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 設計師有效率學習商業思維的3種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3個月,就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而6個月後參加產品經理學習營,還入圍Final Pitch拿到嘖嘖 Manny 老師的評審最愛獎,因此想和大家分享這個過程。
如果有遇到以下問題的朋友,推薦繼續看下去:
  • 持續在設計領域努力,最近卻有點茫然
  • 對產品有熱情,卻找不到機會實踐
  • 過去買線上課的糟糕經驗,導致現在購課都很猶豫

我從開始工作,就不斷在尋找學習方法,問題也一直浮現:

無法在工作上找到突破點

曾經有某次工作,在入職第一個月就接到一個探索型專案,每天拼命做,一直做到離職那一天,都還不夠成熟到足以對外提案,才發現自己對「提案」沒有真正理解過
常見的壞習慣就是尋找網路上分析公司的產業趨勢報告,把數字作為證據放入簡報中。卻在報告時才發現,如果前後邏輯不順,或是分析公司沒有名氣,連唸出來的底氣都不夠。
重新回到簡報開頭,發現如果在論述的過程中,找到錯的切入點,即使後面有更多的資料佐證,都沒有辦法增加提案價值。

想更接近產品一點

作為一個 UI/UX 設計師,經常在為用戶和設計發聲,卻和商業有一段距離。希望離產品更近一點,想知道從產品經理的角度規劃產品,各方需求要怎麼拿捏,才能夠順利滿足。
而在今年開始規劃 B2B 產品之後,需要更明確切分不同職能角色的用戶,其中「有決策權的管理者」成為要不要續用產品的關鍵。為了更理解這群老闆們在面對的問題,學習商業運作邏輯也成為關鍵。
隨著在設計領域的經驗累積,還有各種的踩雷,會開始考慮到介面、流程以外的問題,如何才有足夠的說服力推動設計落地?如何增加設計團隊的影響力?需要有更多的刺激來回答這些圍繞產品規劃而生的問題。

線上課經驗讓我猶豫

常常因為有需要學習工作相關知識,上網搜尋課程,來幫助自己快速上手,或是剛好有折扣促銷和朋友推薦,就先買下來,反正也不佔空間。
但結果就是累積很多買了沒看的課程,即使認真完成課後練習,也沒有人協助 Review 以找出盲點,更沒辦法從其他同學的想法中獲得新靈感。
課程中學到的框架和架構只存在筆記中,實際工作情境沒有機會使用。即使嘗試在工作中導入新方法,也因為沒有反饋,就沒有進一步優化

作為一個需要提升能力的專業工作者,我認為學院課程有3大好處,幫助我能突破過去設計領域的框架,更好的拆解手上題目,順利進入 Final Pitch!

1. 用直逼工作的節奏來學習提案

  • 週一~週三:看完10堂的產品經理課
  • 週四~週六:蒐集資料並分析
  • 週日:整理觀點、完成產品 PRD、準備下週三對老師(老闆)報告
  • 每週三:老闆時間,固定跪在電腦前看其他同學報告,看完繼續對自己的報告做滾動式修正。
這樣的工作節奏就是學習營一週真實課表,總共有6週的時間,一次滿足學習中最重要的輸入和輸出。
每週日晚上都會公布下週要解決的問題,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往下找資料,雖然不會馬上找到答案,但是可以找出關鍵點,收斂成解決方法,變成提案的材料。
最後進入到 Final Pitch 的環節,還可以約學院指導老師的 Office Hour。這次是由 Disney 迪哥協助,在面對 Pitch Day 大魔王的最後5天,進行簡報衝刺班,從簡報架構、問題定義、內容篩選到報告邏輯,持續拋出新的觀點幫助我修正,讓我知道什麼樣的數字數據,是有吸引力的。在 Disney 的引導下,終於完成一份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簡報,清楚說明邏輯,更清楚「提案」的意義。
Final Pitch Structure

2. 先建立商業邏輯再找產品切入點

當初在參加學習營前,因為想要了解老闆們面對的問題,所以就選擇最重視營收數字的題目 — 電商優化。在一次週三的老闆時間,同學用電商的基礎架構「營收 = 流量 x 轉化率 x 客單價」去說明提案邏輯,定義我對電商的認知。後續規劃產品解決方案時,也利用這個套路尋找數據脈絡。
而我之前在商業思維百科學到的知識點,也透過學習營串起來。每週面對新問題,會把企業本質、財務知識、商業模式在腦中瀏覽過一遍,試圖去找到新的切入點。使用這些框架解決問題,整理成容易理解的呈現方式,達到提案目標。就像 Stanley 老師在 PRD 中的提醒「短時間讓人吸收到最多資訊,是PM需要學會的功課之一。」
後來在實際工作中整理簡報時,也使用營收架構去計算設計的具體效益,再用簡報架構 ANSVA 原則,讓提案一次就能說明清楚!

3. 有共同目標的社群持續反饋

原本認為上完課程並運用在工作中,就能達到學習目的,對於社群的效益沒有太多期待。但是學習營大開腦洞,特別是在組內的討論。
學習夥伴來自電商、遊戲、航空等各產業,大家完成作業的效率,都是規劃學習進度的高標準。討論中把問題點挖出來,再提供延伸資料,補足我前期「定義市場和關鍵數據」的弱項。讓我開始向其他朋友讚嘆社群驅動學習的好處。
一群人擁有共同的題目、共同的敵人(老闆)、其他競爭對手(其他組同學),還有在6週內要完成的時間壓力,形成目標明確的社群,產生持續反饋和優化循環。
和學習夥伴們的討論

最後推薦這些朋友,用六週的機會達成目標:
  • 希望有商業思維,增加設計影響力的UI/UX設計師
  • 需要有產品實戰經驗,也要認識好夥伴,讓能力和人脈同步增長的轉職者
  • 提案常撞牆,需要增加說服力的專業工作者

對於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提問說不定也能解決別人的問題!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幫我連讚5下,我就有機會可以得到一杯咖啡的獎勵,也歡迎任何對UI/UX設計、研究規劃、產品管理有興趣的朋友和我聊聊🙌
avatar-img
7會員
4內容數
分享產品設計路上正在看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1.設計系統不用從頭開始 在設計產品時,有一個觀念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傳統想法。這是初期在 AlleyPin 擔任一人設計師,負責各種產品或視覺設計工作時才逐漸領悟到的一點。 當時,我在購買UI Kits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擔心使用現成的設計資源會使我的設計變得無聊或是缺乏創造。後來面臨
Thumbnail
在設計有四年快五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從實戰經驗中去不斷摸索產品開發的流程。從視覺傳達的背景出來,在用戶體驗的經驗都是在實際開發中去摸索出來的。不是理論派,只是根據我本人的經驗摸索出來的設計方法,也不會用太多高深的詞彙說明。 以前搜尋怎麼做產品設計?究竟是要從什麼步驟開始的這件事情,大部分看到的
在這堂課中,深深打破了我對原本所謂「協調」、「共識」等的既定印象,以及有很多不同的眼界思維去思考,能影響我整個專案的利害關鍵人有誰,以及我應該去做什麼樣的應對。
Thumbnail
✅ 在【社會設計與設計思考工作坊】課程當中,運科竹深入了解創業的精髓和成功要素,並且透過若干方法,可以更快切入創業的步驟與構想的開發!✅ 在【創業計劃書撰寫工作坊】學到實用的創業計畫書寫作工具和方法,提升創業技能,並且瞭解✅ 此外,還能夠與業界專業人士,及有創業理想的志同道合夥伴互動交流。✅ 業師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1.設計系統不用從頭開始 在設計產品時,有一個觀念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傳統想法。這是初期在 AlleyPin 擔任一人設計師,負責各種產品或視覺設計工作時才逐漸領悟到的一點。 當時,我在購買UI Kits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擔心使用現成的設計資源會使我的設計變得無聊或是缺乏創造。後來面臨
Thumbnail
在設計有四年快五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從實戰經驗中去不斷摸索產品開發的流程。從視覺傳達的背景出來,在用戶體驗的經驗都是在實際開發中去摸索出來的。不是理論派,只是根據我本人的經驗摸索出來的設計方法,也不會用太多高深的詞彙說明。 以前搜尋怎麼做產品設計?究竟是要從什麼步驟開始的這件事情,大部分看到的
在這堂課中,深深打破了我對原本所謂「協調」、「共識」等的既定印象,以及有很多不同的眼界思維去思考,能影響我整個專案的利害關鍵人有誰,以及我應該去做什麼樣的應對。
Thumbnail
✅ 在【社會設計與設計思考工作坊】課程當中,運科竹深入了解創業的精髓和成功要素,並且透過若干方法,可以更快切入創業的步驟與構想的開發!✅ 在【創業計劃書撰寫工作坊】學到實用的創業計畫書寫作工具和方法,提升創業技能,並且瞭解✅ 此外,還能夠與業界專業人士,及有創業理想的志同道合夥伴互動交流。✅ 業師們