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文章的買房需求分析,本文中我特別針對「上班族」的身份特質,以及現下的總經環境,做出鼓勵上班族要先買一間「自住房」的建議。
平凡上班族的經濟型態
姑且不論為了殺時間或是交朋友而就業的上班族,一般平凡上班族大概都具有以下的經濟型態:
- 「缺乏大筆資金」應付突發狀況〈如親人或自身重症醫療費、無預期的財產損失〉
- 「細水長流」的現金流〈收入以穩定的薪資為主〉
- 對於「風險」的承擔,採取比較「趨避」的態度〈選擇加入企業,而非成為自雇工作者〉
- 這一代的上班族,在其最精華時期10~20年的職涯中,會面臨全球金融「史上最低」的利率環境〈借貸成本低、貨幣貶值、資產估值基準重新設定的時代〉
針對以上的經濟型態跟弱點,我會建議平凡上班族「務必」要事先準備,可以利用自己身份的優勢,以及身處資本主義與民主社會的基石【保障私有產權、貨幣自由流通、法律之前平民與政府平等】,合法並「積極地」進行生涯財務規劃。
房價高低是「供給」與「需求」合意磋商的「結果」,而非由政府政策決定訂價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我在團隊社群經營中,提到過
馬斯洛需求理論,我指出社群裡有一些風格是共通的:
安全感、成就感〈自尊〉跟社群情懷〈連結〉,這三項被認定是每個人心中最基礎的需求。
如同上一篇文章所分析的各式需求,無論是「我對環境的要求」〈需要〉,或是「環境對我的影響」〈想要〉,我相信同樣全都能簡單的被歸納在以上三項最基礎的需求中。所以這邊我就不再列舉那些買房的需求內容,而直接以「人性基礎需求」來代表每個人心中對於買房的需求。
此外也再次提醒喔,如我所提的,因為資源的限制,請務必將自己重視的需求排序,以便在做決定時可以取捨。
於是,我根據「平凡上班族的經濟特質」、「身分優勢與所在社會」、以及「人性基礎需求」,來分析為什麼利用前兩項的特點來買一間自住房,有機會滿足以上基礎需求。
資本市場眼中的我們
韭菜!
最近散戶很流行講自己是韭菜〈可能因為就是大把大把跟風的吧〉,但我覺得倒是不必那麼悲觀。
雖然不必悲觀,但未雨綢繆是必要的。
進入該如何買得起第一間自住房前,我要針對平凡上班族的一個經濟型態弱點,提出建議列為第一步行動。
第一步:準備好6個月生活預備金,並準備好意外跟醫療保險。
因為我們缺乏大筆資金應對突發狀況,所以所有的不測風雲,都有可能讓我們必須從頭來過。
所以請先儲蓄吧!在我們學到更多管控風險的工具之前,請先針對自身保險跟生存做好完善的事先準備。
我這邊推薦劉鳳和老師的書-「平民保險王」,因為他的書,我學會了很多正確的保險知識,也連帶地影響了我未來管控風險的方式。
至於我們必須了解銀行對我們的看法,是因為「銀行」絕對無疑的,是幫助我們「如何買」得起房的重要工具〈金主〉,學會如何跟銀行打交道一定是必備技能。
身為平凡上班族,在銀行眼中的我們是:
- 大把大把的,為數眾多的銀行收入來源
- 上市櫃前500大的公司上班族,基本上跟公教人員沒顯著差異
- 可預估的穩定薪資,可預期的還款能力
- 對於不提供擔保品的借貸〈如信貸〉擁有較低的接納度〈風險趨避〉
- 投資管道受限,處理風險的工具不多元
可想而知,為什麼銀行積極地提供無擔保品借貸,給有能力穩定還款的上市櫃前500大上班族,卻還是時常受到這類族群的拒絕。
因為身為這類族群的我們,擔心無法創造足夠的資金報酬率,去償還信貸借來的資金利率成本。
第二步:成為「知名企業」的上班族,讓自己成為銀行眼中,積極地想鼓勵你借信貸的族群〈身分優勢〉
是的,平凡上班族在銀行眼中,重要的就是你身處的企業名字。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名字、年薪或是職稱決定了什麼,離開了這家公司,即便你再會跟銀行打交道,很抱歉,很多事情必須從頭來過。
第三步:去買一間房子
ㄟㄟㄟ、修但幾勒,太快了吧!
是有點快,但請讓我先講完第三步,你會發現當現在「情勢扭轉」,身為平凡上班族的我們,轉而主動地帶著新買的房子去找銀行請求貸款。
對銀行來說,相較於其他貸款,提供房貸其實並沒有額外承受多少風險。
相比之下,銀行多了一間抵押的擔保品〈房子〉,賺取較低的利率,承擔較長的貸款年限。
但他終於可以開始跟你打交道了,也許你還辦了一張新的信用卡,只是因為行員說這都必須辦的〈其實不用辦啦,但如果他的服務很周到,當然歡迎考慮一下〉。
而對你而言,你默默開了5倍槓桿〈以自備款20%為預估〉,做起了人生中第一個最大金額跟財務槓桿的資產投資。
也許你的收入還無法開始從資產中取得〈除非分租你第一間房裡的某間房間收租〉,但你的支出,已有一大部分流入資產購買的行為中。我必須說,這是好的開始。
這是我們把上班族收入來源單一的弱點,利用簡單又合法的高槓桿,轉換成資產購買行為的開始。
至此,我們成功結合了「平凡上班族的經濟特質」以及「身分優勢與所在社會」。
擁有房子的上班族「身價」,除了年薪、股票跟存款之外,還多了一間不動產的房價。
「目的」即是本身的「需求」
買房既是平凡上班族的目的,又可能符合上班族生活必需等的種種買房需求之一的「資產配置跟投資」的需求。
所以買房這件事如果不從
我為了甚麼「需求」而買房?〈Why〉 → 我該「如何買」得起?〈How〉 → 需要處理哪些「風險」?〈What〉
來談起,很容易三位一體,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各抒己見,混戰不已啊。
本文上面篇幅已經解釋了「如何」利用上班族經濟型態,合法取得槓桿進行資產投資。
接下來,我要闡釋上面篇幅中提到的第三步驟,如何取得一間房子。
身為買房的需求方,請「先關注」同樣區域、身為同樣「需求方」的「購屋能力」與「喜好」。
將所有資訊的收集,「優先處理」跟我們一樣同樣身為買方的資訊。
別優先去研究漲跌不可知的訊息、比如去研究央行態度、去研究土地成交價格、去研究當地創新高的最高價,那都不是「來自需求方的資訊」,可以稍後再說。
簡單來說,也就是積極去了解,跟我們一樣,想買同樣格局、位置的「買方」,「能力」跟「喜好」是甚麼?我們可能會得到以下的資訊:
- 絕大部分是受薪階級
- 喜歡新屋或預售屋、偏好某特定建商
- 不偏好中古屋與特定建商
- 三房、電梯大樓為主流需求
- 以東區住宅區為首選
- 購屋預算約1500萬、上限約1800萬
- 貸款能力平均為85成
- 當地居民「家庭結構」跟新建案的「供給數量」
- 購屋目標區域的「平均房價所得比」
然後針對這些數據,我們大概就會知道「如何買得起」自己的第一間自住房。
以我自己幾年前買第一間自住房為例,我收集到的資訊顯示,跟我有相同目標的買方,有越來越多居民移入我所居住的區域,而我的購屋能力當時還遠低於那些買方。
所以我在我對環境的需求中,排入了幾項我不能妥協的點之後,我開始列出我「可以妥協的缺點」。
如:中古屋、大家較不偏好的建商、非東區住宅區〈舊市區〉、興建年限較長的預售屋〈可淡化我頭期款不足的劣勢〉、某些我可接受的嫌惡設施、較老舊的學區、無交通建設計畫等。
總之,徹底想好「自己的需求、能力」跟「潛在對手的實力」後,想辦法提高自己買到房的機率。
最後,我當然未必會〈那麼不幸地〉買到符合「所有我願意妥協缺點」的房子,但只有我知道我願意妥協哪部份的缺點,我才能在比我有能力的買方還在釐清需求時,我就「敢做決定」下手買房。
而我也因為深入了解所在區域潛在買方的需求,我很有機會買到「未來潛在買方」也不少的房子〈好的資產投資〉。
下一篇,我們來談「鼓勵上班族買第一間自住房」的最後一個部分:
為何有的人無法藉由買房滿足「人性基礎需求」,但有的人卻可以呢?
有的人看到這篇文章,腦中已經浮現「Fight or Flight」〈戰鬥或逃跑〉的念頭,對於增加一大筆貸款這件事,想到就睡不著覺。
讓我們理性的想一想,買房需要「處理」哪些「風險」〈What〉呢。
身為平凡上班族的我們,又有哪些工具可以協助我們處理呢?
(待續)
請記得按下追蹤跟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免費註冊一般公民,推薦人:tomatochuan,好人一生平安呀!》。
【直接的鼓勵】讓我分享更多的創作,歡迎用此連結加入Likecoin讚賞公民。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跟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