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性

更新於 2024/07/3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08.23
記得看過一本書叫做《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那時候覺得太科學又太抽象,太難了,沒讀完。但一直記著某個段落。
它說到主觀性的重要。
人若是缺乏主觀性,便不會有「認知」。也就是說,人就算經歷了某事,如果沒有主動去感受這個經歷、有意識地感知自己(不論在情緒或理性上)如何因為事件而變化,那麼友誼只不過是合作;歡樂不會成為狂喜;愛不會是愛,只是性;痛苦也不會成為苦難。
沒了認知,缺乏向內觀看的經驗裡只有承接,來什麼就收什麼;沒有了思想,人便失去創造性,不會有語言,亦無藝術,更遑論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84內容數
    手機版左上角三條橫槓點下去有一些分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n W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08.19-20 只要我一靠近,我就進入這個場域
    2021.08.17-18 「邊境外還有邊境。」
    2021.08.16 在山裡
    2021.08.15 「沮喪是個重要的成功。」
    2021.8.14 我需要一些閃爍的燈號、路燈和呼嘯而過的影。
    我們從未能看見組成風險的因子是如何發生的,又或,是如何一個一個連接起來的。
    2021.08.19-20 只要我一靠近,我就進入這個場域
    2021.08.17-18 「邊境外還有邊境。」
    2021.08.16 在山裡
    2021.08.15 「沮喪是個重要的成功。」
    2021.8.14 我需要一些閃爍的燈號、路燈和呼嘯而過的影。
    我們從未能看見組成風險的因子是如何發生的,又或,是如何一個一個連接起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單純為了推坑我的喜好而寫了這篇居家防疫娛樂作品推薦守則,每個推薦作品原因我都會簡短地寫上一小段推薦的理由。但其實我的喜好還蠻侷限的,如果你剛好有對上電波或是不介意的話,歡迎參考一下的推薦。
    Thumbnail
    此篇所定義的「替位式主觀視覺」(substitutional subjective-vision): 就是種可以由遠端透過數位鏡頭去實踐的數位替身應用,且使這種替位式數位視覺可以在各個鏡頭設置點間自由地切換。
    雲門是個神秘組織。 得體的發言、快速的應變能力、親切有禮不失分寸,大概是你每次碰到雲門人都會有的主觀印象。無論是在記者會、媒體聯訪、編舞家或舞者專訪、看排、前台、帶位、戶外演出,每個雲門人都很像功能良好的小螺絲,堅守崗位、盡忠職守,每一分每一秒都讓雲門這部機器可以完美運轉。 你不太會聽到他們抱怨,也
    Thumbnail
    我怕我就要成為像你一樣的人了。 那些曾經對父母親說過或想過「絕對不要像你一樣!」的小孩子,都長成與父母不一樣的大人了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單純為了推坑我的喜好而寫了這篇居家防疫娛樂作品推薦守則,每個推薦作品原因我都會簡短地寫上一小段推薦的理由。但其實我的喜好還蠻侷限的,如果你剛好有對上電波或是不介意的話,歡迎參考一下的推薦。
    Thumbnail
    此篇所定義的「替位式主觀視覺」(substitutional subjective-vision): 就是種可以由遠端透過數位鏡頭去實踐的數位替身應用,且使這種替位式數位視覺可以在各個鏡頭設置點間自由地切換。
    雲門是個神秘組織。 得體的發言、快速的應變能力、親切有禮不失分寸,大概是你每次碰到雲門人都會有的主觀印象。無論是在記者會、媒體聯訪、編舞家或舞者專訪、看排、前台、帶位、戶外演出,每個雲門人都很像功能良好的小螺絲,堅守崗位、盡忠職守,每一分每一秒都讓雲門這部機器可以完美運轉。 你不太會聽到他們抱怨,也
    Thumbnail
    我怕我就要成為像你一樣的人了。 那些曾經對父母親說過或想過「絕對不要像你一樣!」的小孩子,都長成與父母不一樣的大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