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117 美國兩黨的性「色」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美國的民主黨「好色」,共和黨「好戰」?

  在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的08年10月中旬,媒體又爆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4年前競選參議員時與美麗女助理間的緋聞,據傳奧巴馬的妻子為此大發醋勁,而逼迫對方離職,好事的記者還訪問目前住在加勒比海的緋聞女主角……。其實,奧巴馬的這樁緋聞在他與希拉蕊角逐民主黨提名時已被「揭發」,但即使是「冷飯熱炒」,還是很對社會大眾的「胃口」,大家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每逢選舉,候選人總是會被揭瘡疤,而緋聞總是高居瘡疤排行榜的第一位,不僅因為它是檢驗私德的一個重要指標,更因為它還滿足了社會大眾窺探名人私生活的隱密渴望。雖然在美國,鬧過緋聞的政治人物很多,但若以黨派來區分,則民主黨人士似乎又多於共和黨人士,譬如「風流成性」的柯林頓和甘迺迪都是民主黨的總統;而問卷調查也顯示,多數美國民眾認為民主黨人比共和黨人更容易發生婚外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120個兩性迷思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5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9
對這種無性生活,她不僅自得其樂,而且相當自豪。活到105歲,頭發和牙齒依然完好,而且頭腦靈敏,她說:「沒有性生活,便是我的長壽秘訣。我每天從早到晚收聽廣播,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比大多數三十來歲的人還要多。」
Thumbnail
2021/07/19
對這種無性生活,她不僅自得其樂,而且相當自豪。活到105歲,頭發和牙齒依然完好,而且頭腦靈敏,她說:「沒有性生活,便是我的長壽秘訣。我每天從早到晚收聽廣播,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比大多數三十來歲的人還要多。」
Thumbnail
2021/07/19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Thumbnail
2021/07/19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Thumbnail
2021/07/12
男人對女人性騷擾當然是不應該,但要男人一看到女人就必須提高警覺,謹言慎行、克己復禮、止於至善……,這是否也是在對男人進行「道德騷擾」呢?
Thumbnail
2021/07/12
男人對女人性騷擾當然是不應該,但要男人一看到女人就必須提高警覺,謹言慎行、克己復禮、止於至善……,這是否也是在對男人進行「道德騷擾」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可以問政治人物一個問題 你會想問什麼?   房子買不起的人, 或許會想問什麼時候要打房; 關心社會事件的人, 或許會想問什麼時候司法改革。 但我個人最想問的是: 各位候選人你認為,其他候選人中,有哪一個政見是你覺得最值得讚賞的? 為什麼要問這麼奇怪的問題呢?
Thumbnail
如果可以問政治人物一個問題 你會想問什麼?   房子買不起的人, 或許會想問什麼時候要打房; 關心社會事件的人, 或許會想問什麼時候司法改革。 但我個人最想問的是: 各位候選人你認為,其他候選人中,有哪一個政見是你覺得最值得讚賞的? 為什麼要問這麼奇怪的問題呢?
Thumbnail
最近美國政治評論界有一串有趣的鬥嘴,右派的政治網紅指責民主黨推動讓女性不想結婚的政策,然後不婚族又大比例的支持民主黨。自由派的專欄作家反擊說,共和黨就是不注重未婚女性這一區塊,所以在期中選舉沒有拿到預期中的大勝。
Thumbnail
最近美國政治評論界有一串有趣的鬥嘴,右派的政治網紅指責民主黨推動讓女性不想結婚的政策,然後不婚族又大比例的支持民主黨。自由派的專欄作家反擊說,共和黨就是不注重未婚女性這一區塊,所以在期中選舉沒有拿到預期中的大勝。
Thumbnail
在美國,如果小孩跟與自己政治理念不合的人論及婚嫁,有35%的人會很不快樂,共和黨員對「跨黨婚姻」會更加敏感。然後現在美國人會比以前更不喜歡與不同政治理念的家人談論政治。有64%的民主黨支持者、與55%的共和黨支持者表示,他們的好朋友裡完全沒有或只有少數是敵對政黨支持者。
Thumbnail
在美國,如果小孩跟與自己政治理念不合的人論及婚嫁,有35%的人會很不快樂,共和黨員對「跨黨婚姻」會更加敏感。然後現在美國人會比以前更不喜歡與不同政治理念的家人談論政治。有64%的民主黨支持者、與55%的共和黨支持者表示,他們的好朋友裡完全沒有或只有少數是敵對政黨支持者。
Thumbnail
二〇〇八年年底,在小布希總統主政八年下,共和黨的執政已經到了疲態,支持率到了美國史上的倒數第二。在這一年,一半以上的選民仰賴網路取得選舉訊息超過傳統媒體,然後從二〇〇五年起,越來越多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讓民主黨贏得二〇〇六年期中選舉,這是十二年來第一次。在二〇〇八年時,兩黨支持度差距到了14%。
Thumbnail
二〇〇八年年底,在小布希總統主政八年下,共和黨的執政已經到了疲態,支持率到了美國史上的倒數第二。在這一年,一半以上的選民仰賴網路取得選舉訊息超過傳統媒體,然後從二〇〇五年起,越來越多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讓民主黨贏得二〇〇六年期中選舉,這是十二年來第一次。在二〇〇八年時,兩黨支持度差距到了14%。
Thumbnail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被報導的緋聞多寡與精彩程度主要在反映多數人對兩黨政治人物既有的「分類」與「定見」。相較於民主黨總統的「好色」,共和黨總統似乎顯得較為「好戰」(譬如布希)。也許這是「要作愛還是要作戰?」在另一個層面的展現吧!
Thumbnail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被報導的緋聞多寡與精彩程度主要在反映多數人對兩黨政治人物既有的「分類」與「定見」。相較於民主黨總統的「好色」,共和黨總統似乎顯得較為「好戰」(譬如布希)。也許這是「要作愛還是要作戰?」在另一個層面的展現吧!
Thumbnail
要秉持自己的價值觀行事,還是向權力靠攏,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事長久以來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政壇亦是如此,台灣很少出現孫運璿、李國鼎、李光耀等等傑出的政治家,從踏入政壇至末期始終保持著初心,為人民服務,使台灣、新加坡國力迅速成長。但有多少踏入政壇的人士忘記了初心,因為現實的權力而迷惑?
Thumbnail
要秉持自己的價值觀行事,還是向權力靠攏,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事長久以來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政壇亦是如此,台灣很少出現孫運璿、李國鼎、李光耀等等傑出的政治家,從踏入政壇至末期始終保持著初心,為人民服務,使台灣、新加坡國力迅速成長。但有多少踏入政壇的人士忘記了初心,因為現實的權力而迷惑?
Thumbnail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後,男性受測者願意給「自己人」的錢變少了。這說明。「內團體的愛」會讓人更大方,你可想像那些熱情的政治捐助者,在選戰激烈或有共同敵人時,會願意捐獻更多錢,也可回想在三、四十年前的「黨外」時代,候選人助理拿著袋子在場子裡承接男性居多的支持者丟出來的鈔票。
Thumbnail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後,男性受測者願意給「自己人」的錢變少了。這說明。「內團體的愛」會讓人更大方,你可想像那些熱情的政治捐助者,在選戰激烈或有共同敵人時,會願意捐獻更多錢,也可回想在三、四十年前的「黨外」時代,候選人助理拿著袋子在場子裡承接男性居多的支持者丟出來的鈔票。
Thumbnail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Thumbnail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Thumbnail
明年大選,對於民主黨來說,一個最主要的困擾,就是找不出強有力的挑戰者,是否會有黑馬一躍而出、代表民主黨對川普形成堅實的挑戰,是外界最關注的發展。在這樣的觀望名單中,一個年輕的名字赫然排在前列,而且,還是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
Thumbnail
明年大選,對於民主黨來說,一個最主要的困擾,就是找不出強有力的挑戰者,是否會有黑馬一躍而出、代表民主黨對川普形成堅實的挑戰,是外界最關注的發展。在這樣的觀望名單中,一個年輕的名字赫然排在前列,而且,還是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
Thumbnail
美國中期選舉大局已定,共和黨保往參議院,民主黨重奪眾議院,這本來是外邦的事,與我們無關。但是筆者不幸見到自己的Facebook有不少港台籍人士,自詡擁護民主自由,卻瘋狂追捧川普的鐵粉。筆者覺得和這......
Thumbnail
美國中期選舉大局已定,共和黨保往參議院,民主黨重奪眾議院,這本來是外邦的事,與我們無關。但是筆者不幸見到自己的Facebook有不少港台籍人士,自詡擁護民主自由,卻瘋狂追捧川普的鐵粉。筆者覺得和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