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比「高譚市」瘋狂-從「小丑」電影探討群體效應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電影中亞瑟的行為,明明都是一個人,為什麼引起那麼多人的跟隨與響應,甚至暴動? 比起亞瑟無意間帶動的群體效應,刻意操弄群眾情緒的現實社會,是否比高譚市瘋狂?

raw-image
本文於2019/10/14首刊於Medium,點擊閱讀更多文章

大家看過小丑了嗎? 這部與過往漫畫改編都不相同的DC角色翻拍電影,除了注定成為希斯萊傑版本之外的另一部經典小丑角色電影。

有許多影評已經討論了小丑這部電影所試圖傳達的意義,從亞瑟的遭遇到轉變成小丑過程中的心境轉折。但本文想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想了解,亞瑟的行為為什麼能造成群體效法的社會現象。

本文會嘗試用另一部電影「音浪青春 we are your friends」中提到的方法,試著探討電影中的小丑,是怎麼從「個人」影響到「群體」。

raw-image
下方討論微雷,請還沒看過電影的朋友,斟酌閱讀

我們都是社會的縮影

很多人在看完小丑之後,都同情亞瑟的遭遇。聽到許多朋友的心得是:「他的遭遇是真的可能發生在社會上的」。

一個有生理、心理疾病的人,有著不健全的家庭,在街頭上做著微薄的工作,時常遭遇到青少年、同事惡意的霸凌,這些事件,即便在台灣現今的社會算少數,但相信仍頻繁地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雖然我們都知道小丑電影的背景設定在DC漫畫虛構的萬惡高譚市,但我們卻感到無比真實。

電影中亞瑟的個人遭遇,說穿了,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亞瑟就代表著整個社會底層。然而,電影中的所有人,其實都不比亞瑟好過,包含藍道、社工、亞瑟的媽媽、侏儒、蘇菲,甚至是欺負亞瑟的老闆。所有亞瑟因為壓抑所產生的後續行為,其實,電影中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

引爆群體效應 = 如何炒熱氣氛

在繼續往下討論之前,先抽離來看看「音浪青春」中,關於炒熱氣氛的128BPM理論。

在「音浪青春」中,男主在池畔解釋了DJ如何利用音樂操作心跳來炒熱氣氛。先不論這套方法的真假,但套用到小丑電影中,從個人行為引爆群體效應的現象卻格外貼切!

「音浪青春」中,男主解釋,炒熱氣氛前,群眾一定會有抗拒心態,需要耐心。他會一首一首慢慢加快,接著歌曲到達128BPM的速度,電影中宣稱這是最能夠帶動情緒的歌曲速度。

在過程中,派對中必須出現第一位舞者,也就是從自然狀態開始進入興奮舞動的人,這個第一位會牽動第二位,最後整個派對的人就能產生連鎖效應,全部都被炒熱。

raw-image
raw-image

套用到小丑電影中,我們將這套方法整理成以下:

  1. 群眾抗拒心態=多數人不滿於現況,卻又害怕衝撞體制的心態
  2. 慢慢加快的歌曲=高譚市中,持續不斷的小衝突。包括招牌被奪,被青少年在巷弄痛毆、亞瑟在地鐵上看見的女子被上流霸凌的現象、或是自己在公車上被黑人媽媽冷眼對待的冷漠。
  3. 第一位舞者=第一位引爆者,也就是社會上第一位針對現象出現的劇烈反抗行為 (刻意或非刻意都算)。在小丑電影中,無疑就是小丑在地鐵上開槍的事件。這件事件之後,街上開始出現帶著小丑面具的仿效者。第一位引爆者,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更多人帶著小丑面具。開始有人覺得「有人帶著小丑面具反抗,我也做得到!」,漸漸地,小丑成為有意義的象徵,代表著社會底層對上流社會的反抗。
  4. 128BPM=壓力臨界值。對亞瑟而言,是在地鐵上病發大笑,卻被三位男士霸凌的事件。對整個高譚市而言,是脫口秀開槍殺死主持人的事件。
  5. 派對的炒熱氣氛=社會的群體效應。脫口秀開槍殺死主持人後,高譚市社會底層的民眾情緒壓力同時達到臨界值,開始出現群體衝撞現況的現象,態勢一發不可收拾。

引爆群體行為的第一個人

想要引爆群體行為,壓力累積的對象必須是某個特定族群,換句話說,社會或團體中,有一群人正慢慢逼近臨界值。在「音浪青春」的電影中,這群人是參加派對的人,在小丑電影中,則是被壓迫的社會底層,那群被湯瑪斯韋恩稱做為「小丑」的那群人。

當群體同步累積到接近臨界點的時刻,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就是引爆群體行為的人。

在「音浪青春」中,是第一個跳進舞池躍動的人,在「小丑」中,是在地鐵中開槍的亞瑟。

如果群眾的情緒累積不夠,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並沒有辦法造成影響。想像氣氛還不夠high,第一個跳進舞池的人顯得滑稽,想像如果社會不夠緊張,亞瑟開的第一槍就引起不了共鳴。

在現實社會中也是如此。不久前,美國前國家體操隊的醫生Larry Nassar性侵案,如果不是累積了30年的罪行,Aly Raisman (3次奧運金牌得主)的指控可能就引起不了軒然大波。

raw-image

昇華成群體行為的象徵

當一個人成功引爆群體行為,他或她或某個象徵物品,就可能昇華成群體行為的象徵。這個人或是物品,就已經不代表個人,而是某個乘載著特定意義的符號。

小丑的妝容對於亞瑟來說,本來只是掩蓋不幸的面具,但成為象徵之後,小丑面具昇華成社會底層對抗政府、上流階級的符號。

就如同,在哈利波特中,哈利代表著對抗惡勢力的象徵、在飢餓遊戲中,凱妮絲與他的仿聲鳥徽章,成了對抗首都及對抗飢餓遊戲的象徵。

raw-image

當人或物品成為象徵,就乘載了跟隨者賦予的意義,就擁有了動員的影響力,無論是刻意為之或是意外所致。

操縱群體行為

雖然電影中,小丑中的亞瑟、飢餓遊戲中的凱妮絲、哈利波特都不是自願性的成為待有意義的象徵性人物,但是現實中,這個能產生群體影響力的象徵符號,卻完全是能在人為刻意操作中產生的。

現今台灣媒體或政治人物刻意操作、肆意放大某些特定議題,統獨也好、經濟也好、同婚也好,無論正反兩派,都是希望在台灣這個社會中,經由媒體對於某些特定群體慢慢增加壓力、逼近臨界值。而政黨候選人,或甚至總統候選人們,都是政黨或是背後勢力推派出來扮演的引爆群體行為的第一人。

差別在於,韓國瑜操作的議題與族群相對明確很多,例如:高雄不欠民進黨、庶民經濟,等,因此產生的群體效應規模也就比其他人大上很多。

這些政治人物在某種層面上都成為了象徵性的人物,但如同上述提到,當一個人成為了象徵,那麼他們代表的就不再只是自己,而是乘載的意義。這些政治人物,不過都只是在檯面上忠誠地扮演著他們被賦予的角色罷了。

反思: 陷入群體行為的我們

討論到現在會發現,或多或少,我們都曾經陷入某些被刻意操作的群體行為。

太陽花學運、反紅媒遊行、挺香港遊行、同志遊行,又或者是某政治人物的造勢活動。

參加這些群體行為的動機,是因為我們本身對於議題有透徹的了解? 又或者只是試著附和同溫層的聲音? 在2018年公投時,有多少人是在不清楚公投內容的情況下,僅聽著同溫層的媒體、朋友的鼓吹而投下那一票?

這個現象其實不只發生在台灣,英國人在公投通過了脫歐決議後,多數英國人其實當下就後悔了。電影「脫歐之戰」就揭露了整個脫歐行動,是一場精心策畫的計畫。歐巴馬、川普的選戰,也是類似的群體行為的操弄。

現今媒體發達的社會、演算法的箝固,讓我們太容易只聽見片面的訊息,甚而陷入群體行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改善整個社會的狀況,但也許,下次在參與一場群體行動之前,先想想,這場群體行動背後的最大受益者是誰,也許我們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又陷入被刻意操作的群體效應之中了。

電影片尾,小丑成為象徵,社會陷入瘋狂,觀影的多數人,心情沉重地走出影院,這是一種莫可奈何,體制使人發狂的現象。

然而,在現今社會中,卻有人無時無刻蓄意地操作,試圖引發社會衝突,來取得個人或團體的最大利益。

我們所處的社會,也許比小丑電影更瘋狂

本文於2019/10/14首刊於Medium,點擊閱讀更多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5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2023/04/12
那一幅大面積在Phil Knight辦公室以及無處不在遍佈Nike辦公室的『Nike原則』,在劇情中Sonny還拿著Nike原則多次提醒Phil Knight不要忘了當初如何將Nike打造成現在的規模,或許正因為這些品牌原則的實踐,Nike才得以成為全球運動品牌的領導者。
Thumbnail
2023/04/12
那一幅大面積在Phil Knight辦公室以及無處不在遍佈Nike辦公室的『Nike原則』,在劇情中Sonny還拿著Nike原則多次提醒Phil Knight不要忘了當初如何將Nike打造成現在的規模,或許正因為這些品牌原則的實踐,Nike才得以成為全球運動品牌的領導者。
Thumbnail
2021/07/16
上集提到品牌初期需要檢視的商業模式以及當利益關係人逐漸複雜後需要注意的品牌溝通。本集的焦點則放在能夠快速擴張品牌版圖的「品牌授權」與能夠被交易買賣的「品牌資產」。有品牌不代表一定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品牌還需要有系統、有策略地執行許多商業策略。我們將利用一點篇幅討論我們最喜歡的主題:「品牌力與商業力」
Thumbnail
2021/07/16
上集提到品牌初期需要檢視的商業模式以及當利益關係人逐漸複雜後需要注意的品牌溝通。本集的焦點則放在能夠快速擴張品牌版圖的「品牌授權」與能夠被交易買賣的「品牌資產」。有品牌不代表一定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品牌還需要有系統、有策略地執行許多商業策略。我們將利用一點篇幅討論我們最喜歡的主題:「品牌力與商業力」
Thumbnail
2021/07/16
「短短五分鐘,我們就看到13件超級麂皮的704款式,我卻窮的跟鬼一樣」,Halston短短的一句抱怨,看出一件再明顯不過的事實:有品牌不代表一定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品牌還需要有系統、有策略的執行許多商業策略。我們將利用一點篇幅討論我們最喜歡的主題:「品牌力與商業力」
Thumbnail
2021/07/16
「短短五分鐘,我們就看到13件超級麂皮的704款式,我卻窮的跟鬼一樣」,Halston短短的一句抱怨,看出一件再明顯不過的事實:有品牌不代表一定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品牌還需要有系統、有策略的執行許多商業策略。我們將利用一點篇幅討論我們最喜歡的主題:「品牌力與商業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亞瑟工作選擇扮演小丑是為了母親所交代的要為世界帶來歡樂,然而事與願違,他所遭遇的壞事都使他心力交瘁,以至於內心的憤怒無法排解最終透過殺人獲得滿足。
Thumbnail
亞瑟工作選擇扮演小丑是為了母親所交代的要為世界帶來歡樂,然而事與願違,他所遭遇的壞事都使他心力交瘁,以至於內心的憤怒無法排解最終透過殺人獲得滿足。
Thumbnail
一場無差別的夜市殺人案,牽動了詹文、小盛的未婚妻Vita、與黴菌相約採訪的琳琳,以及摯友阿興。作品以三章節環環相扣,宛如看漫畫般地將人還原成「人」的樣貌。同時呈現人跟社會緊密又複雜的關係,在敘事的交錯下具體顯現。透過角色,我們看見被愛與愛人的過程中,都盡力不要變成一個消失在煙硝裡面的人。
Thumbnail
一場無差別的夜市殺人案,牽動了詹文、小盛的未婚妻Vita、與黴菌相約採訪的琳琳,以及摯友阿興。作品以三章節環環相扣,宛如看漫畫般地將人還原成「人」的樣貌。同時呈現人跟社會緊密又複雜的關係,在敘事的交錯下具體顯現。透過角色,我們看見被愛與愛人的過程中,都盡力不要變成一個消失在煙硝裡面的人。
Thumbnail
  讓我可以平靜的去看完所以評價,甚至開始有點進入《小丑》的世界,並不是瓦昆的演技本身。而是我知道了瓦昆自己真實人生的故事後,再回到《小丑》的世界當中,似乎就有條線連起來了。   對了,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為什麼我在看亞瑟的電影過程當中,有點無法入戲。如果因為種種釐清與重新詮釋過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讓我可以平靜的去看完所以評價,甚至開始有點進入《小丑》的世界,並不是瓦昆的演技本身。而是我知道了瓦昆自己真實人生的故事後,再回到《小丑》的世界當中,似乎就有條線連起來了。   對了,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為什麼我在看亞瑟的電影過程當中,有點無法入戲。如果因為種種釐清與重新詮釋過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澎湃好久的心,今天終於進到了電影院。 這部大受推崇的DC作品,甚至被說是DC影史上登峰造極之作!讓我非常的期待,於是乎,今天就好好的去看了這部電影,細細的品嚐了我很少在看的DC作品。(對,我比較常看漫威) 底下有雷,請斟酌後再欣賞: 圖片取自網路 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小丑對於自己人生的無奈,但他一直
Thumbnail
澎湃好久的心,今天終於進到了電影院。 這部大受推崇的DC作品,甚至被說是DC影史上登峰造極之作!讓我非常的期待,於是乎,今天就好好的去看了這部電影,細細的品嚐了我很少在看的DC作品。(對,我比較常看漫威) 底下有雷,請斟酌後再欣賞: 圖片取自網路 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小丑對於自己人生的無奈,但他一直
Thumbnail
但我發現是一場喜劇。 - 某個假日,我去了電影院看了《小丑》。 突然有點理解他為何爆紅的原因,因為劇情揭露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黑暗以及不願面對。 在電影很前面的部分,一個婦人帶著孩子,小丑試著逗孩子笑,但婦人一個眼神,並嚴厲制止希望他別騷擾自己的孩子。 小丑卻是止不住地笑,手微微顫抖的拿出了小卡解釋了
Thumbnail
但我發現是一場喜劇。 - 某個假日,我去了電影院看了《小丑》。 突然有點理解他為何爆紅的原因,因為劇情揭露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黑暗以及不願面對。 在電影很前面的部分,一個婦人帶著孩子,小丑試著逗孩子笑,但婦人一個眼神,並嚴厲制止希望他別騷擾自己的孩子。 小丑卻是止不住地笑,手微微顫抖的拿出了小卡解釋了
Thumbnail
生而為人,就一定要活得很快樂嗎?「保持微笑才會討人喜歡」、「你就是都不笑好運才不會來」,從小這些話出現在耳目所及的各種訊息中,無孔不入、想逃也逃不掉的灌輸進潛意識中,說的好像「快樂」決定了人生一樣,而大家也就這樣相信了。弔詭的是,這社會不到半數的人感到快樂,卻讓快樂生存準則支配了整個社會...
Thumbnail
生而為人,就一定要活得很快樂嗎?「保持微笑才會討人喜歡」、「你就是都不笑好運才不會來」,從小這些話出現在耳目所及的各種訊息中,無孔不入、想逃也逃不掉的灌輸進潛意識中,說的好像「快樂」決定了人生一樣,而大家也就這樣相信了。弔詭的是,這社會不到半數的人感到快樂,卻讓快樂生存準則支配了整個社會...
Thumbnail
當快樂成為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那就墮落吧 ​
Thumbnail
當快樂成為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那就墮落吧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