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文這件事】為了工作?留學?還是交朋友?其實就是自我提升
方格精選

【學英文這件事】為了工作?留學?還是交朋友?其實就是自我提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

圖片

現在台灣也逐漸朝著雙語國家的目標前進著,英文是我們從小就必備的課程之一,但學了這麼多年,你的英語程度如何呢?

根據台灣一直以來的英語教育,我們在文法與閱讀上安排了大量的訓練,說穿了就是培育了良好的考試能力。然而實戰時卻說不出具有架構性的英文,學英文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圖片

#了解自己為甚麼要學英文!

學習任何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動機,找出一個理由讓自己必須去做這件事!學語言更要弄清楚自己的目的是甚麼?是為了工作需求、想出國留學、認識外國朋友,還是單純喜歡並且想要了解這項文化…,定位後就可以開始安排路線,準備出發!

先有因為,才有所以,最後產生結論。

如果你想了又想,實在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學好英文,那麼事實是無論你怎麼強迫自己,最終都不會有好的成果,但這並不是你的錯,一定有其他事能夠激起你的學習興致,找到它,開始行動吧!


圖片

圖片


學英文就像喜歡一個人,因為受到了吸引,你想要了解更多、更親近,所以會竭盡所能地往前進。

所以先讓自己喜歡上這件事,學習就會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為了!



圖片

圖片

#分享一下我學英文的動機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卡通及動畫電影,米奇、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特攻隊還有天外奇蹟…,這些動畫我都看了無數次,後來漸漸長大開始接觸了英文歌、看外國影集和好萊塢的電影,才正式開啟我對英語的強大興趣!

對國外的生活有了憧憬,電視裡的那些街景、文化,濃厚的歐美風格深深吸引我,就這樣我開始從聽歌、追劇的過程學習英文,慢慢讓自己在西方文化裡薰陶著。

直到上高中,確定自己想要出國念書,更進一步朝著我所嚮往的城市前進。為了這個目標,我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英文這件事,不單單只是為了英語檢定,而是希望自己能夠真正使用這個語言!


圖片

圖片


當你開始行動,那些不確定、擔心、害怕,開始一步步有了答案。

恐懼逐漸消失,樂趣取而代之!

成就感便隨之而來。



圖片

圖片

#聽、說、讀、寫,是要按照順序學的

語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溝通,而溝通的建立是一方聽,另一方說,若雙方都能接收彼此的訊息,那這場對談便成立。所以這也是為甚麼聽跟說會擺在前兩個的原因,但學校裡的教學卻恰好相反,大部分的人反而在聽、說方面能力較弱。

聽力和說話怎麼練習?

這兩個項目的學習是最需要放輕鬆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方式:

首先我仍然保持著看外國影集的習慣,但為了真正了解每一句話的使用,前期我會挑選一部內容比較生活化的劇,並且重複看三次,但每一次都採用不同方式:

第一遍:字幕打開,對照著看,再將句子裡不懂的詞彙或整句話寫下來,按暫停,自己將這句話念三次,最後一次不要看閉上眼睛念。

第二遍:字幕打開但遮起來,遇到聽不懂的再停下來看一下原句是甚麼,並同樣將句子寫下來,反覆唸三次,念法同上。

第三遍:字幕關閉,集中精神聽每一句話,認真看完整部劇。結束後,從影片裡挑選自己印象深刻和之前寫的那些較不熟悉的台詞,開始自言自語,一定要說出聲音,要習慣自己說英文的感覺。這非常重要!



跟大家推薦一個我覺得還不錯的APP,「Hello Talk」上面有來自世界各國想學習語言的人,不是一個普通的聊天軟件,你可以和語伴一對一聊天,也可以加入群聊。能夠打字也可以語音通話,最直接和母語者對談,進步會更快!


圖片

圖片

當你在聽與說兩個方面都逐漸進入軌道後,我想讀和寫就會變得更加容易,語感一旦建立起來,接下來就只剩持之以恆,多加練習!

至於讀、寫的學習方法簡單與大家談談:多看一些英語文章,從閱讀中記下文句的使用方法,累積到一定的量後,開始嘗試寫一篇全英文的文章,可以上網找一些題庫做練習。

平常也可以觀看一些你有興趣的英文Youtube頻道,跟大家推薦一下我喜歡的Youtuber和節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些都是我最愛的頻道,每天保持接觸英文,讓語言不知不覺成為你的一部分!


GIF

GIF

Are you ready to get start it ?

Thank you.

每月用一杯咖啡的錢,持續支持我的創作👇👇

https://liker.land/ycsky1229/civic

*圖片來自Google*












avatar-img
YC talk about life!
50會員
275內容數
現實與想像,是我們與生活間的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C talk about life! 的其他內容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現在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好音樂能伴隨一個人的時光,讓人感到平靜。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非常受歡迎的寶藏歌手和療癒系音樂,也推薦了一些YC個人收藏的歌單,適合躲在被窩裡靜靜聆聽。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現在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好音樂能伴隨一個人的時光,讓人感到平靜。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非常受歡迎的寶藏歌手和療癒系音樂,也推薦了一些YC個人收藏的歌單,適合躲在被窩裡靜靜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