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身體髮膚以及思想經驗都不斷增長、強化,長到我們足以倚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活著再老去。不過,為了在艱辛的日常裏能夠輕鬆呼吸,為了能夠接受到生命更好的照拂,為了讓自己所愛的人替你感到驕傲,為了讓自己的無聊低潮能有個way out,有時候,自我會選擇旁觀善良從身體裏出走。
不知道克莉絲汀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轉變,至少在與她通過那漫長的一小時電話後,我看見了她近兩次的改變,因為她在有意識裡,說出了幾句我在電話中曾對她說過的話。
今日,她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卻能想像,在她選擇拋出這個問題之前,她做過了多少心理建設,才終於果斷勇敢地跨出了這一歩。我樂見於她的轉變,欣然地回覆著她所提出的問題。
克莉絲汀:「我的自問自答其中一題,是想到問什麼。我想這種問題,也只能問問你的看法了,而且好像也只能問你。深夜實談主題ㄧ:你會害怕別人議論自己、評論自己 、指責自己嗎?」
看到這問題的當下,我的手指著實頓了一下,本想大言不慚地說些什麼,卻還是選擇捂著那顆心,不再矯柔造作地娓娓道出:「其實會害怕,害怕別人在背後評論自己,指責自己。」這樣鐵錚的事實。
直到吐露出「但是我害怕了很多年之後,現在反而沒那麼怕了,因為覺得這樣生活太累了。」這段話語的同時,我彷彿看見自己從救贖裡走了出來。
克莉絲汀接續說著:「我剛剛想到一個答案,評論分別為惡意攻擊與挑撥離間,遇到需要回應的時候不要急於否認或是發言者身上找問題,先深思過,再做回應。也不要沈默與默許,正面去面對它,不要閃躲。」
從文字中我看不見她回話的表情,我卻能想像她在彼端那副認真思考的樣貌。
對於她的提問,我經過反覆思量後,認真的敲下了逐字逐句:
「不過很多事套在不同情境會有不同作法,事情有時候就是好玩在於,因人而異。其實我同意你的說法,但有的人不適合正面去多作回應,因為他們已經有既定的印象了。
最終是回歸本體,當作出回應也不見改善,也無需再去糾結誰是誰非,自己最後要面對的還是自己,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可能ㄧ直都停擺在處理這些事情上。應該說,每個人這輩子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完成,不需要為了誰去交待些什麼。對得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好好經營自己』,才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最終之道。」
親愛的,我想對妳說的是,年歲增加,知道有許多事情的無奈是無語以對的,抑或不必逞口舌之快而說。張曼娟書裡曾經寫過一句:「最近才學會,很多事都只能笑一笑。那些說不清的,也不必說了。」
物質不滅定律,你呼出去的氣體終究會回到你的裏邊。或許生命並不是創造自己,而是找到自己;人活著是為了做自己,而不是解釋自己。
就像我偶爾也想在逆流的河畔,做一個沒有故事的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