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的科研影響力新聞聯想到中西文化比較

2021/08/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篇看來會令人憂心的新聞,來自一個新的網路媒體「報呱」。報導記者取材自日本產經新聞和每日新聞的報導。從日本新聞的漢字標題來看,著重在日本有影響力的科研論文之低落和退步。不過,我不覺得有需要憂心這一點。畢竟不知道它統計的「科研論文」究竟內容是什麼?包不包括技術?包不包括中國自己的期刊?以引用數(即使是引用最多的前10%的論文)來看「影響力」,有很大的漏洞,例如中國有4萬多篇,這實在是很大的數目,而且中國的論文總數有35萬篇,研究員數量210萬人。。
以「引用數」來衡量科研影響力,其實是常態科學(我自己會說「家族科學」)的特徵,引用有很多形態。有些「互相引用」反映了某種「家族科學」的特徵(這不一定是負面的),相互引用的是一種自我增益、正回饋的過程,但是如果有「科學革命」或者「破壞式創新」或者「科學分家」(新的家族科學的建立),那麼之前的引用影響力都有可能被歸零。
中國有很多政治革命,但從來沒有知識革命,更重要的是,它的政治嚴重地干擾知識(正面的和負面的都有)。但是,當科學的發展常態化與家族化時,中國的家族政治就會對家族科學產生助力--以家族(國族)之名,為了家族之故,把科學研究當成爭取家族(國族)榮光的一種競爭活動,就像運動一樣。家族政治也會供給它大量的資源與方便,它在科學家族化的環境中自然就會高度成長。但是,中國是否有可能從內部產生知識革命?(「五四運動」對中國來說是唯一一場知識革命,但是這場知識革命的根源與資源是外來的,不是從自己內部產生。)
從「家族」的觀點來看,「家族」也是個具有普世性的概念,世界各文化都有家族,也會有一套針對「家族」的觀點與文化安排。問題是中國推崇「家族齊一與和諧」,把「家族的概念與結構」擴張和應用到幾乎每一個領域(一個「大同構體」),包括知識領域;而且中國(文化)強烈排斥內部成員「分家」或「獨立成家」的概念與安排。不管哪個領域,新生代都會成長,也會繁衍更多新生代,新生代中出類拔萃的人會渴望自立成家,這是中國文化無法抗拒的「自然現象」。但是中國文化傳統上貶抑那些企圖自立分家的新生代,它希望所有家族的成員都在家族結構下各安其位,讓原生家族更大更強,最後組成整個國族,頂層只有一位家長,他安排整個家族的一切。知識的家族化,家族的大型化,當然會產生很強大的內部凝聚的力量。
如果有強調與推崇「分家」和「獨立成家」的文化呢? 而且推崇分家和獨立成家所表現出差異性或特色,這些努力差異化並各具特色家族在一個公共的環境中互相競爭,它們的目標不在於鞏固原生家族的強大,以及控制新生代,而在於理解與安排公共環境和公共秩序。它透過安排一個公平的環境與制度,讓各獨立家族在此環境與制度下追求自己想追求的目標。
寫著寫著,我似乎找到一個比較中西文化的切入點:「家族」。中西文化比較是個超大的課題,可能令一些人生厭,但是也會吸引另一批人。傳統上據說西方文化是個人主義(個體主義)的文化,東方文化是集體主義(社群主義)的文化?我覺得這樣的說法過於表面。事實上,在個體、集體之間,「家族」扮演一個中介和重要的角色,中西文化的不同在於它們對於「個人」、「家族」、「群體」(社群、共同體)在文化中的角色與安排有不同的想法與願望。「個人」、「家族」和「群體」都是生物現象(自然現象),但也是社會與文化現象。所有的文化和社會都要對這三者有其想法、定位與安排,也許正是這些不同的想法、定位與安排創造了不同的文化?
    Ruey-Lin Chen
    Ruey-Lin Chen
    我是個喜歡寫東西的人。在方格子開闢個人園地,是希望在網路上的創作可以多一個保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