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更多的靠近跟連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在工作室懶懶的,感覺自己有點發燒,早上在早課的念誦時,感覺自己前一段時間膝蓋有點不舒服,最近還是持續著,當自己深蹲、起身就會感覺到沈重。
從小到大幾乎沒什麼病苦,唯有小學三年級割過一次盲腸,更小一點還是因為裝病不想去上學。
偶爾幾次的感冒,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跟媽媽撒嬌的症狀,因為媽媽會在上班時提早回來帶我去看醫生,結束後會買零食、玩具給我。
後來一路成長的過程,就很少有病痛,我一直相信是生命給予我的禮物。
早上的靜坐,我也藉此機會觀察自己的狀態,掃描了一遍全身,感覺除了膝蓋,還有身體有一點點沈重,接著發現頭部有點漲漲的。
我接著思維到,自己已經年近50,再回憶過往的身體狀況,覺得感恩,父親、母親過去都有心血管疾病,我到目前還沒有這些症狀。
但透過對身體的觀察,我意識到就算沒什麼病苦,但生跟老甚至死亡,卻是在當下就在發生。
每一個感受都非恆常,每一個念頭都在生滅,而身體也一直在變化而朝向衰老,當自己意識到死亡正在發生,我開始覺得沒有那麼可怕了,因為認識到它並不是發生在未來,而就是在當下。
中午到工作室,聯絡一些開課的事宜後,漸漸感覺頭部發漲的狀況越來越明顯,於是廢了一會,在沙發上看了一段影片。
除了身體的不適,我也感受自己內在的情緒有些低落,思緒開始紛擾,大多 想著自己是不是受到感染,接著就開始想到手邊繁瑣的事物,好像也對未來充滿著焦慮。
我覺察著正在經驗的這一切,我決定把自己帶到靜坐墊上持續的觀察,在靜坐中,讓自己去經驗每一個升起的感受跟念頭,我知道頭的不適還在,我知道自己有一些負面的情緒,但我同時也知道自己只要陪伴跟經驗自己就好。
慢慢的,我有一種體會,能夠一點點經驗到什麼是「痛而不苦」,身體、心裡的不適跟感受都在,但我可以不需對其做回應。
就這樣在一段靜坐中自己漸漸感覺安頓下來。
結束後感覺思緒比較清晰,我利用時間紀錄了前幾天課程的體驗。
我想自己應該有發燒,回到家保持戴著口罩,量體溫36.8,跟太太說我會跟他們保持一點距離讓自己休息一下。
回想課程的進行,在課程前每人要進行快篩或提出疫苗施打證明,五天我們沒跟外人接觸,在飯店,我是獨自一人的房間,也沒接觸他人,因此群聚感染的機率不大。
唯一回想在課程中,因為冷氣開得很強,我一直穿著外套還是覺得有點冷,在進出教室上廁所時感到明顯的氣溫落差。
這時我想傷寒的症狀是有的,太太問我說要吃普拿疼或感冒藥嗎?我向來很少吃藥,所以我跟她說不用,但我跟她說:我想先透過禮拜運動讓自己出汗,接下來洗完澡請她幫我拔罐。
其實流完汗跟洗澡後身體就順暢許多,接下來太太幫我拔罐,我請她用滑罐的方式為我處理,一開始從上背移動時我就感覺頭部的悶跟漲就一直被釋放開。
結束後,我跟太太說晚上會先睡客廳,她跟孩子各自在自己房間,保持點距離,我再觀察自己的狀態,其實這時我自己已經退燒,不適感也退去了。
今早整理這篇文章,我自己有些體會;我想疾病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也能夠幫助自己學習,也許過去醫療沒有那麼進步,我們承受病苦的情形就比較多,然而承受病苦也會讓我們跟自己的內在連結,畢竟那就是生命的部份樣貌。
我並非鼓勵有狀況不看醫生,我自己如果有一些狀況還是會看中醫,但只是覺得可以在承受病痛時多一些對當下的覺察,那也是一種對自我生命的回應與負責。
之前聽過從醫的朋友分享,現代很多人都把病痛的責任交給醫生,其實面對病痛,經驗跟負責的是患者自己,醫護系統只是一個診斷、協助、陪伴跟支持,當然也必須處理一些意外造成的創傷急救。
而時常一有不適就吞服藥物成習慣的現代人,也容易讓自己跟身體的感受失去連結,有時一些身體的生理反應可以是一種檢測系統,它可以幫助我們跟自己連結,可以為我們帶來意義。
我欣賞自己在經驗這個過程中保持允許、接納、也讓自己練習覺察,也感謝自己有這個機會能透過一個病痛的經驗跟自己有更多的靠近跟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會員
    3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菩提子念珠的祝福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讓批判退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影響我的女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父女間的對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常是一個禮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無憂無腦的母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給父母的悄悄話8之3曾經到馬祖演講,與副縣長聊天時談到親子互動,從軍職退伍轉任的副縣長笑說:「以前看到孩子我們在家裡晃來晃去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等到他入伍後才發現,原來少將非常的大,從此對我刮目相看!」  的確,即便在外叱吒風雲的大企業家,回到家裡,在孩子眼中也許只是穿著睡褲看電視的糟老頭,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功課之外,
    avatar
    李偉文
    2021-01-20
    BL愛情關係學(ㄧ)—《Given被贈與的未來》你跟音樂,讓我朝更好的自己前進《Given被贈與的未來》為聚光燈下的汗水與歌聲交織而成的青春群像劇,同時Given是不折不扣的音樂愛情故事。故事講述著樂團Given成員-真冬,立夏,春樹跟秋彥之間的團員間的羈絆與愛情故事。キヅナツキ老師的敘事方式與宛如電影分鏡的畫法,視線錯落於空間場景與人物表情間,每個角色間細膩的心聲  
    Thumbnail
    avatar
    嘎拉嬉皮GALA
    2020-12-02
    荒唐的覺得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我不想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老, 只要把自己做好,或許有一天就會知道,
    avatar
    蘇 遇
    2020-10-03
    跟自己讀書會《愛的藝術》 EP2:那些感到孤獨的時刻裡睡前,與伴侶一陣爭吵。孩子都睡了之後,我找他再繼續深聊。  那晚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說:「我覺得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 老公:「我們本來就不一樣啊。」  真是一語道破我們彼此最大的認知差異。  也難怪,我經常對想法的不同調感到「失落」,而當看見伴侶面對這個落差的「泰然自若」,我又更加失落。  這
    Thumbnail
    avatar
    黃彎盧
    2020-02-13
    跟自己讀書會《愛的藝術》 EP1:看見「愛」的軌跡我看見過去我在「愛」的軌跡裡,大量著重在「愛的對象」的適切性,而少了我「愛的能力是否夠成熟」的那一半。少了「辯證什麼是真正的愛」的能力、「要如何與不同的人一起長期共同生活」以及「我要如何去愛」的練習與思考。 那些對「愛的對象」的選擇,其實不單是同儕之間的狀態所得到的啟發,還有更多無形的提示來自:
    Thumbnail
    avatar
    黃彎盧
    2020-01-26
    07 主理人職場人生觀察週記 | 對未來缺乏「想像」?連結夢想,你更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家裡客廳的牆面上有一個我最喜歡的角落,牆上陳設了一個12宮格的開放層架,佈置了部分旅行時蒐集回來的紀念杯及值得回憶的小物。層架下方張貼了幾張友人寄給自己的明信片,以及一個12吋的大相框,每到年底,我總習慣挑幾張年度最喜歡的照片,陳設於相框中當作是對隔年的盼望。 如今,這個儀式已進行了好多年,牆面上
    Thumbnail
    avatar
    Better Life好感生活研究所
    2019-11-25
    為自己這陣子的功課做一個接近總結的整理 (這篇整理得很亂很意識流,請見諒XD) 昨天又跟我的御用塔羅師喵誌約算了一次牌,來好好透過塔羅的幫助整理我最近的功課與自我狀態。我總覺得自己好像抓到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卻還又未完整的感覺。面臨愛這個議
    Thumbnail
    avatar
    文飛(Dana)
    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