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思雜想0908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原生家庭中,子女和父母,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前言

  開眼即見透過鄰居膺架上幾朵碩大雲朵正在刷上淡橘的色彩,然後又慢慢的變淡,變小,終至淡白微灰…連想起昨天傍晚牽車準備出遊時,突見花園樹旁似有一團黑黑的東西,仔細一看是一黑猫,正一臉戒備的瞪著我,懷內有隻條紋毛色的小猫,好小,好像還不太會走,母猫一直注視著我的一舉一動…我沒理牠,牽車就走,今天怎會想到牠呢?應該是有所感吧?因為臨睡前想到牠浮上心頭的是牠那麼辛苦的養育下一代要做什麼?對牠有什麼好處?之所以會這麼想,乃因有次大女回來,閒聊時突然問到我生養他們要做什麼?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最少沒這樣想過,所以被問之下,愣住了,問題也掛上了心頭。現代孩子不婚,不生,婚、生做什麼?對我有什麼好處?答案的未能肯定應該是原因之一吧?之前看過一個報告探討為何女性的學歷高了,生育率就下降了,女性學歷越高,女權越高,生育率越低,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此現象,台灣,韓國生育率都低到成為國安問題之一了。

原生家庭(六)

  之前整埋了一些<原生家庭>的資料,可總覺得我們在討論<原生家庭>時一直將重點放在父母對子女的身上,強調<原生家庭>的父母在生、養、輔、育子女的過程中,因為過程的漫長,關係的密切,其言行,其觀念,其態度對子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個影響有多大,子女應該如何因應和處理等等;可是<原生家庭>指的是一對父母和子女所組成的家庭,沒錯,父母會對子女產生影響;但我們似乎很少去討論:子女成年後,其言行,其觀念,其態度對父母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子女長大後,他會不會反過來對父母造成影響呢?這個影響又有多大?年老父母又應該如何因應和處理呢?
   2021.08.30在聯合報的副刊上看到一篇林萱宜名為<回溫的親情>的文章,文中提到從小與母親不親密,心裡一直有怨,後來母親竟然跟她道歉,讓她漸愧又喜悅,"冰釋之餘,親情得以來得及修復",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描述這個過程的:
去年七月趁著連假返鄉,等待外送的空檔與母親在弟弟家的社區中庭散步,聊著聊著,母親突然向我道歉,她怯怯敘述的諸多我幼時賭氣絕食等叛逆行為,我全無印象;而我鼓起勇氣、激動提及那些當初她令我感到受傷的言行,她也毫不記得。
  我們記得的都是人家(包含家人喔)對我們的錯或過,我們忘記的是我們對人家的錯或過;我們記得的是我們對人家的對或好;我們忘記的是人家對我們的對或好;人世間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寃寃怨怨,原因不就在這裡嗎?我比較想了解的是:她會跟母親道歉嗎?如果母親沒有跟她道歉,那又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呢?愁悶哀怨持續嗎?如果反過來是她跟母親道謝呢?不是一直有個說法:子女需要的是父母的道歉;而父母期待的則是子女的道謝嗎?
  我之前提問過:天下有沒有不是的父母?當然有,還很多,要不然原生家庭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問題了。對於我們的傷,原生家庭願意承認或道歉,當然對我們是最直接也最有力的幫助。可是,很可能的狀況他們不認為自己有錯,然後呢?我們繼續背負著罪疚、艱難度日嗎?還是我們也可以自己止痛療傷?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表示機緣已到,你能看懂這篇文章表示你能力已足,
  瘡好了後,會留疤,但除了較難看之外,不痛不癢,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了。除非你無意中摸到或看到它。

傷痕累累的長者

  可是這個說法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在子女年幼時,他們是脆弱的一方,因此較有可能受傷的是他們;可是子女成年後,很可能脆弱的一方變成了父母,因此較有可能受傷也是父母。但他們往往閉口不提,既不想造成子女的困擾,也羞於開口,因為那表示他們教養有問題,活該被傷害。天下有沒有不是的子女,當然有,還很多,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那麼多老人的問題了。對於老人的傷,子女如果願意承認或道歉,當然對老人是最直接也最有力的幫助。但是,很可能的狀況是他們不認為自己有錯,然後呢?我們繼續背負著罪疚、艱難度日嗎?還是我們也可以自己止痛療傷?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表示機緣已到,你能看懂這篇文章表示你能力已足。而且我還想指出的是:除非是有毒的家庭,否則,父母對子女的傷害往往是無意的,不知道自已的做為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可是成年子女對父母的傷害卻往往是故意的,他們知道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可是還是這麼做了。當然,他們或許是因力有未殆,而無可奈何,但不管如何,他們還是這麼做了。(先聲明:我根據的只是自己的見聞和推估。)
   因為社會變遷太過快速,薪水低廉,房價高昂,教養經費驚人,物價上漲等各種因素加在一起,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工作苦,工時長,難有餘力奉養父母,因而父母大概都是獨居;加上科技產品應用純熟,接收訊息快且多,與父母在觀念上已有極大差異。碰面甚至連個話題都沒有。偶有共同話題,因為看法有異,往往各有堅持,導致不歡而散;即令有一方退讓一步,也往往自覺委屈,心裡難平。即令子女有心,但雙薪家庭都得上班,回到家來已經筋疲力竭,勉強互動也是有心無力。這也導致不管走到那裡都可以看到無聊的,無所事事的老人,一方太閒,一方太忙;加上觀念差異甚大,子女不耐之下衝口而出的往往就是一個個難以癒合的傷口。如果再因金錢因素的糾結,經濟狀況較差,需向子女伸手的,數度在子女的鄙夷之下…就算再不堪也不願再看子女臉色,孤老,流民,獨居…,疫情前到新竹玩,從後站走到前站竟然發現明亮的通道內有好幾個乞丐,出到前站,走到角落,好幾個人陸續向你伸手,台灣竟然還有乞丐?震憾之餘,不禁想問:為什麼?以往打球的公園邊,每天一早就可以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長者-或呆坐,或激奮的論述著,或孤獨的仰望著;而且你走到那裡都可以看到呆坐的長者。為什麼?他們心裡在想什麼?我所接觸的週遭朋友,都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然而即令你不想都會接觸到有人分享同輩被子女騙光錢,被遺棄,被嫌棄的各類遭遇,除了搖頭嘆息,你還能做什麼?也因此,看到原生家庭只是單方向的論述,就覺得似乎有所偏失。
周志建的問題
  頃閱周志建的<跟家庭的傷說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
他想提醒的仍是年輕人:
  •   做不到孝順,不是你的錯;
      沒有情分的親子關係,不是你的錯;
      走上離婚之路,不是你的錯;
      爸媽不快樂,不是你的錯;
      為家人犧牲,必須「適可而止」
    ………

周志建問題的反向思考

可是我想提醒長者的是:
  •   做不成孝子(孝順兒子的老子老娘),不是你的錯;
  •   沒有情分的親子關係,不是你的錯;
  •   兒女不求上進,不是你的錯;
  •   兒女不快樂,不是你的錯;
  •   為兒女犧牲,必須「適可而止」…
  •   兒女成年後,不要再讓兒女予取予求了…
  周志建書中提到如何透過故事來療癒,對年輕人有用,情緒的傷,療癒方式其實無非彼此,相信對長者依然有效。談家庭,談原生家庭,似乎較多的是幽怨、哀傷,較少的是希望、溫馨,怎麼會是這樣呢?何時變成這樣的呢?
  為什麼要生養孩子?對我有什麼好處?不知道那隻猫如果有知,會不會想到這兩個問題?然後呢?牠決定不-生-了。。。你看看。你看看,順著這個路子想下去,又是個有趣的下午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文: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應該如何解讀才好呢?
      前天聽音頻談"情緒勒索",請到的來賓是周慕姿。節目中周小姐提到他所寫的《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賣出二十多萬本。難怪這段期間經常聽到"情緒勒索",是否可以解讀成許多台灣人感覺到自己受到情緒勒索了。所以想搞清楚這個詞彙是什麼意思?碰到了要怎麼處理?
    霞光到曉穿朱戶 2021.9.4 前言   早上睜開眼,就看到窗外,整建了近兩年的鄰居的鷹架上有朵被陽光染上淡橘色,略呈隋圓形的雲貼在那邊,立即浮上心頭的是"霞光到曉穿朱戶"。但不知出自那裡,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晏殊的"蠂戀花"<蠂戀花>三字也很有情調,看到這三字畫面中出現的是幾隻蝴蝶繞著花朵忽遠忽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021.9.1 前言   昨晚十點半關上書房,帶著"情緒勒索"準備睡前翻幾頁。走過床邊櫃上面靜靜的隱隱的好像映著窗框的影子,低下頭,透過半垂著的窗簾,一眼就看到了已呈微笑狀的月亮,就這樣掛在天邊。前幾天,頭一枕在枕頭上,月亮就這樣的圓圓的大大的靜靜的映在眼中,窗框
      出自於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你看到改變的困難了嗎?你知道應該改,但卻找各種理由不去改,也不願去承擔改後可能的結果。即令你終於下定決心要改了,也是徬徨猶疑再三,然後才慢慢的踏出一小步試試看,結果似乎不如預期-雖然只是似乎,但看來不習慣-,所以又快速收回腳了,還是回復過往做法比較習慣。然後,經過一段時間,或者找人諮商或者求神問卜後
    原文: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應該如何解讀才好呢?
      前天聽音頻談"情緒勒索",請到的來賓是周慕姿。節目中周小姐提到他所寫的《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賣出二十多萬本。難怪這段期間經常聽到"情緒勒索",是否可以解讀成許多台灣人感覺到自己受到情緒勒索了。所以想搞清楚這個詞彙是什麼意思?碰到了要怎麼處理?
    霞光到曉穿朱戶 2021.9.4 前言   早上睜開眼,就看到窗外,整建了近兩年的鄰居的鷹架上有朵被陽光染上淡橘色,略呈隋圓形的雲貼在那邊,立即浮上心頭的是"霞光到曉穿朱戶"。但不知出自那裡,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晏殊的"蠂戀花"<蠂戀花>三字也很有情調,看到這三字畫面中出現的是幾隻蝴蝶繞著花朵忽遠忽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021.9.1 前言   昨晚十點半關上書房,帶著"情緒勒索"準備睡前翻幾頁。走過床邊櫃上面靜靜的隱隱的好像映著窗框的影子,低下頭,透過半垂著的窗簾,一眼就看到了已呈微笑狀的月亮,就這樣掛在天邊。前幾天,頭一枕在枕頭上,月亮就這樣的圓圓的大大的靜靜的映在眼中,窗框
      出自於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你看到改變的困難了嗎?你知道應該改,但卻找各種理由不去改,也不願去承擔改後可能的結果。即令你終於下定決心要改了,也是徬徨猶疑再三,然後才慢慢的踏出一小步試試看,結果似乎不如預期-雖然只是似乎,但看來不習慣-,所以又快速收回腳了,還是回復過往做法比較習慣。然後,經過一段時間,或者找人諮商或者求神問卜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經由桃109縣道往湖口方向來到「三連陂」,為的就是來欣賞許宗傑老師的創作《粼粼波光、翩翩白影》,為許老師配合2018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所創作的巨型作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逆境中積極思考,重新思考應對煩心事以及個人的收穫。另外還包括了科技發展的趨勢和相關技術的評論。作者也提到了保密協議影響分享科技趨勢的心情。
    Thumbnail
    據報導,阿里巴巴創辦人的馬雲在淡出眾人視野接近兩年後,去年初終於返回中國。馬雲歸來後,旋即,阿里巴巴迎來24年以來最重要的組織變革:「1+6+N」! 號稱"企業史學家"的阿爾弗雷德‧錢德勒曾經提出「組織跟隨策略,策略決定組織」命題。馬雲阿里巴巴集團的組織變革能否奏效、長久,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Thumbnail
    在奧地利薩爾斯堡的第二天,我們的計劃就是要到那個大家在網路平台上常常看到人們分享的奧地利唯美小鎮哈修塔特,但前往哈修塔特的觀光巴士是中午過後,所以早上我們還有時間讓我們繼續看看這個美麗的城市。 不過開始消耗體力前當然是要先補充體力啊,所以早上飯店的早餐當然要來去享用一番,一開始先讓自己健康一下
    Thumbnail
    深度思維》提到5why思考法。 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可以使用5why思考法,對一個問題連續追問為什麼。 例如博物館的東外牆有嚴重腐蝕,經常要塗刷新油漆。大家的直覺可能會是「再刷一次油漆」。 主管使用5why思考法後,詢問為什麼牆面腐蝕-因為清潔工用了高腐蝕性清潔劑-why?-
    Thumbnail
    人類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多半帶有恐懼,也因為如此才有許多命理師、星相師、預言師替大家事先預告未來的走勢,但當事情真的發展不如預期的時候,我們是否會重新思考過去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有沒有可能採取一些行動或措施讓失敗或損害降到最低呢? 在《隨機思維》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可以把「不確定」當成是機會的來
    Thumbnail
    《逆思維》相信是很多人都曾經讀過的經典書籍。前陣子被推坑買來讀過一輪後,發現裡面真的有太多值得記錄的東西了,索性就把筆記寫成文章來分享一下 XD。 本書原名 Think Again,也就是「重新思考」的意思。作者在書中提到,人的慣性使我們在碰到意見衝突時,習慣固守觀點、牴觸不同的聲音,就像堅持信仰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經由桃109縣道往湖口方向來到「三連陂」,為的就是來欣賞許宗傑老師的創作《粼粼波光、翩翩白影》,為許老師配合2018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所創作的巨型作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逆境中積極思考,重新思考應對煩心事以及個人的收穫。另外還包括了科技發展的趨勢和相關技術的評論。作者也提到了保密協議影響分享科技趨勢的心情。
    Thumbnail
    據報導,阿里巴巴創辦人的馬雲在淡出眾人視野接近兩年後,去年初終於返回中國。馬雲歸來後,旋即,阿里巴巴迎來24年以來最重要的組織變革:「1+6+N」! 號稱"企業史學家"的阿爾弗雷德‧錢德勒曾經提出「組織跟隨策略,策略決定組織」命題。馬雲阿里巴巴集團的組織變革能否奏效、長久,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Thumbnail
    在奧地利薩爾斯堡的第二天,我們的計劃就是要到那個大家在網路平台上常常看到人們分享的奧地利唯美小鎮哈修塔特,但前往哈修塔特的觀光巴士是中午過後,所以早上我們還有時間讓我們繼續看看這個美麗的城市。 不過開始消耗體力前當然是要先補充體力啊,所以早上飯店的早餐當然要來去享用一番,一開始先讓自己健康一下
    Thumbnail
    深度思維》提到5why思考法。 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可以使用5why思考法,對一個問題連續追問為什麼。 例如博物館的東外牆有嚴重腐蝕,經常要塗刷新油漆。大家的直覺可能會是「再刷一次油漆」。 主管使用5why思考法後,詢問為什麼牆面腐蝕-因為清潔工用了高腐蝕性清潔劑-why?-
    Thumbnail
    人類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多半帶有恐懼,也因為如此才有許多命理師、星相師、預言師替大家事先預告未來的走勢,但當事情真的發展不如預期的時候,我們是否會重新思考過去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有沒有可能採取一些行動或措施讓失敗或損害降到最低呢? 在《隨機思維》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可以把「不確定」當成是機會的來
    Thumbnail
    《逆思維》相信是很多人都曾經讀過的經典書籍。前陣子被推坑買來讀過一輪後,發現裡面真的有太多值得記錄的東西了,索性就把筆記寫成文章來分享一下 XD。 本書原名 Think Again,也就是「重新思考」的意思。作者在書中提到,人的慣性使我們在碰到意見衝突時,習慣固守觀點、牴觸不同的聲音,就像堅持信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