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戰略學入門教學: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戰略學看似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實際上也接近如此,但這卻讓現代人想學的不得其門而入,已經浸在裡面的則不知未來方向。間接導致在台灣,戰略不被重視,去學的人也很少,被解讀為政治與國關(國際關係)的一個子領域,但這是徹底錯誤的。

本系列將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
說到戰略,棋類遊戲是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形象之一。現實的戰略當然遠比棋盤複雜,但起碼有一點一樣:即使是回合制的象棋遊戲,在對奕過程中也是動態變化的

說到戰略,棋類遊戲是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形象之一。現實的戰略當然遠比棋盤複雜,但起碼有一點一樣:即使是回合制的象棋遊戲,在對奕過程中也是動態變化的

入門戰略學,要讀哪些書?

所有想要入門戰略學,不是只想看個概念而已的朋友,筆者建議第一步是「閱讀」戰史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李德哈特著。千萬不要看一些導讀類簡化過的,像是「XX戰爭要這樣看」、「XX兵法導論」,絕對會讓你走偏掉,再也回不來。

為何建議完全沒概念的人,第一本書必須讀這本?理由有三:

  1. 二戰離今天不遠,對戰略有興趣的人,多半有看過二戰的故事,電影跟影集也不少,背景較容易理解。
  2. 二戰進入現代戰爭的範圍,你不需要翻閱冷兵器時代的背景,就可以進入槍械時代,開始分析了解近年的國際衝突。
  3. 李德哈特的寫作功力比較好,就算你看不懂本書的附圖與軍事術語,一樣可以當成歷史書看個大概。

再次強調,你要「閱讀」而不是瀏覽,是不用到每頁作筆記或是硬背起來,那是應付考試,但在重點處摘要可以幫助你理解。單純翻過去,你只會知道二戰的故事,無法應付戰略學的需求。若你今天發現很多戰略概念都不大懂,有必要審視自己,是不是當初在看這些經典的時候,只是翻翻而已。

第二本,是已故的鈕先鐘老師所著作的《戰略研究入門》(已經絕版,請找圖書館或二手書店)。本書是他綜合多年經驗,融合中西方戰略名家思想,整理出的入門書。閱讀本書的重點,要放在鈕先鍾老師如何抓取各家精髓,用哪種思維貫穿全書,而不是死背他的結論。

第三本,一樣是鈕先鍾老師所著的《西方戰略思想史》(還買得到),理由同上。當你先閱讀過鈕老師的戰略思想整理,再回頭去看他整理的思想史,就會有一個先後脈絡,可以大致抓到整個西方世界的戰略思想演變,是根據哪幾個因素。

以上這兩本,閱讀目的在於了解脈絡,以及其變化轉折,不是當教條背誦。鈕先鍾老師生前不停強調,戰略學不是死的,最要緊是活學活用,他絕對不會希望你死背起來,變成鸚鵡學舌。

今天許多初學者,以背誦名家條目為樂,嘲諷他人不背誦古書,根本是大開倒車,尤其是濫用在解釋當代大事上,誤人子弟千萬。

筆者並不建議,在沒有基礎前,就去閱讀同樣由鈕先鍾老師所翻譯的富勒(J. F. C. Fuller)與薄富爾(André Beaufre)作品,因為要看懂這兩位的內容,需要技術與相當的文化背景。更不建議先看約米尼與克勞塞維茲的經典,你一定看不懂,沒有點程度的說自己看懂,八成唬爛。

筆者更徹底反對直接看《孫子兵法》,以及其他超過工業時代之前的戰略、兵法書,因為這些古代經典都被超譯過頭,各行各業都拿來亂用,與原本的意思相差甚遠。這導致現在不少人,把孫子等古代兵法背一背,望文生義套用在其他地方上,以為抓到了精髓,聽不下其他人的意見。

讀戰略書籍有一個幾乎是定律的東西,越古老的東西越會被現代人超譯,越簡潔的老作品越容易被望文生義,這需要時時警惕自己。

當你這三本都閱讀過,或是自認有相當基礎之後,我們可以開始解構戰略學的原型。一般人看完後,大致可以抓到戰爭的演變,以及背後指導的思想,約略是由「勇氣」、「技術」、「金錢」幾個要素(圖1)。仔細分類,就會發掘更多影響的要素在其中(圖2)。

raw-image

當你參閱更多的戰略、戰爭、戰史等資料,正常來說應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覺得影響戰爭勝利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多,多到根本列不完,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好像越來越少,說來說去就那兩個。

那麼恭喜你,你有初步的歸納與整理,不是單純的人云亦云。但建議最好自我檢查,若你覺得經濟因素占了大部分,這是不是因為看過金融類的歷史;技術決定勝利,是不是自己讀理工科,看了很多技術類的書刊。你覺得哪個是重點,很可能正好自己讀這行,而人類很容易受到既有觀念的影響,加上當你看過夠多的書籍(筆者的定義是10本以上非導讀類),就能夠與一般人談論了,甚至在論戰上輾壓過去,所以才會產生上段的錯覺,自覺找到戰略的精要,戰爭勝負的鎖鑰。

到此為止,若你沒發現上一段的主詞,已經從戰略變成戰爭,筆者就能確定你陷在其中。研究戰略必須要研讀戰史,最後變成解讀戰爭,然後反客為主,將思想指導放之後面,工具理性走在前面。不幸的是,這就是最常見的走偏。

筆者的經驗是,9成的人最後都會走到這條路,變成用戰爭來解讀戰略。剩下1成會變成陰謀論者,拒絕相信政治來自人性,這世上有某種神祕政治教團,躲在昏暗的燈光下,謀劃怎樣瓜分世界等等。

所以,筆者要從這邊開始,把整套戰略思想的因果,與其演變出的概貌,呈現給每一個入門者。當你了解架構如此龐大,我們只是挑選其中一項比較擅長的項目鑽研,就不會感到意外,更不會走偏,落入背誦教條與陰謀論的巢臼。

怎麼看待「戰略」的意義?

戰略(strategy)的字義,原指軍隊,後來衍伸為運用軍隊的概念。故筆者完全不認同,有人覺得戰略就是策略(名詞翻譯上),時代演變下要讓「戰略」這個用語退流行。因為「戰略」一詞原本就是使用軍隊的藝術,而軍隊是一個「有序組織」,內含「階級結構」,必定是建立在「有規模的團體」上,並不是單純的策略運用。純講策略,會在名詞上限縮戰略的空間,失去其運用的動態變化。

而且,使用軍隊的本身,是一種暴力行為指導,這注定戰略脫離不了人性的黑暗面,策略一詞會讓你把它中性化,最後去人性化,久而久之把戰略當成純工具,易走向極左與極右的意識形態。

有軍隊,不代表你非用不可,更不是說窮兵黷武。買一把槍擺在家裡,不能證明你想搶劫,更不能說你想殺人,你有很多理由,但對搶匪來說,知道你家有沒有槍枝,動手前就會考慮再三。

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結果,用兵層次又分四等,「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意含戰略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使用軍隊來達成目的就是戰略,現代的解釋可以指出,戰略本質是一種政治手段,不是有軍隊就得用。

軍隊的養成很貴,非常耗費資源,凡是一個團體內的暴力組織,都成立在吸收其他人的資源上。警察無法生產糧食、製造產品,但可以防止宵小打劫,維持社會多數人的正常生活,故我們不能說警察沒有生產力就廢掉。軍隊做為一個團體最強大的暴力組織,除了對內維持秩序,對外保持團體的安全,必要時也可以為團體達成向外擴張的成果。

從這邊就能夠理解,團體內的暴力組織,處在一種很微妙的平衡上。

若團體本身很脆弱,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那麼軍警就會貧弱,無法應付內外的破壞;若團體本身不弱,但提供太多資源給軍警,則可能變成癌細胞般榨取內部養分,或對外征伐以維持自身存在;又或團體資源充足,卻吝於投資在軍警身上,則同樣會引來外部侵略,最終團體被掠奪殆盡。

回到戰略的本身,既然戰略本身為軍事指導,又隱含團體組織的概念,則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兩個字的整體?

這個答案,就是戰略本身的運作意義在「策畫」。這用中文很難理解,因為在翻譯軟體上輸入「strategy」,除了戰略以外,一般會得到策略、謀略、略、籌略,都有一個略字。雖然中文的「略」,本意是計畫,但我們中文使用者的直覺,容易將戰略兩字的解讀偏向「思考」,而缺乏「籌」的計算概念。而在英文中,計畫就是plan,作名詞跟動詞都一樣,本身有目的取向,也就是從A到B的路徑,應該採取哪一種辦法。

戰略此兩字,從戰史中就可以看出很強烈的目的導向,不管是進攻或是防守,還是作為外交手段、政治籌碼,運用軍隊達成我方目的,都有目的存在。而要達到目的,不論多粗淺都有計劃,行軍要有計畫、補給要有計畫、作戰要有計畫,任何試圖告訴你,戰略就只是背背兵書,怎樣打擊敵人的,都沒有多大參考價值。

戰略本身從戰史中可以歸納出兩個重點,一個是思想指導,指導我們團體的方向,另一個是指導我方為了達成目的,應該如何做規劃。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到,這需要透過哪些細節支撐。(圖3)

圖3

圖3

思想的成型透過三大要素支撐,該團體的人文背景、經濟基礎與軍事實力。這三個因素相互影響。沒有經濟基礎就無法培訓強大的軍隊,沒有軍隊就無法保護經濟成果,而這個團體的人文背景,影響到他們對經濟與軍事的看法。

一個團體會有支撐其戰略思想的人文觀,然後透過政治指導完成計畫,並加以執行。一個山岳王國,不會想到要成立大規模戰車部隊(古代馬拉式),內陸國家也不會想擁有大批海軍,這連帶影響到其經濟制度,即便擴張成大帝國,基本的戰略指導都不大會變。當戰略指導改變,我們就可以判斷,若非統治階層更迭,就是受到外在刺激。

三大戰略要因:技術、經濟、軍隊

在進入具體規劃的基礎教學前,需要讓各位了解戰略學內涵的脈絡,從古至今的演變。戰略內涵隨時間越晚,成分越變越多,導致我們後人學習異常困難,已經到了不可能涵蓋全部的境界。其原因很簡單,戰略就是思想、計畫,而最常執行的計畫就是戰爭,大從國家經濟實力,小到武器差異與士兵訓練度,每一個因素都影響勝敗。

但綜合整理後,一般來說認為主導戰爭勝負,也就是影響我們作計畫的主要因素,被認為有三種。

  1. 技術先進程度:技術指建造、武器等偏物理面的,也有組織管理能力,泛指人類為了生存所累積的經驗總承。
  2. 經濟整體實力:不單單指有沒有錢,舉凡整體國家財富,藏富於民的程度,稅收的多寡,預算的平衡,臨時徵稅的能力,以及如何將這些財富轉化成技術與軍隊的技術。
  3. 軍隊組織強弱:一般指軍隊規模大小、素質好壞、武器優劣,進階包含文化背景有關的國家、民族、血緣認同等產生的忠誠度,以及需要用怎樣的方式維繫忠誠。不同規模的軍隊怎樣管理操作,編排適合的戰術,等諸多直接、間接的要因。

各位可以馬上理解到,這三項歸納出來的主因,其實含有不同的學科專業,這就是隨著時代演進,戰略學越來越包羅萬象,或者說越來越多人自稱自己的專業就是戰略的一部分,其背後的理由。

而我們要怎樣抓到整個人類組織的動態,透過以上三個因素去呈現呢,大致上如下圖4所示。(綠圈表示國內)

圖4

圖4

基本要因相互影響加強,使得國家得以成長。基層實力厚實的國家可以抽更多稅,將稅金用在技術開發、基礎建設、軍隊建立上;技術的進步可以增強軍隊戰力,提高社會整體的生產力;軍隊強化後可以保護國家,甚至對外獲取更多資源投注本國內。

越接近現代,對外作戰就越不需要煙硝味,舉凡經濟侵略、文化侵略等等,都可以算在戰略計畫之中,使得戰略內涵愈發擴張,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案例越來越多。

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就要拆解這三項要因,並將之對應到人類不同歷史時期,其戰略要因出現的時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9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讀了日本發行的《學校沒教,但一定要讀懂的地緣政治課》。將艱深學問小說化、漫畫化似乎是日本近期趨勢。包含我過去寫過的哲學漫畫入門書籍《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小說《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還有《被討厭的勇氣》等等,都是類似的例子。
Thumbnail
最近讀了日本發行的《學校沒教,但一定要讀懂的地緣政治課》。將艱深學問小說化、漫畫化似乎是日本近期趨勢。包含我過去寫過的哲學漫畫入門書籍《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小說《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還有《被討厭的勇氣》等等,都是類似的例子。
Thumbnail
那麼,如果並非初學者,而是稍微有點概念,讀過一些戰史,只是理論類的可能比較少接觸呢?這種讀者就不需要什麼都畫圈圈筆記,這樣太亂了,筆者自己的做法是,去思考、比對這本書,到底他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尤其是分類。
Thumbnail
那麼,如果並非初學者,而是稍微有點概念,讀過一些戰史,只是理論類的可能比較少接觸呢?這種讀者就不需要什麼都畫圈圈筆記,這樣太亂了,筆者自己的做法是,去思考、比對這本書,到底他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尤其是分類。
Thumbnail
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Thumbnail
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Thumbnail
孫子兵法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作品,但直到今天在西方依然頂尖大學研究戰略與軍事的學者重要的參考對象。所以重要著作《戰略大歷史》於2020在台灣出中文版的英國國王學院戰爭研究學系教授Lawrence Friedman,在2015年還在美國研討外交政策最重要的雙月刊《外交事務》上發表專文討論如何解讀孫子
Thumbnail
孫子兵法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作品,但直到今天在西方依然頂尖大學研究戰略與軍事的學者重要的參考對象。所以重要著作《戰略大歷史》於2020在台灣出中文版的英國國王學院戰爭研究學系教授Lawrence Friedman,在2015年還在美國研討外交政策最重要的雙月刊《外交事務》上發表專文討論如何解讀孫子
Thumbnail
每一日所遇所學,都是為吸收更廣闊的新知,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隨時迎戰未來詭變的局勢。真三國無雙七猛將傳刺激您什麼?!
Thumbnail
每一日所遇所學,都是為吸收更廣闊的新知,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隨時迎戰未來詭變的局勢。真三國無雙七猛將傳刺激您什麼?!
Thumbnail
地理不僅只是限制,還會形塑戰略手段,影響戰略家的心靈。用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來說,就是坦克不能潛水、軍艦不能上陸、戰機總得起降。你無法設想整隻裝甲部隊開過台灣海峽,設定萬噸驅逐艦沿著大漢溪開到石門水庫前,每一架戰機都可以無縫接軌控制整個天空。
Thumbnail
地理不僅只是限制,還會形塑戰略手段,影響戰略家的心靈。用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來說,就是坦克不能潛水、軍艦不能上陸、戰機總得起降。你無法設想整隻裝甲部隊開過台灣海峽,設定萬噸驅逐艦沿著大漢溪開到石門水庫前,每一架戰機都可以無縫接軌控制整個天空。
Thumbnail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Thumbnail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Thumbnail
本系列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本篇來到現代,也是本系列上半部的最後一篇。
Thumbnail
本系列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本篇來到現代,也是本系列上半部的最後一篇。
Thumbnail
戰略學看似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實際上也接近如此,但這卻讓現代人想學的不得其門而入,已經浸在裡面的則不知未來方向。本系列將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
Thumbnail
戰略學看似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實際上也接近如此,但這卻讓現代人想學的不得其門而入,已經浸在裡面的則不知未來方向。本系列將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