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科太太的分享談父母業力釋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午看了這個影片,理科太太提到她人生的範本就是自己的母親,看著媽媽在事業上的成就、看著媽媽扛起整個家族,忙到沒有時間回過頭處理自己的壓力,讓理科太太在不知不覺間也複製了媽媽的模式,忽略自己的想法、感受。

讓我特別有感的是理科太太在聊到諮商師問她:「你為什麼會允許某人這樣對待你?」的時候,她很理性的回答到,因為從小到大都被教育展現出自己的情緒起伏是很不禮貌的,她已經太習慣壓抑自己的感受到根本不會察覺自己有什麼感覺,只能夠也跟著認為綜觀全局,對方似乎做了一個最正確的決定,於是就默默的接受。

然而受過的傷並不會因為壓抑了就沒事,她也提到,過了這麼久,在諮商師的引導之下,她才有辦法慢慢的去處理過去那些沒有走完的情緒。

從我們的原生家庭會不斷的複製、承襲到這樣的一套模式,看起來似乎是安全的,順服著走就好。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我們也和我們的父母活在全然不同的時代。在父母那一代適合的生活方式,用在此刻可能只會是一場災難。我們可能會因此而不斷的處在掙扎與受苦的狀態。

你能夠認出你所攜帶的哪些限制性的模式是來自原生家庭嗎?你是不是有足夠的勇氣去放下這些,而真實的活出自己呢?非常非常推薦Insha療癒中的父母業力釋放,這真的是一個可以為你的人生帶來巨大改變的療癒工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qbueWCiNY

與我聯繫:nazumi0817@gmail.com
https://www.facebook.com/TheCenterOfCreativeWisd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Ma Mua・Sena'Roa-EL
16會員
150內容數
RoMa Mua・Sa'Ra'Luen・Sena'Roa-EL 一個擁有呸掉孟婆湯權限的靈魂,在地球身體裡面,寫下的那些給你的文字。
RoMa Mua・Sena'Roa-EL的其他內容
2025/06/09
很多人在學習靈性創造、顯化法則時,容易掉入一種「我只要許願,宇宙就會回應」 的想像裡,彷彿顯化是下訂單後,坐著等待一份結果掉下來。 於是很多人寫了願景、做了冥想、心裡期待它發生...就覺得已經做完了該做的一切, 接下來開始「等」。 但主體真正的顯化,不是坐等結果,而是: 「我開始活成那個願景本身
Thumbnail
2025/06/09
很多人在學習靈性創造、顯化法則時,容易掉入一種「我只要許願,宇宙就會回應」 的想像裡,彷彿顯化是下訂單後,坐著等待一份結果掉下來。 於是很多人寫了願景、做了冥想、心裡期待它發生...就覺得已經做完了該做的一切, 接下來開始「等」。 但主體真正的顯化,不是坐等結果,而是: 「我開始活成那個願景本身
Thumbnail
2025/06/05
語言,是主體意識在顯化過程中最關鍵的頻率界面。 重要的不是知識、不是技術、不是能力。 是你怎麼說,決定了世界怎麼聽見你的願望。 你所說的話裡,有沒有你的火、你的方向、你的責任、你的主權。 語言不是修飾,是軸心。 真正的主體,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會開始顯化一個實相。 說「我在」,會開始讓空
Thumbnail
2025/06/05
語言,是主體意識在顯化過程中最關鍵的頻率界面。 重要的不是知識、不是技術、不是能力。 是你怎麼說,決定了世界怎麼聽見你的願望。 你所說的話裡,有沒有你的火、你的方向、你的責任、你的主權。 語言不是修飾,是軸心。 真正的主體,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會開始顯化一個實相。 說「我在」,會開始讓空
Thumbnail
2025/06/05
今天的清理舊結構建立新結構的工作,感覺非常值得寫一篇文。 個案說想要清理的主題是跟健康的關係,她提到從小就被貼上體弱多病的標籤,動不動就需要吃藥,總是覺得自己身體很差,懷疑自己是不是會老得比較快、死得比較早. 我觀察到,她不只是擔心自己的健康,還把超乎尋常的能量投注在擔憂家人、毛小孩的身體狀況上
Thumbnail
2025/06/05
今天的清理舊結構建立新結構的工作,感覺非常值得寫一篇文。 個案說想要清理的主題是跟健康的關係,她提到從小就被貼上體弱多病的標籤,動不動就需要吃藥,總是覺得自己身體很差,懷疑自己是不是會老得比較快、死得比較早. 我觀察到,她不只是擔心自己的健康,還把超乎尋常的能量投注在擔憂家人、毛小孩的身體狀況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昨天我們談到了生日的意義,要回溯來處,感恩父母。有位朋友寫信告訴我,她還是無法打開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壓力所導致的種種矛盾的情結。她還無法面對這樣沈重的課題⋯⋯
Thumbnail
昨天我們談到了生日的意義,要回溯來處,感恩父母。有位朋友寫信告訴我,她還是無法打開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壓力所導致的種種矛盾的情結。她還無法面對這樣沈重的課題⋯⋯
Thumbnail
社會化下的自己為了求生存跟真我早已失去連結,當一個人強烈地想要改變,都是真我不斷地向你在乎求,一旦開始自我探索最終都會與原生家庭的家庭角色動力、7歲前建立的信念、價值觀…等影響有關,而愛自己、找回真我是一條漫長且挑戰的過程
Thumbnail
社會化下的自己為了求生存跟真我早已失去連結,當一個人強烈地想要改變,都是真我不斷地向你在乎求,一旦開始自我探索最終都會與原生家庭的家庭角色動力、7歲前建立的信念、價值觀…等影響有關,而愛自己、找回真我是一條漫長且挑戰的過程
Thumbnail
自媒體時代帶動的除了流量決定影響力及變現力之外,也帶動了跨能斜槓的風氣,而想要在自媒體的斜槓中展露頭角,還有多變的思維力。以理科太太來說,她除了她本身的專業之外,在接受近二年100多個小時的諮商後,腦筋很快地就想到要運用自己的這段經歷來變現,而不是墨守成規的依照原來的步代前進。
Thumbnail
自媒體時代帶動的除了流量決定影響力及變現力之外,也帶動了跨能斜槓的風氣,而想要在自媒體的斜槓中展露頭角,還有多變的思維力。以理科太太來說,她除了她本身的專業之外,在接受近二年100多個小時的諮商後,腦筋很快地就想到要運用自己的這段經歷來變現,而不是墨守成規的依照原來的步代前進。
Thumbnail
大家選擇進行諮商的原因百百種,你的是哪一種呢? 我的原因其實就是想嘗試修復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口,這個決定我真的想了好久好久,不過礙於疫情的關係,我最後是選擇預約線上的形式,時間是一個小時。
Thumbnail
大家選擇進行諮商的原因百百種,你的是哪一種呢? 我的原因其實就是想嘗試修復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口,這個決定我真的想了好久好久,不過礙於疫情的關係,我最後是選擇預約線上的形式,時間是一個小時。
Thumbnail
貼滿標籤的生命 「如果沒有傷痕,就不會踏進心理系。」不知哪個教授在課程上曾這樣玩笑說道。 成長中的忽略、窒息的關愛、兒時創傷、求學受霸凌,我們總是在這些傷口當中踽踽獨行,跌跌撞撞試圖將自己整形成世界要我們成為的樣子。 如果努力就可以確保幸福,誰想要不幸? 滿目瘡痍 療癒自我的可能
Thumbnail
貼滿標籤的生命 「如果沒有傷痕,就不會踏進心理系。」不知哪個教授在課程上曾這樣玩笑說道。 成長中的忽略、窒息的關愛、兒時創傷、求學受霸凌,我們總是在這些傷口當中踽踽獨行,跌跌撞撞試圖將自己整形成世界要我們成為的樣子。 如果努力就可以確保幸福,誰想要不幸? 滿目瘡痍 療癒自我的可能
Thumbnail
某日,有位年資逾十年的全職媽媽,前來療癒。近來,兒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衣著、課外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讓她有了「不再被需要」的感覺!但在一開始時,還算忍受得了⋯⋯直到一趟「應該要,但是卻沒有」歡樂的採買行,她終於被先生給踩爆了!
Thumbnail
某日,有位年資逾十年的全職媽媽,前來療癒。近來,兒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衣著、課外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讓她有了「不再被需要」的感覺!但在一開始時,還算忍受得了⋯⋯直到一趟「應該要,但是卻沒有」歡樂的採買行,她終於被先生給踩爆了!
Thumbnail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Thumbnail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