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期】: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書名】:首爾大學
一開課就秒殺的
邏輯寫作課
【出版社】:方言出版集團
【作者】:朴注湧
【譯者】:楊筑鈞
從小很喜歡寫故事跟寫文章的我,但總是沒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我的文章一向都是天馬行空,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到這本書之後,完全顛覆我所有以往寫作的方式。
很喜歡書中談到: “寫作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思考力和溝通力。”
作者在文中也有提出一些方法:
以下摘錄於書中
頁面 :五步驟教你寫出有邏輯的文章
1. 具體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分析他人的主張和根據
3. 進一步深化思考
4. 表達支持和批判的立場
5. 論證、反駁、再反駁
(p103)
■chapter 1學習寫作,是為了好好表達想法
寫作是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
接近知識不等於正確獲取知識
寫作的三個好處:
1. 提高記憶力和理解力
2. 評估思考的深度
3. 做為知識上的貢獻
(p018)
■刻意練習,自然愈寫愈好
若想寫好文章,就必須對寫作抱持著成長型思維。實際上,愈是認為寫作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人,愈無法展現自己的寫作能力。動筆寫作的動機與寫作的態度,在形成寫作習慣上非常重要,當養成寫作習慣後,就不再只是為了將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而是能轉變成思考的素材。(p031)
共鳴:
對於我喜歡寫字和寫文的人來說,我最卡關的地方就是無法寫出有邏輯性的文章,我從小的教育比較順從,很少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年紀漸長,表達想法的機會變多了。即使口語可以說出來了!下筆時,還是會卡卡的,這需要不斷的練習。或許下筆時的背後因素是會擔心所寫的文字吧!但這本書鼓勵可以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反覆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寫下自己的觀點。書中也談到許多的技巧,還有檢閱自己是否再對文章要進行評論或是評價時,一些建議的方法及自我探問的問題。我覺得很受用,可以好好的再次閱讀、再次學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貼近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09.05 書名:定義集 頁數:p102 為了瞭解自己,捨棄與保留同樣重要,有時候其重要性甚至超乎想像。 p 284 紙本書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我決定從一年之始重新閱讀它。 共鳴: 疫情期間上了很多講座的課,也狂作筆記,變成我最愛的方式,結果沒想到,要閱讀時,居然會睡著,以前很愛閱讀的自己
2021/8/28(六) 【書名】擁抱不完美 【作者】周志建   這本書讀了後,就無法停下來。每一篇章總是會勾起許多自身的經驗或是回憶,志建老師在書中描述自己的童年,那種孤單、那種沒人陪伴,自己玩或發呆的狀態,因為父母的工作忙碌,而無法照顧到孩子。我想那年代的孩子想必都有這樣的共同經驗吧!   讀起
2021/8/24(二) 書名:【跟家庭的傷說再見】  P 035 當我發自內心,全然接受我的母親『就是這樣』。而且,當我放棄「我的母親有一天會變好」時,我就鬆了。  P 035~P036 所有來到我生命中的人與事,都是我這一聲,必須去經驗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為了成就「現在的我」而誕生的。其
2021/8/24(二) 書名:【這樣說話,你我都是大贏家】  P 019 我們的天性;對彼此的幸福做出貢獻  P 031 要說出我們內在活生生的東西是什麼,這需要特定種類的認識能力。首先,需要能夠回答我問你的問題,而不夾雜任何價值判斷。我請你想一件特定的事,一個人做了你不喜歡的事。那就是我所謂的一
2021/8/24(二) 書名:【超高效心智圖法入門】  P 13 心智圖(Mind Map)的概念定義是「心智地圖」(Map of Your Mind),意思是呈現出大腦思考內容的一張圖。  P 39 繪製心智圖: 1. 確認核心主題:Topic 2. 掌握大綱架構Outline 3. 運用色彩意
 P 013 十年來,我經常在現實的工作努力與清靜的生活渴望裡,來回掙扎。生活,時而簡單,時而複雜。心,時而清明,時而混亂。日子就在兩端裡,來回擺盪,永無寧日。   P045 人生真的很諷刺。沒有這樣的劇痛,我就無法找回自己,找回生活的秩序,找回「活著沒病痛,真好」的感覺。   P049 於是,我漸
2021.09.05 書名:定義集 頁數:p102 為了瞭解自己,捨棄與保留同樣重要,有時候其重要性甚至超乎想像。 p 284 紙本書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我決定從一年之始重新閱讀它。 共鳴: 疫情期間上了很多講座的課,也狂作筆記,變成我最愛的方式,結果沒想到,要閱讀時,居然會睡著,以前很愛閱讀的自己
2021/8/28(六) 【書名】擁抱不完美 【作者】周志建   這本書讀了後,就無法停下來。每一篇章總是會勾起許多自身的經驗或是回憶,志建老師在書中描述自己的童年,那種孤單、那種沒人陪伴,自己玩或發呆的狀態,因為父母的工作忙碌,而無法照顧到孩子。我想那年代的孩子想必都有這樣的共同經驗吧!   讀起
2021/8/24(二) 書名:【跟家庭的傷說再見】  P 035 當我發自內心,全然接受我的母親『就是這樣』。而且,當我放棄「我的母親有一天會變好」時,我就鬆了。  P 035~P036 所有來到我生命中的人與事,都是我這一聲,必須去經驗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為了成就「現在的我」而誕生的。其
2021/8/24(二) 書名:【這樣說話,你我都是大贏家】  P 019 我們的天性;對彼此的幸福做出貢獻  P 031 要說出我們內在活生生的東西是什麼,這需要特定種類的認識能力。首先,需要能夠回答我問你的問題,而不夾雜任何價值判斷。我請你想一件特定的事,一個人做了你不喜歡的事。那就是我所謂的一
2021/8/24(二) 書名:【超高效心智圖法入門】  P 13 心智圖(Mind Map)的概念定義是「心智地圖」(Map of Your Mind),意思是呈現出大腦思考內容的一張圖。  P 39 繪製心智圖: 1. 確認核心主題:Topic 2. 掌握大綱架構Outline 3. 運用色彩意
 P 013 十年來,我經常在現實的工作努力與清靜的生活渴望裡,來回掙扎。生活,時而簡單,時而複雜。心,時而清明,時而混亂。日子就在兩端裡,來回擺盪,永無寧日。   P045 人生真的很諷刺。沒有這樣的劇痛,我就無法找回自己,找回生活的秩序,找回「活著沒病痛,真好」的感覺。   P049 於是,我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透過宋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你將學到如何培養寫作能力,寫作技巧的提升,以及如何進一步精進自己的寫作技巧。無論是對寫作初學者或進階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文章中整理了「寫作入門」和「精進寫作技巧」兩大重點,讓你可以快速掌握寫作的精髓與技巧。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透過宋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你將學到如何培養寫作能力,寫作技巧的提升,以及如何進一步精進自己的寫作技巧。無論是對寫作初學者或進階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文章中整理了「寫作入門」和「精進寫作技巧」兩大重點,讓你可以快速掌握寫作的精髓與技巧。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