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化的軌跡 內化,而不是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內化才是困難的部分
離開求學階段以後,很難得的又開始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學習成長上。這一看,不得了,還真的發現自己就像是剛打開的遊戲一樣,整個地圖籠罩在未探索的迷霧之中。
由於可以學習和改善的事情太多,然後這世界上又充滿了很多很厲害的人。我看到他們和他們寫的經驗,也總是會有種想要急迫的追上他們的心情。
但總覺得,這樣大概是不行的。
什麼是內化呢,我覺得就像是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或者程度低一點是變成習慣,或者至少是要實踐過。
舉例來說..............假設早睡早起是個好事好了,我相信知道早睡早起的人多得不得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這件事。可是,知道這件事並不代表學了這件事。相對的,別人對你好以後要說謝謝,這件事大概大家都做得到,這就是已經內化了,是真的學了這件事。
你不是僅僅知道「別人對你好以後要說謝謝」,而是已經融合在你本身,很自然的會這樣行動。如果一個小孩知道了「別人對你好以後要說謝謝」,但卻沒有實行,相信大人們也不會認為這孩子學會了這個。
但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很快,所以很多事情,我們都會陷入一種瘋狂的想知道更多的狀態,並且很常下意識覺得知道了就是學會了。
實際上,我們很少好好地把「知道」給「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知道是件容易的事情,內化才是困難的部分--
因此,在學習和成長上面,對於記憶性知識以外的事物,我希望盡量能夠把它們一點一點內化。
而這絕對是快不起來的。
avatar-img
104會員
81內容數
為個人研究MBTI的心得雜談,雖然可能會試圖解釋概念,但並不代表絕對正確。 請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當作是消遣閱讀即可。
留言1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山毛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盡量地把期待和時間心力放在「自己本身可以控制的事物上」。
盡量地把期待和時間心力放在「自己本身可以控制的事物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今天的交易操作也沒有甚麼太複雜的地方,先上圖 開盤價撐壓先畫出來之後,可以看到長紅突破開盤價撐壓,後續也作勢要向上突破上方撐壓區間,基本上這邊就只剩下做多的選擇,等待突破後回測上方撐壓區間 突破後的紅框的區間是我認為不錯的多方進場位置,基本上我會在第一次回測後出現多方K棒組合後就進場多單,後續因
Thumbnail
大家好,直接先上圖 這是昨天先畫出來給大家參考的撐壓區間,今天的部分把開盤價撐壓的部分也補上了,今天適合操作的空間有兩段,一是從開盤價到上方撐壓多單的部分,二是9:45分出現長紅K突破上方撐壓區間多單的部分。 在圖2的部分可以看到,在開盤價的位置進場多單是一個合理的選擇,我曾說過看大趨勢
Thumbnail
今天的盤勢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走一個空方趨勢盤,依照前一天的 日盤所畫出來的撐壓區間如下圖: 今天的開盤價撐壓也不太需要畫出來參考,首先說說在當下的做法以及對於盤勢的判斷: 在8:45開盤之後可以規劃的是,我想做空方回測上方撐壓線,然後出現空方K棒組合後再進場空單,但盤勢在開盤第三根的時候發生了變
與神對話於1995年出版 直至現在已經快30年 裡面的內容還是我們需要的嗎? 但書中說一切都不是偶然 如果你不需要 那你不會讀到它 以下是書中我較有共鳴的內容整理 (內容我有稍微調整,非書中原話)
我們知道學習的重要,但知道和做到真的差很多,內在生命的豐富可能從自身的微小習慣而產生了變化,坦白說這不容易,建立良好的習慣,除了願意花自內心去執行外,還要遵守紀律,但我們大腦不喜歡複雜的事情,除了本身記憶外,包含我們的內在心理也會影響你大腦運作的執行,若不把事情簡單做,大腦會認為這很複雜,而內心也會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今天的交易操作也沒有甚麼太複雜的地方,先上圖 開盤價撐壓先畫出來之後,可以看到長紅突破開盤價撐壓,後續也作勢要向上突破上方撐壓區間,基本上這邊就只剩下做多的選擇,等待突破後回測上方撐壓區間 突破後的紅框的區間是我認為不錯的多方進場位置,基本上我會在第一次回測後出現多方K棒組合後就進場多單,後續因
Thumbnail
大家好,直接先上圖 這是昨天先畫出來給大家參考的撐壓區間,今天的部分把開盤價撐壓的部分也補上了,今天適合操作的空間有兩段,一是從開盤價到上方撐壓多單的部分,二是9:45分出現長紅K突破上方撐壓區間多單的部分。 在圖2的部分可以看到,在開盤價的位置進場多單是一個合理的選擇,我曾說過看大趨勢
Thumbnail
今天的盤勢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走一個空方趨勢盤,依照前一天的 日盤所畫出來的撐壓區間如下圖: 今天的開盤價撐壓也不太需要畫出來參考,首先說說在當下的做法以及對於盤勢的判斷: 在8:45開盤之後可以規劃的是,我想做空方回測上方撐壓線,然後出現空方K棒組合後再進場空單,但盤勢在開盤第三根的時候發生了變
與神對話於1995年出版 直至現在已經快30年 裡面的內容還是我們需要的嗎? 但書中說一切都不是偶然 如果你不需要 那你不會讀到它 以下是書中我較有共鳴的內容整理 (內容我有稍微調整,非書中原話)
我們知道學習的重要,但知道和做到真的差很多,內在生命的豐富可能從自身的微小習慣而產生了變化,坦白說這不容易,建立良好的習慣,除了願意花自內心去執行外,還要遵守紀律,但我們大腦不喜歡複雜的事情,除了本身記憶外,包含我們的內在心理也會影響你大腦運作的執行,若不把事情簡單做,大腦會認為這很複雜,而內心也會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