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適逢大學開學,被公司調派到書店門市支援,讓久坐辦公室的me,活動活動筋骨,出來見見世面、人群。
站一整天櫃台,面對來來去去的客人,偷偷觀察他們算是上班的小樂趣(苦中作樂)……
PART 1_運費100元,很多吧?
因為疫情的關係,門市開啟線上買書、黑貓宅配到府,讓在家遠距教學的同學,可以不用出門就拿到課本。其中,會酌收運費100元。
我一邊忙著收銀工作,一邊聽到有同學來諮詢取消網購訂單,因為人都直接來買了,就不用重複寄送。我心想,果然是勤勞的學生呀,沒想到他下一句是:「運費就不用退了……」
天啊,人生至今的網購習慣都是湊免運、或是等免運,這位同學居然霸氣說不用退運費,直接白花100元!我心驚,不懂這是什麼邏輯,莫非家裡太有錢?或是想救救書店、出版業嗎?只好感謝他(樂捐)了。
PART 2_外籍學生的中文程度=我的英文程度
校園難免有外籍學生,我都堅持(?)跟他們說中文,想說他們都來臺灣了,不就是要學中文嗎?好啦,也因為我英文實在破碎到不行……
遇到一個問我能不能說英文,我眉宇間透露著滿滿為難,結果他勉強用破碎的中文,我還是能聽得懂啊,讓他賺到一個練習的機會呢^___^。
大概是被他鼓舞,我後來遇到兩位結伴而來的黑人女同學,拿著手機開著我們書店的訂書網站,先說網頁本身做得不是太好操作,更讓她困擾的是,要填收件資訊的地方都是中文,她說too much。
我幫她點選,邊用破碎英文和她確認(嗯她真的也聽得懂呢)。我們在姓名欄卡關,她輸入英文名字,結果系統只給填中文。於是,我看她手機畫面跳去信箱,在茫茫信件裡搜尋到中文名,複製,結果要再跳回訂購表單時……
表單消失了。小慌一下,她說啊,可能那是掃QR code連過去的。OK,等於剛剛都做白工,我也很想哭。
她講完一個轉身,小小煩躁地對著她朋友說:「煩捏。」
咦咦咦,是我們常常講的那個「煩捏」嗎?我聽錯了嗎?還是她的母語裡面有發音很像的單字……還是這是她入境隨俗學會的小口頭禪?不會她根本會講中文吧?!
好的,不得而知。最後我幫她操作了第二次,終於訂購成功,感人。
PART3_現場版的美劇,我是誰?我在哪?
外國人again。一個戴著草帽、著洋裝的白人女性,對著站在櫃檯的我,劈哩啪啦英文先行。
我真的很努力聽,大概聽懂了六、七成左右。應該是問要訂書要等幾天吧。旁邊門市同事也有來幫忙,一陣比手畫腳。總之,最後是店長路過,解救了這場混亂的對話。
只是她的口音和模樣,超~~典型美劇裡面會出現的樣子(?),美國腔字正腔圓、頭頭是道、理直氣壯、手勢很多,講一串,彷彿我在美國而不是臺灣。一度想說,莫非她是哪裡派來的神祕客,或是有隱藏鏡頭,要來測試店員英文程度嗎?
途中,她一度想用中文,但中文程度真的是破碎不堪,堅持了五秒、講了一兩個單字。最終講回英文,還懷疑我是不是聽不懂她說啥,可能我臺灣問號很徹底。
同事A提醒我說,等等如果有拿華語視聽講義來結帳的,要跟他們說英文,我笑笑說,「喔?來學華語,不應該跟他們講中文嗎?」他說,「沒有,你講中文他們聽不懂呀,要講英文。」
總覺得,以上都有種過分理所當然的感覺,顯得我不會英文是不應該的?人一累,真的很容易厭世和自我懷疑。友人聽聞後說,「你不是英文差,你是沒練習。」暖心我。
PART4_同事忙到跟我說她不行了……
近中午,聽到同事B和總公司通電話。
總公司發送會員簡訊給同學,同學誤以為訂書已到店,紛紛來取書。於是同事B白忙了一個早上找根本還沒到店的書,原本要處理的事也延宕了。電話講著講著,她哽咽起來。天啊,我在旁邊聽到,立刻覺得好辛苦、好委屈,人力這麼吃緊,還遇到這些事,要是我我也想哭啊。
下午,開始進入收銀高峰,同事B也到櫃檯幫忙。一個小空檔,她坐下且扶額說:「我好像快不行了……中午沒吃飯……我可能要去找一顆糖吃……」
此時,又有客人向前,她立刻彈起來,努力用正常的狀態服務客人。直到六點,結帳的人龍不減,她跟我說,「你可以下班囉,今天支援辛苦了!」
早上鳥事、下午低血糖,現在又暖心讓我準時下班,她才辛苦!她全家都辛苦!(?)希望她能撐過這個開學季……(雙手合十)。本週感謝獻給她,能在如同戰場的職場上遇到有能力、願意出手幫忙,又暖心的同事,能不感謝嗎。
後記
有一本書是說,文青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我想說,覺得每天坐辦公室,日復一日像上演籠中鳥、困獸之鬥的話,去站個生意還行的收銀櫃檯,就好了。
一週站兩天,回到辦公室時,瞬間覺得真是安心又舒適,根本我的安全堡壘。
下週要站三天,站完就國慶連假了,我祝福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