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與波段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開始接觸股市投資時,薪水有限、存款有限,投資本金更有限,因此其實不算積極投資,常常買了股票就放著,幾乎沒有賣出過,所以我在挑選股票時,總是挑選較為保守、風險較低的ETF或產業龍頭股。
這樣不好嗎?不會,我其實覺得很好!除了初期亂聽消息而買的部分股票,我的ETF或產業龍頭股表現都很不錯,不僅股價逐年上升,每年也都會配發股利,而領到這些股利後,我會撥20%~25%犒賞自己的努力(畢竟都把薪水省吃儉用拿去存股,領到股利一毛都不能花,覺得對自己太殘忍),然後剩下的再繼續投入。
直到換了工作,雖然離家比較近,但薪水相對少了一些,今年我才開始比較積極操作波段,希望能加快資產累積速度。
然而「波段」就是,隨著股價起伏,我的心情也起起伏伏,當中有賺有虧(心好痛),幾次下來,我也開始思索適合自己的操作——資金全壓波段,風險太高我不敢,因此我努力將資金部位控制在「存股7成、波段3成」,如果波段獲利,就把獲利再拿去存股。
有時還是忍不住會想追熱門股,但還好,熱門股通常股價都漲翻天,我買不起,就會乖乖把錢拿去存股,心情確實安穩許多,晚上也不會再睡不好了。
因此,建議投資散戶,每個投資達人、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策略與紀律,但那是他們的,你可以參考,但別全照著做,還是要端看自己的性格、風險承受度來決定,否則在股市殺進殺出,也可能只是當棵「勇敢的不死韭菜」罷了!
願自己、大家都趕緊財富自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今(113)年5月才開始接觸ETF,其實我對於投資, 始終都是抱持著存疑、小心翼翼的態度。 以前家中長輩總是說股票不要玩,不然會弄到傾家蕩產, 再者跟銀行借貸,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做的事。 身為投資小白的我,開始買了第一檔00929(6張),收到配息0.2, 非常開心,創造了自己的被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的投資策略必須經過反覆思考確認。想要著重於個股上漲的波段價差,又想保本而增加指數型ETF的持有量,這其中的比重多少,是可以微調的。關於小資金的運用法,有投資專家認為,就是該分批慢慢買入ETF,這樣隨著工作年數的增加,資產也可以隨之增加。而有專家則認為,應該著重在幾檔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股市:快錢、慢錢、耐心、持之以恆 股市中,有些人追求快錢,希望一夕致富;有些人則奉行慢前哲學,追求穩健成長。兩種投資心態各有優缺點,但都需要注意風險控管。 追求快錢的風險 追求快錢的投資者通常會採取以下策略: 短線交易:頻繁買賣股票,以賺取短期的價差。 高槓桿操作:利用融資或期貨等槓桿工具
Thumbnail
股市起起伏伏,股市下跌時帳面難免虧損,如果你手上的是好股票,請你把握好老天給的機會,彎腰撿黃金,很多人會往下買,買到後面居然沒辦法再繼續買了,這就是沒做好資金控管,請一直保持你的帳戶餘額有足夠的水位,讓自己能夠持續的參與市場,就算台股下市你身上依然有閒錢。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根據「生命投資週期法」,在收入穩定及投資報酬率穩定的前提下,年輕的時候預借未來幾年的收入,有利於投資收入的提升。因為投資收入=本金*報酬率,適當的提高本金,即使選股的報酬不高,也能獲得可觀的報酬。本文分享個人操作營建相關股票:新美齊、隆大、憶聲、順達之心得。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
今(113)年5月才開始接觸ETF,其實我對於投資, 始終都是抱持著存疑、小心翼翼的態度。 以前家中長輩總是說股票不要玩,不然會弄到傾家蕩產, 再者跟銀行借貸,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做的事。 身為投資小白的我,開始買了第一檔00929(6張),收到配息0.2, 非常開心,創造了自己的被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的投資策略必須經過反覆思考確認。想要著重於個股上漲的波段價差,又想保本而增加指數型ETF的持有量,這其中的比重多少,是可以微調的。關於小資金的運用法,有投資專家認為,就是該分批慢慢買入ETF,這樣隨著工作年數的增加,資產也可以隨之增加。而有專家則認為,應該著重在幾檔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股市:快錢、慢錢、耐心、持之以恆 股市中,有些人追求快錢,希望一夕致富;有些人則奉行慢前哲學,追求穩健成長。兩種投資心態各有優缺點,但都需要注意風險控管。 追求快錢的風險 追求快錢的投資者通常會採取以下策略: 短線交易:頻繁買賣股票,以賺取短期的價差。 高槓桿操作:利用融資或期貨等槓桿工具
Thumbnail
股市起起伏伏,股市下跌時帳面難免虧損,如果你手上的是好股票,請你把握好老天給的機會,彎腰撿黃金,很多人會往下買,買到後面居然沒辦法再繼續買了,這就是沒做好資金控管,請一直保持你的帳戶餘額有足夠的水位,讓自己能夠持續的參與市場,就算台股下市你身上依然有閒錢。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根據「生命投資週期法」,在收入穩定及投資報酬率穩定的前提下,年輕的時候預借未來幾年的收入,有利於投資收入的提升。因為投資收入=本金*報酬率,適當的提高本金,即使選股的報酬不高,也能獲得可觀的報酬。本文分享個人操作營建相關股票:新美齊、隆大、憶聲、順達之心得。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