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前陣子《行銷5.0》剛出版的時候,出版社找了許多知識型的IG經營者幫忙行銷,筆者可能就是此行銷手法下的成功案例之一?因此被成功推廣了本書,並在近日參加了《行銷5.0》的讀書會~
不過《行銷5.0》一書的內容實在豐富,因此本文只會分享到筆者在讀書會上負責的章節--第5章~第7章,如果對本書其他內容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直接購入、仔細研讀(跟筆者一樣)。
【以下有雷,慎入】
雖然一樣是讀書會,但這次不用簡報,而是與會者各自就書中內容與自己的經驗口頭分享。不過方式改變了,精華程度還是百分之百,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談談《行銷5.0》的重點跟筆者與讀書會夥伴討論的收穫。
評估組織和顧客的數位能力整備
疫情大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催促企業加快「數位化」的腳步,然而當大家都在談論「數位化」,卻少有人清楚究竟該怎麼做,反而更加無所適從。因此在本章節,作者就告訴讀者該如何評估「數位能力整備」程度,知道了起點在哪裡,才能看到通往終點的最短路徑,也才會知道前進的方向和需要準備的裝備有哪些。
根據企業和顧客分別的「數位能力整備」程度,可以將各產業分配在四個象限:
- 原點象限
高度仰賴「實體互動」的產業,書中舉例為「餐旅業」和「醫療業」。位於此象限的企業及相應客群尚未準備好,或是對數位轉型反應冷淡。
- 前推象限
企業已經建立數位生態系,但大部分顧客仍然停留於實體通路,書中舉例為「零售業」。此象限之企業需要思考如何幫助顧客一同轉型,可以提供誘因,解決顧客使用數位方法上的痛點,或是運用科技重現實體的互動感。
- 後動象限
大多數顧客已經準備好遷移至數位平台,或是面對面的接觸顯得多餘,書中舉例為「汽車業」。此象限上的企業首先要建立強大的數位組織,其次要考量更多數位工具和技術的應用,以滿足顧客多元的需求。
- 全面象限
此象限是所有企業邁向「數位化」的最終目標,書中舉例為「高科技業」和「金融服務業」。儘管數位化程度數一數二高,此象限的企業仍應砥礪自身,鞏固領先地位。
要注意的是,位於哪個象限並非全由產業決定,同產業的各家公司也可能因為數位整備能力程度落差而被劃分在不同象限,另外數位化不是必備,但是「趨勢」,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仍應視實際情況微調。
模仿人類的技術理應跨出更大一步
許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最新科技」,其實都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只是當時的硬體和人們接受度跟不上而難以普及化,然而如今萬事俱備,「即至科技」--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物聯網、區塊鏈...等將成為行銷人員手中的利器。
如同筆者曾經在
《真相地圖》觀後感說明自己對於程式技術的看法,科技也是一種工具,端看如何被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在本章節中作者就舉了許多上述「即至科技」在行銷上的應用實例,其中筆者對於作者提到的混合實境(MR)的運用特別感興趣,像是
虛擬試鞋或是全民遊戲《Pokémon GO》,既能便利又可以趣味滿滿。另外書中沒有提到,但筆者還有關注最近十分火紅的「元宇宙(Metaverse)」,全息音樂平台BEATDAY目前釋出的
影片看起來還有加強的空間(技術上來說),但仍然值得期待。
總之結合科技能夠開發的行銷手法,筆者相信一定還有很多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到的,可是無庸置疑的是,走在最前頭的必然是懂得使用工具的人。
(然後由於筆者也是遊戲愛好者,儘管跟行銷沒什麼關係,在這邊偷偷許願希望能在有生之年體驗一把虛擬實境大型多人在線遊戲(VRMMORPG)( •̀ ω •́ )✧)
機器雖然酷炫,真人才夠暖
最後是筆者覺得《行銷5.0》的一大重點,其實從《行銷3.0》、《行銷4.0》,作者就不斷強調「人情味」的重要性,無論在哪個產業,目標客群(TA)都是「人」,有同理心的銷售是我們和機器最大的差異,也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優勢。
在本章作者帶我們回到「顧客旅程地圖」,告訴讀者即便前面提到種種科技在行銷上的使用,「顧客體驗」仍然是唯一真理。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良好的顧客體驗甚至於讓顧客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單,可見行銷「產品」不如行銷「體驗」(當然產品品質還是根本啦:-P)。
既然「顧客體驗」這麼重要,「行銷5.0」又如此注重科技的力量,何不善用科技打造更加美好的用戶體驗呢?所以作者在本章就提到個人化的廣告、做好明確受眾界定的內容行銷、自助服務介面...等等,我們可以從大數據中洞察消費者動態,更可以根據觀察結果制定合宜的、「顧客想要的」體驗。
筆者盡力將三個章節的重要內容濃縮成本文,而看到這邊你可能已經發現「行銷5.0」始終強調「人機協作」的概念,機器可以是淘汰我們工作的競爭對手,也可以是提高我們工作效率的得力助手。
想要不被淘汰嗎?學習MarTech超能力吧!(๑•̀ㅂ•́)و✧
後記
讀書會的好處就是「共學」,大家來自不同背景,各自花費一點時間,就能相對經濟實惠(?)的了解一本書的內容,還能獲得別人應用上的寶貴實戰經驗,所以筆者很高興能有機會寫這篇讀後感,和大家分享筆者所學,如果有讀者也有相關案例可以提供,方便的話歡迎留言告訴大家,筆者先在此謝過了<(__)>
這次的讀後感到這邊結束,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