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當然”的認知謬誤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這個不就是本來就這樣嗎,為什麼要學?
這個很簡單啊,有什麼困難的?

昨天跟朋友的聊天中談到了這樣的話題,很多自己會的、很自然的行為,便會覺得這樣的事情全部的人應該都會,當看到有人說不會或做起來很困難或彆扭時,還會出現疑惑、質疑的反應,認為對方是不願意做或在逃避。

在我自己的例子中,跟人家分享物品、食物…等,是一件陌生的事,生命經驗中沒有學習與經驗的機會,長大後看見朋友自然且開心地將自己的東西跟人分享時,心中甚至會想幹嘛這樣,自己的東西自己吃就好了,分給別人自己不就少了,這樣有什麼值得開心的。

不過好奇心驅使,也就開始觀察朋友進行分享時的心情,發現朋友做分享時是真心的快樂,沒有什麼特別目的或想法,而這樣的分享似乎也會形成一種好的循環,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分享,過程中傳遞了許多的關心、感謝與情誼。

因為喜歡感覺人與人之間良好互動的感受,開始嘗試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記得第一次做時,心中掙扎了好幾天,從對象的選擇、要分享的東西、要怎麼交給對方、要跟對方說什麼、對方會怎麼想…..,無數的念頭在腦中盤旋,到最後還需鼓起無比的勇氣將東西遞出去。

當我述說著這個過程中,明顯看到朋友那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他們無法理解對他們而言是如此簡單且理所當然的生活日常,我為什麼會做得如此艱難,但也因我的述說讓他們了解,許多事並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每一個很簡單的良善行為,也都是自己最珍貴的資產。

一件事情如果沒學過,就算是再簡單的動作或行為,不會就是不會,對人應該要有這樣的認知與寬容,對自己也應該要有所體諒與認識;經過了多年的學習,現在已經可以自在地將東西跟朋友分享,慢慢也成為我生命與生活中的一部分,並開始享受著分享時所帶來的美好感受,而且因為分享,感覺心胸似乎也比較廣闊了一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習習踐行的分享沙龍
19會員
47內容數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2024/11/19
這篇文章分享了近期觀看臺劇的心得,特別是觀察到劇情中的生活瑣事帶來的深刻情感共鳴,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和成長,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尋找平凡生活中的真正價值,文章也提到追求世俗成功的同時,最能打動內心的依然是與家人之間的日常互動。
Thumbnail
2024/11/19
這篇文章分享了近期觀看臺劇的心得,特別是觀察到劇情中的生活瑣事帶來的深刻情感共鳴,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和成長,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尋找平凡生活中的真正價值,文章也提到追求世俗成功的同時,最能打動內心的依然是與家人之間的日常互動。
Thumbnail
2024/11/04
一段朋友之間的日常對話,包括如何透過輕鬆的交流來增進互動和理解,良好的交流技巧能夠影響彼此的心情,並為關係創造新的價值。
Thumbnail
2024/11/04
一段朋友之間的日常對話,包括如何透過輕鬆的交流來增進互動和理解,良好的交流技巧能夠影響彼此的心情,並為關係創造新的價值。
Thumbnail
2024/09/02
要謝謝女兒一次次的表現,讓自己能慢慢的放手與放心,未來四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就要求自己提供一個全力、全心支持的狀態,看著、欣賞著慢慢茁壯成長的蝴蝶展翅飛舞,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
Thumbnail
2024/09/02
要謝謝女兒一次次的表現,讓自己能慢慢的放手與放心,未來四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就要求自己提供一個全力、全心支持的狀態,看著、欣賞著慢慢茁壯成長的蝴蝶展翅飛舞,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知識與常識的分享,多半是用來幫別人解決問題的,或是提供經驗值給其他人少走點冤枉路,若經常需要「透過別人的不知道,去表現自己知道很多」,很容易在「其實我知道的事別人也都知道」而失去了成就感,或者在別人沒有表現「你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知道」的反應時,感覺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了!
Thumbnail
知識與常識的分享,多半是用來幫別人解決問題的,或是提供經驗值給其他人少走點冤枉路,若經常需要「透過別人的不知道,去表現自己知道很多」,很容易在「其實我知道的事別人也都知道」而失去了成就感,或者在別人沒有表現「你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知道」的反應時,感覺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了!
Thumbnail
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內化才是困難的部分
Thumbnail
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內化才是困難的部分
Thumbnail
故事1:還記得以前學生時代的室友看我吃芭樂, 很驚異的說我怎麼沒削皮, 我愣了一下 還很大聲嘲笑回去"芭樂不用削皮,這不是基本的常識嗎"。
Thumbnail
故事1:還記得以前學生時代的室友看我吃芭樂, 很驚異的說我怎麼沒削皮, 我愣了一下 還很大聲嘲笑回去"芭樂不用削皮,這不是基本的常識嗎"。
Thumbnail
我們碰到不舒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或人的時候,往往抱怨、責怪那人的不是,那件事情的難纏、不合理、不順心,如果事情重覆發生的話,就要反過來看看自己了,為什麼老是碰到類似的事情、同樣的人呢?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一、 當人家在教導、指導我的時候,我覺得不舒服、不耐煩 2.沒有跟著情況改變,改變做法。
Thumbnail
我們碰到不舒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事情或人的時候,往往抱怨、責怪那人的不是,那件事情的難纏、不合理、不順心,如果事情重覆發生的話,就要反過來看看自己了,為什麼老是碰到類似的事情、同樣的人呢?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一、 當人家在教導、指導我的時候,我覺得不舒服、不耐煩 2.沒有跟著情況改變,改變做法。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種藝術,是一個我們永遠學不完的課題,就算是學歷再高,資歷再豐富,在這部分、我們永遠都是一個實習生。 在生活中,你們是否也常遇到類似的狀況? 例如在職場中:你怎麼搞不清楚狀況跟重點呢?我跟你說這樣就是不對。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種藝術,是一個我們永遠學不完的課題,就算是學歷再高,資歷再豐富,在這部分、我們永遠都是一個實習生。 在生活中,你們是否也常遇到類似的狀況? 例如在職場中:你怎麼搞不清楚狀況跟重點呢?我跟你說這樣就是不對。
Thumbnail
文中子中说 - 卷八 魏相篇:子謁見隋祖,一接而陳《十二策》,編成四卷。薛收曰:「辯矣乎!」董常曰:「非辯也,理當然爾。」
Thumbnail
文中子中说 - 卷八 魏相篇:子謁見隋祖,一接而陳《十二策》,編成四卷。薛收曰:「辯矣乎!」董常曰:「非辯也,理當然爾。」
Thumbnail
一件事情如果沒學過,就算是再簡單的動作或行為,不會就是不會,對人應該要有這樣的認知與寬容,對自己也應該要有所體諒與認識
Thumbnail
一件事情如果沒學過,就算是再簡單的動作或行為,不會就是不會,對人應該要有這樣的認知與寬容,對自己也應該要有所體諒與認識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分享的習慣呢?如果自己學到了新東西會想跟別人分享嗎?我身邊有很多人害怕分享,因為分享了,自己學到東西就不再特別,也會害怕別人搶走自己的機會,但是對我來說「分享才會創造更多機會」。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分享的習慣呢?如果自己學到了新東西會想跟別人分享嗎?我身邊有很多人害怕分享,因為分享了,自己學到東西就不再特別,也會害怕別人搶走自己的機會,但是對我來說「分享才會創造更多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