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VS父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於我而言,在我所知的所有框架標籤中
都具有分裂性。
而我也知道,標籤、框架是最便利的方式
是一種大多數的經驗積累、是方便快速效率的判斷方式。
快速將人事物分門別類,以促進判斷。
就好似是將筆紙快速分類至文具
我們就可以快速的完成收納。
只是筆紙,真的只有文具這個類別嗎?
在其他不一樣的時候情況
有沒有可能轉換其性質而成為另一種類別?
若將紙筆只歸類只看見文具類別
是否忽略了其他的面向用途?
若將紙筆只歸類其文具用途
在其他類別必被排除在外。
就好比人的多面性
男性女性於我而言只有性別上的差異
其他在身而為人都是想按照自己所思所想所意願的前行並無二致。
只是我是女性這個性別
在經歷經驗中
較能體會女性的立場感受是什麼
這也是我感受最深可以分享、交流的地方
並不代表我就是女權主義者
這是截然不同的
能真心交流對談理解彼此
我絕不希望被冠上女權主義而被蒙敝了真正的目標議題
一旦被冠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框架
或被冠上父權主義的標籤框架
就形成了分裂、排他
很難有對談的可能
忽視了真正的目標
如果真的硬要分類
我較傾向和平主義者
能雙贏、能和諧、能對談、能理解彼此最好。
但我也深知
有時的爭吵紛爭是有其必要性的
更能突顯出關鍵點而對解決事情有所助益。
所以我也僅能說是傾向、偏好
也不能完全歸納為是
要看真實的情況是什麼。
公義、權益、實踐自己的理想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如果冠上女權主義、父權主義、同性戀、跨性別等標籤分化為不同⋯⋯
當我們說她是女權主義時⋯⋯
當我們說他是父權主義時⋯⋯
當我們說他或她是同性戀或跨性別時⋯⋯
當我們把一個人分裂於我們之外的不同
產生的是什麼呢?
會促進理解對談?
還是隔閡距離?
我不覺得我是絕對的哪一邊
我只能說
身而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也有自己的強項和脆弱
而我
在能力所及之處給予我能給予的協助
在我脆弱時
也有人在能力所及之處給予我他能給予的協助
雙贏、共好、同心協力、互助
和男女框架並無關係。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aug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公主奮勇打倒了噴火龍 解救了被困在高塔上的王子 卻被王子嫌棄穿著不得體不像個女人⋯⋯ B公主不想結婚 只想和矮人朋友及寵物們愉快的生活在森林裡 她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想成為只能穿著著禮服 一舉一動受人控制掌控、評頭論足照單全收、任人擺佈的洋娃娃⋯⋯
當我一切順利安好的時候 愛你、多愛你一些、多包容你一些、多體諒你一些都比較容易; 當你一切順利安好的時候 愛我、多愛我一些、多包容我一些、多體諒我一些都比較容易; 而真正的困難、考驗通常來自於 當我不順利、不安好的時候; 當你不順利、不安好的時候; 或者我們都同樣不順利、不安好的時候⋯⋯
A公主奮勇打倒了噴火龍 解救了被困在高塔上的王子 卻被王子嫌棄穿著不得體不像個女人⋯⋯ B公主不想結婚 只想和矮人朋友及寵物們愉快的生活在森林裡 她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想成為只能穿著著禮服 一舉一動受人控制掌控、評頭論足照單全收、任人擺佈的洋娃娃⋯⋯
當我一切順利安好的時候 愛你、多愛你一些、多包容你一些、多體諒你一些都比較容易; 當你一切順利安好的時候 愛我、多愛我一些、多包容我一些、多體諒我一些都比較容易; 而真正的困難、考驗通常來自於 當我不順利、不安好的時候; 當你不順利、不安好的時候; 或者我們都同樣不順利、不安好的時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Z) Phisomer 哲學語境分析工具:女性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區分的呢? 國小三四年級前,男女生不是都會玩在一起嗎? 我的興趣不論在何時都跨越了性別,小學的我喜歡真珠美人魚跟小魔女Doremi、彗星公主,但我也喜歡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喜歡收集庫洛牌,也喜歡收集怪獸卡牌,所以我跟男生女生都是朋友。開始感覺到變化...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Z) Phisomer 哲學語境分析工具:女性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所謂的「性別」,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區分的呢? 國小三四年級前,男女生不是都會玩在一起嗎? 我的興趣不論在何時都跨越了性別,小學的我喜歡真珠美人魚跟小魔女Doremi、彗星公主,但我也喜歡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喜歡收集庫洛牌,也喜歡收集怪獸卡牌,所以我跟男生女生都是朋友。開始感覺到變化...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