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盲人:7個故事,讓你看見大腦、心靈與視覺的奇妙世界/ 奧立佛.薩克斯

2015/12/09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初次見到時,我非常想知道書名的故事是怎麼回事,結果發現我先前的印象有好多誤會。
內容簡介
薩克斯醫師在這本新書講述好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得了失語症無法言語,有的無法辨識臉孔,有的喪失三度空間感,有的失去正常視覺……儘管他們的知覺和生活能力出現嚴重缺損,依然努力調適,想辦法與人溝通,用一種新的方式生存下去。
  薩克斯探討一些非常弔詭的現象,例如有一些人視力沒問題,什麼東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卻無法辨識自己孩子的臉孔。此外包括擁有「超視覺」的盲人和有「舌頭視覺」的人。薩克斯也觸及一些比較基本的問題:如視覺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是如何思考的?內在意象有什麼樣的重要性?為什麼人類與生俱來就有閱讀的潛力?
  薩克斯透過這些故事,證明視覺、腦部、創造力和適應的複雜,但也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用別人的眼睛或心靈去努力想像,進而洞悉語言與溝通的本質。(以上出自此網路書店)

第一章:無法看譜的鋼琴家
知名鋼琴家莉莉安.卡立爾突然無法看譜,她的音樂人生就此戛然而止了嗎?
莉莉安的樂觀和堅強讓我由衷敬佩,這篇看了心有點酸酸的。
視覺失認症無法依靠視覺辨識物體,比方作者拿了一張圖片給莉莉安指認。她說:「我看到一個非常優雅的V字,還有兩個小點。我還看到一個橢圓形,裡頭有一些白色的小點。我實在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圖片上是一架直升機,莉莉安看到的V是直升機的吊索,救災人員正準備把補給糧食卸下。那兩個小點是輪子,橢圓形則是機身。作者告訴莉莉安後,她尷尬地笑了笑。
可想而知生活中會遇到多少不便和尷尬。但莉莉安靠著幽默和智慧一一克服。
她會靠形狀和顏色來辨識建築,用聞的辨認調味料,或是觸摸來聯想是什麼物品,真的不行,也會請人幫忙,而平面和實體的辨認度也有差異。莉莉安顯然比較會辨認實物。
有一段提到,聽說從未看過照片的原始部落的人,即使看到上頭的東西,也不知道上面的東西代表什麼,所以對物體表徵的認識或許是後天習得。而莉莉安的失認症或許就與這有關。
可是莉莉安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出家門對她變得像是進行一場超現實冒險。
所有東西都變得古怪扭曲,後來說不出物品名稱的狀況也越來越頻繁,雖說失認症令她對音樂的記憶力增強了,畢竟對生活的幫助不大,莉莉安的老公有時也會對病情不耐煩。挫折從來沒停止找上門。
重新構築的世界因加重的病情一再崩解,莉莉安還是不斷試著調適。縱使眼睛看得見,失認症卻令她漸漸如同盲人,無法判斷方向,知曉眼前的東西。
我邊看邊想像那究竟是什麼感覺。想來想去,只能用「漢字崩解」揣摩(一種字看久了不像字的錯覺)。
先前在店裡必須記住各式各樣的商品,連能夠辨識物品的狀況都讓一般人眼花撩亂,那時曾忽然想起失認症的情況,不禁毛骨悚然。也許感覺就像困在繽紛的抽象畫裡吧?如此一來,在生活中又是多麼折磨不便啊....
病症也令莉莉安無法隨心所欲的演奏鋼琴,好在並沒完全奪走她的才華。
因為她的音樂意象因此增強,所以依然能記住複雜的音樂,加以改編。
作者最後到莉莉安家拜訪,請她彈奏一曲給他聽。演奏結束時,莉莉安淡淡的說:「一切皆得寬恕。」不知為何,頓時有種也獲得救贖的感覺。

第二章:重生之旅
藝術經紀人派翠西亞因腦部大出血而得了失語症,她如何與人溝通、活得多彩多姿?
在社交圈非常活躍,生活多彩多姿的藝術經紀人‧佩翠夏,因腦部出血造成的血栓得了失語症。
平常人感冒沒聲音不能說話就感到夠惱人了,何況如此?但不管有沒有聲音,無法溝通都是個痛苦的問題。
失語症的類型有很多種,一般可分為表達型和接收型。如果病人無法表達也不能接收,就是所謂完全型失語症。
雖然曾經聽過這病症,但從來沒想過這跟內在語言的關係,讀了才知道,有些失語症病人居然因此思想和概念都喪失,內心呈現空白,甚至無法作夢。這種是全面性的。
而有些病人無法開口,也無法理解別人說的,但才智並未受影響。
他們仍然可以回憶、有邏輯、計畫性的思考,只是因為無法表達,有些人往往會將他們當作白痴。
佩翠夏剛開始很沮喪。不是說出來的別人聽不懂,就是說錯,無法說出有條理的話。她似乎大概能理解別人的話,但其實她的反應是針對對方的聲調、表情或手勢。
作者當中提到一份研究,報告中證明失語症的病人比一般人語言能力正常者更容易偵測對方是否在說謊。
這似乎是一種腦部而的補償作用,這使得病人變得善於從一些細微的動作了解別人意圖,當然,這必須經過一段時間。
佩翠夏過了幾年變得擅長動作表達,而且她的語言治療師還幫她設計了一本小辭典,就像到國外旅遊時指著備好的當地語言詢問,佩翠夏能夠利用那本辭典,和別人聊想談的東西。沮喪和憤怒引發她強烈的動機與人溝通,她後來表現得越來越好,開心享受生活。
看到這裡,除了自省知足常樂,一種欣慰和尊敬感也油然而生。

第三章:失去文字的作家
產量豐富的名小說家安格中風後,一個字都看不懂,還是延續寫作生涯,並出版回憶錄。
怎麼剛好都是這種跟生涯作對的遭遇!!中風花樣很多耶!
失讀症也是視覺失認症的一種。就像第一章的莉莉安一樣,安格也可以寫,但讀不出來。
如果唸給他聽,他能拚寫下來,不過寫錯自己也看不出來,如果被打斷,便會不知如何是好,也無法辨識個別字母,只有用手指慢慢描繪字母輪廓才能認出。
記得歌手蕭敬騰也有閱讀障礙。
失讀症病人有很多人在其他方面表現出才華,也許這是大腦的一種補償作用。附註中說也有所謂的「失寫症」,大腦真是奇妙啊......
話說本篇的附註11很有意思。
當中提到,有些從小就會兩種語文的人中風後,或許只不會讀其中一種。神經學家對日本人的大腦神經和語言功能特別感興趣。日文中,有漢字和假名,雖然兩者都運用到大腦的視覺字型區,但在當中引起的變化還是有微妙而重要的差異。
得了失讀症不能用漢字但可以用假名的狀況很罕見,反之亦然。
安格後來也試著聽有聲書,可是終究無法放棄文字。
他後來發現書寫的動作能夠幫助他閱讀,而寫的時候,他的舌頭也會跟著動,在牙齒或上顎描繪出字母的形狀,所以某方面來說,他也是用舌頭來閱讀(他曾經不小心咬到舌頭,導致有一兩天又變文盲)。
他的推理能力並沒因為中風受損,使得他仍然能夠組織故事情節。由於記憶變得不長久又無法閱讀,校稿成了一大難題,不過他先盡力修正一番,再請編輯唸給他聽,將劇情架構植入記憶中再慢慢整理。過程十分辛苦,卻也越來越進步。決心與熱情最終引發了奇蹟,令他克服困難,繼續創作。

第四章:臉盲
我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天胡思亂想著眼盲、文盲,還有某些故事偶爾會提及的「心盲」,忽然想到:那臉盲呢?
頓時嗅到題材的味道,我立刻上網搜尋是不是有人搶先了點子,才大驚這是貨真存在症狀。
臉盲症常伴隨著地方失認症,也就是路癡,作者就有這種障礙,只要偏離平常走的路線,絕對馬上迷路。
看到這裡完全心有戚戚焉啊!!我也是記不住不然就要走很多次~~~(以前更嚴重,走進百貨公司廁所要出來就會搞不清楚回商場的方向...)
作者的臉孔失認症似乎是遺傳,但文中也有提到因為腫瘤或中風(又是你!)等原因所致。
前面三章都提到大腦有所謂的補償作用,臉盲有沒有呢?
很抱歉,似乎沒有.....
因此臉盲的人必須要發揮創意來克服。比方說注意對方的臉部特徵或穿著,或是聲音、走路姿勢等等。黑猩猩專家珍‧古德也有某種程度的臉盲。
而重度臉盲不只無法辨識配偶,也認不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大多數臉盲雖然無法辨認臉孔,但還是能察覺表情和情緒變化,有些則相反。還有些則難以判斷臉孔美醜。
臉孔失認症算不算視覺失認症的一種呢?為什麼對外國人來說,歐/亞洲人都長得一樣呢?
既然有記不住臉孔的人,有沒有過目不忘的人呢?這章之中也有解答。

第五章:立體世界
神經生物學家蘇看東西向來是平面的,年過半百,才看到讓她驚歎不已的「立體世界」。
世界上什麼都有,居然有立體鏡學會~
關於立體鏡,文中提到的3D照片觀賞鏡有些人應該小時候有玩過,就是一種塑膠製,長得像望遠鏡的東西,只要把上頭有很多小格彩色照片的圓盤狀放進去就可以看到立體影像,壓一下眼鏡上的把手就能切換到下一張。順帶一提,我當時買的是金剛戰士的(完全暴露年齡)....
是說從來沒發現兩眼看到的影像有差異耶,會那麼覺得都是開始近視了....
文中的蘇有斜視問題,兩歲經過矯正手術仍沒有立體視覺,她直到大學做了立體視覺測驗才知道這件事。
五十歲的時候她因眼睛問題接受治療,在療程下漸漸體驗到立體視覺。像是那時期的日記中寫的:
我在吃午餐的時候,低頭看著手裡的叉子和飯碗,叉子在碗的上方。在叉子和碗之間還有空間。我從未看過這樣的景象......我一直凝視叉子尖端的葡萄。我看到的葡萄也是立體的。
感覺好可愛。
一開始她曾感到不安,後來便深深著迷。
立體視覺除了讓她感受到的世界更真實,也有了新的方式來想像空間。對立體世界之美的反應透過文字傳達過來,讓人也感受到她的喜悅。

第六章:眼癌日記
薩克斯醫師也現身說法,細述罹患眼癌的心路歷程,以及右眼近乎失明帶給他的恐慌。
(手繪)圖文並茂的眼癌紀實。感覺到作者真的很害怕,我光是眼睛有時不知在閃什麼就超毛的啊....
閉上眼睛還看得見手這件事意外在這章找到解答。

第七章:心靈之眼
舒爾曼說,雖然他看不到別人的表情,不過大多數的人也很會掩飾表情,
他覺得自己失明後更敏於察覺別人的情緒狀態,
因為言語、聲調和氣味更容易洩漏一個人的內在。
這篇有很多盲人體驗。
有人失明之後便失去視覺意象,想不起親人臉孔或熟悉的景色;也有人視覺意象發展到極致,在心中建構了一個視覺世界,在工程上精確發揮;也有人有聲書聽得太久,連眼睛也會感到疲勞,因為她覺得她聽到的每一字都浮現在她眼前。這麼看起來,「盲」並沒有什麼準則。另外法國抗暴運動領袖盧賽宏的傳記讓我蠻感興趣。
作者母親是個外科醫師兼解剖學家,作者小時候有天從學校帶個蜥蜴骨骼標本回家給她看。這段這麼寫道:
她聚精會神看了一分鐘,將蜥蜴骨骼捧在手裡從各個角度觀看,然後放下。轉過頭去,拿起筆來,根據記憶畫下一系列蜥蜴骨骼圖,每一幅各轉三十度角。最後一幅和第一幅看起來完全相同。
媽媽大人妳太強大了吧!!!!!!!!
媽媽表示,在她心中,那蜥蜴就像擺在眼前一樣清楚。
有人能有優異的視覺意象,不意外的也有人沒有。
沒有的人似乎能用其他概念彌補,例如語言。透過生動描述,利用想像力召喚出所需。
但有個問題來了,作者跟《星星的孩子》作者天寶‧葛蘭汀談話。天寶能夠用視覺意象記憶思考,於是問沒有視覺意象的作者:「那你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於是思道:
文字、符號和各種意象是否為思考的主要工具?或者這些是思考形式的前提?心理學家曾以「內在語言」或心靈語言來指稱自己大腦的語言。俄國心理學大師維果茲基也曾談過「純意義的思考」.....
看到這段前,還真從來沒想過這些....也沒想過有人無法在心中構築視覺,以為大家都是一樣的...
話說我還是搞不懂側盲症和安通症候群的差別,看敘述真是奇妙。
其他還有很多實例。只能說上帝為你關了一扇窗,必定會開啟另外一扇。
如果不要只看著黑暗,保持樂觀與寬容,善用智慧,或許便會發現自己從未發現過的潛力也說不定。

2015-03-1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會員
    93內容數
    目前正在閱讀:《長日將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