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心得(上)】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我是誰?談「解離」是什麼?

2021/05/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久沒有看到意象這麼撼動人心的展覽了!很幸運在北美館在因疫情閉館前,去觀賞了「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整個展覽大多作品都是以白、紅、黑三色絲線纏繞在空間中,試圖呈現生與死、夢境與真實、創傷與倖存等衝突的主題,透過龐大的絲線交纏作品試圖與觀展者對話。除此之外,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不少行為藝術作品的錄像或照片,在觀賞影像或照片的同時,內心不禁會掀起陣陣漣漪甚或波濤洶湧,舉例來說,《浴室》這個錄像是塩田千春在面臨自我認同的困惑,不曉得自己是誰、要做什麼、要何去何從時,所拍出的作品。錄像中的她泡在滿是泥水的浴缸裡,試圖沖洗自己,就彷如面對人生的泥濘,卻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看不見自己原本的面貌。這讓我想到「解離」(詳見備註),解離的個案中,不就有些會有對自己是誰感到不確定,內心對自己的定義感到掙扎的狀況嗎?又如「成為畫」這個作品,塩田千春不惜將有毒的紅色瓷漆潑灑在自己身上,透過沾染著血紅色瓷漆的自己擺出各樣姿態,使用自己為工具,讓自己成為了藝術品。以本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某種程度,用瓷漆毒害自己的她其實是在自我傷害,但又合理化自傷的行為,把這樣的行為「藝術化」為藝術品了吧!
  再舉一例。「外在化的身體」這個作品展示了身與心變得支離破碎的樣態,塩田千春在接受LaVie採訪時,說明自己因為癌症復發而動手術、治療,即便身體變健康,但卻「有一點點覺得我的靈魂跟不上這個身體」,所以,她利用網狀物件與紅色絲線傳達出想要連接她的靈魂與肢體的感覺。我看了作品與訪談稿後,再度聯想到的還是「解離」(詳見備註),解離的反應中,不就包括了「自我感喪失」(詳見備註)這個部份嗎?
  總括來說,我認為在「成為畫」這個作品完成期間與之後的塩田千春,都是用藝術創作來處理心理創傷,抒發內心巨大的壓力與傷痛。如果不創作的話,她很可能會發瘋,創作即療癒,大概就是那種感覺吧!

*備註:據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指出,「解離」被用來描述彼此有關聯的事物,失去或缺乏連結的狀態,造成部分經驗無法整合進自我當中。通常是發生在面對龐大壓力或創傷之下,才會有失去記憶、感覺等與自身或周遭環境無法連結的反應,此稱為「解離」。解離的反應中,包括:「身分認同混淆」、「自我感喪失」等。其中「身分認同混淆」指的就是:對自己是誰不確定,感到困惑或矛盾,對於自己是誰的定義感到混亂、掙扎;而「自我感喪失」指的是身體與情感分離的狀態,彷彿自己與身體分開,不在自己的身體裡面。

*關於展覽的參考資料:
2. 展覽時間、導覽資訊與作品介紹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100582
*關於解離的參考資料:
2.陸怡安(2016)。關係創傷之療癒-EMDR運用於解離反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