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是我們的曾祖母,1949年她和爺爺、奶奶一起來到臺灣,大約在姑姑念中學時過世。
老奶奶在懷爺爺的時候,先生就過世了,所以爺爺是遺腹子。幸虧當時老爺爺生意上的合夥人同意資助他們生活費與爺爺的教育費,每年過農曆年,老奶奶都要陪爺爺去合夥人家裡,向合夥人報告當年的學習成績,據說進門前,老奶奶會讓爺爺先預演一遍報告內容,這固然表示她的謹慎,第一次聽說時,下巴還是掉下來。
後來爺爺到上海念大學,又到昆明、重慶工作,老奶奶大多數的時間,都住在揚州的湖南會館。「會館」好像是某種旅外同鄉互助團體,在城市建立的辦公、交誼和住宿空間。小時候只是聽故事但不求甚解,為什麼老奶奶可以一直住在湖南會館而不用另外找房子?
抗戰勝利但內戰復起,爺爺奶奶帶著老奶奶隨空軍部隊來到台灣,一家人雖團聚,但當時的生活條件實在惡劣,他們在台南落腳時,分配到的宿舍是馬廄隔出來的,令她大驚失色。爺爺的長官告訴她:「在新竹的飛行員,現在還住帳棚。」她也只能默然。爺爺在軍法處工作,時常有會議要開,老奶奶會向鄰居炫耀此事。小時候聽到這裡不禁爆笑,老奶奶在意的點,好像都和其他的老奶奶不一樣?
老奶奶五十多歲時不幸中風,過世的時候七十出頭。有好長一段時間奶奶在照顧小孩與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之間蠟燭兩頭燒,精神非常緊繃。我想她是靠著想回上海和父母團聚的願望,撐過了那段灰暗歲月。可惜現在我已無從知曉老奶奶對於在台灣生活的感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