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蕃茄鐘更靈活好用,「棋子計數法」助你高效完成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蕃茄鐘工作法

前陣子在「PDCA四週線上工作坊做訪」講座中,聊到近年因為唐鳳推薦而廣受討論的「蕃茄鐘」工作法。簡單來說就是以「25 分鐘工作+5 分鐘休息」這個固定的節奏來進行工作,讓你在 25 分鐘內高速衝刺工作,然後獲得 5 分鐘有效的休息,藉此提高工作效率和專注力。
不過在聊天過程中,我和幾個學員不約而同提到蕃茄鐘的幾個缺點,像是:
  1. 工作心流會被打斷,有時候正在工作興頭上,卻因為 25 分鐘計時到了而被迫休息
  2. 容易高估自己的工作效率,例如:以為剪影片只需要 2 顆蕃茄的時間(1 個小時),但最後花了 4 個小時

取代蕃茄鐘的「棋子計數法」

我自己發明了一個「棋子計數法」,針對蕃茄鐘比較常被提到的缺點加以改良,透過將任務具象化,更好地掌握工作內容,目標也能更明確可見。使用「棋子計數法」的 4 大步驟是:

步驟一:抓出自己的工作時數與習慣

透過蕃茄鐘 app 先抓出自己每天的工作時數與習慣,例如每天的工作時數是 5 個小時。

步驟二:準備對應工作時數的棋子和 2 個碗

用 1 個棋子代表 30 分鐘的工作時數,若每天工作 5 個小時就準備 10 個棋子(不一定要用棋子,也可以用硬幣等小物品代替)。再準備 2 個碗,分別代表「未完成任務」和「已完成任務」。一開始把所有旗子都放在「未完成任務」的碗裡。

步驟三:開始衝刺工作

設定一項任務的預期工作時數並開始工作,例如預期花 30 分鐘寫完一篇文章大綱。同樣可以設定計時器,但如果進入工作心流就繼續做,直到工作告一段落為止。工作結束時,憑感覺把相對應的棋子數(工作量)放到「已完成任務」的碗裡。

步驟四:把所有旗子都移到「已完成」碗中

繼續完成其他工作,直到把所有棋子都移到「已完成任務」的碗裡。


結論:棋子計數法的主要好處

相較蕃茄鐘,「棋子計數法」的好處有:
  1. 不會被迫打斷工作心流,也不用處理計時器問題
  2. 不會高估/低估工作量,可以根據實際完成的工作量,隨時靈活調整
  3. 已完成跟未完成的任務一目了然;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消滅所有的棋子」
大家可以實際用用看這個方法,在不打斷心流、也不用費心計時的專注狀態下,更有效達成自己的工作目標。也歡迎跟我分享你使用「棋子計數法」的心得喔!
avatar-img
6會員
25內容數
這裡分享 長期目標設定、從助理角度看公司經營管理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cer 洪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hoto by Nathan Dumlao on Unsplash 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如果我們到 Hahow 這類線上課程平台觀察,會發現多數課程的「完課率」並不高。「完課率」指的是在所有購買課程的學員中,有把課程看完、作業做完的人數比例。身為講師,我們都希望學員能確實把課程看完並學習到裡
在上一篇文章《線上課程製作流程(三):蒐集市場回饋》中,我們已經把 demo 課程提供給目標學員、蒐集到初步市場回饋、也根據回饋調整了課程大綱。本篇文章會分享正式製作的課程流程建議,馬上來看看吧! 前置準備:根據市場回饋優化課程大綱 以《兩小時學會子彈課程》為例,我們透過問卷調查發現,學員除了製作
在上篇文章《線上課程製作流程(二):試做一堂課》,我們透過試做一堂 demo 課程來熟悉整個製作流程,接下來可以用這堂 demo 課程進行簡單的市調囉!市場調查目的是要測試你的課程內容是否真的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再根據調查結果回頭調整「課程內容」與「行銷手段」。
在上篇文章《線上課程製作流程(一):設定課程 TA》中,我們已經設定好課程的目標學員、大致的課綱以及銷售方式。本篇文章會詳述製作課程的第 2 個步驟:試做一堂課。 在全力投入資源製作課程以前,可以先透過「最小可行性模型(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也就是試做一堂 dem
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如何從 0 到 1 開一堂線上課程?》 中,我分享了製作線上課程的 5 大步驟。本篇文章會延伸上一篇,進一步分享第 1 個步驟:設定課程 TA(Target Audience,也就是目標學員)的具體作法。 從「價值思維」出發 在開課初期曾經與一位前輩聊天,聊到我很希望可以盡快熬過
前陣子參加方格子營運總監施典志的直播講座《擦亮個人品牌的內容佈局策略》,講座內容就如主題所述,介紹了如何透過寫作在網路上建立個人品牌。 這篇文章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會分享這場講座的重點筆記,第二部分則會分享我聽完講座後的個人反思。 講座重點 1. 不要忘記你成立個人品牌的初衷 施典志在講座中特別強
Photo by Nathan Dumlao on Unsplash 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如果我們到 Hahow 這類線上課程平台觀察,會發現多數課程的「完課率」並不高。「完課率」指的是在所有購買課程的學員中,有把課程看完、作業做完的人數比例。身為講師,我們都希望學員能確實把課程看完並學習到裡
在上一篇文章《線上課程製作流程(三):蒐集市場回饋》中,我們已經把 demo 課程提供給目標學員、蒐集到初步市場回饋、也根據回饋調整了課程大綱。本篇文章會分享正式製作的課程流程建議,馬上來看看吧! 前置準備:根據市場回饋優化課程大綱 以《兩小時學會子彈課程》為例,我們透過問卷調查發現,學員除了製作
在上篇文章《線上課程製作流程(二):試做一堂課》,我們透過試做一堂 demo 課程來熟悉整個製作流程,接下來可以用這堂 demo 課程進行簡單的市調囉!市場調查目的是要測試你的課程內容是否真的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再根據調查結果回頭調整「課程內容」與「行銷手段」。
在上篇文章《線上課程製作流程(一):設定課程 TA》中,我們已經設定好課程的目標學員、大致的課綱以及銷售方式。本篇文章會詳述製作課程的第 2 個步驟:試做一堂課。 在全力投入資源製作課程以前,可以先透過「最小可行性模型(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也就是試做一堂 dem
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如何從 0 到 1 開一堂線上課程?》 中,我分享了製作線上課程的 5 大步驟。本篇文章會延伸上一篇,進一步分享第 1 個步驟:設定課程 TA(Target Audience,也就是目標學員)的具體作法。 從「價值思維」出發 在開課初期曾經與一位前輩聊天,聊到我很希望可以盡快熬過
前陣子參加方格子營運總監施典志的直播講座《擦亮個人品牌的內容佈局策略》,講座內容就如主題所述,介紹了如何透過寫作在網路上建立個人品牌。 這篇文章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會分享這場講座的重點筆記,第二部分則會分享我聽完講座後的個人反思。 講座重點 1. 不要忘記你成立個人品牌的初衷 施典志在講座中特別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開始整理自己管理時間與目標的方法,除了筆記改成NOTION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時間的"危險意識",當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有壓迫感時,才會督促自己將手邊的事情趕快完成,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就是提升效率與效能,而不是拉長工時。於是就看了之前風靡一陣子的番
Thumbnail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的方式,幫助提升工作或學習的效率。這裡簡述探討番茄鐘的基本原理、實踐策略,以及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干擾,培養專注與放鬆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無論是對於上班族還是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都能助你更好地應對學習與工作的挑戰。
Thumbnail
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番茄鐘! 番茄鐘-是用來給常常「不專心」「分心」的人使用的(其實大家都可以用),像是在25分鐘內,你只要全神貫注在你所要的目的之中,在用5-10分鐘內去休息
Thumbnail
許多人在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可能忽視短暫休息時間的重要性,而無法有效放鬆。透過「一分鐘體育課」的研究案例中中汲取靈感,進行簡短身體活動、深呼吸和正念練習等方式來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技巧,有助於提升個人專注力和工作效率。文章內容包括了番茄鐘工作法的執行步驟、科學佐證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當孩子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學習任務時,家長可以運用SMART工作法和番茄鐘技術,幫助孩子設定目標、管理時間並自我激勵,進而提高寫作業與學習的效率。本文章介紹了怎麼做以及如何應用這兩個方法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
Thumbnail
番茄鐘的基本運作邏輯是將專注於工作、讀書的時間分成短暫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的長度為25分鐘,也被稱作是一個「番茄」,每個番茄工作時間後,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通常是5分鐘。
Thumbnail
1.造成焦慮的原因是時間持續流逝。 2.番茄中不可切割,如果中途被打斷,那就應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25分鐘。 3.每完成四次番茄鐘,需要安排一次長休息,目的是讓大腦重組整合。 4.基本原則:番茄鐘一旦開始,就一定得等到她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開始整理自己管理時間與目標的方法,除了筆記改成NOTION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時間的"危險意識",當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有壓迫感時,才會督促自己將手邊的事情趕快完成,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就是提升效率與效能,而不是拉長工時。於是就看了之前風靡一陣子的番
Thumbnail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的方式,幫助提升工作或學習的效率。這裡簡述探討番茄鐘的基本原理、實踐策略,以及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干擾,培養專注與放鬆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無論是對於上班族還是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都能助你更好地應對學習與工作的挑戰。
Thumbnail
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番茄鐘! 番茄鐘-是用來給常常「不專心」「分心」的人使用的(其實大家都可以用),像是在25分鐘內,你只要全神貫注在你所要的目的之中,在用5-10分鐘內去休息
Thumbnail
許多人在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可能忽視短暫休息時間的重要性,而無法有效放鬆。透過「一分鐘體育課」的研究案例中中汲取靈感,進行簡短身體活動、深呼吸和正念練習等方式來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技巧,有助於提升個人專注力和工作效率。文章內容包括了番茄鐘工作法的執行步驟、科學佐證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當孩子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學習任務時,家長可以運用SMART工作法和番茄鐘技術,幫助孩子設定目標、管理時間並自我激勵,進而提高寫作業與學習的效率。本文章介紹了怎麼做以及如何應用這兩個方法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
Thumbnail
番茄鐘的基本運作邏輯是將專注於工作、讀書的時間分成短暫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的長度為25分鐘,也被稱作是一個「番茄」,每個番茄工作時間後,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通常是5分鐘。
Thumbnail
1.造成焦慮的原因是時間持續流逝。 2.番茄中不可切割,如果中途被打斷,那就應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25分鐘。 3.每完成四次番茄鐘,需要安排一次長休息,目的是讓大腦重組整合。 4.基本原則:番茄鐘一旦開始,就一定得等到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