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有好理由嗎?該如何看待不平等?【上等肥肉podcast 01】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也很想要的美金
有錢人真的就壞壞?還是仇富其實是我們的錯?
我們時常可以觀察到一些跟「財富」有關的現象。例如在重大災情發生時,總有人認為大企業或知名人物不捐錢救災,就是道德上有缺陷該被我們撻伐。或是當有錢家庭的小孩獲得不錯成就時,總有人會說出:「還不是因為他家有錢才辦得到?」。諸多基於對方擁有較多財富,間接促成的憤怒、指責、酸言酸語,在社會中屢見不鮮。
然而,在上述這兩個案例中,前者是否幫助救災,廣義上來說並不影響我們對他的道德評價。或許有人會基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得出有錢人本來就有道德上的義務去幫助受難者。
可是如果把這樣的原則放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們會得出所有足夠溫飽的人,在道德上都有義務去幫助遠方的窮人。若不幫助,恐怕所有人在道德上都應該備受譴責。如此的道德觀點所得出的結論太違反直覺,無法被多數人所接受,因此我們沒有好理由透過一個人有多於常人的財富,得出他「必須幫助」受災者。
第二個例子中,如果那個孩子不是透過買槍手代考、請別人代寫作業,而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學習通過考試,我們真的理由認為是財富讓他得到目前的成就嗎?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社會中需多人脈的建立、資源資訊的取得,或許會因為家庭財富的多寡而變得較為容易,但既使如此一個人的努力也不該因此貶值。
我們在Podcast 節目中還有討論更多意想不到的例子,並且一一分析其實我們並沒有辦法基於「好理由」去認同這些仇恨,多數的仇恨其實源自於「歸因謬誤」。同時討論了為何社會孕育出一群人對於富有者如此嚴苛?仇富這個共同情緒如何出現?傳播媒體如何加深刻板映像,導致貧富之間的仇恨愈演愈烈?
現在讓我們把重點放在既使上述理由都不充分,我們是否有其他因素討厭社會中財富並平等』?認為這是不對勁的?我將透過兩位哲學家,盧梭與尼采他們部分觀點來探討支持與反對的可能。
接著,我們開始小小的思考吧

有理由討厭的觀點:「不平等」出現的原因


是運氣還是努力?他們有我們所沒有的,但他們是如何拿到的?

在盧梭的觀點中,會認為不平等的出現不合理(違反自然狀態),也反對不平等社會中人們被奴役這件事。當然,他所處時代的人類學、考古研究不完備,導致他所想像出的「自然狀態」有太多幻想的元素。
在他的理論中,自然狀態指的是人類尚未進入國家前的美好過去,在那時沒有任何壓迫,大家互不依賴也沒有紛爭。盧梭與現代差距了快300年,社會結構早已不同。可是在他的理論中,卻同樣能得到現代社會仍保留的真實壓迫感受。
〈論人與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這篇論文中,盧梭會認為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出現有其原因。第一種,是自然或是生理上的不平等;第二種,是精神上的或是政治上的不平等。後者的不平等仰賴習俗的建立「經過人們同意,或至少經過人們認可」。這種不平等展現在需損害他人才能施展的特權,例如富有、尊榮、權勢、服從。
盧梭認為,『不平等竟然是出於我們同意的』
在現代社會中這相當好想像,有多少法律在我們不經意間就通過了呢?當老闆問你可不可以加班時,你是堅決否認,還是好啦好啦反正整間公司都一起加班了?我們不經一間同意的法律、促成的加班文化等等都一點一滴促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或許會認為,為什麼不逃離呢?
盧梭會認為,我們脫離了自然狀態中不依賴他人的狀態,也再也回不去了。而「依賴」的出現展現在資源的掠奪,當你不再擁有自然狀態中可以輕易得到的資源,漸漸的便只能依賴社會中的他人,而最終只能別無選擇的受他人支配。該篇論文中廣泛的討論土地的擁有、私有制的出現、治金農耕技術的發展,在盧梭的觀點中這些習俗造成了我們無法離開社會。
「不先使一個人處於依賴另一個人的狀態,就不可能奴役」
論文的總結,認為不平等在今日持續存在與發展,是因為人類能力與知識的進步,並最終透過私有制和法律變得「穩固又合法」。與後世馬克思主義認為,技術文化都是資本階級壓迫的工具,有著一脈傳承的相似觀點。
基於盧梭的觀點,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社會不平等(財富、政治權利)有出現的原因,且是基於祖先輩或是我們不經意的同意,最終面這些壓迫時無法逃離依賴的關係,也始終無法逃離這樣的不平等。
不得不說,盧梭刻畫出了一個原先美妙的自然狀態,再告訴人們現代的社會總總壓迫,在過去都不存在,是我們不經易的造成的。確實強而有力的傳遞出反動的思想,如果真的被他說服,想必一定要參與革命,畢竟在結構中是沒有辦法獲得平等的,而這些不平等是不正確的。
然而在現代,真實情況可能早與他所描繪的觀點有極大差異。我們有許多更公正、同時確保社會共同利益的途徑去改變制度,而他理論中不時流露的憤怒情緒,反倒無法幫助我們修改,近一步促成社會無法抑止的混亂與動盪。

沒理由討厭的觀點:公正不該是互相約束


在尼采的觀點中,我們應該追求的好的、善的,是「有感的生命,感受生命的澎湃」。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創造生命的價值,成為一個藝術家、革命者、宗教領袖;多數人只能追求生命的價值,這時我們便要求社會中的所有人都應該公平公正。
尼采會認為,現代人不斷講求分析式、理性的對話方式,是為了試圖說服他人、約束他人,而不是傾聽內在自我的聲音。如此的道德觀點展現互相牽制,要求人應該謙虛應該合群,考慮整體的觀感。尼采認為如此的道德觀點不會使人進步,人們不應該活得如此小鼻子小眼睛。
如此一來,大家看待人生就像看會計帳本,成為自己的會計師,計算自己做了多少好事應該有多少好報,他人做了多少壞事應該要有惡報。若此世沒有辦法得到公平,就用宗教觀點中的來世、天堂地獄來達到內心的平衡。
這或許就是「公正世界理論」發展的根源,認為世界應該是公正的,如果你遭遇壞事就一定是因為壞人有壞報應,如果遭遇到好事是因為你先前一定有做善事;這個社會必定是公正不偏私的,若誰遭受壞事必定是他自身該被檢討。
這個觀點乍看之下並不危險,然而社會中譴責性擾事件受害者:檢討他們為什麼穿著不保守?為什麼深夜才回家?這些論調卻與公平世界理論有緊密的關係。而這種先行假設社會必然公正的觀點,其源自於人們不願意接受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這件事,並且,多數人需要好理由才願意在社會中做個有道德的人
在道德與宗教立場中,我們若只追求公平,而不是內在生命利的展現,真正感受他人或自我生命的崇高,那麼道德規範變成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我們便不再創造偉大的價值了。
不過可想而知,這樣的觀點沒問題嗎?尼采確實點出了現代社會中彼此互相牽制的實情,但若要因此一竿子打翻所有道德的規範,這就太多了。而如此的觀點也具有危險性,因為尼采認為如果為了一個天才英雄的出現,焚毀千年文化歷史也是沒問題的。
公正公平與否,在尼采的觀點中不是首要的考量,甚至採取不鼓勵的立場,認為這只是『普通社會大眾互相牽制』的方式。這是因為他認為與其向外追求人與人的公平,不如向內探詢自己究竟欲求什麼?自己所要的是什麼?並且如獅子一般,勇敢的說出「我要」。

「社會財富分配不均」仍值得我們思考


基於資本社會架構,一個人有太多錢或是有太少錢,本身「不必然」蘊含錯誤、不努力或是運氣,我們沒有必要在發現自己跟多數人不相同時,就找原因責怪找人背罪。只能說凡是有一套準則的制度,就必然有人能較好掌握訣竅。
但是目前的社會架構,是最好的架構嗎?
制度對於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不論在政治上或是經濟上,制度的不同都將帶來不同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不必然是最後一個社會形態,當然在這樣的社會中多數人是有能力做出選擇,實現自己的美好人生。但我們不能忽視人有一群人,可能在進入這一社會時不是最好的情況,或是運氣的緣故無法在相同的社會中用運用所需的資源。
而我們之所以會不認為「運氣」應該是社會其中之一的元素,是因為至少是現代社會的目的、我們在追求的一個社會的目標,是為了使其中的成員盡可能實現自己所希望的人生,盡量不被家庭、經濟條件、運氣限制自身的選擇權利。
而「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這一特別的社會制度,或許可以帶領過去社會中不被重視、難以翻身的一群人,有重新立足的機會。當然,無條件基本收入具有他預設的價值觀,也必定擁有反對的理由,然而哪一項制度、哪一項體制在成立之初,得以沒有反對的聲浪呢?
我們可以樂觀地認為,這些反對的觀點與反對的擔憂正是一個社會與新制度「互動的階段」,或許未來的社會將有機會具備無條件基本收入的部分觀點,讓社會中更多成員掌握生活選擇的機會。

小結


我們『沒有仇富的好理由』,並且基於現行資本社會架構,一個人財富多寡,不必然蘊含錯誤、不努力或是運氣,我們沒有必要在發現自己跟多數人不相同時,就找原因責怪找人背罪。凡是有一套準則的制度,就必然有人能較好掌握訣竅。
但是我們仍可以思考社會中財富不平均的現況,是基於社會中哪些制度的發生?產生了多深的影響?受否存在更好的修改方式或可替換的新制度?
透過這樣的思考,我們踏出了改變社會的第一步。

您有不一樣的想法嗎?歡迎留言批評指教!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擊『 讚賞公民的 按讚鈕 』。雖然還要先登入很困擾,但這可以實質的幫助我這一人團隊產出更多文章!謝謝您!
文組中的文組,哲學系學生轉職軟體工程師的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決定是否該離職?若只有一個理由,那會是...有位讀者來信「點菜」,希望有機會能寫一篇如何決定要離開某公司?尤其第一份工作,大家都沒有離職經驗,而像我之前待的公司蠻糟,但我不知道要如何判斷該不該離開,而是檢討自己是否為爛草莓
Thumbnail
avatar
于為暢
2021-03-14
沒有任何背景、資源、人脈的作詞人方文山,如何成功打好看似一手的壞牌?|持續朝目標邁進的恆毅【沒有任何背景、資源、人脈的作詞人方文山,如何成功打好看似一手的壞牌?|持續朝目標邁進的恆毅力【舉例篇】#4】 出身於藍領家庭,沒有資源、背景、人脈,看似握有一手壞牌的他,該如何將它打好? 在他年過半百人生中,背後到底蘊藏著多少耐人尋味的故事?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0/23(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avatar
Smile
2020-10-20
如何完善處理所有的負能量與不快樂感? 最近在生活上,真的非常的波濤洶湧,難免在半夜、夜深人靜獨處時,會感到落寞和痛苦。有幾個瞬間,我是真的覺得滿難度過的,但每次過幾天後,就好了,我發現除了我的自癒能力以外,真的有些小方法,能夠讓我趕快轉換心境,讓我人生趕快再重回正軌。
Thumbnail
avatar
艾兒莎
2020-09-19
診斷書上有寫『手術』,為何保險公司不理賠?投保醫療險,你該注意的事。 有個朋友因為子宮內膜異位,上個月到醫院進行達文西腹腔鏡手術,後續復原狀況蠻不錯的,於是就自行備妥了申請書、診斷證明書、收據這三項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沒想到這筆保險理賠金入帳之後,卻與預期中的金額差了一大截,仔細瞧瞧理賠明細,才發現這次達文西腹腔鏡手術的花費未被保險公司認列在手術的理賠限額中..
Thumbnail
avatar
保險顧問Lydia
2020-08-06
2017韓劇TVN【Circle:相連的兩個世界 써클 : 이어진 두 세계】沒有了記憶,如果幸福呢?那不就好了嗎?(呂珍九 孔昇妍 金康宇 李起光)●2017韓劇TVN【Circle:相連的兩個世界 써클 : 이어진 두 세계】沒有了記憶,如果幸福呢?那不就好了嗎?(金康宇 呂珍九 孔昇妍 李起光) ◎有點燒腦的韓劇,倒不是劇情多難猜,多難解謎,而是編導剪接用心在「年代」轉換還有「記憶」修改。
Thumbnail
avatar
優雅下決心
2018-12-30
【致親愛的你 系列】如果這個世界,不知道貼標籤的定義,該有多好。你常在想,那些歧視或霸凌別人的人,盡是些可憐又可悲的傢伙,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有多被人討厭,用主觀意識批判他人,態度、言語、行動上的實行,建立自身價值於傷害之上,也不是件多正大光明的事⋯⋯
Thumbnail
avatar
陳然冉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