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志的好滋味——蓴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蓴菜是一種長得像睡蓮一般的水生植物。它在台灣很罕見,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只有在沒有汙染、活水而又潮濕多雨的宜蘭山區的雙連埤有種植。

因為在秋風吹起的季節,深深懷念起故鄉的美食,於是有人立馬辭官歸鄉,這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距今1700多年前,故事中的主角叫做張翰,字季鷹,三國時代吳江人。據《晉書.張翰傳》記載:張翰原本在洛陽當官,因為見到秋風吹起,因而思念起自己故鄉吳郡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翻成白話就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得痛快、符合自己的本性,怎麼能夠流浪千里去當官,只是為了博一個虛名呢?於是就辭官回家了!這段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蓴鱸之思」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也成了後世文人棄官歸隱的典範。

這種人生貴得適意的曠達,深獲後代文人的認同,瀟灑的李白也不禁大讚: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行路難.三首之三〉)

能讓文人捨棄雄心壯志、說不幹就不幹的蓴菜,原來是一種長得像睡蓮一般的水生植物。

養了5-6年,卻一直等不到蓴菜結凍

蓴菜在台灣很罕見,它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據說只有在沒有汙染、活水而又潮濕多雨的宜蘭山區的雙連埤有種植。

蓴菜最大特色就是嫩莖和葉背有膠狀透明的物質,又稱為果凍菜,據說在日據時代,是上供日本天皇的美食。

蓴菜不但美味還有特殊療效,醫書上說可以降火、明目、除煩、清腸熱。《本草綱目》記載:

蓴生南方湖澤中,為吳越人善食之。春夏嫩莖末葉者名稚蓴;葉稍舒長者名絲蓴;至秋老則名葵蓴。花嫩葉旋捲未展開時,外被以透明黏液,為洋菜凍,可採作羹湯,味極鮮美,為菜餚中之珍品。其嫩葉可供食用;採鮮葉搗爛,敷治疔瘡有奇效。

現代人還發現有蓴菜有抗癌與美容的功效!

正是對「蓴鱸之思」此一典故的迷戀,因此在秋風吹起的季節,我在陽台養上了這一小缸蓴菜,現實中的自己雖然不怎麼開心,卻很難有張翰那種說走就走的瀟灑氣魄,只能期盼著蓴菜長得茂盛點,讓我好好洗手作羹湯,細細品味一下文人筆下這適志的好滋味!

多年來差不多就是維持一缸綠油油的葉子的狀態。

然而這一等就等了五-六年,卻一直等不到蓴菜結凍,好幾次還把它從快熱死的邊緣搶救回來,差不多就是維持一缸綠油油的葉子的狀態。

最近心想:都種了這麼多年,無論如何也該嚐嚐這蓴菜的滋味了吧!於是撈了一些浮在表面的葉子,加了些豆腐下去煮羹湯,沒想到這葉子嚐起來又老又澀的,實在是一點都不好吃!最後心想:算了不種了,乾脆清掉來養睡蓮好了,就在倒掉水,掏掉蓴菜的過程中,竟然有出人意表的發現:竟然在底部摸到了一團團滑溜溜的東西,舉到眼前一看......哇,莫非這才是蓴菜的凍,吃的應該是這個部位才對吧?!

蓴菜吃的是它的嫩葉,捲起來尚未展開的型態,外面有一層果凍包覆的黏液

初生蓴菜嫩葉背後有晶瑩黏滑的果凍狀物質,這層黏狀物質據說有抑制細菌的作用,還可以降火、除煩、清腸熱的效果。

於是連忙欣喜若狂地上網查資料:才發現自己竟然錯了這麼多年:

第一點、受到張翰秋風起,思念鱸魚蓴羹之典故的影響,就以為蓴菜是秋風的風物,這點其實是錯誤的。《本草綱目》說得很清楚:「春夏嫩莖末葉者名稚蓴...花嫩葉旋捲未展開時,外被以透明黏液,為洋菜凍,可採作羹湯,味極鮮美,為菜餚中之珍品。其嫩葉可供食用。」蓴菜吃的其實是嫩莖葉,嫩葉尚未展開前會被果凍包覆,是在水面下,且吃的季節是在春夏,「至秋老則名葵蓴」,到了秋天就是老葉,就是浮在水面的葉子,所以我先前根本煮錯了。

第二點、受到一位水生植物玩家的誤導,因為他告訴我蓴菜之所以會結凍是為了禦寒,而嘉義這裡因為太熱了所以結不了凍,乍聽之下似乎也頗有道理,但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因為蓴菜種在這高溫37、38度的戶外,仍有結凍,可見其結凍的機制並非為了禦寒。

在熱得要命的南部種蓴菜,最後也只收穫這麼一點點
太珍貴了,再把鏡頭放大一點看

接下來,就是實際煮蓴菜羹了,結果發現這有著果凍包覆的蓴菜嫩莖葉,沒甚麼味道,卻勝在鮮脆滑嫩的口感,幾乎不需要甚麼特殊調味,就能感受到這美好的風味!只可惜缸裡的環境不是太好,沒法跟純淨天然的埤塘環境相比擬,所得的果凍蓴菜自然很有限,但畢竟聊勝於無。我已經是大大滿足了!

但後來看到暉慈學姊所分享的杭州樓外樓一大碗蓴菜羹照片,學姊深情款款的回憶:「那蓴菜入口是踩著圓舞曲的舞步滑進喉嚨的。那也是我至今對西湖念念不忘的味道。」哇~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根本還沒體會到甚麼喉嚨的圓舞曲,那滋味就沒了,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吃上一大碗才罷休啊!

附註:西晉八王之亂亂起之際,張翰被徵召為齊王司馬囧的屬官,被任命為大司馬東曹掾,因眼見齊王掌權之後,走上了趙王倫的老路,驕奢淫逸、擅權獨斷,大封親信官爵。張翰心知齊王不可長久,自己也必然有池魚之殃,於是尋求脫身之計,在西風起時託言思念家鄉鱸魚蓴菜,向齊王辭官歸家。張翰辭官之後不到一年,司馬冏被同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所殺。當時的人稱張翰有「見機」(在事前即能明白事物細微的變化,因此能及早制定應變之道)的智慧。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畫角東城(815年) 中唐 · 李賀 河轉曙蕭蕭,鴉飛睥睨高。 帆長摽越甸,壁冷掛吳刀。 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 水花霑抹額,旗鼓夜迎潮。 淡菜,古即有之,小子淺陋,至今始知! 唐韓愈《孔公墓志銘》:“明州貢海蟲、淡菜、蛤蚶。”明楊愼《升庵經說·夏小正》:“寧波有淡菜,其形不典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說起藺草起源,有許多故事可以分享。當時有兩名道卡斯族婦女在大安溪下游發現了野生生長的藺草。嘗試將之編織成草蓆,作為平日使用的坐墊。後來發現藺草不僅有吸濕汗透氣的功能,在炎熱的夏天使用也十分涼爽………
Thumbnail
感動重逢的老班長小陳和經典的家常菜香橙料理食坊,讓人倍感溫暖與美味。小陳特別推薦的招牌菜,包括腰果鮮蝦溫沙拉、鮮筍炒肉絲、檸檬蝦、酸白菜牛肉、樹子水蓮和魚冊蛋花湯,用料新鮮,口味鮮美。來台南想要享受道地的熱炒和家常菜,絕對不能錯過這間香橙料理食坊!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慶餘年/#庆余年 「范闲勾搭北齊聖女」 個人覺得”證據確鑿”莫過於范闲跟了海棠朶朶回家農耕。 這段農夫翻土、農婦洗菜的影象,完全滲滿普通百姓的溫馨幸福感。 懶懶散散、曬曬太陽、說說廢話,難得的矯情! 不是說不愛郡主,但朶朶那種率性甚至似媽媽葉輕眉! 和朶朶交談的層次,我想是范闲最最沒戒
第四十一章 衝動 過不久這家餐廳就端出好幾盤菜,看上去都是海鮮料理!且極為新鮮的樣子,似乎是剛剛才處理好上桌! 孫三毛看了一眼問張雨寧說’我可以吃嗎?‘,張雨寧聽了他的話笑了一下說’本來就是給你吃的‘,孫三毛夾了一口花枝放入嘴中,腦中只有“脆跟彈牙”能形容這花枝的新鮮,好吃的讓他揚起了嘴角⋯張雨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山茼蒿有種特殊香氣 有著特殊鋸齒裂葉狀 口感比茼蒿更滑口鮮嫩 營養價值: 富含維生素A、K、C、B2、β-胡蘿蔔素 手機電腦族-舒緩眼睛疲勞 便秘族-助通便 老年人-強化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症 瘦身族-分解肉類脂肪、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美女族-修復肌膚、防止乾燥與細緻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畫角東城(815年) 中唐 · 李賀 河轉曙蕭蕭,鴉飛睥睨高。 帆長摽越甸,壁冷掛吳刀。 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 水花霑抹額,旗鼓夜迎潮。 淡菜,古即有之,小子淺陋,至今始知! 唐韓愈《孔公墓志銘》:“明州貢海蟲、淡菜、蛤蚶。”明楊愼《升庵經說·夏小正》:“寧波有淡菜,其形不典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說起藺草起源,有許多故事可以分享。當時有兩名道卡斯族婦女在大安溪下游發現了野生生長的藺草。嘗試將之編織成草蓆,作為平日使用的坐墊。後來發現藺草不僅有吸濕汗透氣的功能,在炎熱的夏天使用也十分涼爽………
Thumbnail
感動重逢的老班長小陳和經典的家常菜香橙料理食坊,讓人倍感溫暖與美味。小陳特別推薦的招牌菜,包括腰果鮮蝦溫沙拉、鮮筍炒肉絲、檸檬蝦、酸白菜牛肉、樹子水蓮和魚冊蛋花湯,用料新鮮,口味鮮美。來台南想要享受道地的熱炒和家常菜,絕對不能錯過這間香橙料理食坊!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慶餘年/#庆余年 「范闲勾搭北齊聖女」 個人覺得”證據確鑿”莫過於范闲跟了海棠朶朶回家農耕。 這段農夫翻土、農婦洗菜的影象,完全滲滿普通百姓的溫馨幸福感。 懶懶散散、曬曬太陽、說說廢話,難得的矯情! 不是說不愛郡主,但朶朶那種率性甚至似媽媽葉輕眉! 和朶朶交談的層次,我想是范闲最最沒戒
第四十一章 衝動 過不久這家餐廳就端出好幾盤菜,看上去都是海鮮料理!且極為新鮮的樣子,似乎是剛剛才處理好上桌! 孫三毛看了一眼問張雨寧說’我可以吃嗎?‘,張雨寧聽了他的話笑了一下說’本來就是給你吃的‘,孫三毛夾了一口花枝放入嘴中,腦中只有“脆跟彈牙”能形容這花枝的新鮮,好吃的讓他揚起了嘴角⋯張雨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山茼蒿有種特殊香氣 有著特殊鋸齒裂葉狀 口感比茼蒿更滑口鮮嫩 營養價值: 富含維生素A、K、C、B2、β-胡蘿蔔素 手機電腦族-舒緩眼睛疲勞 便秘族-助通便 老年人-強化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症 瘦身族-分解肉類脂肪、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美女族-修復肌膚、防止乾燥與細緻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