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睡的訣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根據Samuel’ s Manual of Neurologic Therapeutics第八版的建議,我們可以這樣維持睡眠衛生:

一.規律的起床時間

二.決定好要在床上睡多久,然後就照著做---大部分人是7到9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就起床!

三.白天接受充分的日照

四.晚上接受較少的光線

五.下半下午(下午三點以後)盡量不睡午覺

六.中午以後不喝含咖啡因飲料

七.睡前不喝酒,要喝就最好在睡前五小時以前喝

八.床只用來睡

九.將時鐘移開,因此從床看不到時鐘。

下面依照個人行醫多年的經驗,提供大家好睡的訣竅:

1 早上固定一個時間起床(如:8點),起床後就去曬太陽五分鐘,這是在告訴生理時鐘:已經起床了。



2 晚上固定一個時間睡覺,如11點睡可保護肝,因為肝經在11點開始高度運作為身體解毒。



3 睡前一小時不看藍光=手機、平板、電腦,因為藍光會延遲褪黑激素的分泌。



4 睡前喝一杯豆漿或吃一根香蕉(吃完要刷牙^ - ^),可增加血清素分泌,血清素會變成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就會讓你熟睡。



5 早上和下午各曬至少1小時太陽,如此褪黑激素就會分泌更多。



6 經常抱持快樂的心情。可以想著最近發生的好事,或感謝別人,就容易快樂。

7 若有不滿意的事情,請在睡前腦筋清楚時想出至少一個解決辦法,並規畫著手實行的時程。若想不出解決辦法,就求助於別人。

例如:今早因為遲到被老闆痛罵。->根本原因分析:最近關注政治新聞,常看到11點才上床,上床後又沒立刻睡著導致早上爬不起來。--解決辦法:(1)睡前一小時關掉所有3C以避免藍光妨礙睡眠(2)睡前喝薰衣草茶助眠(3) 設置比出發上班時間早1小時的鬧鐘,讓自己有充裕時間梳洗、吃早餐、準備。(4)前一天晚上就將公事包的物品準備好。


8 不用煩惱睡眠的事,因爲:當很累時,沒有人能撐著不睡。


9 每天做一些運動讓身體疲累。但睡前1小時不要做高強度運動以免交感神經亢奮。

10 確認當日該做的事已做完。其他事,明確地規畫明天以後做的時程。

11 睡前有段「放鬆時間」,約15-30分鐘:作用是從忙碌的生活中過渡到睡眠狀態。此段時間可以泡溫水澡、泡腳、聽一點輕音樂、看一點悠閒的書、喝些花草茶、為自己或家人以芳香精油按摩。

12 睡眠環境有舒適度:冬暖,夏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lin Tsai的佛法、醫者與育兒生活分享
25會員
111內容數
匯集了島內和島外的各種旅行心得,分享各地值得一遊一探的事物,帶給大家輕鬆悠閒的愉悅!
2025/05/0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這樣說的: 曾經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隨侍左右。那時,世尊在吃飯的時候,穿上袈裟,持拿著飯缽,帶領弟子們走進舍衛國的最大城去乞求食物。在此城中,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得食物後回
Thumbnail
2025/05/0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這樣說的: 曾經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隨侍左右。那時,世尊在吃飯的時候,穿上袈裟,持拿著飯缽,帶領弟子們走進舍衛國的最大城去乞求食物。在此城中,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得食物後回
Thumbnail
2025/02/15
各位朋友們好: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必然要先有計畫。正如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就是預備計畫的意思。這計畫,不是用筆寫,不是用嘴說,是先在腦中思考形成。因此,自古至今的思想家們發明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愛德華.德博諾為補強垂直思考法而發明的「水平思考法」、托尼.博贊為促進動態處理訊息而發明
2025/02/15
各位朋友們好: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必然要先有計畫。正如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就是預備計畫的意思。這計畫,不是用筆寫,不是用嘴說,是先在腦中思考形成。因此,自古至今的思想家們發明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愛德華.德博諾為補強垂直思考法而發明的「水平思考法」、托尼.博贊為促進動態處理訊息而發明
2025/0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發趣品第二十: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Thumbnail
2025/0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發趣品第二十: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