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閱讀心得 |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瞬間意識到自己就站在這條從過去到今天,並且繼續延續到未來的『人生各階段』線上,自然就能以更寬廣的視野考慮事情。」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作者: 奧野宣之

出版社:大田  

讀墨AP連結:https://moo.im/a/bklAGU


作為一個文具控且也有在寫手帳的人,我很很喜歡看有關別人寫手帳或筆記的書籍。在書友推薦這本筆記書沒多久,剛好在圖書館看見這本書,便把它帶回家閱讀了。跟近期比較熱門的「子彈筆記」相關書籍相比,本書著重的是「lifelog」——書寫有關自己一切的書,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的概念。


讓過去的自己不再消失

Lifelog的主要核心是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一本獨一無二,有關自己的書籍。包含紀錄生活的事件、閱讀/觀影/飲食/購物等紀錄、剪貼生活中的素材等等。作者很具體描述他認為有助於書寫lifelog的三步驟:書寫、剪貼、重讀。

透過書寫,可以在筆記中將我們的日常中的具體資訊紀錄下來,例如:日期、時間、做了哪些事情。有助於將生活和時間透過文字化成看得見的形式。剪貼,是另一種增進視覺效果、增加樂趣並讓我們更深刻體驗生活中的細節的方式。重讀則是整合過去的體驗,運用重整個人思緒的方式,重新了解自己的重要過程。重讀也是我覺得這本書相較於以往閱讀的筆記書籍,給我比較多新視野的主題。


體驗再利用——重讀的好處

作者認為無論是過去心情低落或是曾經感動的經驗,都有助於在重讀書寫的過程裡面再次體驗。隨著自己的改變,對於筆記中感動或有感觸的部分也會隨之改變。作者提醒在寫人生筆記的時候,除了when、where、who、what,更可以去重視why(為何而做)以及how(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這樣的書寫也有助於增加我們對這些事情的意識,並在未來回顧時幫助自己增進體驗。

有趣的是作者也討論了關於在重讀過去的紀錄時感到丟臉的經驗,並提出如何去淡化紀錄裡面的心路歷程XD。這部分讓我覺得十分貼近,但我認為或許允許一些自己無法再度直視的部分曾經存在的事實,也不一定是壞事。


紀錄是過去的自己給未來的自己的一種訊息

以前在寫紀錄的時候總會覺得是要把過去的自己留下足跡,但近幾年我反而發現自己更常從以前書寫的東西裡面,找到了一些新的力量來撫育自己。看完這本書後想到重讀的概念,我也把近幾年寫的筆記和手帳整理出來翻了一下,也感受到作者所說,不同的時間重新閱讀,確實又會看到不同的重點與產生新的感受。


整體而言,我認為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將筆記的核心放置在對重讀的重視,而非只是為了某種目標導向去達成一個目的而已。我也很享受看作者描述自己會運用哪些文具與標記方式,來幫助自己彙整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多本筆記。

考量本書出版時還是2010年(日版),有一些作者提及的紀錄方式,在現在也可以在現金各種社群網站和筆記軟體中有不同的運用。然而,我還是認為目前的社群網站可以運用的方式是較零散且仍有限制的,例如IG、臉書某方面而言也是種不怎麼好彙整的lifelog,而notion、GoodNotes等軟體還沒辦法很全面地完成作者期待的筆記形式。但或許社群網站的興起,也呈現了許多人都有為自己做lifelog的潛力吧!

avatar-img
寫寫閱讀 | Lu's Note
15會員
38內容數
忙裡偷閒寫下閱讀心得。為生活與閱讀留下一點足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寫寫閱讀 | Lu's Note 的其他內容
「上一個世代的理想家庭範本與親子關係早已在現代社會無法立足, 社會大眾對家庭的期待反而更為高漲。」
「支配對方心理的最終階段,是讓被害者親手打破自己的倫理原則,使被害者自行背叛基本的人際關係,至此支配狀態便告完成。」
「爸爸和媽媽,誰愛我們比較深?我們心中對誰的愛比較堅定?坦白說,我兩個都不想選,偏偏又想兩個都選。我不想將爸媽分高低,也分不出來。」 「所以我決定先排除『愛』這個判斷基準,檢討其他各種要素。值得我們託付人生的,會是哪一方呢?」
「這不是憎恨,是愛。 藉由藐視對方、傷害對方,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既然如此,陽一郎說不定也是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目的, 並非基於恨意而藐視妻子,傷害妻子,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這種愛的方式。」
「要看一個人多能忍,最清楚的證明方法就是堅持守在家人身邊。 ──安.泰勒(Anne Tyler)」
「就算現在的情況不盡如人意,得暫時放棄夢想,總有一天還是能重新追夢。 況且,放棄了又如何?以放棄的姿態開闢出別的路,誰知道那個夢想會不會成為更棒的什麼呢?」
「上一個世代的理想家庭範本與親子關係早已在現代社會無法立足, 社會大眾對家庭的期待反而更為高漲。」
「支配對方心理的最終階段,是讓被害者親手打破自己的倫理原則,使被害者自行背叛基本的人際關係,至此支配狀態便告完成。」
「爸爸和媽媽,誰愛我們比較深?我們心中對誰的愛比較堅定?坦白說,我兩個都不想選,偏偏又想兩個都選。我不想將爸媽分高低,也分不出來。」 「所以我決定先排除『愛』這個判斷基準,檢討其他各種要素。值得我們託付人生的,會是哪一方呢?」
「這不是憎恨,是愛。 藉由藐視對方、傷害對方,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既然如此,陽一郎說不定也是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目的, 並非基於恨意而藐視妻子,傷害妻子,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這種愛的方式。」
「要看一個人多能忍,最清楚的證明方法就是堅持守在家人身邊。 ──安.泰勒(Anne Tyler)」
「就算現在的情況不盡如人意,得暫時放棄夢想,總有一天還是能重新追夢。 況且,放棄了又如何?以放棄的姿態開闢出別的路,誰知道那個夢想會不會成為更棒的什麼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