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念集|情人節這一天,談談「朋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約不約,我們是朋友嗎?

回想起來,自求學時代以來,我大概都算是所謂Insider(韓國流行語인싸,指很融入團體的人)。在班上總是能交上幾個朋友,形成一個小團體。面對別的小團體,儘管tone不是太合,也能講上幾句話,與人為善、不交惡一直都是我人生宗旨。
後來,因為LINE的興盛,自然而然有了「群組」。國中一個群、高中一個群、大學一個小群。一開始,我是那種會擔任主揪的人,問大家何時有空啦、提議地點等等。隨著大家各奔東西,比如到各地上大學、出社會等等,形成越來越難約的態勢。我曾經難以理解這種狀態,不知道是自己太投入或是太閒(?),總覺得大家對於邀約,常有各種不確定、缺席。不禁想著,如果是「好朋友」的話,為什麼不能騰出時間赴約呢?
這種不理解,有時會轉變成「原來你沒有把我當朋友」的失望感。因為如果真的想見面、想赴約,好好安排自己的行程,不是難事吧。再加上,為什麼只有我在意,而大家還好的不對等感,也讓我覺得失衡。
後來,與其他友人討論之後,漸漸理出一個頭緒。大概是後來大家的生活圈不同,作息、重要的人不同,心中優先順序重組,可能有伴侶、家人,或是殘酷一點,更好的朋友,那我等之人只能往後排了。是吧,還是得承認,我們就是沒那麼要好而已。
一年約個一到兩次,原來才是一個眾人比較能接受的頻率。

你讓我明白,階段性朋友的奧義

遙想,曾經有個從某大團體分裂出來的小團體(可能是幾個比較閒比較好約的),與其中一人聊到日後發喜帖的話,會打算發幾個朋友,他說他大概五個以內吧。我驚。光我們的大團體不就近十個人了嗎,直接一桌耶。五個以內的話,還得包括其他時期的朋友,這個算法我不懂。他說,就發幾個真的比較要好的呀,反正很多是階段性朋友。
那時我大學畢業沒幾年,剛開始工作不久,人生中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階段性朋友。我從來沒想過這件事,聽到這個詞以前,我覺得大家都是朋友呀,哪來的階段?階段代表以前很好,現在就不是朋友了嗎?
工作越來越久,也慢慢明白這個詞的意思。至少上面那個小團體,起源我們都單身好約,疏離也是幾個開始有伴侶,遂解散。就這樣,那時提起這個詞的友人,與我也成為了彼此的階段性朋友。一切都情有可原(那我大概拿不到他喜帖了,哈)。

願意放在心上、對等的雙向交流才是我要的

年屆三十,整個心境、交友狀態確實不一樣了。不知不覺,留在身邊親近的好友,差不多五根手指頭可算得出來。平時想聯絡就聯絡,想分享什麼蠢事瑣事都行,想約就約,或許以兩人為單位的雙向交流,簡單俐落些。
有時候會自嘲,自己邊緣、朋友少,就那幾個。自己出遊時,明確知道明信片要寫幾張,卻是一種很安心的感覺。明白了那句老話:朋友重質不重量。人的心力、時間本來就有限,需要付出才能好好經營一段深刻的關係,與其有著泛泛之交,不如有幾個深刻、願意把彼此都在心上的朋友,清爽也安穩許多。這麼簡單的道理,真要自己走過一遭,才有深刻的體悟。
也才好在情人節這天說:
情人算啥,我有朋友!
(然後他們都去跟情人過節了,登愣。)
人生路上,有幾個朋友一路相陪,是件重要且幸福的事。
avatar-img
37會員
144內容數
生活雜感,很雜的那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指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來的人生觀,逐漸導向追求內心平靜。可是,工作上的鳥事鳥人,只會多,不會少。自從這案一開始,就被對方問了LINE。不得不說,在現在以LINE聯繫公事已經非常普遍的情況,我還是不太習慣,一加之後渾身不對勁。
我算是一個不熱衷手遊的人。總是下載沒玩幾次就放著,不再打開,再過一陣子刪除。近期玩過瑪利歐賽車、熊大上菜。 上個禮拜,想玩三消的遊戲(把三個長一樣的圖案連起來,達到消滅)。看來看去,載來載去,都覺得劇情和任務好多,我只是單純想消除一些東西而已。
昨天晚上,阿滴上傳影片,公開談論自己過去一年受憂鬱症所苦。接連看也看了志祺的貼文、影片。千頭萬緒,五味雜陳。
友人提起失眠,說是居家工作一個月以來,晚上總是要配著放鬆精油,翻來翻去快一個小時才能緩緩入眠。過往不曾這樣,推測是工作和家居環境分不清,導致躺上床,腦子仍飛轉公事,放鬆不得,延後入眠。
這一個多月以來,沒有出門機會,物慾幾乎0。好似與多數人不同,大家在家反而網購更兇,還會開始買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自從近年用心生活以來,事件與事件會突然連結起來。一開始會滿驚喜的,比方說喜歡這個作家,接著下週她跟另一個我也滿喜歡的作家有了座談;喜歡的歌手們改天也合作出單曲,或許可以解釋成同溫層的概念。越發喜歡某些東西、某個領域,就會漸漸發現他們之間有連結。
近來的人生觀,逐漸導向追求內心平靜。可是,工作上的鳥事鳥人,只會多,不會少。自從這案一開始,就被對方問了LINE。不得不說,在現在以LINE聯繫公事已經非常普遍的情況,我還是不太習慣,一加之後渾身不對勁。
我算是一個不熱衷手遊的人。總是下載沒玩幾次就放著,不再打開,再過一陣子刪除。近期玩過瑪利歐賽車、熊大上菜。 上個禮拜,想玩三消的遊戲(把三個長一樣的圖案連起來,達到消滅)。看來看去,載來載去,都覺得劇情和任務好多,我只是單純想消除一些東西而已。
昨天晚上,阿滴上傳影片,公開談論自己過去一年受憂鬱症所苦。接連看也看了志祺的貼文、影片。千頭萬緒,五味雜陳。
友人提起失眠,說是居家工作一個月以來,晚上總是要配著放鬆精油,翻來翻去快一個小時才能緩緩入眠。過往不曾這樣,推測是工作和家居環境分不清,導致躺上床,腦子仍飛轉公事,放鬆不得,延後入眠。
這一個多月以來,沒有出門機會,物慾幾乎0。好似與多數人不同,大家在家反而網購更兇,還會開始買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自從近年用心生活以來,事件與事件會突然連結起來。一開始會滿驚喜的,比方說喜歡這個作家,接著下週她跟另一個我也滿喜歡的作家有了座談;喜歡的歌手們改天也合作出單曲,或許可以解釋成同溫層的概念。越發喜歡某些東西、某個領域,就會漸漸發現他們之間有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國中時,我的補習班老跟我講:「此生朋友不用多,知己一生不會超過五個,遇到了要好好珍惜」,這是結緣也結不來的,真心朋友是時間自然而成的,一起經歷面對很多事情,挑戰各種難關,非短時間形成。 正緣就是帶給你正面影響、成長的人,不要被一定會在一起多久的時間而框限住,人要活在當下,過去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Thumbnail
偶然的看到一段話 朋友沒有先來後到,而是來了之後,再也沒有離開的人。 我始終認為,從小到大在你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在哪一個階段、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標籤,他或她的出現總是會有它存在的意義。 朋友終究也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而每個人對朋友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朋友可以很多,但好朋友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曾幾何時,開始說著越來越多的改天下次。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的朋友聚會飯局都暫停。然後時間久了卻發現,其實那些飯局好像也無所謂,反而開始享受獨處得生活。   這裡先說,我認為極簡風並不是捨棄掉所有朋友,孤獨終老的活著。而是思考哪些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好比說,LINE那些剩下慶生功能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國中時,我的補習班老跟我講:「此生朋友不用多,知己一生不會超過五個,遇到了要好好珍惜」,這是結緣也結不來的,真心朋友是時間自然而成的,一起經歷面對很多事情,挑戰各種難關,非短時間形成。 正緣就是帶給你正面影響、成長的人,不要被一定會在一起多久的時間而框限住,人要活在當下,過去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Thumbnail
偶然的看到一段話 朋友沒有先來後到,而是來了之後,再也沒有離開的人。 我始終認為,從小到大在你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在哪一個階段、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標籤,他或她的出現總是會有它存在的意義。 朋友終究也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而每個人對朋友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朋友可以很多,但好朋友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曾幾何時,開始說著越來越多的改天下次。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的朋友聚會飯局都暫停。然後時間久了卻發現,其實那些飯局好像也無所謂,反而開始享受獨處得生活。   這裡先說,我認為極簡風並不是捨棄掉所有朋友,孤獨終老的活著。而是思考哪些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好比說,LINE那些剩下慶生功能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