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於民國 12 年,餉潭國小前身為新埤公學校餉潭分教場,民國 30 年改名為新埤國民學校餉潭分教場,民國 32 年獨立為餉潭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餉潭國民小學。民國 107 年,餉潭國小改制為公辦民營實驗小學,由屏東縣慧光圓通普賢文教基金會承辦。
餉潭—會發出聲音的潭
當初在拜訪餉潭國小時,巧遇基金會的前輩,我忍不住問:為什麼這裡叫餉潭?他指向校外的某處制高點,告訴我那裡有一池潭,因為會發出聲音,所以叫餉潭。
前輩說的潭,便是此村最大的地標:「餉潭」(又稱「龍潭湖」,旁有龍潭寺)。根據《新埤鄉志》記載,「餉潭」名稱的由來都與這座深潭有關,主要說法有兩種:一是以鄰近排灣族文樂社對此潭的命名,直接音譯而「餉潭」;二是該潭早期為魚池,常有魚蝦彈跳,發出聲響,因而稱為響(餉)潭。第二種說明與基金會前輩的分享一致,或許也是因為畫面與故事感很夠,易於分享而繼續流傳下來。至於為什麼取這難得的「餉」字,目前就不得而知了。
有趣的是,餉潭北普宮粉絲專頁的介紹則描述,古代在此潭上方有龍盤旋,產生出聲響,因而被後人稱為「龍潭」,補足了餉潭為何又稱為龍潭之脈絡。
相信來過餉潭的人,一定會對入村前偌大的拱門牌樓印象深刻,那正是北普宮的牌樓,亦是餉潭村廟,村民進出村落皆從牌樓下進出,對當地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與環境為友,打造貓頭鷹小學
進到餉潭國小,很難不被草地上的貓頭鷹公仔吸引,又或者說,整個校園幾乎都被滿滿的貓頭鷹所包圍,基本上校園走一圈,餉潭國小與貓頭鷹連結的意象,幾乎定型。
原來,學校真的可以看見貓頭鷹!當時餉潭國小一位熱愛自然生態的湯奇霖老師,到餉潭國小任教後,覺得校園擁有豐富生態,開啟為期多年的校園生態調查紀錄,在校園發現許多稀有保育鳥類,如大冠鷲和領角鴞,慢慢將環境教育放入課程,包括暑假自然生態體驗營、寒假賞鳥活動、夜間觀察等等,造就餉潭國小獨特的校園活動,不僅讓孩子懂得愛護環境,學校更走入社區,打破長輩對貓頭鷹的傳統「報喪」迷思,轉化為兼具智慧與福氣之象徵。
貓頭鷹如今已成為餉潭國小的代表符號,隨處可見。(攝影:Amo)
如同
大成國小出版家鄉繪本,餉潭國小也以貓頭鷹、校園生態與龍潭為主題,協同孩子與村落共同完成多本繪本,如:《貓頭鷹潔莉塔睡不著》、《天空》、《錦蛙不再嘎呱呱》、《聽龍唱歌》、《記憶甘蔗田》等。這才發現,對於非在地人來說,要認識一間學校或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翻閱家鄉繪本(如果該校有的話),真的可以省去很多苦尋資料的時間呢!
據悉,去年餉潭國小原訂於12月31日舉辦「2020 智慧節電 185 領角鴞與星空漫情餉潭」迎接跨年天文活動,預計於當日晚上六點半開始,包括星光音樂會、冬季星空導覽、呼叫貓頭鷹等活動,在全校師生、分享嘉賓、社區居民與家長的參與下,一同迎接 2021 年。雖然最終在疫情告急之下取消,但相信餉潭師生的行動力與熱情,今年年底的跨年晚會,餉潭國小也不會缺席。
轉型實驗小學,突破傳統思維
在政府媒合下,餉潭國小與屏東縣慧光圓通普賢文教基金會合作,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除了將社區帶入學校,開設多種共學團體外,最大的改變則是改成「四學期制」。過往拜訪的實驗小學,主要都還是維持二學期制,餉潭國小是我遇到第一間採用四學期制的學校。
- 關於四學期制:
不同於傳統以寒暑假將學年劃分為上、下二學期,四學期制將一學年拆分為四學期,大致可對應於春、夏、秋、冬四季,每學期上課十週,中間隔二至三週的假期,避免傳統寒暑假時間太長,加劇「夏季失落」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有關「夏季失落」,上一篇校園知識+有較詳細的說明。)
四學期制的優點在於,別人在上課的時候你在放假,但別人還在放假的時候,就要提早開學了(咦)。因為我的校園生活從來沒有過四學期制的體驗,很難比較兩者的優劣。或許對學生和老師而言,學期縮短、適當休息,能有助於調劑身心(老師不宜與學生相處太久XD);反過來看,學期週次減少,應該也會為課程設計與學習檢核的來不同的挑戰吧!
餉潭國小的校舍主要有兩間,一棟是白牆灰瓦屋頂、不知為何讓人聯想到日本湯屋的建築(上圖);另一棟就比較像傳統會看見的校舍樣貌,磚牆主視覺則是不常見的褐黃色。
兩棟校舍風格差異之大,就連教室內的風景也截然不同。
湯屋除了包含教師辦公室、保健室之外,約四間教室和閱覽區特別安置在一處特別的空間,以採光良好的落地窗組成,進到裡面還要脫鞋,有種進入美語補習班的錯覺(奇怪的刻板印象)。
這是位於其中一角的半開放式共用空間,有時候也會在這裡上課。(攝影:Amo)
相較之下,另一棟校舍的教室就比較貼近常見的教室模樣。(攝影:Amo)
另一棟校舍雖然沒有湯屋那般氣派,但在牆面上有列「餉潭列車」,載著孩子滿滿的藝術作品,令人十分驚豔!好喜歡圖中一幅幅的「鞋印畫」,紋路既獨特、又美麗,加上孩子的創意簡直可以給一百分!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踏訪餉潭國小,看看偌大的校園,走進被貓頭鷹所包圍的魔法世界。想起之前聽你分享班級的狀況、班經的調整,即使過程中有那麼多的拉扯和碰撞,你的堅持不放棄終於體現在孩子的成長與進步。記得在忙碌之餘,也要和自己與孩子說一聲,辛苦了!
參考資料:
1. 餉潭國小
網頁、
粉絲專頁、學校沿革
網頁。
2. 《新埤鄉志》
網路版。
3. 屏東餉潭北普宮
粉絲專頁。
4. 環境資訊中心
報導-環教之路慢慢走 屏東教師湯奇霖:「因為被美感動過」。
5.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報導。
6. 上報
報導-餉潭國小 偏鄉竄起的明珠 跨年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