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統的軍事能量評估(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兩岸真的要發生什麼,該準備的就是要準備,什麼都沒準備,「正常人」不會吹起戰爭的號角。這些軍事物資,最終總要有一個「生產」源頭,不管你是外購還是自產,都得要「花時間」跟「運送」、「儲存」。
透過前兩篇,各位應能大致了解,光是經濟跟軍事面,要找到解碼的要件,就非常重視經驗,不然我們不會了解,原來準備戰爭沒那麼簡單。那為何你會覺得,打仗好像很好打?那其實是人家累積很久的結果,就跟你玩手遊,會為了機率加倍去囤積抽卡用的寶石一樣。
今天我們來談一個,從文化面判斷的解碼方式。前面都從工廠談起,也有人私下問,為何要講工廠?
因為,工業化後的世界,軍事力就跟工業力直接劃上等號,對工業不熟,我們怎麼能說很懂現代戰爭?

文化就反映在日常之中

文化上,怎樣判定一個國家的軍事能量,聽來是很玄的東西,其實不會。筆者舉幾個例子,相信在台灣只要有上班過的都會懂。
A工廠,外牆上貼著遵守ISO規範以及所有規章,B工廠也是。AB兩廠都規定上班時間8:00,中午12:00吃飯休息到13:00,然後18:00日班結束。現在,你正在兩家工廠外面的小7喝咖啡:
  • 11:00:B廠已經有人出大門,到附近找地方吃飯。
  • 11:30:B廠的人幾乎都出來了,附近餐廳滿滿是人。
  • 12:00:A廠剛看到有人正要出門,B廠的員工吃完飯正在附近的飲料店休息。
  • 12:50:A廠的人吃完飯後,已經回廠區,外面只剩下幾個人在買飲料。
  • 13:00:外面已經沒看到A廠的人,B廠的員工還在喝咖啡。
  • 13:40:B廠剩下幾個看來是主管的,還在咖啡廳聊天。
  • 14:00:B廠的人終於全部回廠區工作。
  • 17:00:B廠已經有人騎機車回家了
……好了,看到這邊,讀者應該知道筆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你真的會認為,公開資訊上,兩家完全遵守規範的AB工廠,做一樣的產品,生產出的東西,品質、成本等等會一樣?
這在軍事上也是一樣,工廠文化是很重要的,有沒有嚴格遵守規範,會不會動輒改步驟,跳過某些流程,都是可以觀察的點。這不是說,沒有照原廠的規範鐵定錯誤,是要看狀況而定,有的工廠流程會有差,是前幾篇筆者所說,因為廠區限制,導致必須更改作業流程,這花時間累積經驗,還是可以把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的。
要簡單解釋這種工作文化,對軍事能量的影響,可以這樣說:

「要做出精密零件、工具、武器,嚴格遵守規範,不見得可以做得出來。但不嚴格遵守,絕對做不到。」
培養優秀的技術工人,跟培育優秀的現場主管,以及優秀的管理階層,沒有那麼簡單。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工作倫理與文化,台灣很多小工廠,看起來生產流程不嚴謹,但你去看那些產線組長,其實每一個步驟都有照做,是做到身體自然反應,所以才會跟你哈拉抬槓,好像做事不認真。而且當人家需要專心時,也就不會跟你東拉西扯。
相反的,有些看來管理嚴格的廠區,實際去看線上工人,只是照表操課,細微的步驟常常漏東漏西。這就是管理能力,線上組長其實不具備監督的能力,或者說只會監視,而無法在產線上讓工人從做中學。

現場觀察才能了解,官方資料不會呈現

所以,讀者可以想通一個道理,一個國家的軍工產業,呈現的公開報表資料,有非常多可以追查的項目。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越是國營壟斷生產的,就越有敷衍塞責的可能,這看看台灣過去公務員素質就曉得,只要沒有監督,擺爛的比比皆是。
但為何時至今日,台灣公務員就算沒有監督,第一線人員也不大會擅離職守,11點跑去吃午餐、14點去做頭髮?
因為台灣的整體教育水準,一代代培育出的基層工作人員,工作倫理已經提升了,至少能做到在沒有監督下,保有一定程度的自律。而自律形成的是工作文化,當整個單位的人都很自律,來一個打混摸魚的,被排擠的機率會比較高。相反的,整間工廠都是上面那種B廠文化,來一個美商超強主管,也會做不出成果。
那怎樣看出這種真實的工廠文化?你絕對不能看官方資料,尤其是官方影片。在台灣,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去工廠工作過,認識有接觸各國工業,尤其是會碰到軍工業的朋友,聽他轉述看到的廠務實況。
你會很快得到一個修正項,知道當A國宣稱他們有一款年產100台的產線,實際要打8折,而跟本篇案例中一樣糟糕的B國,恐怕只剩下2成可用。
這些文化面的觀察,不會有論文刊登,也不會在討論會上提及,因為光是研究方法就無法刊出了。討論會不討論,不是因為這類資料無法研究,而是「機密不分享」。
沒有人會把自己的消息管道,隨便告訴人的。就算要講,也會像筆者第一篇說的,先中翻英,英翻日個好幾次,讓人抓不到你的情報源。
評估非傳統的軍事能量到最後,你一定會有這類的修正參數,讓你評估實際上可能的情況。至於怎樣確定資料正確,通常要靠政治面的最終決策判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打從防止核擴散條約開始,人類一直在努力阻止浩劫發生,只是成效不彰而已,造成的理由說穿了就是老問題。人類彼此之間不信任。
上週拿產線當個概念,解釋了軍事技術,要傳授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這次來講一下跟經濟相關的。說是經濟,也非經濟學,僅是很單純的後勤補給等延伸觀念,說到底現代各種知識,數百年前都是從軍事需求開始。
蘇聯解體後,美國一時感到安全,但旋即發現並非如此。第一個遇到的麻煩,就是獨立國協成立,等於瞬間增加了好幾個核武國,而且失業的科學家、難以追查的黑市交易,都讓防止核武擴散成為當務之急。
上週講了一堆前言,這周開始講實際點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怎樣看懂一篇計畫」。您自己可能要試著寫一份計畫書,會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意思,不過這篇就先當各位都沒有做過來解釋。
以往不是沒有武器效果太好,造成戰術演變,從而影響戰略的例子。從機槍、鐵絲網的發明,到坦克與飛機的出現,可以說每一種現代兵器出現的當下,都會衝擊既有的戰術構想,從而改變戰略思維。但核子武器可以說,是至今唯一一個單一武器造成戰略思維全套修正的例子。
最近多了不少探討兩岸戰爭的YouTube,不意外的是多以「疑問句」的寫法收尾,私下也是有人在問,看了各式各樣的講法,那麼當我們無法單純從數據去看,怎樣評估軍事力量才準確?
打從防止核擴散條約開始,人類一直在努力阻止浩劫發生,只是成效不彰而已,造成的理由說穿了就是老問題。人類彼此之間不信任。
上週拿產線當個概念,解釋了軍事技術,要傳授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這次來講一下跟經濟相關的。說是經濟,也非經濟學,僅是很單純的後勤補給等延伸觀念,說到底現代各種知識,數百年前都是從軍事需求開始。
蘇聯解體後,美國一時感到安全,但旋即發現並非如此。第一個遇到的麻煩,就是獨立國協成立,等於瞬間增加了好幾個核武國,而且失業的科學家、難以追查的黑市交易,都讓防止核武擴散成為當務之急。
上週講了一堆前言,這周開始講實際點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怎樣看懂一篇計畫」。您自己可能要試著寫一份計畫書,會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意思,不過這篇就先當各位都沒有做過來解釋。
以往不是沒有武器效果太好,造成戰術演變,從而影響戰略的例子。從機槍、鐵絲網的發明,到坦克與飛機的出現,可以說每一種現代兵器出現的當下,都會衝擊既有的戰術構想,從而改變戰略思維。但核子武器可以說,是至今唯一一個單一武器造成戰略思維全套修正的例子。
最近多了不少探討兩岸戰爭的YouTube,不意外的是多以「疑問句」的寫法收尾,私下也是有人在問,看了各式各樣的講法,那麼當我們無法單純從數據去看,怎樣評估軍事力量才準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Thumbnail
在上週的行前有8個簡單的腦力激盪題目,那這8個題目大叔我會分成兩個章節來說明,今天先上第一課的文章內容,星期五會上Podcast,有興趣的格友們務必追蹤唷😎 1.工廠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工廠的含義。一個健全的工廠由多個部門組成,包括生產部門、品質部門、製程部門、資材部門、設備部門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Thumbnail
在上週的行前有8個簡單的腦力激盪題目,那這8個題目大叔我會分成兩個章節來說明,今天先上第一課的文章內容,星期五會上Podcast,有興趣的格友們務必追蹤唷😎 1.工廠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工廠的含義。一個健全的工廠由多個部門組成,包括生產部門、品質部門、製程部門、資材部門、設備部門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