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約不約,我們是朋友嗎?
回想起來,自求學時代以來,我大概都算是所謂Insider(韓國流行語인싸,指很融入團體的人)。在班上總是能交上幾個朋友,形成一個小團體。面對別的小團體,儘管tone不是太合,也能講上幾句話,與人為善、不交惡一直都是我人生宗旨。
後來,因為LINE的興盛,自然而然有了「群組」。國中一個群、高中一個群、大學一個小群。一開始,我是那種會擔任主揪的人,問大家何時有空啦、提議地點等等。隨著大家各奔東西,比如到各地上大學、出社會等等,形成越來越難約的態勢。我曾經難以理解這種狀態,不知道是自己太投入或是太閒(?),總覺得大家對於邀約,常有各種不確定、缺席。不禁想著,如果是「好朋友」的話,為什麼不能騰出時間赴約呢?
這種不理解,有時會轉變成「原來你沒有把我當朋友」的失望感。因為如果真的想見面、想赴約,好好安排自己的行程,不是難事吧。再加上,為什麼只有我在意,而大家還好的不對等感,也讓我覺得失衡。
後來,與其他友人討論之後,漸漸理出一個頭緒。大概是後來大家的生活圈不同,作息、重要的人不同,心中優先順序重組,可能有伴侶、家人,或是殘酷一點,更好的朋友,那我等之人只能往後排了。是吧,還是得承認,我們就是沒那麼要好而已。
一年約個一到兩次,原來才是一個眾人比較能接受的頻率。
你讓我明白,階段性朋友的奧義
遙想,曾經有個從某大團體分裂出來的小團體(可能是幾個比較閒比較好約的),與其中一人聊到日後發喜帖的話,會打算發幾個朋友,他說他大概五個以內吧。我驚。光我們的大團體不就近十個人了嗎,直接一桌耶。五個以內的話,還得包括其他時期的朋友,這個算法我不懂。他說,就發幾個真的比較要好的呀,反正很多是階段性朋友。
那時我大學畢業沒幾年,剛開始工作不久,人生中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階段性朋友。我從來沒想過這件事,聽到這個詞以前,我覺得大家都是朋友呀,哪來的階段?階段代表以前很好,現在就不是朋友了嗎?
工作越來越久,也慢慢明白這個詞的意思。至少上面那個小團體,起源我們都單身好約,疏離也是幾個開始有伴侶,遂解散。就這樣,那時提起這個詞的友人,與我也成為了彼此的階段性朋友。一切都情有可原(那我大概拿不到他喜帖了,哈)。
願意放在心上、對等的雙向交流才是我要的
年屆三十,整個心境、交友狀態確實不一樣了。不知不覺,留在身邊親近的好友,差不多五根手指頭可算得出來。平時想聯絡就聯絡,想分享什麼蠢事瑣事都行,想約就約,或許以兩人為單位的雙向交流,簡單俐落些。
有時候會自嘲,自己邊緣、朋友少,就那幾個。自己出遊時,明確知道明信片要寫幾張,卻是一種很安心的感覺。明白了那句老話:朋友重質不重量。人的心力、時間本來就有限,需要付出才能好好經營一段深刻的關係,與其有著泛泛之交,不如有幾個深刻、願意把彼此都在心上的朋友,清爽也安穩許多。這麼簡單的道理,真要自己走過一遭,才有深刻的體悟。
也才好在情人節這天說:
(然後他們都去跟情人過節了,登愣。)
人生路上,有幾個朋友一路相陪,是件重要且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