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種藝術,是一個我們永遠學不完的課題,就算是學歷再高,資歷再豐富,在這部分、我們永遠都是一個實習生。
在生活中,你們是否也常遇到類似的狀況?
例如在職場中:你怎麼搞不清楚狀況跟重點呢?我跟你說這樣就是不對。
例如:孩子放學回來重重的把書包一摔,問他發生了甚麼事,他卻不禮貌的說:你好煩喔,你可以不要管嗎?
例如:老婆問老公晚餐想吃甚麼,老公竟不客氣的說:跟妳結婚這麼久了,我愛吃甚麼妳還不知道嗎?
有一位創業的朋友來找我,大嘆合夥事業難做,曾經在一次應酬的場合結束後,合夥人對他有所斥責,在場合中分不清楚目的及誰是主角與陪同者,還與陪同者不斷交換意見聊天,好幾次都是這樣,朋友對我說,對於指責,他只接受一半,他接受夥伴對他在出席場合重點認知不足的指正,也感謝夥伴能告訴他,讓他有機會修正,但另一半他不接受的是,過程的對話可以明顯感受對方的情緒與怒氣,並沒有把他視為合夥人。
上述的這些對話你熟悉嗎?因為「理所當然」,我們有時對熟悉的共事夥伴、朋友、伴侶、孩子…我們說的話不但直白、還帶情緒,或許你會說:因為我是為你好欸,我是把你當朋友才這樣說耶,你這麼不爽、好啊以後我不會再跟你說。
這些過程到底有甚麼問題?想想看我們對於剛認識的朋友或是商業對象,說話絕對客氣,就算對於錯誤,我們也會用「討論」的方式「間接」指正。
對於身邊熟悉的人我們更應當如此,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好有距離喔,這、不是距離,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尊,或許你的指正是對的,但是一旦加入了你的情緒,就很容易失焦,也容易觸發對方的防衛機制。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得理不饒人,除了指正、是否還加入了你自己情緒上的發洩?在許多的問題點與議題上,你的想法就一定是對的嗎?就像一個水杯,你從上往下看它是圓的,從正面看它是長方形的,其實我們看的是同一件事,只是觀點不同、做法不同,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此時,我們要用的方式就是用「溝通取代指責」,聽聽對方的說法。
拿我那位創業的朋友當例子,換個方式溝通:john,有件事想跟你討論一下,關於今天的場合……,我們可以等結束後一起約其他夥伴一起喝咖啡繼續聊,……你覺得如何?提供你參考一下,以「間接」的口氣,指出他人的錯誤,我們既能不讓事情失焦,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如此、不但能贏得情誼,也展現了自己的深度與高度。
人與人的相處真的不容易啊!「理所當然」,讓我們常常用自己的主觀認定來判斷一件事或一個人,再加上藉由過程抒發所謂的情緒,我們卻忽略了自己其實是處在人群之中,所以我們要學習的二件事是,一是讓自己成為更友善的人,以溫和、客觀的語句作為溝通的基礎,贏得他人由衷的合作,進一步進展到能夠領導他人,指正他人而不引起反感的境界。另一件事就是持續改進自己,其中最困難的部份就是坦然承認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只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實,就能開始著手改善並解決問題,而「認錯」,是可以降低衝突的傷害,它更是一種修為。
最後,祝福大家也包括我自己,都能把握每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植入發自內心的和善與謙卑在我們的DNA裡面,做一個真正具深度、有高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