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信願慈悲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時間: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農曆二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假定是有利益,則予以流通:假定是無利益,則無需流通。」那講到利益,這個範圍,就學佛來說,應先掌握三個綱要:信願、慈悲、智慧。信願是目標;慈悲是動機;智慧是方法。有此目標、動機、方法,才可能趣入圓滿的佛德,而不致於越修行,離佛道越遠。大家想一想,你有信願,有目標,那為什麼還會起心動念?會起分別心呢?
學佛的基本信願,是在日常生活中,其行持有目標,我們從百丈山大智禪師的「叢林要則二十條」,可以掌握平時行持的準則: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習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老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世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這二十條要則,你若有深入了解,徹底去實行,那遇到順逆境界,就較不會起心動念搞分別。我們修行:
第一、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有充分的勇氣面對現實。
第二、不祈求身體健康,只希望時時有一股智慧充足的精神,一分不退轉的慈悲心。
第三、不希望減輕負擔,只要求有更大的力量來擔當這個世界該做的事情。
這三條你若能去力行,就具足一切願力,但這三條我看你會,越修持越痛苦,為什麼會越修持越痛苦?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你遇到苦上加苦的惡劣環境時,你要如何提起那股勇氣,來面對現實環境?這是第一點。
第二、當你身體不健康的時候,你要如何提起那股,智慧充足的精神,和那份不退轉的慈悲心?你要怎麼做?第三、你要如何培養那股力量,來承擔一切該做的事情?這三點看要怎麼樣去做?
你必須要具有智、仁、勇和大力才做得到。若沒有培養自己的勇氣、智慧、慈悲心和大力,那你是做不到的。你若做不到,那你就不要發脾氣,沒有資格發脾氣的,你若發脾氣,那就要多負擔因果。
我們學佛,平常就要持戒,不要隨便。例如平常取用東西,你從哪裡拿這個東西,它放怎麼樣,你就要放怎麼樣,一切規規矩矩,不要隨便,不要懶散。譬如前一陣子,要蓋大殿,我去大陸參訪,並參觀弘一大師住過的地方,參觀他的寮房,他的東西掛著都有一個順序。
印光祖師的寮房,我也有去參觀,他裡面都沒有什麼東西。弘一大師用的臉盆是木製的柴桶,他一條毛巾洗三十幾年,主要他是這樣子,他用手沾濕抹一抹,然後毛巾輕輕吸乾,不像我們整條毛巾放入水中揉一揉,扭乾再擦。他就是沒有煩惱有智慧,沒有灰塵。你若有灰塵,就有煩惱。你若起一個瞋恚心,體內就產生毒氣就是灰塵,這一點你們要明白。
佛陀時代,講半月半月沐浴一次。你若是福報大有修行,人與人相處在一起什麼都好!如淨律寺二十幾年前,開山的時候,淨眾相處在一起,若發現有人稍微不如法,你告訴他,他都會說:「感恩!感恩!」那現在的年輕人就沒有了。你發現有不如法,你告訴他,他不會回答你的。
現在的年輕人,都跟電腦在一起,比起以前我們那個時代,是人對人,你講他的時候,他就聽進去。現在你講一句話,他的表達不是溫和的,都是會有暴躁的聲音出來。以前會有這樣嗎?現在你要去哪裡研究這個問題?因此才說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福報。佛陀曾說,末法眾生,越來越沒有福報。你越沒有福報的人,無論從哪一方面,你看都不是很殊勝。
就飲食來說,現在樣樣都是毒,例如青菜,以前青菜摘回來,你把它放在地上,一個月也不會怎樣。現在你把它放在冰箱,即使是有機的,也沒幾天就爛掉。你說我們每天都吃一些化學的東西,不只是食品有毒,空氣也是有毒。
你看光是汽車就好,全世界這個汽車,燃料散熱排出來的那些黑煙、毒氣,不只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就是對農作物,如山上那些土芭樂,五、六年前你摘下來放在冰箱好幾天,拿出來還是香噴噴的,也不會生蟲。
現在每一種水果,你若沒有施肥,沒有灑農藥都會生蟲。以前種的水果,又沒有特別為它做什麼,讓它自然生長,它也不會這樣快就壞掉。
差不多在三十年前,那時候善德禪院在建大殿,我去負責計畫,剛好有一位信徒拿酪梨去供養,她們把它剖成兩半,那裡面的顏色黄得很漂亮,而且又香噴噴的,稍微加一點麻油,或一點醬油,吃起來又甜又香。現在的酪梨,又小又不結實,吃起來一點甜份都沒有,比起以前差得很多。水蜜桃也是一樣,外表看起來鮮艷,但你不小心碰傷,放到明天就長蟲了。
現在的水果都化學成份多,那些研究人員,都講究水果的產量要多,一年又要多季生產,多用人工接枝,灑農藥勉強照顧,所以化學成份多。譬如香蕉,外面賣的香蕉,看起來又大又好看。跟我們淨律寺自己種的香蕉,也沒人好照顧自然生長,香蕉是有彈性又甜,不一樣的,好啦!
前面第一項,說不求事事如意,那要怎樣來面對現實?說要有充份的勇氣,才能面對現實。因為有勇氣的人,絕對不會煩惱,碰到事情他會耐心地去應付,所以不求事事如意,只要求有這個充份的勇氣,能轉得過來就會成就。所以,我們要清楚這世間是生滅法,生滅法是無常的,那你為什麼要執著呢?
但道理知道歸知道卻放不下,這就是習氣,是無始劫以來,所串習的習慣,那你要怎麼轉?你就要多為別人設想,多做些利益人群的事;因此才說你要一直去做,有益眾生的工作,你要一直去做護生,那善業的擔負較重,那你個人這邊的習氣就會減輕。
就像說你欣慕極樂世界,自然就會厭離這個娑婆世界,就工作來說,你做生意,做了不賺錢,那你就會捨棄,另尋一個新的工作,你是為了有利益,才會去做的。
佛法沒有離開世間法,你若有所覺悟,自然你就不會去,造做沒有意義的事,也不會特地要吃苦。修行,若能清楚目地,主要是放下對治,我們無始劫以來的,這些煩惱習氣,並不是要得到什麼!自性本來就具足,不生不滅的,還要得什麼呢?因此才說無所得、無所求、無所怕。
學員答:
院長!這要到不退轉菩薩,才有那個智慧。
院長開示:
你講菩薩有辦法做,我們為什麼沒有辦法做?你有信願,你念久了,就是我們的,對麼!你若說我有願力,那你答應人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一般世間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尚且都要拚得通宵達旦,晝夜不分了;你想我們現在拼命修行,就是要磨我們的習氣,因習氣要磨才會脫掉,才能無煩惱。所以你一定要自己會轉,不要一直隨順煩惱習氣,那這樣是不行。
你若起煩惱,就要馬上對治,不要在那裏論是談非,說這應該,不應該甚麼的。我們住在叢林,伽藍聖地,怎麼還像世俗人一樣,喜歡說這樣,言那樣的是非一大堆。別人怎樣,那因果是他自己,要去承擔的,他講得不如法,他的事,你就不要在那裏,攀緣湊熱鬧說是非!
你若擔任執事,領導他人工作,他不願意做,就自己撿起來做,比較有福報。你若這樣想,那你的心量,就慢慢廣大,心量廣大,自然可以慢慢放下。修行若沒有人磨練,你怎麼會有機會學耐心,修忍辱?菩薩六度萬行,都是要磨練的,你不能說六度萬行,只是一個名稱。六度萬行是要念,也要做的。
不要說什麼,就你們光量寺,從當初買地到開山之前,就經過多少困難和阻撓,還有淨律寺當初開山,運貨卡車只能開到下面住戶的店舖,一切水泥、材料等,都要用人工搬運,要搭一個工寮,或要做什麼,東西都要用肩膀背著,還要走崎嶇不平的山路,要下山坑溝底,再從山坑溝底爬上來,不是像現在車子可以,直駛到達的;你們看這樣子,還是有人安住不下!
以前的祖師,像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真如寺時,下豪雨、山洪暴發,還要出去巡視水勢,維護田園等,又四處去復原廢墟的道場。我為了要建大殿,曾去參訪大陸叢林,才了解大陸那邊的氣候,以及那裏的風俗民情,與台灣不盡相同。
所以,他們那裏的大殿,用的拜墊都用跪墊,進大殿都沒有脱鞋子,大殿外面做一個像水槽一樣,長長的香爐,放在那裏,信眾買香點香都整束的,點好整束插下去的。大殿的窗戶都留的很少,因為到冬天天氣很冷,都攝氏零下的較多。所以大陸叢林,大部份到冬天,他們維那都要兩位,一位拿磬槌,一位拿引磬的。我們去了就要入鄉隨俗。知道當地的風俗民情及氣候環境後,這樣你自然就會習慣。
你若不能入鄉隨俗,那就是執著。你若執著你的習慣,那你去到哪裡都不會自在的。我們修行要無罣礙,說出家、無家、處處家,這句話怎樣解釋,就是要你不執著,要你平等,才能處處家,你若沒有平等心,那怎麼會處處家?
從前出家人,不能隨便住宿俗家,除非你們的俗家距離道場很遠,家裡的老菩薩有事,你必須等到很晚才能回寺,那就在俗家住一宿,翌日大清早就要走了,為什麼要這樣?
怕人家毀謗,機嫌、謗僧,那是要墮無間地獄的。他若墮地獄,你也要墮地獄的啊!因為是你引起的因。若你家老菩薩有事,例如往生,那你回去是孝順,人家會感動。若平常沒事,你常常回去,會引起人家的懷疑,機嫌那就不太好了。
你看,蓮池大師,他帶人放生,放生完馬上離開,都不久留。可見祖師做事就是圓滿,他不讓人家毀謗。現在你看,一面放生,一面批評,像這樣害人下地獄,何必呢?因此,別人放生有定時,我們放生都沒有定時間,有居士說:「師父!你怎麼不要訂在星期日,比較多人參加。」
像那天有一位教美語的居士,說要在她父親百日那天放生,表示為人子女的一片孝心,她拿十幾萬來,我安排星期二,為她舉辦放生,她很高興說:「星期二,剛好是她父親百日。」那天我們就提前放生,自己也放了六十萬。我們做事不要為自己的利益而做,才好。
學員問:
院長!放生是好,但現在社會貧困的人不少,何不將此濟貧比較實際,再說放生,也會有人跟在後面抓回去吃!
院長開示:
你想那麼多要作什麼?永明禪師,說是阿彌陀佛來應化的,他都把國庫裡的錢拿去放生,那些祖師放生池都在開了。我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社會貧困的人多,濟貧我們有因緣,我們都有在做啊!你看我們國內,有護生、濟貧、外國災難救助?等等都是善法,有因緣那可以去做的,一切都是很好的緣起法啊!
我們不去鼓勵人家放生。若有人想做些善事,他問我說:「要做什麼?」我都答說:「救濟也好、印經也好,護持三寶也好,放生也好。」有人要做,我們就為他做,要放生我們就做最如法的。
我們放生,都專用魚船載到外海去放的。所以我們要自己去探討,探討說我們這樣做的是對?還是不對?那該做的就去做。眾生若相信因果,我相信就不會這麼苦了,但可惜,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因果,像我居士時,從事社會救濟。
有一次,我帶一大群人去彰化縣,沿海一帶比較西部那邊,有人說那邊的人生活都很苦,貧民很多。我們親自去看,一位老人住在橋頭一間草寮仔,經常有慈善人家載許多東西去援助他,他雖盲眼,但身體很健康。
當慈善人家載救濟品給他,不久之後,他哥哥就開車來,把全部救濟的物資載去他家,你援助他,結果不是他在用。
所以你要去看,看眾生的貪,是貪在哪裡?有時候你的救濟,正好是增加他的貪瞋癡。就如要進淨律寺的那條路,是縣府的水利地。附近農民就在那個水利地上種植菁仔(檳榔樹),那時縣府要做坡崁(擋土牆):雖然是水利地,政府也沒有辦法要回,如果要討回去,政府就要向農民買地上物(檳榔樹);那時政府回收菁仔一棵,農民他要賣幾千塊,總計就買了好幾萬元。
那時侯要開路的主要原因,是有一戶人家,是開大挖土機的司機要出去時,車子都開得比較快,往往就從那個彎路的地方,直接衝入那溝坑裏去,很危險!我才會想要做這條路的坡崁。
所以就請淨某師去處理建地的事。淨某師把買(檳榔樹)的錢寄在村長那兒,請他來拿,他一來就罵說:「你是怎麼了?怎麼錢還不拿來?」態度很不友善。對方的樹不過價值幾萬塊錢而已,他硬是要拿幾十萬元,我們也是給他,但不久就聽說他去醫院洗腎了,你看看侵占國有地,又貪法規上的不義之財,錢最後都拿去怎麼了?阿彌陀佛!
世間的事情,是錯綜複雜的,你沒有相當忍辱也行使不來。倓虛老和尚在辦三壇大戒時,有一位行腳僧修無法師說:「會說做不到,不是真智慧。」你們去體會思惟一下,我們會說做不到,那實在是耽誤到自己。
佛陀在世時,看到一扇門的門閂壞了,自己就去修理,這就是因緣。佛陀大可以叫一位弟子去修理的,但他不這麼做,最主要顯示給我們看,叫我們不要執著,該做就要做,該講就要講。例如我現在去叫人來做,等他要做時,我自己已經做好了。
假若他做錯了,還得提示他,或指導他,他聽了起煩惱,那我也犯了,這一點應該要明白。假若你叫他做,他能做得好,那就應該讓他去試試看,是實施的工作,你就要讓他去實施,這就是因緣。凡有契理契機的因緣,就給他做,他做錯了也會接納。若沒有這個因緣,你叫他做,他做錯了,你說他,他不會接納,反而使他煩惱。我們不使他煩惱,那我們就自己做。
學員問:
院長!那這根機要怎樣看?
院長開示:
你自己要去想,不是說要怎樣的根機!那天四個縣市讀經班的那些幹部、老師,他們都說:「現在帶小朋友都沒有課程表」。我問他們說:「你自己是不是有穩定」?若一會兒煩惱,一會兒歡喜,要怎樣設課程表?我們帶小孩子,那這些小孩子,是不會按照這些課程念的?小孩子,大小程度不同,一個人想一樣,你要怎麼按照預定的課程教呢?
例如你在說這個,他在想那個,因此,我們佛法才說「依法不依人」。我們按照這個道理傳出去,那是我們的責任,你不能起一個念頭說:「我已教你那麼久了,你怎麼都不會?」我們要真正磨練到這樣,才叫做「自覺」。
你也不能說:「我沒有辦法」。我看你們光量寺要先派人去學,先觀摩她們教的是什麼!現在讀經班教學內容,法務都是用佛法在教的,教務是講故事,內容都要契小孩子機的,讓小孩子有感受的,而不是在講長篇故事。
東石那位蔡居士,我早上才教她,晚上她去台南永康兒童讀經班,她教的都是小班的,是學前年齡;大班的,都是國小學生,差不多三年級或四年級。
我指導她,講一個小男孩,這個男孩子只有四歲,他與别人特別不一樣,他的爸爸媽媽沒有教他,也沒有別人教他,他每天早上都自動端兩杯開水,供養爸爸、媽媽,晚上還是會這樣做。他的爸爸、媽媽出去做事回來,他聽到車子的聲音,馬上就去開門,他爸爸看到他,心想這個小孩子怎麼會這樣做?他爸爸感到很歡喜,也很欣慰,一進門就把這個小男孩抱起來。
他的爸爸,每天都很法喜、很欣慰,這樣會帶來什麼好處?他爸爸會專心做事,不掛礙小孩的事。每天去上班,都滿面春風,很欣慰很法喜,同事看到他這樣子,也很和諧融洽,這樣對他本身有幫助,對公司也有幫助。
現在教育兒童,就必須從這裡開始,一直教育到他去上幼稚園,讀國小乃至讀大學,最後拿到博士,這就是在啟發引導小孩子。你若沒有實例教導,只強調要孝順爸爸、媽媽,能有幾個小孩子會乖乖的去實行,你講到最後,可能變作只是在說理,事方面就沒說了。
你能編個故事,啟發小孩子有實際的行動,能聽父母親的話,說爸爸叫你做事,你能做到,那這樣就是利益爸爸;利益爸爸,就是你的福報,爸爸能專心做生意,就會賺大錢。你若不能利益爸爸,那爸爸每天擔憂你,帶著一副憂愁的面相,人家看了都不喜歡跟他相處,他的生意做不好,賺不到錢,你就會受苦。你要講這一類與他有利害關係,有實際幫助的故事。
所以,教育小孩子不可用責備或歧視的語氣說,你這個小孩子,什麼都靠爸爸、媽媽的,你若再這樣子就不乖了等等。你要告訴他,讓他知道在家裏一個孩子的作用是很大!他聽了會歡喜、會開心。你要帶人,你沒有讓他開心是帶不起來的。所以,我帶兒童,都是想到那裏,就說到那裏,都臨時想個例子,就說不完了,那些小孩子也聽得笑哈哈。
我都叫那個兩歲多,或三歲、四歲的,告訴他們說,現在師公要看那一位最棒,師公說:「一、二、三,就要坐下,看那一位坐得最好!」喔!看他們整個人跳起來,把腳盤著馬上就坐下來。
像昨天去潭子那班,小朋友動得有夠厲害,我說:「你看師公這個獎品,你們現在站著,把眼睛瞇起來,看著鼻頭不能動,達到一百分的,這個獎品就給他。」你說到最後,你要說,你們現在這樣子還不夠分數,他就會更拼命的用功,拚到有辦法達到那個分數,你就說這樣可以了。
我就先拿出一點東西給他們聞聞看,很香喔!他就很歡喜。還有一個小朋友,兩、三年都不開口說話,我就叫他說:「快!叫兩個人站起來,要選一位班長,兩個人比賽,念最大聲的當班長。」換到他念的時候,他就念阿彌陀佛,念得好大聲。你看,三年都不曾看他在念佛,也不曾聽他說一句話的,就這樣製造了一個因緣讓他開口,像這樣的因緣就不錯了。所以,凡事要有因緣,沒有因緣是不行的。
兒童讀經班,你們要發心,多去學習,多去觀摩幾次,自己就會開智慧出來,要多去利益眾生。阿彌陀佛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我在社會做事,也是一樣,信人就不懷疑。以購買這件事來說,當物價若要上漲的時候,商家會通知我說:「你要訂貨嗎」?我都毫不考慮的照常向他訂貨,當我訂貨之後,物價隨著下跌,商家也會隨之給我降價,他們說:「我不會讓你吃虧的」。所以,當時我在社會上做事,都用不著僱請會計,一切通通都好。為什麼會這樣呢?
時間: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日(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研究「觀音法門」。依觀音菩薩的昭示,其修習經過有六個步驟,次第如下: 第一是,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第二是,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第三是,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圖 學員問: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農曆年五月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你們光量寺的大殿,現在已經蓋好了,目前的臨時大殿,有沒有計劃要作什麼用途?現在有分配,輪流執事嗎?多久輪一次呢? 學員答:常住十天輪一次。 院長問:那糾察師呢? 學員答:由同學輪流擔任。 院長又問:多久輪一次? 學員問: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元月十四日(農曆九十年十二月二日) 地點:淨律寺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今天看看弘一大師的生平事跡,我們先看他未出家前的照片,大家看一看再翻到後面,看他涅槃後的安詳法相,是全然不同的。 一、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正理與非理的智力。 五、種種勝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現今的社會太功利主義了,修行也講求速成。人們總想藉著金錢與有情眾生的物質,來購買或消除無形相的罪孽。不法之徒,便有機可乘,借此橫攬徒眾,招搖撞騙,以世俗有為的造作,來擾亂修行的方向,混淆佛陀的言教,讓修行變成可以買賣議價的商品,眾生只想要花錢買心安,若不確實從心地上下功夫,如此一來,雖然學佛的人很多
第一時間的付出,只求換一碗飯吃,這就是布施。遵守主人的教導,這是守戒。被打、被罵,又要吃剩菜,這就是大忍辱。工作若沒有進行,就怕被人辭職。你看!一天要這麼打拼,這就是大精進,對吧!你看,做人長工,一住就十幾年,這就是大禪定。我說,這是不是六度萬行?菩薩六度萬行在那裡?是菩薩成就眾生,還是眾生成就菩薩
以前我在社會做事,也是一樣,信人就不懷疑。以購買這件事來說,當物價若要上漲的時候,商家會通知我說:「你要訂貨嗎」?我都毫不考慮的照常向他訂貨,當我訂貨之後,物價隨著下跌,商家也會隨之給我降價,他們說:「我不會讓你吃虧的」。所以,當時我在社會上做事,都用不著僱請會計,一切通通都好。為什麼會這樣呢?
時間: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日(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研究「觀音法門」。依觀音菩薩的昭示,其修習經過有六個步驟,次第如下: 第一是,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第二是,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第三是,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圖 學員問: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農曆年五月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你們光量寺的大殿,現在已經蓋好了,目前的臨時大殿,有沒有計劃要作什麼用途?現在有分配,輪流執事嗎?多久輪一次呢? 學員答:常住十天輪一次。 院長問:那糾察師呢? 學員答:由同學輪流擔任。 院長又問:多久輪一次? 學員問: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元月十四日(農曆九十年十二月二日) 地點:淨律寺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今天看看弘一大師的生平事跡,我們先看他未出家前的照片,大家看一看再翻到後面,看他涅槃後的安詳法相,是全然不同的。 一、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正理與非理的智力。 五、種種勝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現今的社會太功利主義了,修行也講求速成。人們總想藉著金錢與有情眾生的物質,來購買或消除無形相的罪孽。不法之徒,便有機可乘,借此橫攬徒眾,招搖撞騙,以世俗有為的造作,來擾亂修行的方向,混淆佛陀的言教,讓修行變成可以買賣議價的商品,眾生只想要花錢買心安,若不確實從心地上下功夫,如此一來,雖然學佛的人很多
第一時間的付出,只求換一碗飯吃,這就是布施。遵守主人的教導,這是守戒。被打、被罵,又要吃剩菜,這就是大忍辱。工作若沒有進行,就怕被人辭職。你看!一天要這麼打拼,這就是大精進,對吧!你看,做人長工,一住就十幾年,這就是大禪定。我說,這是不是六度萬行?菩薩六度萬行在那裡?是菩薩成就眾生,還是眾生成就菩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三密功德論》記載︰「甘露『外』有遠離疾病、消除魔障,『內』可消除五煩惱圓滿五智,增益三昧耶戒之破戒過失,『密』則啟發本具智慧等功德。」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而唯一的妙方只有清淨心,所以甘露的究竟真實義為「清淨」。龍德上師著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齋僧的力量,在《盂蘭盆經》中開示,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尚不能用神通力化一碗缽飯給祂在惡道的母親受用,所以仰仗佛陀慈悲教示用很多新鮮乾淨的飲食,還有四事供養等供養僧團僧眾。僧團僧眾在祝福迴向的時候,藉僧團在結夏精進的力量,僧人有很大精進的力量叫「自恣」。自恣是反觀自省,自己有什麼樣的錯誤
Thumbnail
很多人想做普施、做施食,但是很多人因為在國外,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信仰,還有傳統都有很多不同。所以,想要在國外做普施成就這個功德、跟當地的鬼神結善緣,或用佛法來利益他,這是可以的。重點是要有一個「虔誠心」,虔誠心就是應該無所求。心完全沒有半點所求,這麼樣地清淨很難做到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三密功德論》記載︰「甘露『外』有遠離疾病、消除魔障,『內』可消除五煩惱圓滿五智,增益三昧耶戒之破戒過失,『密』則啟發本具智慧等功德。」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而唯一的妙方只有清淨心,所以甘露的究竟真實義為「清淨」。龍德上師著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齋僧的力量,在《盂蘭盆經》中開示,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尚不能用神通力化一碗缽飯給祂在惡道的母親受用,所以仰仗佛陀慈悲教示用很多新鮮乾淨的飲食,還有四事供養等供養僧團僧眾。僧團僧眾在祝福迴向的時候,藉僧團在結夏精進的力量,僧人有很大精進的力量叫「自恣」。自恣是反觀自省,自己有什麼樣的錯誤
Thumbnail
很多人想做普施、做施食,但是很多人因為在國外,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信仰,還有傳統都有很多不同。所以,想要在國外做普施成就這個功德、跟當地的鬼神結善緣,或用佛法來利益他,這是可以的。重點是要有一個「虔誠心」,虔誠心就是應該無所求。心完全沒有半點所求,這麼樣地清淨很難做到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