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擊敗「不想寫」、「寫不出來」的念頭--在看了一晚影片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食指不自覺被「下一部影片」吸引...

「再多看一部影片也不會怎樣嘛」腦海中的惡魔,用叉戟刺破了天使的光環。

所幸經過一晚沈澱後,用了一個早起時間,我做了這些事情,讓天使再度戰勝惡魔,度過了「不想努力」的念頭,也寫出來讓未來的自己,跟看這篇文章的你參考。


想想寫作的初衷

想想寫作的初衷


一、改用第三人稱角度看待負面的念頭

記得前幾天的晚上,原本是預定要看書寫作的時間,完全拿來看影片,在爽快之餘,伴隨而來的是空虛,並且對自己持續萌生的「不想寫」、「寫不夠好」、「寫不出來」的念頭感到恐慌,雖然深陷其中,但當下卻也沒有解答,只能期盼睡一覺後能獲得解決。

隔天睡醒後,想起之前看過的NLP技巧,先試著將不想寫的念頭,先具體轉化成為那個在看影片的自己,然後把腦海中的畫面變成黑白,慢慢縮到非常小,並投射到遠方。這個方式非常有用,讓自己用第三人稱角度看待這些負面念頭,而非深陷其中,變成「跳脫自己的框架看自己」,更能理性處理這些情緒。

二、檢視人生目標與寫作初衷

接下來,再度檢視當初寫作的初衷,說「再度」是因為很多時候,隨著時間推移,會漸漸迷失自我,忘了初衷是什麼?「有很多書還沒看,哪有時間寫?」、「看完書還要整理,很麻煩」、「看完書腦袋想一下就好,很輕鬆」。但藉由再度檢視初衷跟目標的過程中,提醒自己「寫作是為了把書本,內化成自己的資料庫」、「也可以幫助還沒看過這本書的人」,自然就添加許多動力。

再度添加動力後,隨即整理現階段還沒看的書單,依照自己想要強化部分,分類成閱讀、寫作強化技巧、邏輯思考、時間管理、領導學等,檢視輕重緩急,找出現階段最想看、最應該看而還沒看的書,就不會有「書那麼多看不完」的想法。

三、最好的開始就是行動

寫作期間陸續追蹤許多大師的專欄,舉凡承熙、深邃月光、吳心、閱讀筆耕等,但在拜讀過程中,越來越會覺得自己寫的內容不夠好,想要寫出更有系統、更完整的內容再發布。但在交流過程中,卻也發現,如果當初自己沒寫出第一篇文,也能靠想像「寫了會怎樣」。總之,發現自己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地方,就是進步的契機,從交流中觀察大師優點跟做法,在實作中一步一步累積,絕對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寫這篇文的同時,也讓我想到QBQ裡面提到「採取行動也許有風險,但什麼都不做才是更大的風險」,也以此文提醒那位偶爾會在耳邊告訴自己「不努力會很輕鬆」的小惡魔,「什麼都不做也許輕鬆,但會有更大的風險」。


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按個愛心,在下方按五下拍手鼓勵或留言,一起耕耘這塊交流園地。你的一個小舉動與回應,會讓我開心一整天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承熙-avatar-img
2021/09/30
昨晚月光大在臉書叫我進來這裡看文章,我看了原來是寫作困擾的問題,這不是小問題,所以現在才回應你。 一、首先,西恩的文章寫得很白話,我是因為讀了你「如何最有效率『學會』一項技能」以及「錨定效應」這兩篇追蹤你的。能把道理白話說出來讓人懂,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覺得你做到了。 二、關於不想寫及寫不出來的困擾?這應該是大家的困擾,既然是大家的,也就不用太糾結,即便糾結,就當是休息,而重點可以擺在如何處理它們。 (一)「不想寫」的問題:這感覺偏向心理面的,我昨晚剛好在寫一篇關於「音樂能幫助寫作」的文章,過幾天會發布,我個人覺得滿有意思的。我昨天也不想寫,所以才外出吃美食、逛美術館與公園,休息順便抓靈感,回家後邊聽音樂邊寫。 (二)「寫不出來的」的問題:這屬於技術性、操作面的,我有兩個小建議。 1、閱讀《10倍速寫出最強文字》:這本很不錯,林育聖掛名推薦的。作者自序中有說:「只要有『素材』,就能寫出最強文字!」所以平常可以多蒐集素材喔。 2、寫系列文:你目前有兩個專題,我建議可以朝「系列文」更限縮的方向下手(其實兩個專題也是),然後規劃寫什麼。這有點辛苦,但站在「先決定產出再決定輸入」的角度,或許可以舒緩寫不出來的困擾。例如我寫作專題至少有兩個系列文,全職寫作跟金字塔實戰,以全職寫作為例,我已經寫了3篇,準備第4篇時我會思考,除了前3篇已經說過的,我跟讀者還會遭遇什麼問題?有沒有哪些是讀者想知道而我還沒寫的,這樣會有個方向。 寫太多了哈哈,以上僅供參考囉。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30
非常感謝承熙認真回應,一直覺得承熙的文字非常有溫度,總會讓人讀了一開頭後,不自覺把整篇文章讀完,並且受到鼓勵。 上次有看到承熙文章內提到運用階層圖做整體發文的規劃,覺得非常受用,也謝謝承熙的鼓勵與建議。我也會把《10倍速寫出最強文字》納入未來書單^^
吳心-avatar-img
2021/09/29
什麼!!我被點名了嗎? 其實我也會廢整天看影片😂只是告訴自己要先完成進度才能好好追💪 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是最舒服的方式❤️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30
其實有時候休息也是好事,比較可怕的是一休息下去就沒完沒了了XD
Eason Wang-avatar-img
2021/09/29
這種「不想寫」「寫不出來」的情境好有感啊!!有無數的夜晚花在無意識的滑影片上浪費掉了……難以自拔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30
那就把...手機拔掉? lol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1/09/29
謝謝西恩的介紹,但月光不是什麼大師,只是喜歡寫作,然後分享寫作心得而已,其他幾位才是(用力讓出位置)。 寫作就是這樣,如果什麼都寫不出來,那就來寫一篇討論為何寫不出來的文章。一次不成,那就寫兩次。 像月光之前也有寫過好幾篇痠痛的文章,除了分享緩解痠痛的心得以外,同時也在持續探索解決痠痛的方法,希望能對西恩有著小小的幫助。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30
真的!藉由寫作,會不斷衝擊與釐清自己的想法,絕對是有幫助的。話說我也蠻常痠痛的,一定會再過去拜讀月光的文章,也非常感謝月光的留言分享!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94會員
154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腦袋變得好遲鈍, 甚至忘了怎麼去書寫, 就跟做復健沒什麼兩樣, 煎熬又痛苦,並快樂著。 自從開啟一週的書寫與創作之旅後, 發現自己也能做到「堅持」這件事, 我喜歡這件事,我想繼續堅持下去, 想要再兩週,三週、三個月、三年…… 以往老妹做事通常是三分鐘熱度。 一開始興沖沖,後來── 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Thumbnail
腦袋變得好遲鈍, 甚至忘了怎麼去書寫, 就跟做復健沒什麼兩樣, 煎熬又痛苦,並快樂著。 自從開啟一週的書寫與創作之旅後, 發現自己也能做到「堅持」這件事, 我喜歡這件事,我想繼續堅持下去, 想要再兩週,三週、三個月、三年…… 以往老妹做事通常是三分鐘熱度。 一開始興沖沖,後來── 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Thumbnail
很多年前看過一本書,當時只大略地看了一遍,多年後的最近,又被我拿出來重新閱讀,書名: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 我是個挺愛寫東西的人,而這樣的喜愛,源自於自己寫日記的習慣。 小時候的日記,寫得比較像流水帳,成長到現在,日記中增加了感悟,啟發,感恩和聯想等,慢慢的也變成了總結每一日的過程。
Thumbnail
很多年前看過一本書,當時只大略地看了一遍,多年後的最近,又被我拿出來重新閱讀,書名: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 我是個挺愛寫東西的人,而這樣的喜愛,源自於自己寫日記的習慣。 小時候的日記,寫得比較像流水帳,成長到現在,日記中增加了感悟,啟發,感恩和聯想等,慢慢的也變成了總結每一日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適合的對象: 1.文字創作欲大爆發,但一打開word卻是一片空白。 2.總是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檔案夾裡有一堆待續稿,但一篇完稿都沒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適合的對象: 1.文字創作欲大爆發,但一打開word卻是一片空白。 2.總是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檔案夾裡有一堆待續稿,但一篇完稿都沒有。
Thumbnail
寫作的理由? 這個理由或者對你們來說是很扯,但是我在孩童時得出的答案始終如一:因為我想寫,非這種生活不可。 熱情伴隨著的壓力 或許是因為這種虛無縹緲的原因,使自己有種說不出的壓力。 因為寫作而差點放棄寫作 從掙扎中找回那點光 若果問我有沒有克服之前的困難,我可以答你:沒有!但以後我會笑著去面對。
Thumbnail
寫作的理由? 這個理由或者對你們來說是很扯,但是我在孩童時得出的答案始終如一:因為我想寫,非這種生活不可。 熱情伴隨著的壓力 或許是因為這種虛無縹緲的原因,使自己有種說不出的壓力。 因為寫作而差點放棄寫作 從掙扎中找回那點光 若果問我有沒有克服之前的困難,我可以答你:沒有!但以後我會笑著去面對。
Thumbnail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怒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
Thumbnail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怒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但可以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慢慢地抓到自己寫文章的節奏感 「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跨出那一個自己心裡的魔鬼。」 堅持不斷的寫作。 自己會感受到,正在進步中。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但可以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慢慢地抓到自己寫文章的節奏感 「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跨出那一個自己心裡的魔鬼。」 堅持不斷的寫作。 自己會感受到,正在進步中。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寫文創作至今40有餘的日子,開始感受到體內的衝勁消退了。一天生產一篇文章終究會遇到瓶頸,終究會遇到撞牆,只是也沒有想到來的挺快,輸出的功率太大還來不及補充能源,思緒像是被榨乾了一樣,為的只是反覆擰出幾滴汁液來讓文章顯得言之有物。
Thumbnail
寫文創作至今40有餘的日子,開始感受到體內的衝勁消退了。一天生產一篇文章終究會遇到瓶頸,終究會遇到撞牆,只是也沒有想到來的挺快,輸出的功率太大還來不及補充能源,思緒像是被榨乾了一樣,為的只是反覆擰出幾滴汁液來讓文章顯得言之有物。
Thumbnail
  我不得不承認有目的的寫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想完成一個佳作,無論是詩、小說或者劇本,「想要變得更好」是一個好的想法,但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因為達不到預期的高度感到痛苦,但人們不會因為缺乏練習跑步而跑不動感到痛苦,我們會知道這是因為懶惰、缺乏練習或其他的原因,可是我們很少覺得
Thumbnail
  我不得不承認有目的的寫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當你想完成一個佳作,無論是詩、小說或者劇本,「想要變得更好」是一個好的想法,但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因為達不到預期的高度感到痛苦,但人們不會因為缺乏練習跑步而跑不動感到痛苦,我們會知道這是因為懶惰、缺乏練習或其他的原因,可是我們很少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