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比「高譚市」瘋狂-從「小丑」電影探討群體效應

更新於 2024/11/0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電影中亞瑟的行為,明明都是一個人,為什麼引起那麼多人的跟隨與響應,甚至暴動? 比起亞瑟無意間帶動的群體效應,刻意操弄群眾情緒的現實社會,是否比高譚市瘋狂?
本文於2019/10/14首刊於Medium,點擊閱讀更多文章
大家看過小丑了嗎? 這部與過往漫畫改編都不相同的DC角色翻拍電影,除了注定成為希斯萊傑版本之外的另一部經典小丑角色電影。
有許多影評已經討論了小丑這部電影所試圖傳達的意義,從亞瑟的遭遇到轉變成小丑過程中的心境轉折。但本文想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想了解,亞瑟的行為為什麼能造成群體效法的社會現象。
本文會嘗試用另一部電影「音浪青春 we are your friends」中提到的方法,試著探討電影中的小丑,是怎麼從「個人」影響到「群體」。
下方討論微雷,請還沒看過電影的朋友,斟酌閱讀

我們都是社會的縮影

很多人在看完小丑之後,都同情亞瑟的遭遇。聽到許多朋友的心得是:「他的遭遇是真的可能發生在社會上的」。
一個有生理、心理疾病的人,有著不健全的家庭,在街頭上做著微薄的工作,時常遭遇到青少年、同事惡意的霸凌,這些事件,即便在台灣現今的社會算少數,但相信仍頻繁地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雖然我們都知道小丑電影的背景設定在DC漫畫虛構的萬惡高譚市,但我們卻感到無比真實。
電影中亞瑟的個人遭遇,說穿了,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亞瑟就代表著整個社會底層。然而,電影中的所有人,其實都不比亞瑟好過,包含藍道、社工、亞瑟的媽媽、侏儒、蘇菲,甚至是欺負亞瑟的老闆。所有亞瑟因為壓抑所產生的後續行為,其實,電影中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

引爆群體效應 = 如何炒熱氣氛

在繼續往下討論之前,先抽離來看看「音浪青春」中,關於炒熱氣氛的128BPM理論。
在「音浪青春」中,男主在池畔解釋了DJ如何利用音樂操作心跳來炒熱氣氛。先不論這套方法的真假,但套用到小丑電影中,從個人行為引爆群體效應的現象卻格外貼切!
「音浪青春」中,男主解釋,炒熱氣氛前,群眾一定會有抗拒心態,需要耐心。他會一首一首慢慢加快,接著歌曲到達128BPM的速度,電影中宣稱這是最能夠帶動情緒的歌曲速度。
在過程中,派對中必須出現第一位舞者,也就是從自然狀態開始進入興奮舞動的人,這個第一位會牽動第二位,最後整個派對的人就能產生連鎖效應,全部都被炒熱。
套用到小丑電影中,我們將這套方法整理成以下:
  1. 群眾抗拒心態=多數人不滿於現況,卻又害怕衝撞體制的心態
  2. 慢慢加快的歌曲=高譚市中,持續不斷的小衝突。包括招牌被奪,被青少年在巷弄痛毆、亞瑟在地鐵上看見的女子被上流霸凌的現象、或是自己在公車上被黑人媽媽冷眼對待的冷漠。
  3. 第一位舞者=第一位引爆者,也就是社會上第一位針對現象出現的劇烈反抗行為 (刻意或非刻意都算)。在小丑電影中,無疑就是小丑在地鐵上開槍的事件。這件事件之後,街上開始出現帶著小丑面具的仿效者。第一位引爆者,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更多人帶著小丑面具。開始有人覺得「有人帶著小丑面具反抗,我也做得到!」,漸漸地,小丑成為有意義的象徵,代表著社會底層對上流社會的反抗。
  4. 128BPM=壓力臨界值。對亞瑟而言,是在地鐵上病發大笑,卻被三位男士霸凌的事件。對整個高譚市而言,是脫口秀開槍殺死主持人的事件。
  5. 派對的炒熱氣氛=社會的群體效應。脫口秀開槍殺死主持人後,高譚市社會底層的民眾情緒壓力同時達到臨界值,開始出現群體衝撞現況的現象,態勢一發不可收拾。

引爆群體行為的第一個人

想要引爆群體行為,壓力累積的對象必須是某個特定族群,換句話說,社會或團體中,有一群人正慢慢逼近臨界值。在「音浪青春」的電影中,這群人是參加派對的人,在小丑電影中,則是被壓迫的社會底層,那群被湯瑪斯韋恩稱做為「小丑」的那群人。
當群體同步累積到接近臨界點的時刻,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就是引爆群體行為的人。
在「音浪青春」中,是第一個跳進舞池躍動的人,在「小丑」中,是在地鐵中開槍的亞瑟。
如果群眾的情緒累積不夠,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並沒有辦法造成影響。想像氣氛還不夠high,第一個跳進舞池的人顯得滑稽,想像如果社會不夠緊張,亞瑟開的第一槍就引起不了共鳴。
在現實社會中也是如此。不久前,美國前國家體操隊的醫生Larry Nassar性侵案,如果不是累積了30年的罪行,Aly Raisman (3次奧運金牌得主)的指控可能就引起不了軒然大波。

昇華成群體行為的象徵

當一個人成功引爆群體行為,他或她或某個象徵物品,就可能昇華成群體行為的象徵。這個人或是物品,就已經不代表個人,而是某個乘載著特定意義的符號。
小丑的妝容對於亞瑟來說,本來只是掩蓋不幸的面具,但成為象徵之後,小丑面具昇華成社會底層對抗政府、上流階級的符號。
就如同,在哈利波特中,哈利代表著對抗惡勢力的象徵、在飢餓遊戲中,凱妮絲與他的仿聲鳥徽章,成了對抗首都及對抗飢餓遊戲的象徵。
當人或物品成為象徵,就乘載了跟隨者賦予的意義,就擁有了動員的影響力,無論是刻意為之或是意外所致。

操縱群體行為

雖然電影中,小丑中的亞瑟、飢餓遊戲中的凱妮絲、哈利波特都不是自願性的成為待有意義的象徵性人物,但是現實中,這個能產生群體影響力的象徵符號,卻完全是能在人為刻意操作中產生的。
現今台灣媒體或政治人物刻意操作、肆意放大某些特定議題,統獨也好、經濟也好、同婚也好,無論正反兩派,都是希望在台灣這個社會中,經由媒體對於某些特定群體慢慢增加壓力、逼近臨界值。而政黨候選人,或甚至總統候選人們,都是政黨或是背後勢力推派出來扮演的引爆群體行為的第一人。
差別在於,韓國瑜操作的議題與族群相對明確很多,例如:高雄不欠民進黨、庶民經濟,等,因此產生的群體效應規模也就比其他人大上很多。
這些政治人物在某種層面上都成為了象徵性的人物,但如同上述提到,當一個人成為了象徵,那麼他們代表的就不再只是自己,而是乘載的意義。這些政治人物,不過都只是在檯面上忠誠地扮演著他們被賦予的角色罷了。

反思: 陷入群體行為的我們

討論到現在會發現,或多或少,我們都曾經陷入某些被刻意操作的群體行為。
太陽花學運、反紅媒遊行、挺香港遊行、同志遊行,又或者是某政治人物的造勢活動。
參加這些群體行為的動機,是因為我們本身對於議題有透徹的了解? 又或者只是試著附和同溫層的聲音? 在2018年公投時,有多少人是在不清楚公投內容的情況下,僅聽著同溫層的媒體、朋友的鼓吹而投下那一票?
這個現象其實不只發生在台灣,英國人在公投通過了脫歐決議後,多數英國人其實當下就後悔了。電影「脫歐之戰」就揭露了整個脫歐行動,是一場精心策畫的計畫。歐巴馬、川普的選戰,也是類似的群體行為的操弄。
現今媒體發達的社會、演算法的箝固,讓我們太容易只聽見片面的訊息,甚而陷入群體行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改善整個社會的狀況,但也許,下次在參與一場群體行動之前,先想想,這場群體行動背後的最大受益者是誰,也許我們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又陷入被刻意操作的群體效應之中了。
電影片尾,小丑成為象徵,社會陷入瘋狂,觀影的多數人,心情沉重地走出影院,這是一種莫可奈何,體制使人發狂的現象。
然而,在現今社會中,卻有人無時無刻蓄意地操作,試圖引發社會衝突,來取得個人或團體的最大利益。
我們所處的社會,也許比小丑電影更瘋狂
本文於2019/10/14首刊於Medium,點擊閱讀更多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小丑》第二集探討了亞瑟在司法審判舞臺上的內心矛盾,揭示了他身份的分裂與對愛的渴望。亞瑟脫下小丑的面具,面對孤獨而痛苦的真實自我,最終進入一種痛苦的自我接受。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現代社會中角色與自我認同的矛盾,提醒我們在追求完美的同時,也應接受那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但就像法庭上的「小丑」支持者紛紛離席,電影外的群眾也不願意接受「小丑」的這個結局。近期的電影評價應證了貫穿電影核心的「沒有人在乎亞瑟」。片名的意涵在電影上映的幾天後變得清晰:「小丑,是眾人共同的幻覺」。亞瑟的故事是:社會使得本來可以善良的人變成了那樣。而這才是導演希望我們關注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Thumbnail
他代你受辱、受苦,他甚至比你溫暖和勤奮,他比你不放棄。只是那個架空的、虛幻的電影世界與命運回報他更龐大的絕望,所以他開槍你喝采,他跳舞你搖擺。因為這個以道德、法制維繫群體、課本鼓吹你溫良恭儉讓、所有長輩訓誡你安分努力工作即可獲得至福的社會根本顛倒,不真實。
Thumbnail
在小丑2上映之際,我回顧了2019年觀賞第一部的體驗,並描述了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影片中的混亂與孤獨深刻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仇富心理及社會問題,特別是角色亞瑟面對的重重困難。透過音樂與劇情的完美結合,電影展現了小丑成型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成為社會底層的象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小丑2:雙重瘋狂》的主題和角色發展。透過亞瑟與莉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電影中隱含的社會評價,揭示了小丑這一角色在幻覺與現實之間的掙扎。作者針對音樂劇的設計和情節伏筆進行分析,反映出亞瑟作為一個脆弱存在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如何被周圍人的期待與偏見所吞噬。
Thumbnail
  事隔五年,《小丑》(2019)的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上映了。雙重瘋狂的雙重,可指亞瑟/小丑(瓦昆菲尼克斯 飾)的雙重,也可指監獄與社會的雙重。本文想探討的是後者,社會如何看待受刑人?又是什麼樣的獄政體系,讓受刑人邁向瘋狂而永不得翻身?    片中的亞瑟,在我看來,多數時候與一般人無異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小丑》第二集探討了亞瑟在司法審判舞臺上的內心矛盾,揭示了他身份的分裂與對愛的渴望。亞瑟脫下小丑的面具,面對孤獨而痛苦的真實自我,最終進入一種痛苦的自我接受。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現代社會中角色與自我認同的矛盾,提醒我們在追求完美的同時,也應接受那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但就像法庭上的「小丑」支持者紛紛離席,電影外的群眾也不願意接受「小丑」的這個結局。近期的電影評價應證了貫穿電影核心的「沒有人在乎亞瑟」。片名的意涵在電影上映的幾天後變得清晰:「小丑,是眾人共同的幻覺」。亞瑟的故事是:社會使得本來可以善良的人變成了那樣。而這才是導演希望我們關注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Thumbnail
他代你受辱、受苦,他甚至比你溫暖和勤奮,他比你不放棄。只是那個架空的、虛幻的電影世界與命運回報他更龐大的絕望,所以他開槍你喝采,他跳舞你搖擺。因為這個以道德、法制維繫群體、課本鼓吹你溫良恭儉讓、所有長輩訓誡你安分努力工作即可獲得至福的社會根本顛倒,不真實。
Thumbnail
在小丑2上映之際,我回顧了2019年觀賞第一部的體驗,並描述了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影片中的混亂與孤獨深刻反映了現實世界的仇富心理及社會問題,特別是角色亞瑟面對的重重困難。透過音樂與劇情的完美結合,電影展現了小丑成型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成為社會底層的象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小丑2:雙重瘋狂》的主題和角色發展。透過亞瑟與莉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電影中隱含的社會評價,揭示了小丑這一角色在幻覺與現實之間的掙扎。作者針對音樂劇的設計和情節伏筆進行分析,反映出亞瑟作為一個脆弱存在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如何被周圍人的期待與偏見所吞噬。
Thumbnail
  事隔五年,《小丑》(2019)的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上映了。雙重瘋狂的雙重,可指亞瑟/小丑(瓦昆菲尼克斯 飾)的雙重,也可指監獄與社會的雙重。本文想探討的是後者,社會如何看待受刑人?又是什麼樣的獄政體系,讓受刑人邁向瘋狂而永不得翻身?    片中的亞瑟,在我看來,多數時候與一般人無異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