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考試跟成績,重要嗎?】PODCAST 個人感想 & 反思自我

2021/07/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個頻道名稱為【桑婷的明星咖啡館】,由一個非營利組織—TFT(為台灣而教)的內部主管(采桑)以及創辦人(劉安婷)進行像朋友般的閒聊,內容為教育議題,或是周遭生活中的大小事,山姆小弟我在2020年有應徵現場教師的職位(可惜未錄取,該組織的面試問題讓我有很多體悟,超棒的經驗),對於有使命、有貢獻的議題總是讓我充滿熱情,這個組織的創立宗旨和目標方向皆非常明確,無非是要讓每個台灣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哈囉,這裡是TFT】
【桑婷的明星咖啡館,#9考試跟成績,重要嗎?】5/21, 44分鐘.

國中會考於五月中結束,高職生的統測在5月第一週也結束,接下來是七月份的指考,在校生也是剛經歷完段考即將面臨學期末的期末考(面臨疫情下,體制下的考試制度該怎麼實施真令人好奇),別的國家我無法確定,但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從國小到大學畢業,應該經歷數百場考試吧,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聽過很多關於考試和成績到底重不重要的話題,我們來看看這集podcast講述的內容,最後在講點我個人的經歷&感想。

安婷,是TFT的創辦人,他從小就是個為了成績可以做任何事情的人,在老師與同儕眼中是一個資優生,國中段考別人算總分幾分;而他卻算自己的考卷有幾科沒有100分,高中是台中女中,高三同時準備大學學測以及SAT,整個學生生涯最爛的一科是體育。這是podcast前段他這樣敘述著自己,很難想像他講述過去的自己,是我們求學生涯裡最討厭的那種人,最後成為TFT(為台灣而教)的創辦人。

成績好的人比比皆是,每所學校、每個班級都會有那個突出的人,但安婷認為他只不過是在現有的遊戲規則中玩得比較好的一個人,現有的社會框架中,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中成績好的那個人就是所謂的贏家,贏家有更多選擇自己的高中、大學,贏家可以得到多一點別人的寬容和愛戴。大人都有雙重標準,他講述到學生時期,明明他跟別的同學都是遲到,但是師長居然對他有特別的寬容,「你讀書很累吧,辛苦了,下次不要遲到囉,因此沒有記任何遲到的標記」,這樣的行為間接促成了共犯結構,因為這樣的行為表現,會得到如此的回報和報酬,所以用盡辦法得到好成績也理所當然,這樣的特殊待遇,會讓自己擁有某種虛榮心,體育不好的安婷和數學不好的同學,究竟有什麼差別? 現在強調的素養教育,不在強調所謂的「成績」了,年輕老師逐漸明瞭後,但情況真的有所改變嗎?家長呢?

安婷逐漸問自己這個問題 「在這個競賽中爭取最高榮耀,最後呢? 我所追求的是什麼? 」這個反思是很長的歷程,並不是一年二年就結束的,而是長期下來的省思

TFT創辦到現在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中間所遇到的歷程,許多故事可以跟別人分享,我們從當學生的時期經歷考試到成為老師時期會有許多不同的反思,安婷分享某一屆任職於屏東某小學的國國老師班級的故事:
國國老師班上有個成績還不錯的學生,某次監考中看到這個學生在作弊,當下有驚訝跟不知所措的各種情緒,「怎麼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在作弊?」 「當下要揭發他嗎?」後來考完試後,國國老師讓全班下課後才去找這位叫小綠的學生
接著輕輕摟著她的肩膀跟他說:「你剛剛考試做的事情我都看到了」
小綠接著露出非常緊張的神情
國國老師接著說:「你信不信就算你考了0分我還是會愛你」
小綠遲疑了一下接著說: 你騙我

究竟是什麼歷程,讓這位國小學生覺得考試是這麼大的事情,每個人都值得被愛的,如果只是透過某個過程才被愛、被喜歡那是不對的,你或許脫離學生生涯一陣子了,但是小時候的你一定印象深刻,對於考試的追求跟自我認同的時期,這個故事的過程,不是只有成績不好的人才會被考試壓迫,這顯示出了自我價值很脆弱,安婷比喻考試是溫度計。

身為長輩、父母我們要最好榜樣,安婷說道:對於考試,要擁有如何健康的心態,這個答案很簡單也很複雜,安婷學生時期媽媽生了一場大病,經歷了不少的痛苦,孝順的他想要讓媽媽開心,拿了一張非常好的成績單給他,媽媽說:「安婷,如果媽媽有一天走了,在你可以取悅我以前,我早就愛你了」要講出無條件的愛是很困難的,更何況要讓說出這個話的人經歷些什麼或是體悟出愛是無條件的也是很困難,我們總是有條件的愛人,他很難給,但也是最簡單的解答,你生命的價值本來不是任何行為換來的 ,是你存在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的。

我們要思考的是教育意義,學習知識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
KIST公辦的民營實驗小學強調一半基本學力,另外一半是品格力,這是創校的二大主軸,經過很多研究調查,跟國外長期研究的報告說,過度將考試跟成績當作是萬惡之來源不一定是好事,或許是種傷害,基本學力是個救命能力,許多知識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思考維度,很多人說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看偏鄉和都市的小孩,他們喜歡運動、唱歌、跳舞就很好,為什麼要捨本逐末追求那些學科,我能理解這些老師的觀念,但這樣其實是很不公平的,為什麼他們不能有同一種學習方式,跳舞唱歌打球跟國英數一樣重要,我們看很多體育科班的學生,只會打球,不會讀書,如果老師師長不從小要求,那這樣是很慘的,這裡不是說成績高低而是閱讀理解能力,公民素養,將來你成為職業球員,甚至到國外打球,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公民素養都非常重要,且跟著你一輩子。不過度強調考試不好,考試就像個溫度計,有個標準的個人體溫,過高過低可以讓我們檢視當中的問題並且解決,讓學生獨立面對屬於他的未來,賦與他面對未來的無知時有自己的能量跟選擇權。

考試≠人生,但是要放到對的層次
考試不是換取愛,而是增加自己的選擇
考試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本身追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不斷透過反思,找到屬於這個遊戲的驅動力,包含外在動力以及內在動力,並且找到對別人是有價值的事情。

學生階段的我經歷許多不一樣的時期,從一個很注重成績,在意爆表的人,甚至國小也有作弊過,到國三高中成為憤世忌俗,很討厭以成績定義人的人,到大學逐漸找到中間的平衡點,國中時期帶給我最多印象的某理化老師。每次小考結束後,會開始調查100分幾位,90-100分幾位,80-90分..依序調查到不及格,國中理化不好的我,往往都是最後幾個站起來的,國三甚至分了AB組,成績好的在A組,不好的在B組,而我是A組的末段班,對於成績的比較讓我自信心低落,理化從來都不是我有興趣的科目,加上老師的教學更是讓我提不起勁,看著A組同學不斷比較自己考了多少分,從比較競爭中獲得成就感,我往往就是所謂失敗的輸家,而往後讓我直接選擇使用免試入學選擇了台中高農,職業學校分數低,術科的學習也很多,可以讓我免於那成績上的競爭,殊不知現今的職業學校也是充滿了成績上的比較。但回想國三時期的我,如果我繼續選擇高中,現在的我在哪裡呢?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國三是我獲選了班上的模範生(心中覺得班排都是第9~13附近還可以當選真丟臉),獲獎後的理化課,我在老師調查分數中於不及格那個層級中站了起來,聽到一位同學說「模範生還可以考不及格喔」,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對於國中的我打擊甚大,現在想起來,學習歷程中許多發生的事情都會造就後續的你,相信有很多學生也是面臨許多人生的難題中,我真希望可以扮演開導、教導正確事情的人給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36內容數
    來自台中,出生於千禧世代末&Z世代的頭 還在迷惘的人生持續積極找尋烏托邦 喜歡分享職場觀察、面試紀錄、人生價值觀 希望能給予多於得到,期待帶著正面影響力給每個世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