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119 如果她要守貞,他想禁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真正的「開放」是讓人「各適其性」。

  08年4月,浙江大學開設「婚前守貞課」,以「今生無悔,拒絕婚前性行為」為核心內容,強調年輕人為了將來的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不要為短暫的快樂而留下長遠的痛苦,應該要有責任心和榮譽感,克制自己的欲望。倡導者似乎具有使命感,聲稱要將這種觀念和作法推廣到全國各高校。

  有不少人公開反對這種觀念和作法,認為性開放乃大勢所趨,現在還鼓吹「婚前守貞」,無異「吃人禮教」的復辟,不僅是歷史的倒退,而且還違反人性,是片面、偏頗的,也是注定要失敗的。

  其實,開「婚前守貞課」是否就是「片面偏頗」或「注定失敗」,還要考慮很多因素。台灣比大陸性開放許多,南部有一所正心中學(教會辦的學校)四年前就開始為高中生上「貞愛課」,去年起更讓男女學生簽署拒絕婚前性行為的「貞愛許諾卡」,反應相當熱烈,有超過8成學生簽署,他們認為「貞愛課有助認識正確性愛觀念,更懂得保護自己」。而在美國,不只有不少中學開設類似「婚前守貞課」,像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哈佛等一流高校,也都有鼓吹守貞的學生社團,它們批評婚前性行為的泛濫,而主張婚前禁欲;當然,它們也受到前衛人士的聲討。

  個人以為,這才是真正的「開放」和「多元化」社會。只有性開放,哪裡稱得上「開放」和「多元」?真正的「開放」和「多元」是不只有人性開放有人性保守,而且讓每個人「各適其性」,各有發言權,彼此尊重,不互相醜化。

  性欲是本能沒錯,但古今中外有多少高僧和聖徒就是因禁欲而達到「圓融完滿」的人生境界。不要因為自己無法禁欲,就說禁欲是「違反人性、戕害身心」;不要因為自己主張性開放,就說守貞是「歷史的倒退」;歷史只告訴我們,人類的性不是直線進行的,而是在開放與保守間相互循環、消長的。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歡迎光臨我在方格子的四個專題:

《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

https://vocus.cc/mindnotebook/home

《120個兩性迷思》

https://vocus.cc/gender-myth/home

《創意100擊》

https://vocus.cc/creativity100/home

《變態心理檔案》

https://vocus.cc/Abnormal-Psychology/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5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9
對這種無性生活,她不僅自得其樂,而且相當自豪。活到105歲,頭發和牙齒依然完好,而且頭腦靈敏,她說:「沒有性生活,便是我的長壽秘訣。我每天從早到晚收聽廣播,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比大多數三十來歲的人還要多。」
Thumbnail
2021/07/19
對這種無性生活,她不僅自得其樂,而且相當自豪。活到105歲,頭發和牙齒依然完好,而且頭腦靈敏,她說:「沒有性生活,便是我的長壽秘訣。我每天從早到晚收聽廣播,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比大多數三十來歲的人還要多。」
Thumbnail
2021/07/12
男人對女人性騷擾當然是不應該,但要男人一看到女人就必須提高警覺,謹言慎行、克己復禮、止於至善……,這是否也是在對男人進行「道德騷擾」呢?
Thumbnail
2021/07/12
男人對女人性騷擾當然是不應該,但要男人一看到女人就必須提高警覺,謹言慎行、克己復禮、止於至善……,這是否也是在對男人進行「道德騷擾」呢?
Thumbnail
2021/07/12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被報導的緋聞多寡與精彩程度主要在反映多數人對兩黨政治人物既有的「分類」與「定見」。相較於民主黨總統的「好色」,共和黨總統似乎顯得較為「好戰」(譬如布希)。也許這是「要作愛還是要作戰?」在另一個層面的展現吧!
Thumbnail
2021/07/12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被報導的緋聞多寡與精彩程度主要在反映多數人對兩黨政治人物既有的「分類」與「定見」。相較於民主黨總統的「好色」,共和黨總統似乎顯得較為「好戰」(譬如布希)。也許這是「要作愛還是要作戰?」在另一個層面的展現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為測試文與教育文,但由於內容涉及敏感議題,會有很直接、很露骨的文字,未成年讀者請勿閱讀,倫理道德高標準的讀者請自行酌情閱讀。) (除非事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婉拒任何形式之引用、轉載。) 這篇測試文的靈感來自這篇文章,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請搭配參考,以避免閱讀本文時造成不必要之誤解。
Thumbnail
(本文為測試文與教育文,但由於內容涉及敏感議題,會有很直接、很露骨的文字,未成年讀者請勿閱讀,倫理道德高標準的讀者請自行酌情閱讀。) (除非事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婉拒任何形式之引用、轉載。) 這篇測試文的靈感來自這篇文章,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請搭配參考,以避免閱讀本文時造成不必要之誤解。
Thumbnail
記得大學時我有位女友,交往半年多,那時是她倒追我,我們在親密過程中我從來都不會強迫她做任何動作,我脫到全裸,而她脫到裸上身,並堅持不讓我看她的陰部,於是我就不看了,事後也完全不會想要再多做什麼。男性得超越自己的生理性,瞭解慾望只是動物性的一部份,進而感受慾望的流動擺脫束縛。
Thumbnail
記得大學時我有位女友,交往半年多,那時是她倒追我,我們在親密過程中我從來都不會強迫她做任何動作,我脫到全裸,而她脫到裸上身,並堅持不讓我看她的陰部,於是我就不看了,事後也完全不會想要再多做什麼。男性得超越自己的生理性,瞭解慾望只是動物性的一部份,進而感受慾望的流動擺脫束縛。
Thumbnail
1、沒有性的情感教育: 首次遇到完全不能提到性的學校。市區國中,講題情感教育。 連16歲以下,沒有性自主權,即使兩願也觸法的法律規範,都不能講。 沒有深究原因。當下趕著修改講稿,我一半以上故事庫存不能用。 2、從男女到女女男男: 在這家市區國中連續講兩場。 第一場,輔導組長開場:「今天要講交友和戀愛
Thumbnail
1、沒有性的情感教育: 首次遇到完全不能提到性的學校。市區國中,講題情感教育。 連16歲以下,沒有性自主權,即使兩願也觸法的法律規範,都不能講。 沒有深究原因。當下趕著修改講稿,我一半以上故事庫存不能用。 2、從男女到女女男男: 在這家市區國中連續講兩場。 第一場,輔導組長開場:「今天要講交友和戀愛
Thumbnail
是這樣的,我讀了「劉璧嘉:送給在約砲和情感路上感到困惑的人們」以後跑出很多想法,或許該來聊一聊。 說起來,現在很多人會強調性解放、性自由、情慾探索、開放性關係之類有的沒的,其實我也懶得管這些,畢竟這只是用漂亮名詞包裝而已,但說穿了就只是回歸動物原始行為而已,隨便街上一隻流浪狗都是這樣的。
Thumbnail
是這樣的,我讀了「劉璧嘉:送給在約砲和情感路上感到困惑的人們」以後跑出很多想法,或許該來聊一聊。 說起來,現在很多人會強調性解放、性自由、情慾探索、開放性關係之類有的沒的,其實我也懶得管這些,畢竟這只是用漂亮名詞包裝而已,但說穿了就只是回歸動物原始行為而已,隨便街上一隻流浪狗都是這樣的。
Thumbnail
性對我們而言是什麼?似乎沒有明確答案,卻能知道這是一個害羞,又沒辦法好好討論的事情。性,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父母總不知道該如何討論這件事,永遠等到第一次月經來才告知生理資訊。男生的性教育更是全然避而不談,比佛地魔的名字還恐怖,但是卻指望男生們能自己學習正確的性觀念。
Thumbnail
性對我們而言是什麼?似乎沒有明確答案,卻能知道這是一個害羞,又沒辦法好好討論的事情。性,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父母總不知道該如何討論這件事,永遠等到第一次月經來才告知生理資訊。男生的性教育更是全然避而不談,比佛地魔的名字還恐怖,但是卻指望男生們能自己學習正確的性觀念。
Thumbnail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Thumbnail
完整的性教育應該是提供多元的性信息,客觀指陳各種性型態的利弊,不只教人如何「失貞」,也教人如何「守貞」;不只教人如何「安全洩欲」,亦教人如何「尊嚴禁欲」。質言之,就是承認每個人「各有其性」,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對每種傾向提供現階段被認為對個人及社會最理想的信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