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Reading 《微笑憂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閱讀時間:2021.7.30 – 2021.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微笑憂鬱》是一本抽到的書,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因此也沒有特別的選購理由,就隨興得挑了他來看,對於抽獎這件事情,我真的有莫名的運氣,以前的發票每一期都會小額中獎,到現在在FB、IG上面留言抽獎,被我Tag朋友的朋友應該超煩的吧,而且我還會在公開分享的文章記錄開獎時間,時間一到就刪文,看起來已經有系統地在處理抽獎的邏輯了。

其實憂鬱症也離我的專業知識不遠,因此看本書的過程中,很多觀念大致上都能理解,但作者想說現代人比較常見的另一個觀點:Smiling Depression,成功把憂鬱問題隱藏起來的人。人與人的連結,是我們人類需要社交群體生活,無可避免的需求之一,在網路發達、科技爆炸發展之後,社交值已經可以被數字量化了,這導致我們「慢性中毒」在追求數字的變化,重新定義了社交互動的多寡與成就,我想這已經屢見不鮮了,從滑FB、IG的次數時間上略知一二,而背後改變我們的是更快速的社交,與無止盡的渴望。題外話,FB的成功,在另一本《遊戲化實戰全書》裡有提到一些概念,FB原本只給哈佛的學生使用(稀缺性)、加上下拉可以像拉霸機一樣出現朋友的動態(不確定性)、貼文與回文(創造力與回饋)、點讚加分享(發展與成就),到現在隱私權與大數據的蒐集,打造了FB在社群軟體上的地位。

「『不要想太多』這句話,阻擋了後續可能有的求救訊號。」,面對心裡生病的人,很容易把「應該要正常」套在他身上,殊不知「不正常」才是我們正常的反應啊?我自己以前就理解,一次負面的情緒,可以抵好幾次愉快的經驗,這個經驗越親密,倍數越大。在前進的路上,不全然都是直線,轉彎又何嘗不是一種前進呢?最近有曾想要移除FB、IG這類的社交軟體,因為現在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期,想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陪更重要的人,目前可以練習到滑兩下就意識到自己在瞎滑,趕緊切換到手邊的書,IG粉專也沒有在發文,FB剩抽獎、閱讀心得跟副木製作的照片,IG也剩煮飯日記和小朋友了。看了一下手機的螢幕使用時間,FB跟IG是1小時17分/天、YT是30分/天,手遊是2小時13分/天,結果反而遊戲占最多比例,該好好反省,而我用tg是1小時48分/天,比起line的41分/天多。你各位看到這邊,留言告訴我你的手機每天花多少時間在FB、IG、YT、line好嗎?

書看到這裡,提到一個微笑憂鬱很重要的表徵:

與重度憂鬱症不同之處,其中一部分就是,微笑憂鬱的人不一定會經驗到重度憂鬱症的典型症狀,比如疲累、食慾低、睡眠改變、無望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價值感。同時對於平常會感到有興趣的活動,他們不會興致缺缺,依然很願意參與。

書裡分享了很多不同角色可能會遇到的情境,進而產生的微笑憂鬱,我可能沒有辦法一一列舉,其中一個是改變角色認同的細節想和大家分享。以前的我很喜歡喝飲料,反正我不是在團購飲料,就是在團購飲料的路上,每次喝也都是鮮奶茶微糖微冰,甚至在跟同學講課的時候,也都會拿來舉例「如何改變喝飲料的習慣」,但終究無法到達行動期,同學甚至都直接開好菜單幫我點,或是回娘家的學弟妹帶的伴手禮,也都是飲料。自從開始16/8斷食跟低碳飲食後,開始塑造自己是健康飲食的人,不吃碳水化合物、不喝有糖飲料、只喝水、中午12點才進食、晚上8點後不吃消夜,慢慢的從我為中心開始改變,我已經是一個不喝有糖飲料的人了,最近買過燕麥鮮奶茶無糖跟水果茶無糖,還會被周遭的人指正說:欸幹燕麥不是碳水化合物嗎?水果不是有果糖嗎?靠,我自己都沒發現還被旁邊的人修正,真的是笑爛,不過這不就也達到我的目的嗎?與《原子習慣》不謀而合,從一句「我正在戒菸」vs「我不抽菸」,在角色設定上就已經成功了。說了這麼遠,微笑憂鬱其實也是一樣的,讓這些人從角色認同上,有根本的改變,那麼也許就可以走出微笑憂鬱了。

另外在這邊我想說,微笑憂鬱目前應該還不是疾病,但也許可以是憂鬱症中的其中一個型態,對於描述上,作者可能有些自己的觀點,我也有我的觀點,沒有孰優孰劣。

我在這邊看到一個我做不到的事情:不要以德報怨,而是以直報怨。我時常沒有辦法在面對討厭的人事物上,做出適當的反應,更常的是違背心裡的行為,因此曾被說過雙面人,挺令人難過的。在這樣沒有拿捏得體的人際關係,某方面來說我可能也是微笑憂鬱的一者吧。

最後作者分享了耶魯大學教授的一堂課:如何才能夠快樂?其中10點分享給大家:

  1. 快樂操之在己,你有能力讓自己快樂
  2. 外在環境及生活事件,沒有那麼了不起
  3. 持續練習,就能變得更快樂
  4. 心智會騙人
  5. 人與人的連結讓你快樂
  6. 「利他」讓你更快樂
  7. 每天都要感恩
  8. 健康習慣非常重要
  9. 擁有自己的時間
  10. 享受就在當下

這些10點交織了很多概念進來,對我最近的想法及過去的觀念而言,增加自我控制感,本來就可以提高人生存的價值,以我舉例就是烹飪這件事,既可以有東西吃,又有成就感,而且經過多次練習後,還可以帶給別人快樂,有健康的飲食就會有健康的身體,控制自己的時間去完成複雜的IADL,所以烹飪真的很不錯,最近也增加了沖耳掛咖啡,從煮熱水開始而已,然後加1匙椰子油、100g無鹽奶油去果汁機打成防彈咖啡。另外還有生物駭客筆記提到的感恩,也是個很不錯的行動。

「鏈條的堅固程度取決於最弱的環節」

最後終於講完了,到這邊2000字已經超過我的想像,仍然還有一些話想說,最近終於開始看《反脆弱》和《黑天鵝》效應了,磚頭書的威力果然不容小覷,這邊想稍微分享,脆弱的相反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的能力,微笑憂鬱應該也可以用反脆弱來解釋,那些我們認為脆弱的人事物,不一定要用「堅強」去面對,而是從反脆弱的觀點去變得更加強大;我們也許會害怕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但如果能在平常準備更多彈性的想法和處事方式,那麼黑天鵝就算降臨了,依舊可以面對他。各位朋友,感謝你看到又臭又長的這裡,我最近開始把讀書心得移轉到方格子了,我也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用,但至少能把自己的紀錄系統化,就算未來沒有什麼路用,但我也會得到我的自我控制感。

順帶一提,阿滴英文志祺七七也都是近期網路公眾人物中,很好的微笑憂鬱例子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明學的沙龍
13會員
87內容數
求學經驗很不愛看書的人,翻開神鵰俠侶就會睡著的人,竟然從2020Q4開始大量閱讀,並且逐步紀錄讀書心得。
鍾明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0
#Reading87
閱讀時間:2023.2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闕又上
書籍來源:國資圖 
出版社:#遠流
 出版時間:2017.7.27初版 
ISBN: 9789573280439
 #投資理財 #商業理財 #理財規劃 #個人理財
Thumbnail
2024/06/20
#Reading87
閱讀時間:2023.2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闕又上
書籍來源:國資圖 
出版社:#遠流
 出版時間:2017.7.27初版 
ISBN: 9789573280439
 #投資理財 #商業理財 #理財規劃 #個人理財
Thumbnail
2024/06/17
#Reading86
閱讀時間:2023.2 閱讀媒介:電子書 
作者:Ted 
書籍來源:國資圖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1.5.6 
ISBN: 9789570857900 
#商業理財 #投資理財 #房地產
Thumbnail
2024/06/17
#Reading86
閱讀時間:2023.2 閱讀媒介:電子書 
作者:Ted 
書籍來源:國資圖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1.5.6 
ISBN: 9789570857900 
#商業理財 #投資理財 #房地產
Thumbnail
2024/05/14
#Reading85 閱讀時間:2023.1 閱讀媒介:電子書 作者:黃琳智 書籍來源:朋友書庫 出版社:#城邦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7.9.19 ISBN: 3119869523202 #非小說 #飲食 #飲料 #咖啡與茶飲
Thumbnail
2024/05/14
#Reading85 閱讀時間:2023.1 閱讀媒介:電子書 作者:黃琳智 書籍來源:朋友書庫 出版社:#城邦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7.9.19 ISBN: 3119869523202 #非小說 #飲食 #飲料 #咖啡與茶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書是看謝哲青直播時介紹的,那集的主題談憂鬱。他說:「憂鬱是一種自我欣賞和自我同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你以為這本書看了會很憂鬱嗎?那就錯了。 我們不能否認,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也一定會發生,如果能用平靜的心態去接受,或許更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是看謝哲青直播時介紹的,那集的主題談憂鬱。他說:「憂鬱是一種自我欣賞和自我同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你以為這本書看了會很憂鬱嗎?那就錯了。 我們不能否認,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也一定會發生,如果能用平靜的心態去接受,或許更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
Thumbnail
您的微笑有幾分是真的呢?
Thumbnail
您的微笑有幾分是真的呢?
Thumbnail
微笑是為了抗憂鬱 憂鬱最折磨人的,是你無法克制質疑所有事。從早上睜眼,就開始做一份問卷 ─為什麼要醒來? ─為什麼要起床? 坦白說決定回歸職場,算是自己規劃治療憂鬱症其中一個步驟。上班通勤也像是緩和地運動。回歸現實,《我需要錢》,才能支付生活的基本開銷,還有持續回診看醫生。
Thumbnail
微笑是為了抗憂鬱 憂鬱最折磨人的,是你無法克制質疑所有事。從早上睜眼,就開始做一份問卷 ─為什麼要醒來? ─為什麼要起床? 坦白說決定回歸職場,算是自己規劃治療憂鬱症其中一個步驟。上班通勤也像是緩和地運動。回歸現實,《我需要錢》,才能支付生活的基本開銷,還有持續回診看醫生。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1.7.30 – 2021.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1.7.30 – 2021.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Thumbnail
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它聽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更像是一種憂鬱的非典型表現模式。這樣的人表面看來沒事或很快樂,但其實內心是憂鬱的。
Thumbnail
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它聽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更像是一種憂鬱的非典型表現模式。這樣的人表面看來沒事或很快樂,但其實內心是憂鬱的。
Thumbnail
我對書中很有感的一段是「愛書人如果重視的是別人的讚賞及肯定,就變成不斷追逐數量、速度及難度,反而造成自己的壓力,原本閱讀的美好消失了,反而有情緒困擾,又不能大方談論或讓身邊的人知道。」
Thumbnail
我對書中很有感的一段是「愛書人如果重視的是別人的讚賞及肯定,就變成不斷追逐數量、速度及難度,反而造成自己的壓力,原本閱讀的美好消失了,反而有情緒困擾,又不能大方談論或讓身邊的人知道。」
Thumbnail
不論如何,自已必須成為對自已最溫柔的那個人,就好像與自已做了個誓約-宣示著不論情緒如何低潮、工作如何挫折、身材如何走鐘,甚至所謂的人生進度如何落後,都會願意穩穩地陪伴著這樣的自已。這是多麼溫柔的約定,是吧?
Thumbnail
不論如何,自已必須成為對自已最溫柔的那個人,就好像與自已做了個誓約-宣示著不論情緒如何低潮、工作如何挫折、身材如何走鐘,甚至所謂的人生進度如何落後,都會願意穩穩地陪伴著這樣的自已。這是多麼溫柔的約定,是吧?
Thumbnail
「我這樣是憂鬱症嗎?」 基本上,會來問這句話的十個人,有九個都是。 這是個弔詭的問題,憂鬱症的診斷不停改變,標準越來越嚴格,允許我們悲傷的時刻越來越少。
Thumbnail
「我這樣是憂鬱症嗎?」 基本上,會來問這句話的十個人,有九個都是。 這是個弔詭的問題,憂鬱症的診斷不停改變,標準越來越嚴格,允許我們悲傷的時刻越來越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