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梵谷:我為工作冒著生命危險,理智已然崩毀了一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梵谷檔案》是以荷蘭梵谷博物館所收藏的梵谷書信為基礎寫成的一系列文章,算不上是有系統的介紹梵谷的生平,更像是黑澤明的電影《夢》中的一段。電影中的主角走入梵谷的畫中場景,在蕭邦《雨滴前奏曲》的背景前,行經《隆瓦橋畔的洗衣婦》和《豐收》的麥田,最後走入繪畫的本身,見證了槍響與麥田群鴉的一刻。發表在這裡的《梵谷檔案》則是以文字和圖像為媒介的一場遊歷。

本文是《梵谷檔案》的第二十篇,您可以在這裡讀到先前的文章。

・・・・・・・・

《杜比尼花園》不是梵谷最知名的畫作,卻是他所寄出的最後一封信裡提到的畫作。這最後的一封信是寫給他最親愛的弟弟提奧,時間應該是一八九〇年七月二十三日。信不長,文字部分只有三頁,另有四張素描,《杜比尼花園》是其中之一。畫家在信末形容畫中景緻:

前景的草地是綠色和粉色,左邊有綠色和丁香色的樹叢,還有一段植物的莖幹,生著白白的葉子。中央有玫瑰花圃。右邊有障壁,一堵牆,牆上可見榛樹,有著紫色的葉子。 然後是一排丁香樹籬,一排圓圓的黃色椴樹。背景是房子,粉紅色的,有鋪著藍色磁磚的屋頂。有一張長凳,三把椅子,一個戴著黃色帽子的深色身影。前景是黑貓。天空是淡綠色。

raw-image

畫家的形容一如往常的精準。從現存的兩幅《杜比尼花園》看來,畫家信中所形容的應當是現藏於瑞士巴塞爾藝術博物館的那幅(上圖),因為另一幅現藏廣島藝術博物館的《杜比尼花園》前景沒有黑貓,背景的大屋也不是粉紅色的牆面(下圖)。

raw-image

既然名叫「杜比尼花園」,這花園與大宅的主人自然就是杜比尼了。這位杜比尼先生並不是普通的富紳,而是法國知名的風景畫家,梵谷則是他的仰慕者。杜比尼於一八七八年在巴黎過世的時候,聽聞這消息的梵谷曾經寫信給提奧,訴說杜比尼之死帶給他的哀戚,但同一時間他也相信,杜比尼的作品如此傑出,必然會長久流傳。

一八九〇年畫家停留歐佛城的時候,距離杜比尼過世已經超過十年,但孀居的杜比尼夫人還住在那大宅裡。梵谷畫中那「戴著黃色帽子的深色身影」,很有可能就是杜比尼夫人。

畫家一共有三幅名為《杜比尼花園》的畫作。除了上述兩幅,還有一幅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不過這第三幅畫作並不是畫在一般的油畫畫布上,卻是畫在一條普通的廚巾上(下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7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芳菲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那瓜書房|Nakao Eki
87會員
305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2022/07/17
意外事件發生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籌備「印象派滋味」展覽期間。參展畫作被送交X光掃描,於是發現名為《農民女子頭像》的梵谷油畫背後隱藏一幅畫家自畫像,被層層膠水和紙板掩蓋。
Thumbnail
2022/07/17
意外事件發生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籌備「印象派滋味」展覽期間。參展畫作被送交X光掃描,於是發現名為《農民女子頭像》的梵谷油畫背後隱藏一幅畫家自畫像,被層層膠水和紙板掩蓋。
Thumbnail
2022/04/01
澤倫斯基站在飄雪的基輔街頭,對著鏡頭說,春天到了,下雪了,春天是這樣的,也有戰火般嚴酷的一面。這段話驚人之處,不僅在於真誠和詩意,更在於近乎局外旁觀的冷冽清醒,甚至,近乎藝術的昇華。
Thumbnail
2022/04/01
澤倫斯基站在飄雪的基輔街頭,對著鏡頭說,春天到了,下雪了,春天是這樣的,也有戰火般嚴酷的一面。這段話驚人之處,不僅在於真誠和詩意,更在於近乎局外旁觀的冷冽清醒,甚至,近乎藝術的昇華。
Thumbnail
2021/11/27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Thumbnail
2021/11/27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從畫家的書信中讀到的是一個柔軟的心靈,只是恆常受到困擾與捉弄。也許畫家更希望後人想到他的時候,能夠想到平靜之美,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東西。
Thumbnail
我們從畫家的書信中讀到的是一個柔軟的心靈,只是恆常受到困擾與捉弄。也許畫家更希望後人想到他的時候,能夠想到平靜之美,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東西。
Thumbnail
歐佛城是畫家人生的最終站,他在這裡住了兩個多月,就發生了最終奪取他性命的槍擊事件。由於事件發生時沒有目擊者在場,流傳下來的情節泰半出於揣測。我們知道畫家受傷的日期是一八九〇年七月二十七日,這是一個週日,傷到畫家的是一把勒福舍針式底火左輪手槍,一般相信畫家是對自己開槍,或許有自殺的意圖⋯⋯
Thumbnail
歐佛城是畫家人生的最終站,他在這裡住了兩個多月,就發生了最終奪取他性命的槍擊事件。由於事件發生時沒有目擊者在場,流傳下來的情節泰半出於揣測。我們知道畫家受傷的日期是一八九〇年七月二十七日,這是一個週日,傷到畫家的是一把勒福舍針式底火左輪手槍,一般相信畫家是對自己開槍,或許有自殺的意圖⋯⋯
Thumbnail
一八八八年十月下旬,阿萊城畫家文森梵谷總算迎來他仰慕的畫家朋友,保羅高更,兩人在十一月正式搬進畫家為此租下的黃房子。在高更抵達之前,梵谷已經為裝飾黃房子努力作畫,而這工作在高更抵達之後還繼續著,其中有一幅名為《埃藤花園的回憶》,是一個既繽紛又憂鬱的場景。
Thumbnail
一八八八年十月下旬,阿萊城畫家文森梵谷總算迎來他仰慕的畫家朋友,保羅高更,兩人在十一月正式搬進畫家為此租下的黃房子。在高更抵達之前,梵谷已經為裝飾黃房子努力作畫,而這工作在高更抵達之後還繼續著,其中有一幅名為《埃藤花園的回憶》,是一個既繽紛又憂鬱的場景。
Thumbnail
雖然沒有任何佐證,但畫家或許曾在最後的那段時光裡想起當年的西恩。他搬入聖雷米的療養院後畫過一幅《哀傷的老人》,又名《在永恆門前》,畫中的病人有著與當年西恩相同的姿態,彷彿遮蔽了視線就遮蔽了殘酷的現實。
Thumbnail
雖然沒有任何佐證,但畫家或許曾在最後的那段時光裡想起當年的西恩。他搬入聖雷米的療養院後畫過一幅《哀傷的老人》,又名《在永恆門前》,畫中的病人有著與當年西恩相同的姿態,彷彿遮蔽了視線就遮蔽了殘酷的現實。
Thumbnail
《杏花綻放》不只是送給提奧的生日禮物,也是為了慶賀提奧新生的兒子。提奧在信中寫道,他和妻子商議的結果,將孩子以畫家之名來命名,也叫做文森,「願他有你的決心,也有你的勇氣」。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杏花綻放》這幅畫作對梵谷家族而言別具意義,是他們家族最看重的一幅畫。
Thumbnail
《杏花綻放》不只是送給提奧的生日禮物,也是為了慶賀提奧新生的兒子。提奧在信中寫道,他和妻子商議的結果,將孩子以畫家之名來命名,也叫做文森,「願他有你的決心,也有你的勇氣」。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杏花綻放》這幅畫作對梵谷家族而言別具意義,是他們家族最看重的一幅畫。
Thumbnail
療養院新來一個人,非常激動,把所有東西都打破了,日夜不停的叫囂,連緊身衣都撕碎,幾乎整天在洗澡,卻沒有平靜的時候。他把床跟房間裡其他的東西都毀了,把食物掀翻,讓人見了真是難過。
Thumbnail
療養院新來一個人,非常激動,把所有東西都打破了,日夜不停的叫囂,連緊身衣都撕碎,幾乎整天在洗澡,卻沒有平靜的時候。他把床跟房間裡其他的東西都毀了,把食物掀翻,讓人見了真是難過。
Thumbnail
「我想在這封信的開頭告訴你:世界的這個角落於我而言就像日本一樣美麗,有著澄淨的空氣,明亮的色彩。流水是美麗的翠綠和豐美的蔚藍,在地景中隨處可見,就像我們在日本繪畫中所見。讓田野染上藍色的是那淺橙色光芒四射的太陽。」
Thumbnail
「我想在這封信的開頭告訴你:世界的這個角落於我而言就像日本一樣美麗,有著澄淨的空氣,明亮的色彩。流水是美麗的翠綠和豐美的蔚藍,在地景中隨處可見,就像我們在日本繪畫中所見。讓田野染上藍色的是那淺橙色光芒四射的太陽。」
Thumbnail
「至於我自己,我得說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看見星辰讓我作夢,簡單得一如地圖上代表城鎮鄉村的黑點令我作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穹中點點星光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點點遙不可及?」
Thumbnail
「至於我自己,我得說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看見星辰讓我作夢,簡單得一如地圖上代表城鎮鄉村的黑點令我作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穹中點點星光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點點遙不可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