明顯不同,以對方角度為出發,我想要讓你更快得到你所在乎的東西。哭&鬧會得到東西,例如演藝圈中最怕自己沒新聞,沒新聞比壞新聞還不好,所以為了滿足對方的需要,適時的製造出一些新聞讓自己有名氣是沒錯的。但職場與其他領域不一定是這樣。

懂得如何配套、如何雙贏才是成熟大人必須要學的,大人懂得換位思考(大人與小孩並不是生理年齡上的差別,而是大腦作業系統的差別,你如何去升級自己的大腦),成為成熟的大人並不是勢利、黑暗、功利主義、為了達到利益而忽略良善、純真,保持赤子之心很重要。Bryan說到小孩容易忘記他所想要的東西,去超市吵著要玩具、餅乾,你會發現你哄哄騙騙後,隔天他就忘記了。這個地方我們似乎可以像小孩學習一下,盡全力去追尋自己所嚮往的人生,可能是工作、目標、伴侶,若發現真的得不到,就大哭一場吧,然後馬上忘記。

Bryan提到另外一點,小時候看電影我們最喜歡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世界上只有二種人,好人跟壞人,我們一定是好人,對方就是壞人,彷彿說這是個非黑即白,但真的是這樣嗎? 憤世忌俗的人或許是真的受傷過,小人也是有他的需求,他或許受過傷,他想要試著滿足某部分的人。職場上有好同事跟壞同事,你覺得你很認真、很努力、工作都做很多也做比較好,加班到很晚;相反地,另一個人,看起來很懶惰、做事情動作慢,都早退,或許他在老闆眼中時間管理好,做事情有效率,滿足了老闆(這中間或許真的有很不公平之處),但我們要有更多元的觀點,以「大局」的方式看人生。

當我們碰到挫折,第一反應很大,人生每天都會遇到挫敗,我們大腦會很直覺式的不想要碰到,你每天都不嘗試,你就一定不會失敗,我們常常用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報復別人,真正的大人不應該是這樣。男女朋友或者是朋友間相處,因為他的某個點讓你不開心,你就想要讓對方也感受到你相同得感受,但殊不知對方壓根都不知道。職場中你不爽你的老闆,你想要想盡辦法讓他體會你的痛苦,他根本不知道阿,這樣對於雙方都不利阿。

劉軒老師說兩性關係常常就是互相傷害,但還是離不開對方,彷彿是生命共同體 ,他給予一個定義詞“co-dependent relationship”
倚靠是好事,一個真正的依靠是我需要的時候你都會在,而平常我是independent,我有我自己的議題要完成,況且人生有太多經歷可以去收集的。

社會上給予太多價值觀,你應該這麼做,大人應該怎麼做,導致工作上、感情上 容易讓人陷入迷思,我想人一出生是張白紙,經過教育後變成了你,導致屬於這樣的你,所以我們再問: 什麼是成熟穩重的大人?
30歲結婚、生小孩,有車、有房已經不是大人的代名詞了,我們每個人都無比清楚,連父母、祖父母世代都會這樣說了,但你那隱隱作祟的內心可能還是有點疑惑,三不五時那價值觀還是躺在你潛意識中,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尤其是FB & IG比較之中,同學的比較和那些光鮮亮麗的人們。
劉軒老師說: 人天生就是一個社群動物,我們從小試著融入群體裡,長大後又想要試著拉開群體,保持一個很微妙的關係,同時可以掌控個人,又要融入群體。這就是大人要學習的,你要的是什麼,別人要的是什麼。

存在主義裡的矛盾,我們很渴望與別人有連結,但我們都知道需要維持好個體,這是建立好一個真正的關係,傳統教育裡我們必須成為個合群的人,而出了社會,你發現同事中午都吃400 500的套餐,你又要合群你又失去了自我,是不是真的很矛盾,但千萬也不要矯枉過正,為了不想被貼標籤,而獨善其身,二個之間得到平衡才是大人的課題。我回想自己,似乎學生時期我有點矯枉過正,太想要表達自己的不同,時常將自己的價值觀視為至上,而獨善其身,這二種真的很難取得平衡,我努力還在學習。

兩位老師的結論也很精采,在這矛盾之中,取得平衡點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人,養成思考的能力,每個人都會思考,但你必須靜下心的思考我到底要什麼? 社會到底需要什麼? 我們要訓練自己分析局勢。
這段話我更是感同身受: 現在學生問老師這題答案是什麼? 小孩問父母我這個選擇對不對? 年輕人中80%以上甚至更多人是這樣,20幾歲的人還是很在意別人的話語,但你問他要什麼,他也不知道。教育體制桎梏下,我們學會求得標準答案,但人生中沒有正確解答,但隱藏在內心深處總會有跟惱人的聲音逼迫你認同那世俗的價值觀。我們都在靠後天不斷的努力替換著屬於原本的自己。
What do you want? Just write it down.
Why do you choose? Give me your thought.
本篇是由二位podcaster 論述討論的內容,擷取些片段文字加上自己的個人感想,希望可以有更多討論,別吝嗇可以於底下留言或是FB上留言討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36內容數
    來自台中,出生於千禧世代末&Z世代的頭 還在迷惘的人生持續積極找尋烏托邦 喜歡分享職場觀察、面試紀錄、人生價值觀 希望能給予多於得到,期待帶著正面影響力給每個世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