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筆記寫入生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哇!好枯燥的標題啊!
這個靈光一閃又不怎麼樣的想法,是從今天早上睜開眼睛開始萌生的。
從小到大我們都做過不少筆記吧?你還記得你做過的筆記嗎?還是只記得在誰的臉上作過畫?那麼筆記的作用到底是甚麼呢?
還記得小時候從一把尺一枝筆開始,那時候只有紅色跟藍色的原子筆,老師要我們畫起來,就要將尺放在文字旁邊用筆畫一條線,就是所謂的重點。爾後在學習國文的文言文便開始用極細字的原子筆,在課文行與行之間寫白話文解釋。漸漸五顏六色的螢光筆上市,筆記也就越來越彩色化了。但...你還記得你的筆記嗎?還是...從來沒記過呢?哈哈哈...
筆記並非一昧的抄寫,而是將文字閱讀吸收後,轉化成為自己的文字或是方式,記載下來
2018年是我在健身這個區塊進修最密集也是最頻繁的一年。
要學習的內容除了術科之外的學科包含有:運動生理學、肌動學、心肺功能、體能、肌力與肌耐力評估,阻力訓練應用技巧、特殊族群、營養與體重管理等相關知識。
通常這樣厚厚的書都充滿著許多文字敘述,彙整資訊的筆記就相對重要了。
這是我當時對於書中冗長的文字敘述自行轉化成表格方式記載,方便日後複習閱讀。
那天兒子突然說要開始做科目的筆記,透過與他的分享,讓我也重新思考了一些方向。雖然我不是什麼筆記達人,僅就個人經驗樂於跟大家分享:
  • 課間的筆記以符號或重點方式記載為主。
    不要浪費時間抄寫,而忽略當下授課老師的教學,當下的吸收跟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有疑問也可以提出發問或是課後諮詢講師。
  • 自行複習的筆記以彙整條列或是組織圖細分差異為主。
    自行複習的筆記以閱讀理解過後自己的語言文字記載為主,也可以分門別類做表格,方便日後閱讀。看一張表就等於看完好幾頁解釋的一個主題,閱讀起來也越有效率。不是嗎?
只是,人生呢?
這麼多個日子裡,你有幫自己的人生做過筆記嗎?
不是記載著你去過哪裡、吃過什麼。
而是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
你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以什麼維生?你的快樂來自於哪裡?
屬於你人生的那些重點與啟發,那個瞬間,你有劃重點或是記載下來嗎?
能彙整起來嗎?有沒有哪些區塊是重疊的?例如除了是自己擅長的之外,也是自己喜歡的。
今天睜開眼睛的想法就是這個,我們從小到大只要關於學習,基本上都會做筆記。
但是生命的旅程呢?這段旅程才是真正充滿著各種的學習,不是才更應該做筆記或是以自己的文字或方式記錄下來嗎?
但你知道嗎?即使你沒有刻意劃重點或是筆記,你的大腦都幫你存起來了。存的方式就像我前面分享的第一點,以符號或是重點方式記載下來了。當然包括了好的以及不好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定期要去整理他,才不至於零零散散,渾渾噩噩。
想改變,從這一刻起,你就可以改變。
avatar-img
3會員
7內容數
屬於我個人的繪畫旅程,作品發想,圖文創作。 鉛筆素描,色鉛筆,水彩...等不限定任何媒材的手繪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Shado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開始下定決心認真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栽了! (文章後段有四隻心靈動物跟大家傳遞訊息唷~) 三個月內新增的牌卡種類 我問過很多專業的老師這個問題:「想要學會一種技能有沒有甚麼方法?」 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差不多,他們都會告訴我,你需要"大量的練習",並且最好"隨手可得"。這裡隨手可得的意思指的不是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言論時,你能勇敢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嗎?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顏色時,你會想把自己也塗成那個顏色嗎? 當周遭的環境或是朋友,充斥著同一種氛圍,闡述著同一種論調,即使你有著不一樣的情緒或是不一樣的想法,你會選擇勇敢的說出來還是默不作聲?亦或是乾脆佯裝成與沙發同一色調當邊緣人。 曾經的我從來
緣起那天抽到這張牌卡。 道家智慧神諭卡-乾隆 疫情開始的這段期間,我們被迫需要不斷去調整,來符合充滿限制的生活。例如:互動模式的改變,購買生活用品的習慣,運動健身的方式,甚至到後來口罩款式花色的延伸(微笑)。 這些無法再回頭的改變,讓身為拳擊授課教練而孩子今年暑假卻必須24小時待在身邊的我覺得,哇~
當你開始下定決心認真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栽了! (文章後段有四隻心靈動物跟大家傳遞訊息唷~) 三個月內新增的牌卡種類 我問過很多專業的老師這個問題:「想要學會一種技能有沒有甚麼方法?」 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差不多,他們都會告訴我,你需要"大量的練習",並且最好"隨手可得"。這裡隨手可得的意思指的不是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言論時,你能勇敢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嗎?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顏色時,你會想把自己也塗成那個顏色嗎? 當周遭的環境或是朋友,充斥著同一種氛圍,闡述著同一種論調,即使你有著不一樣的情緒或是不一樣的想法,你會選擇勇敢的說出來還是默不作聲?亦或是乾脆佯裝成與沙發同一色調當邊緣人。 曾經的我從來
緣起那天抽到這張牌卡。 道家智慧神諭卡-乾隆 疫情開始的這段期間,我們被迫需要不斷去調整,來符合充滿限制的生活。例如:互動模式的改變,購買生活用品的習慣,運動健身的方式,甚至到後來口罩款式花色的延伸(微笑)。 這些無法再回頭的改變,讓身為拳擊授課教練而孩子今年暑假卻必須24小時待在身邊的我覺得,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覆蓋了隨時記錄、覆盤、記錄生活感受、戒斷不好的習慣以及像子彈筆記一樣的整理等內容。文章重點強調記錄生活感受,並提到了使用手機記錄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筆記法和覆盤來達到自我管理的效果。
Thumbnail
近半年來,我耗盡數支筆芯寫過一頁又一頁的日記,其中包含幾段無疾而終的故事,我實實在在地瞭解到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文字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因此,讓我對文字再添上一層的喜愛。想讓自己在不需要顧慮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誠實面對自己。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覆蓋了隨時記錄、覆盤、記錄生活感受、戒斷不好的習慣以及像子彈筆記一樣的整理等內容。文章重點強調記錄生活感受,並提到了使用手機記錄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筆記法和覆盤來達到自我管理的效果。
Thumbnail
近半年來,我耗盡數支筆芯寫過一頁又一頁的日記,其中包含幾段無疾而終的故事,我實實在在地瞭解到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文字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因此,讓我對文字再添上一層的喜愛。想讓自己在不需要顧慮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誠實面對自己。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