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心得(上)】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我是誰?談「解離」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久沒有看到意象這麼撼動人心的展覽了!很幸運在北美館在因疫情閉館前,去觀賞了「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整個展覽大多作品都是以白、紅、黑三色絲線纏繞在空間中,試圖呈現生與死、夢境與真實、創傷與倖存等衝突的主題,透過龐大的絲線交纏作品試圖與觀展者對話。除此之外,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不少行為藝術作品的錄像或照片,在觀賞影像或照片的同時,內心不禁會掀起陣陣漣漪甚或波濤洶湧,舉例來說,《浴室》這個錄像是塩田千春在面臨自我認同的困惑,不曉得自己是誰、要做什麼、要何去何從時,所拍出的作品。錄像中的她泡在滿是泥水的浴缸裡,試圖沖洗自己,就彷如面對人生的泥濘,卻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看不見自己原本的面貌。這讓我想到「解離」(詳見備註),解離的個案中,不就有些會有對自己是誰感到不確定,內心對自己的定義感到掙扎的狀況嗎?又如「成為畫」這個作品,塩田千春不惜將有毒的紅色瓷漆潑灑在自己身上,透過沾染著血紅色瓷漆的自己擺出各樣姿態,使用自己為工具,讓自己成為了藝術品。以本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某種程度,用瓷漆毒害自己的她其實是在自我傷害,但又合理化自傷的行為,把這樣的行為「藝術化」為藝術品了吧!
  再舉一例。「外在化的身體」這個作品展示了身與心變得支離破碎的樣態,塩田千春在接受LaVie採訪時,說明自己因為癌症復發而動手術、治療,即便身體變健康,但卻「有一點點覺得我的靈魂跟不上這個身體」,所以,她利用網狀物件與紅色絲線傳達出想要連接她的靈魂與肢體的感覺。我看了作品與訪談稿後,再度聯想到的還是「解離」(詳見備註),解離的反應中,不就包括了「自我感喪失」(詳見備註)這個部份嗎?
  總括來說,我認為在「成為畫」這個作品完成期間與之後的塩田千春,都是用藝術創作來處理心理創傷,抒發內心巨大的壓力與傷痛。如果不創作的話,她很可能會發瘋,創作即療癒,大概就是那種感覺吧!

*備註:據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指出,「解離」被用來描述彼此有關聯的事物,失去或缺乏連結的狀態,造成部分經驗無法整合進自我當中。通常是發生在面對龐大壓力或創傷之下,才會有失去記憶、感覺等與自身或周遭環境無法連結的反應,此稱為「解離」。解離的反應中,包括:「身分認同混淆」、「自我感喪失」等。其中「身分認同混淆」指的就是:對自己是誰不確定,感到困惑或矛盾,對於自己是誰的定義感到混亂、掙扎;而「自我感喪失」指的是身體與情感分離的狀態,彷彿自己與身體分開,不在自己的身體裡面。

*關於展覽的參考資料:
2. 展覽時間、導覽資訊與作品介紹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100582
*關於解離的參考資料:
2.陸怡安(2016)。關係創傷之療癒-EMDR運用於解離反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疫情肆虐,人心惶惶,如何安定自己的心實為重要。 要如何在防疫宅在家的期間安定自己的心呢?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本獅上週宅在家的時光怎麼度過,並整理出「心理防疫三大原則」,希望大家在家也可以「安疫」-安頓好疫情下的心情,讓我們的心不至於淪陷於疫情中。
「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 引自國中某英文老師說的話。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把人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訂定為什麼呢?本獅試著以終為始,從墓誌銘的角度出發,定位自己的人生。
  我一直都很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我投注努力的東西,最終都會開花結果。如果當下看似徒勞無功,那一定是結局還沒到來。所以,努力到最後一刻吧!   我選擇把生命的苦痛當經驗,它也成為了我邁向成熟的養分與持續助人的動力。 在這一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苦痛如何轉化為我助人的力量」。
  最近看舒國治老師的文章,覺得「啊!真是淋漓暢快!」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啊!除了從心理學知識出發,原來也可以單純從怎麼遊蕩、怎麼吃住來體悟人生的美。 本獅試著回顧三十年來的人生,並跟各位談談自己怎麼做生涯抉擇。很任性地把文章切分成上中下集,這篇文章沒寫詳盡的,就留待下兩篇分曉吧!
  樹懶真的是懶惰嗎?樹懶之所以動作這麼慢,不是因為懶,是因為經過無數世代的演化,他們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   本週要跟大家分享剩下幾個樹懶心法讓大家參考,這幾招「生存策略」學起來,想必你也可以用樹懶速度耍耍廢,讓自己恢復能量,有力量再出發!
近日再度遊歷台北市立動物園,覺得人世間有些難解的事情,用人類的小小腦袋瓜都想不透,突發奇想,若是用樹懶的眼光出發,牠會怎麼想呢?接下來就要跟大家分享樹懶過生活的心法,讓我們一起向樹懶學習如何放鬆吧~
當疫情肆虐,人心惶惶,如何安定自己的心實為重要。 要如何在防疫宅在家的期間安定自己的心呢?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本獅上週宅在家的時光怎麼度過,並整理出「心理防疫三大原則」,希望大家在家也可以「安疫」-安頓好疫情下的心情,讓我們的心不至於淪陷於疫情中。
「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 引自國中某英文老師說的話。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把人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訂定為什麼呢?本獅試著以終為始,從墓誌銘的角度出發,定位自己的人生。
  我一直都很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我投注努力的東西,最終都會開花結果。如果當下看似徒勞無功,那一定是結局還沒到來。所以,努力到最後一刻吧!   我選擇把生命的苦痛當經驗,它也成為了我邁向成熟的養分與持續助人的動力。 在這一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苦痛如何轉化為我助人的力量」。
  最近看舒國治老師的文章,覺得「啊!真是淋漓暢快!」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啊!除了從心理學知識出發,原來也可以單純從怎麼遊蕩、怎麼吃住來體悟人生的美。 本獅試著回顧三十年來的人生,並跟各位談談自己怎麼做生涯抉擇。很任性地把文章切分成上中下集,這篇文章沒寫詳盡的,就留待下兩篇分曉吧!
  樹懶真的是懶惰嗎?樹懶之所以動作這麼慢,不是因為懶,是因為經過無數世代的演化,他們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   本週要跟大家分享剩下幾個樹懶心法讓大家參考,這幾招「生存策略」學起來,想必你也可以用樹懶速度耍耍廢,讓自己恢復能量,有力量再出發!
近日再度遊歷台北市立動物園,覺得人世間有些難解的事情,用人類的小小腦袋瓜都想不透,突發奇想,若是用樹懶的眼光出發,牠會怎麼想呢?接下來就要跟大家分享樹懶過生活的心法,讓我們一起向樹懶學習如何放鬆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對我來說展場上的紅線更像「命運」,因為拉扯散佈在空間中,毛線突然變得很強悍,我能感覺到頭頂有人在說話,貌似在對我打什麼如意算盤,但我什麼都聽不清楚,跟人生遇到命運捉弄,卻完全找不到方法反擊一樣無助,原來我就是那艘迷失在大海的小船。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集聚——找尋目的地」三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相信平常有在關注藝文界的朋友都應該有耳聞這位日本當代大師「塩田千春」吧!她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的探討有關,思索著生命究竟在追求什麼?何去何從?尤其在現今科技快速變化、資訊量爆棚的時代,常常在時間洪流中迷失自我。「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至今規模最大的個
Thumbnail
沐浴在冬日的暖陽,101就近在眼前。這是關於一個人在面對雙極性情感疾患的歷程,並逐漸理解生命中發生的好與壞都成為生命的養分,滋養並成就了現在的模樣。十年後,終於看到陽光灑落。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透明夜晚的香氣》描繪我們對味道執念與依戀。味道不只喚醒我們的記憶,更讓我們覺知記憶裡有獨屬於我們的秘密與傷痕,我們的痛苦與慾望,幽微不可言說,唯有面對了它,我們才可能找到撫平傷疤的方式。
Thumbnail
去年到今年,與不同人接觸後的自我察覺。
Thumbnail
作為一位曾經歷過情緒困境並透過情緒療癒獲得重生的過來人的我,深深體會並想要大力推動情緒療癒的重要性: 1.尋找內在平衡與平靜:當我陷入情緒困擾和痛苦的時候,我深深 覺得自己的內心如同一攤死水,長滿青苔甚至發出臭味,看不到任何生機 情緒療癒提供了一個安全、支持和專業的環境,讓我能夠專注於自己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對我來說展場上的紅線更像「命運」,因為拉扯散佈在空間中,毛線突然變得很強悍,我能感覺到頭頂有人在說話,貌似在對我打什麼如意算盤,但我什麼都聽不清楚,跟人生遇到命運捉弄,卻完全找不到方法反擊一樣無助,原來我就是那艘迷失在大海的小船。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集聚——找尋目的地」三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相信平常有在關注藝文界的朋友都應該有耳聞這位日本當代大師「塩田千春」吧!她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的探討有關,思索著生命究竟在追求什麼?何去何從?尤其在現今科技快速變化、資訊量爆棚的時代,常常在時間洪流中迷失自我。「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至今規模最大的個
Thumbnail
沐浴在冬日的暖陽,101就近在眼前。這是關於一個人在面對雙極性情感疾患的歷程,並逐漸理解生命中發生的好與壞都成為生命的養分,滋養並成就了現在的模樣。十年後,終於看到陽光灑落。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透明夜晚的香氣》描繪我們對味道執念與依戀。味道不只喚醒我們的記憶,更讓我們覺知記憶裡有獨屬於我們的秘密與傷痕,我們的痛苦與慾望,幽微不可言說,唯有面對了它,我們才可能找到撫平傷疤的方式。
Thumbnail
去年到今年,與不同人接觸後的自我察覺。
Thumbnail
作為一位曾經歷過情緒困境並透過情緒療癒獲得重生的過來人的我,深深體會並想要大力推動情緒療癒的重要性: 1.尋找內在平衡與平靜:當我陷入情緒困擾和痛苦的時候,我深深 覺得自己的內心如同一攤死水,長滿青苔甚至發出臭味,看不到任何生機 情緒療癒提供了一個安全、支持和專業的環境,讓我能夠專注於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