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帶鼓勵小組時夥伴問我怎麼看這個說法
直接說
#結論1:是的!
#孩子在5歲左右就已經替自己的人生寫好腳本粗稿了(大家別急,下面還有結論2)
你也許心想
「什麼?!那我的人生豈不就這樣了?」
「那我的孩子已經超過6歲了!怎麼辦?」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因為,現代學者把5歲修正為「10歲」了
在我的學習歷程中
也遇過有些老師曾經透露過類似的訊息:
在18歲前(孩子認定自己成年之前),都還有機會
然而,就算已經成年
在生命的旅程中
我們還會遇到許多重大的生活事件或變遷
像是戀愛、分手、結婚、生子、移居、離婚、生病…等
這些經驗都會重新再喚醒我們「自我認同」的拉鋸
也就是說
#結論2 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們隨時可以重新決定自己的人生腳本
#我們隨時可以重新決定自己的人生腳本
#我們隨時可以重新決定自己的人生腳本
什麼是人生腳本?
就是生命風格,簡稱性格
在5歲左右
一、孩子的「依附關係」已經成形
(4種依附關係: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混合型)
二、孩子對於「如何獲得歸屬感」
已經有了大方向、有了自己的解讀和決定
「獲得歸屬感的解讀和決定」是什麼意思?
就是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及對世界的定義:
「我是、他人是、世界是、所以我要怎麼做」
當孩子對自己有了「身份認同」
它就影響了孩子的個性、也左右了孩子的決定
我對幼兒期的記憶都不記得了,我怎麼寫下腳本的?
孩子在生命中的前5年,
會在生活中透過不停的嚐試、
在嚐試後面隨之而來的就是成功、或失敗
從中學到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
採取了什麼行動後,會發生什麼事
也正是從這些經驗和體驗中
我們建構了人生腳本的基底:「信念」和「決定」
例如:
在不小心失誤或犯錯後,總是得到責罵的孩子
他的信念可能是:「我不能犯錯」、「犯錯代表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
他的決定可能是:「當我犯錯後,要掩蓋錯誤,不能被發現」
信念就是觀點、就是看法
當一個孩子開始帶著某些特定的「看法」
去解讀週遭發生的一切
就已經是戴上「有色眼鏡」在看世界了
只是孩子鏡片顏的色可能還沒那麼深
當看法還不那麼固著,就有機會摘下…
(再換一副?!)
舉例:(以下是我掰的,大家參考就好)
一個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贏家腳本」的孩子
他的信念可能長得像這樣:
我是:有人愛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他人是:會照顧我的、理解我的需求的
世界是:安全的、值得信任的
所以我要:與人為善、貢獻團體
一個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輸家腳本」的孩子
他的信念可能長得像這樣:
我是:很糟糕的、很壞的、沒人在乎的
他人是:會陷害我的、敵人
世界是:不值得信任的
所以我要:搞破壞、不讓你好過
一個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平庸腳本」的孩子
他的信念…大家可以自行想像看看:
我是:
他人是:
世界是:
所以我要:得過且過日復一日、低標PASS即可
當孩子的「信念」成形了
人生腳本、生命風格(習慣、慣性),也就都有了雛型
根劇這份雛型,孩子會在後續幾年的生活經驗中
繼續確認和加強信念、做堆疊
或者、調整翻轉既有的信念
在發展獨立的青春期這幾年,
孩子也許遇見了願意懂他、傾聽他的人
也或許孩子遇見價值觀扭曲的亂象或成人
可能經歷了深刻且帶著善與美的經驗
也可能在生活中失去自我價值感找不到歸屬感
這些都影響著人生方向的發展
而成人的我們
因為冰山底層已穩固不移
要「改變」生命風格(慣性)、改寫腳本
得經由刻意的學習和覺察
透過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
試著從中找出可能的線索和信念
方有機會重新改寫腳本
要改變人生腳本會很難嗎?
要說難嘛,也蠻難的
難在人多少都有「維持現狀」和「拒絕改變」的傾向
就算現在的狀況不太好,也還有個“好”字
比起必須改變的辛苦
加上沒有人會保證改變後會如何
多數人會直接放棄改變的念頭
依循平庸者的腳本過一生
畢竟,現在的狀況也許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但至少是自己熟悉的
也許會有些困擾,但是很安全
不會有意料之外的事發生
不需額外付出努力
也不需費心應付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挑戰
要說容易嘛,也真的很容易
畢竟生命風格本來就不是永遠不變的
有了覺察
生活中處處是調整信念和改變人生的機會
只是從小到大的習性一旦養成了
要真正下定決心改變
通常得在人生中的某個timing,遇到一個trigger
那個trigger也許是:結婚、生子、失業、生病...
我很幸運
燁和翎就是我的trigger
你呢?
開始認識自己、覺察自己、探索自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