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在冒犯/性騷擾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本篇想討論的是,如果有人一直用「同樣的方式」,但真的沒有接收過/意識到自己言行越界的時候,問題有可能出在哪邊?

在這邊僅討論網路交友時的互動,也就是透過網路認識,在見面之前只有透過網路訊息談話的情境,我打算淡化性別的因素,因為誰會是騷擾別人、在互動中讓對方不悅的人?男女皆有可能。

一、你可能無法依靠有沒有感受到對方不舒服,因為真的感受不到,也不準確

人之所以難以意識到自己在騷擾對方,其中一個原因,有可能是以為自己有能力「在文字訊息間感受到對方是否不舒服」,但純文字的溝通,對方的語氣跟情緒大多數是訊息接收者的自我投射,包含當下可接收到的對方資訊(如社交媒體帳號、自介、徵友文、照片、寫過的文章等等),加上自身的偏好、經驗認知而下判斷,往往可能不是對方真實的情緒,簡言之就是「很難準確」,也許有些人在感知能力上特別有天份跟敏稅度,但安全一點的作法,就是別太信任自己的判斷,除非雙方有一定程度的互相了解,都還是有可能讀錯。

二、問了擔心被當作變態,但沒有問直接講好像更糟

也許有些人的舊經驗中,主動詢問可不可以聊性話題,直接被貼上變態的標籤很難受,或根本沒有機會談下去。但你真正擔心的是被當成很糟糕的人?還是沒有機會跟對方聊到性話題?

謹慎一點的話,採取積極同意的做法吧!要聊之前先詢問,並且明確表示對方可以沒有負擔的拒絕你,拒絕你不會怎樣(當然要說到做到)

例如:想要聊性話題,可以嗎?可以接受聊性的事情嗎?如果不願意直接拒絕我是OK的。

同意的就再繼續聊下去,也或許對方會再問想聊哪方面的性話題,再決定要不要聊下去。

那不同意的,當然也就可以馬上停止。

「事先詢問」或「沒有問直接講」,哪一種方式不會被當成糟糕的人呢?老實說兩種都有可能,這好像就是一種風險,因為有些人對於性的主題就是充斥著成見,或避之唯恐不及。但哪一種方式對彼此都能做到最低傷害呢?想想不自覺越界之後的各種問題,好像還是先問比較保險吧。

真的不能依靠對方沒有拒絕,好像有在回話來判斷,對方為了不想破壞關係、擔心直接拒絕對方會惱羞成怒、當下來不及反應、覺得因為性別刻板印象好像不該拒絕等等,都可能讓人口是心非的繼續聊下去。

另一種可能是,如果是擔心問了被拒絕就聊不下去,所以不開口問,直接聊,想多把握幾次機會跟對方聊性,把拒絕的責任完全丟給對方,如果就是想當這樣的人,那就承認也行,相關風險或後果這裡就先不討論了。

三、性話題

雖然在性解放運動中,「不把性特殊化看待」是目標之一,但在真實世界裡,抱持這樣想法跟做法的人大概還是不多,性的話題還是經常被視為更隱私,不會當一般話題跟不熟的人聊的範圍,會有各種顧慮,也被認為面臨許多風險。一個真的有禮貌、知分寸的人,是不會恣意提及性的話題,面對性話題,更該謹慎徵詢同意跟適時停止的事情

四、在一個討論開放式關係為主的網路社群,以為這裡的女生是怎樣?男生是怎樣?

期待這邊的女生都很開放、很可以聊性、很願意約炮、能很自在的拒絕或接受性邀約?

期待這邊的男生都有恰到好處的社交能力、會自動意識跟停止任何讓對方不舒服的行為?

期待這邊的人們對性與情感關係的認知想法都差不多?都是性的開放、或都是情感的開放、都會約炮、會多P、都熱愛性愛?

以上的答案...我都會說「不是喔,請先好好觀察大家的發文,並把每個人都當成不一樣的個體吧」

既然是開放式關係社群,這邊更開放的談性跟情感,但我們要因為開放談性,對性言論的管控更嚴格嗎?還是需要有更高的溝通、包容、互相理解的意願呢?應該對某群人有更多保護嗎?還是接納每個人無論性別或傾向,都有可能在互動中遭遇騷擾別人與被別人騷擾的問題?並提供給所有人同樣求助的管道,沒有差別呢?

五、後續的情緒紓緩,當你被騷擾或知道自己騷擾別人

這一個部分比較少討論,但也真的好難。

我只短短分享一個自己曾騷擾別人的狀況,之前跟一位朋友,對方想嘗試約炮所以上過一次床,後來我喜歡上對方,但自己也沒好好表達,而是藉由兩個人單獨相處,坐他機車後座的時候,過度的摟住腰部,甚至藉機撫摸身體,他當下沒有表示什麼,後來更蠢,忘記為什麼用另一個帳號假裝陌生人跑去搭訕,還被對方發現,他就趁機跟那個帳號表達了對我的行為的不舒服,因為他真的沒有喜歡我,就是當朋友。後來我有過好幾次正式的道歉,中間也有比較少來往一段時間,直到後來,還是很感謝他願意繼續當我朋友,幫過我很大的忙,雖然目前也真的沒有再來往,只在臉書上。

但得知自己的行為是在騷擾他的時候,是真的腦門一熱,覺得無顏再面對這個朋友,但又因為當時真的滿重視他,加上自我檢討著,我當然也有可能做出人家不舒服的事啊,要面對跟認錯啊......相關經驗不只一次啦,這個比較印象深刻就是。

六、最後給可能剛意識到自己在性騷擾別人的人

也許你以前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造成對方的不悅、不舒服,而你今天有機會知道了,能有機會坦誠的知道別人對你的真實看法也是滿不容易的。

只不過,無論是有意、無意,錯了就是錯了,對當事人來說,你可以做的是道歉、不要再接觸對方,但你總該也要想辦法找到自己錯在哪裡,改變認知、改變作法、承受並度過。

是的,這一切並不容易,若能尋求專業幫助,請一定要去試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崔妮的沙龍
20會員
19內容數
崔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4
開放關係實踐者懷孕記(10)
Thumbnail
2021/12/24
開放關係實踐者懷孕記(10)
Thumbnail
2021/11/09
開放關係實踐者懷孕記(9)
Thumbnail
2021/11/09
開放關係實踐者懷孕記(9)
Thumbnail
2021/10/14
這是一篇回顧我怎樣從抗拒運動到喜歡上運動的歷程,很長,很個人,僅供參考,謝謝教練建議我寫篇記錄啊。
Thumbnail
2021/10/14
這是一篇回顧我怎樣從抗拒運動到喜歡上運動的歷程,很長,很個人,僅供參考,謝謝教練建議我寫篇記錄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1. 別認為自己很幽默 2. 請注意場合、對方是否同意,別用自己想法定 3.就算矬也請用問的
Thumbnail
1. 別認為自己很幽默 2. 請注意場合、對方是否同意,別用自己想法定 3.就算矬也請用問的
Thumbnail
性騷擾在於受害者當時的感受,出門在外難免磕磕碰碰,千萬記住自己的態度與立場,你的態度將會影響到對方的感受。因為很有可能的一個辦公室玩笑肢體語言,造成事件的開端。
Thumbnail
性騷擾在於受害者當時的感受,出門在外難免磕磕碰碰,千萬記住自己的態度與立場,你的態度將會影響到對方的感受。因為很有可能的一個辦公室玩笑肢體語言,造成事件的開端。
Thumbnail
性別議題之所以難談,就是因為乍似簡單的提問,要回答卻往往需抽絲剝繭把問題背後隱含的前提一一分離出來、仔細剖析,才能解答困惑、破除謬誤。 本文為回應朋友於《正確認識性騷擾:「騷擾」才是重點 》文章留言而寫成之答覆,議題涵括關係、資源、權勢、詐騙與那些沒有共識的曖昧。分為5節羅列如下:
Thumbnail
性別議題之所以難談,就是因為乍似簡單的提問,要回答卻往往需抽絲剝繭把問題背後隱含的前提一一分離出來、仔細剖析,才能解答困惑、破除謬誤。 本文為回應朋友於《正確認識性騷擾:「騷擾」才是重點 》文章留言而寫成之答覆,議題涵括關係、資源、權勢、詐騙與那些沒有共識的曖昧。分為5節羅列如下:
Thumbnail
一談「性騷擾」,大眾的討論似乎容易聚焦於「性」,「這個行為是否帶有性意涵?」、「誰的標準算數?」但我們若要更正確地認識性騷擾,那從「騷擾」視角切入似乎是一種更公正的作法。既然談「騷擾」,便須先從「怎麽定義騷擾?」這個提問的答覆開始了。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通常是「事後(不)同意」的...
Thumbnail
一談「性騷擾」,大眾的討論似乎容易聚焦於「性」,「這個行為是否帶有性意涵?」、「誰的標準算數?」但我們若要更正確地認識性騷擾,那從「騷擾」視角切入似乎是一種更公正的作法。既然談「騷擾」,便須先從「怎麽定義騷擾?」這個提問的答覆開始了。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通常是「事後(不)同意」的...
Thumbnail
性騷擾相關討論裡面,有一個爭執點非常麻煩,就是「主觀感覺」這件事情。 簡單說,一方面可能覺得這是「習俗」、「非刻意」、「不小心」、「根本沒注意到」,甚至「這樣做是禮貌」。(當然這後面還扯到歷史文化怎樣累積的,有沒有可議之處?如何「往好的方向」改變之類。) 一方面則是「我覺得」、甚至是「我事後覺得」,
Thumbnail
性騷擾相關討論裡面,有一個爭執點非常麻煩,就是「主觀感覺」這件事情。 簡單說,一方面可能覺得這是「習俗」、「非刻意」、「不小心」、「根本沒注意到」,甚至「這樣做是禮貌」。(當然這後面還扯到歷史文化怎樣累積的,有沒有可議之處?如何「往好的方向」改變之類。) 一方面則是「我覺得」、甚至是「我事後覺得」,
Thumbnail
最近在推特上看見不少人在討論性騷擾的問題……或者說一直有人討論,只是這幾天好像熱一點,總之這算是一直有人在關注,但好像也只有關注,通常沒什麼結果的議題,因為這類討論絕大多數都是以一開口就註定失焦的方式在進行,基本上幾乎可以保證底下再怎麼討論都只有兩造廢話,或者單方面廢話不斷重複,完全沒任何用處。 看
Thumbnail
最近在推特上看見不少人在討論性騷擾的問題……或者說一直有人討論,只是這幾天好像熱一點,總之這算是一直有人在關注,但好像也只有關注,通常沒什麼結果的議題,因為這類討論絕大多數都是以一開口就註定失焦的方式在進行,基本上幾乎可以保證底下再怎麼討論都只有兩造廢話,或者單方面廢話不斷重複,完全沒任何用處。 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