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到我太太工作坊的夥伴再討論買房,本來進房間是要叫我太太開會別開太久,閒聊的事就可以掛電話了,我太太說她想聽,所以我也就陪她聽了一會兒。原來我太太在意的是接下來離職後,貸款可能比較不容易,她想知道中小企業主是怎麼跟銀行打交道的,剛好工作坊夥伴有兩個是自己開公司的。
對話裡面,一個買三重、一個買土城、一個買汐止,買的都是預售屋或新屋,大致上都在講銀行怎麼看你這個人、你買的這個物件。然後裡面在講怎麼算成數啦~怎麼調自己的聯徵啦~怎麼樣使用房貸當槓桿,去買第二間、第三間啦~我聽一聽,槓桿那塊讓我覺得有壓力,但邏輯又是合理,然後我自己擴大到理財規劃,我想一想,在這裡做記錄。
首先,買房子不一定會保值、當然也不一定會賺錢。十年前我設定的策略,就是「保值」!不是增值,是保值。房地產,顧名思義是房產和地產,鋼筋混泥土的房子使用期限大概是60~65年(銀行認定),也就是說,房產是以每年1~2%的速度在折舊。相對的,地產因為通膨的關係,每年會以2~3%的速度成長,一增一減維持正向成長,那這樣的房子就是我要的,我設定保值的房子會有幾種條件:
- 地段好:土地單價高
- 土地持份高:拿到的土地多
- 嫌惡設施:加油站、電塔等,每多一個就扣5%~10%
- 交通:離捷運的步行距離,越近加分越多。
- 鄰居:千金買房、萬金買鄰。看鄰居整潔程度、是否侵佔公共空間。
我買了兩間房,一間是在小巨蛋附近、一間在大巨蛋附近,都是二樓公寓。第一間是整間打掉重練,裝潢費大概是200萬。第一間住了七八年後,覺得太小買了第二間,但這間就用最少的預算,裝修費只有25萬,含裝潢費的成本大概都是2000萬上下。
最近我查一下房價,含裝潢費要打平賣出,基本上有挑戰。裝潢費大概只能抓買價的10%,既然買家就是在買地,那投在房子裡面的基本上都是打水漂。這是為什麼我第二間的裝修只有放25萬元,多投的都是多賠的。
最近我很想換一個生活型態、我太太也是。我們預定她年後懷孕就會離職。我一直在盤算家裡的花費,撇開起家厝等情感因素不看,我算了一下幾種財務規劃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