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人系列:社會道德的數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劍橋下午茶事件後,統計開始進入自然與社會科學各領域,很多數字人開始生出「萬事萬物皆可測」的豪情。(相關文章:值得觀察下去
不過,某些概念如重量、長度或時間都是經歷過漫長修正過程,才有比較具體的測量程序,某些抽象的概念如聰明、智慧、美麗、善良要如何測量呢?
既然這些概念似乎是與心理學比較有關係,「心理測量學」就慢慢從蓋爾頓對於測量的堅持中慢慢發展出來了。(相關文章:蓋爾頓的測量分析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有大量士兵入伍,為了分派這些士兵不同的工作,西方最早期的「智力測驗」開始發展,心理學家也有機會參與各種不同測驗的編製。各種官方、教育機構與娛樂用的心理測驗開始流行起來。只是,消遣娛樂用的心理測驗,到底要測些什麼,答案又代表什麼,就跟玩塔羅牌算命一樣,不必太認真,倒是應該對官方或教育機構要考些什麼關心一下!(畢竟,民主政治就是需要眾人的參與。)
於是,有些很會寫文章的人,想出了「效度」( validity)的概念,告訴想管閒事的人:我們有在評估我們這個測驗到底在測什麼喔。意思大概是說,我們很在意智商測驗有沒有測到智力,美麗測驗有沒有測到美、道德測驗有沒有測到道德。
至於效度最基本的評估方法,大多就是找個外部指標做對照。假如選了智力的參考指標是學業成績,而且智力測驗的成績高的人最後在學校的成績都不錯的話,就說這個新編制的智力測驗確實有效度。
不過,若要認真追究學業成績好就代表智力高的話,就得先回答「智力」是什麼。如果我們定義「學業成績高」的人就是「智力」高的人,雖然會形成「循環論證」,但只要別把「智力測驗高」跟 「天才」畫上等號,就不會引致太大誤會。因為,很明顯地,學校重視的科目就那幾科,而智力測驗測的能力也就是應付學校功課的能力。
總之,只要不擴大解釋,就不會覺得 IQ 高有多麽了不起。(當然,在現代升學主義風行的國家中, IQ 高通常代表很會考試,自然會有家長誤以為 IQ 高就是代表將來可以在學術圈出頭的聰明人了。)
相對於智力,道德似乎是一個更難掌握的概念。如果良好的道德是社會得以運行的重要指標,那麼我們該如何測量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的道德水平呢?
雖然我們的學校系統設計了一些公共服務的項目,但是這種「有分數」的項目,不免讓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只是為了達到上面(學校)的要求而做,這種服務難免流於形式主義
當然,願意去申請公共服務的,基本上都算是聽話的學生,所以,如果我們可以記得這樣的德育分數代表的其實只是願意服從學校師長命令的程度,不要擴大解釋,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誤解。
總之,像這樣的品德教育,都算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道德,和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論」中所說的道德概念是不一樣的。
對亞當史密斯來說,道德並不是教出來的,而是一種社會互惠的概念。
史密斯後來在發展經濟理論時所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觀念,其實也是一種互利的概念。史密斯相信,學校或教會所創造的道德系統並不可靠,真正的「道德」只是很自發地從「互利」的想法下慢慢產生。
那麼,有沒有「數據」支持這樣的「道德」存在呢?
英國出身的哈佛大學教授平克(Steven Pinker)在他的書「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指出,引用犯罪歷史學家艾斯納 (Manual Eisner)整理的數據,主張從中世紀到現在西方暴力犯罪率的減少有兩個基本因素:經濟革命以及中央集權。
這樣的解釋其實是很粗略的,不過,因為他將「他殺率」以及「經濟發展」連在一起,所以讓他的論點聽起來有一部分像「亞當史密斯」。平克認為,商業發展讓人們重視在交易中獲得陌生人信任的機會,因此道德開始發展起來。另一方面,他也認為,隨著政府權力逐漸落入國王的手裡,地方勢力不能像從前一樣爭兇鬥狠,所以暴力犯罪率就下降。
這種論調其實有點像管子所主張的「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廩實而知禮節」,但在今日自由主義的思潮中,如果參照前述平克的想法,「自由交易程度」或許就是可以用來評估這種「自主發展出的道德」的指標。
從這脈絡出發,我們也許就可以比較「放心」地看台灣從六月疫情爆發以來的「搶打」或 「偷打」疫苗事件。像這類疫苗事件的源頭,基本上是因為政府採買疫苗不力所產生的,因為疫苗不夠,而想打疫苗的人又很多,所以才會發生有關係的人要想法「偷」打疫苗、沒關係的人要想法「搶」打疫苗。
考慮到接種疫苗基本是現代防疫的(類)公共責任,我們可以說這些人並非出於「惡」而做這些事,政府不當干涉了疫苗的進口才是主因。
疫苗風波
另一方面,像中央政府單位發生食藥署超打風波,其實更值得擔心。畢竟,按照平克的邏輯,當地方政府不再相信中央政府時,地方間也會開始互相爭奪,這其實就是社會上暴力事件開始抬頭的時候。
當然,以蔡政府美化數字的習性,台灣人也許也不用太期待或太在意相關單位提供的數字,而是要對社會人與人缺乏互惠互信的趨勢早做心理準備。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據「數」力爭的過程中,由時候我們想知道的不光是「數字而已」,「曲線」有時可以更好地變相之間的關係。而韋伯是十九世紀人們最早發現的一組實驗所得的心理物理曲線。
所謂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 是 2009 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米歇爾沃克(Michele Wucker)提出來的一個概念 ,目標是與黑天鵝或白天鵝事件相區別,但追究「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差別其實並非表面的可否預測,ˊ而 是「權力人物」的「管理能力」與「見識」。
在現代的政府運作中,「選舉」往往成為「民主」的「代名詞」,彷彿在「一人一票」的選舉中,政治人物自然就會尊重民意,不致做出損害大多數民眾利益的行為。不過,民選政府施政到施政是不是採「眾生平等」的心態,還是有特別照顧某些「超級選民」或 「特種分眾」呢?這就需要人民細細許分辨了!
常態分布(又稱高斯分布)可說是大多統計人最熟悉的統計分布,但正如人們往往會在自認為最熟悉的領域犯錯而不自覺,這個統計人最倚賴的常態分布其實也是最容易造成誤解的統計概念之一。不過,要打破常態分布所帶來的迷思,還是得像畢卡索所建議的,先像一個專家學習專業知識,再像一個藝術家想辦法破解之。
在商業社會中,商品的價格可以從成交的交易中取得,但是禮物的價值應該如何估算呢?為什麼「民意」會對政府施政失去「參考價值」呢?也許,該檢討的,其實是人民。
統計,和法律一樣,在國家治理上有其功能,但不是魔法,更非戰場上取勝的必然保證。但是,這並不是說,統計應該被阻擋在法律會偵查之外。只要善加利用,還是有助於釐清案情。以三一九槍擊案為例 ,統計人的假設和決斷思維其實就可以幫上一點忙,指出相關偵查單位的盲點。
在據「數」力爭的過程中,由時候我們想知道的不光是「數字而已」,「曲線」有時可以更好地變相之間的關係。而韋伯是十九世紀人們最早發現的一組實驗所得的心理物理曲線。
所謂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 是 2009 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米歇爾沃克(Michele Wucker)提出來的一個概念 ,目標是與黑天鵝或白天鵝事件相區別,但追究「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差別其實並非表面的可否預測,ˊ而 是「權力人物」的「管理能力」與「見識」。
在現代的政府運作中,「選舉」往往成為「民主」的「代名詞」,彷彿在「一人一票」的選舉中,政治人物自然就會尊重民意,不致做出損害大多數民眾利益的行為。不過,民選政府施政到施政是不是採「眾生平等」的心態,還是有特別照顧某些「超級選民」或 「特種分眾」呢?這就需要人民細細許分辨了!
常態分布(又稱高斯分布)可說是大多統計人最熟悉的統計分布,但正如人們往往會在自認為最熟悉的領域犯錯而不自覺,這個統計人最倚賴的常態分布其實也是最容易造成誤解的統計概念之一。不過,要打破常態分布所帶來的迷思,還是得像畢卡索所建議的,先像一個專家學習專業知識,再像一個藝術家想辦法破解之。
在商業社會中,商品的價格可以從成交的交易中取得,但是禮物的價值應該如何估算呢?為什麼「民意」會對政府施政失去「參考價值」呢?也許,該檢討的,其實是人民。
統計,和法律一樣,在國家治理上有其功能,但不是魔法,更非戰場上取勝的必然保證。但是,這並不是說,統計應該被阻擋在法律會偵查之外。只要善加利用,還是有助於釐清案情。以三一九槍擊案為例 ,統計人的假設和決斷思維其實就可以幫上一點忙,指出相關偵查單位的盲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在複雜的經濟學中,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傳奇人物——亞當.斯密 (Adam Smith) 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人物。 亞當.斯密出生於1723年的蘇格蘭,擔任關稅查帳員的父親在他六個月大時就過世了(母親名叫瑪格麗特.道格拉斯,想必又是一名厲害的角色啊~~可惜留下的資料太少了,只能知道是一個具備知識
Thumbnail
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高智力≠高理性 智力測驗並沒有測量理性,這就是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高智力≠高理性。 理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解決教科書中邏輯問題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認為理性與情感相矛盾,會降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Thumbnail
亞當斯密(Adam Smith)因《國富論》而為人所熟知,但早期的亞當斯密卻是一位專攻道德哲學的哲學家,並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邏輯學與道德哲學。《道德情感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便是其在課堂講授內容之集結。從《道德情感論》到《國富論》看見社會的正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在複雜的經濟學中,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傳奇人物——亞當.斯密 (Adam Smith) 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人物。 亞當.斯密出生於1723年的蘇格蘭,擔任關稅查帳員的父親在他六個月大時就過世了(母親名叫瑪格麗特.道格拉斯,想必又是一名厲害的角色啊~~可惜留下的資料太少了,只能知道是一個具備知識
Thumbnail
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高智力≠高理性 智力測驗並沒有測量理性,這就是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高智力≠高理性。 理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解決教科書中邏輯問題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認為理性與情感相矛盾,會降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Thumbnail
亞當斯密(Adam Smith)因《國富論》而為人所熟知,但早期的亞當斯密卻是一位專攻道德哲學的哲學家,並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邏輯學與道德哲學。《道德情感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便是其在課堂講授內容之集結。從《道德情感論》到《國富論》看見社會的正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