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 設計師有效率學習商業思維的3種方法

更新於 2024/10/1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3個月,就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而6個月後參加產品經理學習營,還入圍Final Pitch拿到嘖嘖 Manny 老師的評審最愛獎,因此想和大家分享這個過程。
如果有遇到以下問題的朋友,推薦繼續看下去:
  • 持續在設計領域努力,最近卻有點茫然
  • 對產品有熱情,卻找不到機會實踐
  • 過去買線上課的糟糕經驗,導致現在購課都很猶豫

我從開始工作,就不斷在尋找學習方法,問題也一直浮現:

無法在工作上找到突破點

曾經有某次工作,在入職第一個月就接到一個探索型專案,每天拼命做,一直做到離職那一天,都還不夠成熟到足以對外提案,才發現自己對「提案」沒有真正理解過
常見的壞習慣就是尋找網路上分析公司的產業趨勢報告,把數字作為證據放入簡報中。卻在報告時才發現,如果前後邏輯不順,或是分析公司沒有名氣,連唸出來的底氣都不夠。
重新回到簡報開頭,發現如果在論述的過程中,找到錯的切入點,即使後面有更多的資料佐證,都沒有辦法增加提案價值。

想更接近產品一點

作為一個 UI/UX 設計師,經常在為用戶和設計發聲,卻和商業有一段距離。希望離產品更近一點,想知道從產品經理的角度規劃產品,各方需求要怎麼拿捏,才能夠順利滿足。
而在今年開始規劃 B2B 產品之後,需要更明確切分不同職能角色的用戶,其中「有決策權的管理者」成為要不要續用產品的關鍵。為了更理解這群老闆們在面對的問題,學習商業運作邏輯也成為關鍵。
隨著在設計領域的經驗累積,還有各種的踩雷,會開始考慮到介面、流程以外的問題,如何才有足夠的說服力推動設計落地?如何增加設計團隊的影響力?需要有更多的刺激來回答這些圍繞產品規劃而生的問題。

線上課經驗讓我猶豫

常常因為有需要學習工作相關知識,上網搜尋課程,來幫助自己快速上手,或是剛好有折扣促銷和朋友推薦,就先買下來,反正也不佔空間。
但結果就是累積很多買了沒看的課程,即使認真完成課後練習,也沒有人協助 Review 以找出盲點,更沒辦法從其他同學的想法中獲得新靈感。
課程中學到的框架和架構只存在筆記中,實際工作情境沒有機會使用。即使嘗試在工作中導入新方法,也因為沒有反饋,就沒有進一步優化

作為一個需要提升能力的專業工作者,我認為學院課程有3大好處,幫助我能突破過去設計領域的框架,更好的拆解手上題目,順利進入 Final Pitch!

1. 用直逼工作的節奏來學習提案

  • 週一~週三:看完10堂的產品經理課
  • 週四~週六:蒐集資料並分析
  • 週日:整理觀點、完成產品 PRD、準備下週三對老師(老闆)報告
  • 每週三:老闆時間,固定跪在電腦前看其他同學報告,看完繼續對自己的報告做滾動式修正。
這樣的工作節奏就是學習營一週真實課表,總共有6週的時間,一次滿足學習中最重要的輸入和輸出。
每週日晚上都會公布下週要解決的問題,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往下找資料,雖然不會馬上找到答案,但是可以找出關鍵點,收斂成解決方法,變成提案的材料。
最後進入到 Final Pitch 的環節,還可以約學院指導老師的 Office Hour。這次是由 Disney 迪哥協助,在面對 Pitch Day 大魔王的最後5天,進行簡報衝刺班,從簡報架構、問題定義、內容篩選到報告邏輯,持續拋出新的觀點幫助我修正,讓我知道什麼樣的數字數據,是有吸引力的。在 Disney 的引導下,終於完成一份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簡報,清楚說明邏輯,更清楚「提案」的意義。
Final Pitch Structure

2. 先建立商業邏輯再找產品切入點

當初在參加學習營前,因為想要了解老闆們面對的問題,所以就選擇最重視營收數字的題目 — 電商優化。在一次週三的老闆時間,同學用電商的基礎架構「營收 = 流量 x 轉化率 x 客單價」去說明提案邏輯,定義我對電商的認知。後續規劃產品解決方案時,也利用這個套路尋找數據脈絡。
而我之前在商業思維百科學到的知識點,也透過學習營串起來。每週面對新問題,會把企業本質、財務知識、商業模式在腦中瀏覽過一遍,試圖去找到新的切入點。使用這些框架解決問題,整理成容易理解的呈現方式,達到提案目標。就像 Stanley 老師在 PRD 中的提醒「短時間讓人吸收到最多資訊,是PM需要學會的功課之一。」
後來在實際工作中整理簡報時,也使用營收架構去計算設計的具體效益,再用簡報架構 ANSVA 原則,讓提案一次就能說明清楚!

3. 有共同目標的社群持續反饋

原本認為上完課程並運用在工作中,就能達到學習目的,對於社群的效益沒有太多期待。但是學習營大開腦洞,特別是在組內的討論。
學習夥伴來自電商、遊戲、航空等各產業,大家完成作業的效率,都是規劃學習進度的高標準。討論中把問題點挖出來,再提供延伸資料,補足我前期「定義市場和關鍵數據」的弱項。讓我開始向其他朋友讚嘆社群驅動學習的好處。
一群人擁有共同的題目、共同的敵人(老闆)、其他競爭對手(其他組同學),還有在6週內要完成的時間壓力,形成目標明確的社群,產生持續反饋和優化循環。
和學習夥伴們的討論

最後推薦這些朋友,用六週的機會達成目標:
  • 希望有商業思維,增加設計影響力的UI/UX設計師
  • 需要有產品實戰經驗,也要認識好夥伴,讓能力和人脈同步增長的轉職者
  • 提案常撞牆,需要增加說服力的專業工作者

對於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提問說不定也能解決別人的問題!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幫我連讚5下,我就有機會可以得到一杯咖啡的獎勵,也歡迎任何對UI/UX設計、研究規劃、產品管理有興趣的朋友和我聊聊🙌
avatar-img
7會員
4內容數
分享產品設計路上正在看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數碼產品日益普及,用戶體驗(UX)和用戶介面(UI)設計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這一職能在香港的企業和創業環境中尤為重要,因為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競爭激烈,非常注重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UX/UI設計師的作品集是其職業生涯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它不僅展示了設計師的技能和經驗,還反映了他們的創造力和對細節的關注。以下將提供八個實用的提示,幫助您打造一個吸引人的、高效的App/ 網頁設計作品集。
Thumbnail
書籍重點以及想解決的問題: 如何抽絲剝繭出客戶要求的本質? 如何做出合乎設計法則的設計? 如何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解決問題?
Thumbnail
從零開始:給0經驗UI/UX轉職者的心靈雞湯與實用乾貨 在本來的行業感到迷惘 我是原白色,本來在一個跟UI/UX八竿子打不著的紡織領域,在人生迷惘非常久之後的2021年,某個可能是覺得「我受夠啦!」的時刻,或是「就要這樣一輩子了嗎?」的低谷心情,我開始了認真有了轉職的念頭,而且不僅止於想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數碼產品日益普及,用戶體驗(UX)和用戶介面(UI)設計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這一職能在香港的企業和創業環境中尤為重要,因為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競爭激烈,非常注重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UX/UI設計師的作品集是其職業生涯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它不僅展示了設計師的技能和經驗,還反映了他們的創造力和對細節的關注。以下將提供八個實用的提示,幫助您打造一個吸引人的、高效的App/ 網頁設計作品集。
Thumbnail
書籍重點以及想解決的問題: 如何抽絲剝繭出客戶要求的本質? 如何做出合乎設計法則的設計? 如何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解決問題?
Thumbnail
從零開始:給0經驗UI/UX轉職者的心靈雞湯與實用乾貨 在本來的行業感到迷惘 我是原白色,本來在一個跟UI/UX八竿子打不著的紡織領域,在人生迷惘非常久之後的2021年,某個可能是覺得「我受夠啦!」的時刻,或是「就要這樣一輩子了嗎?」的低谷心情,我開始了認真有了轉職的念頭,而且不僅止於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